|
发表于 2014-7-23 19:36: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积极落实民航“四线”发展战略的相关建议
(一)加快“跑道关键线”建设
1.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一是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委加大资金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强与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中国民航局的沟通汇报,寻求多方面支持,在建设过程中多渠道筹集资金。二是为加快我省民航事业发展,建议设立我省民航发展基金,对我省机场建设、航线航班开发、航空市场培育、通用航空发展、本土航空公司筹建等予以统筹管理。三是积极落实省政府2013年第五次常务会议和专题会议有关精神,协调省市资金尽快拨付到位。四是建议参照中国民航局的做法,出台我省机场建设资金贷款贴息管理办法,对湖南机场改扩建工程(含长沙机场上期扩建工程)建设资金银行贷款部分在中国民航局贴息期到期后,继续给予贷款贴息,以缓解机场建设和运营资金压力。
2.加大土地支持力度。一是由于长沙机场飞行区东扩工程征地拆迁任务紧迫,所需资金巨大,如果拆迁资金不能按时到位将直接影响拆迁进度,省市有关部门要按照省政府“5.22”专题会议确定的省、市3:7的分摊比例,按期拨付东扩工程超出30万元/亩的征地拆迁费用。二是加大征地拆迁支持力度,做好征拆维稳工作,确保平安拆迁、和谐拆迁。
(二)加快推进“快速干线”建设
目前,长沙高铁南站至长沙机场中低速磁悬浮专线已进入施工阶段,一是建议项目业主公司尽快确定线路设计内容,尽快确定机场站点选址;二是建议做好“空铁联运”规划与对接,充分利用高铁和航空快捷、便利的优势,打造“空铁联运”合作经营项目品牌,形成长沙东部开放型经济新的“增长极”;三是建议省市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参照郑州、武汉模式,先行对经高铁来长沙乘坐国际航班旅客给予高铁票价全免的鼓励政策,加快形成“快速干线”效应,带动周边省份人流、物流向长沙汇集。
(三)加快推进“支线航空”网络建设
1.继续支持支线机场改扩建工程。目前,张家界、常德、怀化机场正抓紧推进改扩建工程建设,永州机场正开展搬迁前期准备工作,新建衡阳南岳机场将于年内开航,武冈、岳阳机场建设正稳步推进,我省支线机场进入全面建设和改扩建时期。一是落实去年省政府第五次常务会议精神,将给予张家界、常德、怀化3个机场各1亿元的补贴资金尽快拨付到位(目前,3个机场各到位1000万)。二是各支线机场所在地政府继续加大支持力度,协调各方关系,开设绿色通道,积极推进各支线机场改扩建工程,为发展我省支线航空打下坚实基础。
2.进一步完善支线航线网络。一是根据省内支线航线运营状况,及时研究支线航线网络经营中的问题,适时加密热点航线,缩减客座率较低的航线。二是积极开展省际支线航线调研,加强与周边省份旅游城市合作,探索开通长沙至周边省份旅游机场航线,如九江、赣州、井冈山、桂林等。三是待支线航线网络运营成熟后,适时开通支线机场相互之间的航线,逐步形成“以干带支、以支促干、干支联动”的省内支线航空快线网络。
(四)加快推进“国际线”建设
1.中国民航局、民航中南管理局要进一步开放航权,支持长沙开通国际和地区航线。
2.继续深化与南航、国航、东航、海航、厦航、奥凯航等航空公司合作。一是加大基地航空公司建设支持力度,从土地使用、税费减免等方面对南航湖南分公司、厦航湖南分公司和奥凯航长沙基地以及其他有意向在长沙设立基地的航空公司予以支持。二是增开长沙至南亚、东南亚、中亚和欧美地区的国际航线,利用航空公司密集的国际航线网络和优惠票价,推出从长沙出境的国际航线优惠产品,下阶段重点开通长沙至旧金山、日本、澳大利亚的国际直航航线。三是加大我省国际航线航班开发奖励扶持力度,修订完善我省国际航线航班开发奖励资金管理办法,加大国际航线开通补贴力度,支持长沙机场开通全货机国际航线,对全货机国际航线进行市场培育。
3.加强省口岸办、海关、边检、检验检疫等口岸联检单位的沟通协作,加快建设我省航空口岸“大通关”,进一步简化国际航线航班的出入境通关手续,提高大通关效率。
4.加大航旅合作,实现航空产业和旅游产业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一是在开辟新航线时加强交流与沟通,以市场需求为前提,优先考虑新开或增开旅游客源地航班。二是与市场开发商进行深度合作,发挥各自优势,针对客源地市场协同开展各类营销活动。三是在航空旅游产品设计开发上相互支持,努力培育“机票+酒店+景区”的自助旅游市场,共同推广湖南旅游特色线路产品。四是出台相应的鼓励政策和措施,加大航空公司、机场与各旅行社的合作,并借助各自宣传渠道和平台,协同制订有效宣传计划,共同推出线路好、服务好、价格实惠的国际旅游线路,飞好、飞稳长沙至东南亚、韩国、日本及德国法兰克福等国际航线。
5.支持申报长沙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依托湖南旅游资源,大力发展航空旅游产业,进一步提升我省航空业和旅游业的市场竞争力。
(五)大力发展临空经济
1.提高战略规划层级。省市要将发展临空经济上升为省级发展战略和重点扶持产业,与省、市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相结合,制定临空经济发展规划。突出制定产业园区发展规划,并与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长沙黄花国际机场总体规划、长沙高铁新区发展规划实现“无缝对接”,高起点、高标准统筹园区的控规、土规以及交通、电力、通讯、环保等各类专项规划编制。充分发挥湖南和长株潭作为“一带一部”及核心区的优势,围绕“打造大枢纽、培育大产业、形成大都市”的工作思路,加快推进我省机场建设和临空产业发展,推动湖南发掘和放大“一带一部”区位优势,对接上海自贸区,融入长江经济带。同时,发展临空产业,应以区域性航空枢纽为平台,以长株潭临空产业园区为支撑,紧紧围绕航空客货运输,带动高端制造业、电子信息高科技产业、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利用国际国内市场,融入全球供应链和消费链,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和经济大循环。努力将长株潭临空产业园区建设成“国际知名的航空物流中心、现代化的临空经济两型示范区、富有湖湘特色的国际化空港都市、中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和核心增长极”,增加园区的产业孵化功能、辐射带动功能。
2.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议成立长沙(或者长株潭)临空经济两型示范区管委会,做为省政府派出机构,示范区内所有审批事项均授权管委会办结。管理体制方面,临空产业园实行“省统筹、市为主、市场化”的体制,省级负责宏观指导规划、决策管理、协调服务及与国家机关联络沟通,市级负责组织领导、具体实施、督促落实,实行市场化融资和管理。管理模式方面,示范区采取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管委会+公司”管理开发模式,由管委会成立示范区开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作为示范区开发运营商和服务集成商,负责示范区重大基础设施的开发、建设及运营。
3.构建政策扶持体系。建议尽早制订下发关于加快长沙(或者长株潭)临空经济两型示范区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确有关组织领导、规划建设、土地资金、税费减免等一系列的扶持政策。
(六)适时组建地方航空公司
航空枢纽建设需要实力强大的基地骨干航空公司,构建枢纽航线网络,提高机场中转能力及带动地区经济的辐射能力。近期,青岛航空公司、中国国际航空内蒙古有限公司等一批本土航空公司先后获民航局批复,今年5月厦航湖南分公司成立,厦航湖南分公司成为除南航湖南分公司外的第二家基地航空公司。但湖南一直没有本土航空公司,组建湖南本土航空公司,能进一步优化湖南机场航线网络,有利于提升长沙黄花国际机场的综合竞争力,有利于实现湖南民航“四线”发展战略,打造中部枢纽和做大做强湖南航空市场。此外,本土基地航空公司在飞机运力调配、航线网络布局、航线航班拓展等方面有较大的主动杈和话语杈,有利于扩大市场份额,打造优质航班。为此,建议加快组建湖南本土航空公司,名称可以是中部航空公司或芙蓉航空公司、潇湘航空公司等,形成航空公司总部基地,着力打造长沙区域性国际航空枢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