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TaiXiGaoTie

[江城资讯] 2016年9月22日武汉新闻汇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9-22 12:06:16 | 显示全部楼层
lushiqi 发表于 2016-9-22 11:49
恰恰说反了,因政策受阻的是华为通信在美国,因为华为有党支部。。。华为当初跟美国打了不少官司,最后 ...

赞,说的很详细。
我看了下思科的股价,几乎处于经济危机以来的最高点。这还是在华为强势崛起的情况下,所以思科半死不活应该是不存在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22 12: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米兰 发表于 2016-9-22 10:20
找谁不好招思科,且不说思科现在被华为干的要死不活,国内棱镜门事件爆发后安全软件和硬件排去思科IBM甲 ...

思科都瞧不上了,真牛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22 12:2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将建国内首个大河流域动植物展馆

昨天从武汉举行的“2016大河对话”论坛系列活动中获悉,中国首个专门收藏和展示世界主要大河流域动植物的展馆——大河生命馆明年底建成开放。该馆建成后,将与长江文明馆集成一体,联合命名为“武汉自然历史博物馆”。


  武汉自然历史博物馆

  明年底开馆

  今年初,美国环球健康与教育基金会主席、著名慈善家肯尼斯·尤金·贝林与武汉市达成协议,向武汉捐赠1400余件野生动物标本。这些动物标本来自北非、极地、南美洲等地,有大象、长颈鹿、犀牛、河马、斑马、北极熊等,价值珍贵。

  昨天,武汉晚报记者从贝林大河生命馆布展概念设计方案研讨会上获悉,目前拟以长江文明馆北厅2万多平方米的现有馆舍和这1400余件珍稀动物标本为基础,建设“贝林大河生命馆”,这将是中国首个专门收藏和展示世界主要大河流域动植物的展馆。该馆建成后将与长江文明馆、周围的自然景观和城市展园集成一体,联合命名为“武汉自然历史博物馆”。

  据介绍,贝林大河生命馆遵循“以大河为背景、以生命为主题、以贝林捐赠标本为基础”的布展思路,着眼于世界主要大河流域的地质生态环境,重点展示这些大河流域本身的地质生命史、生物多样性,以及在大河流域曾经发生或仍在发展的人类文明,从而唤起现代人关注大河、热爱大河、保护大河的意识。

  武汉市文化局局长何伟说,该馆目标是建设成为中国领先,世界一流的自然历史博物馆。

  昨天,该馆的布展概念和设计方案面向所有参会的博物馆馆长征询意见。国际博物馆协会副主席阿尔伯托·贾兰汀尼建议,贝林大河生命馆建成后,可以加入国际博物馆协会,与外国博物馆展开交流合作。此外,还可以注重本地元素,体现“武汉印记”。

  据介绍,贝林大河生命馆布展费用将投入1.5亿元,此外,还将投入5000万元用于补充购买标本。项目将于10月启动招标,春节前确定施工队伍,明年底正式开馆。

  戴上VR眼罩

  空中俯瞰尼罗河

  按照昨天公布的概念设计方案,大河生命馆采用了全息投影、VR等技术,届时,武汉市民在家门口就能走进“亚马逊热带雨林”。

  本次贝林大河生命馆的布展设计方案是让标本“活化”,观众可以与标本实现真正意义的互动。同时,通过信息的挖掘以及手机终端的延伸构建一座“没有围墙的自然博物馆”。

  在大河生命展厅,观众追寻生物迁徙和人类起源线索,聚焦密西西比、亚马逊、长江、黄河和尼罗河等世界大河流域的生物多样性。这一展区将设置全沉浸式雨林体验区,里面将布置高仿真植被模型,再利用斑驳的光影、动物标本和鸣叫声以及全息影像,营造出有生机和活力的立体式雨林沉浸场景。观众跟随地面上蚂蚁队伍穿梭到场景之中,偶遇在草丛中的野猪,河岸潜伏的美洲豹蠢蠢欲动,从全息屏中一跃而出。

  展区内还将设置模型互动系统,将生动演绎冻土消融后,导致生态环境进一步破坏,呼吁游客保护环境爱护自然。

  在长江与黄河展区,将有巨屏矩阵演绎南北分界线,展示秦岭地形地貌,大熊猫、白鳍豚等中国特有物种也将得到呈现。

  在大河体验空间,观众可以戴上VR眼罩,化身为大鸟,在空中俯瞰亚马逊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和黄河。本报记者崔梦欣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22 12:29:44 | 显示全部楼层
yehuangye 发表于 2016-9-22 12:06
赞,说的很详细。
我看了下思科的股价,几乎处于经济危机以来的最高点。这还是在华为强势崛起的情况下, ...

当时说党支部肯定是眼子啊,美国毕竟是自由市场的国家是吧。。。用这个理由忽悠老百姓简直太棒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22 12:3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米兰 发表于 2016-9-22 10:20
找谁不好招思科,且不说思科现在被华为干的要死不活,国内棱镜门事件爆发后安全软件和硬件排去思科IBM甲 ...

我刚才也这么想的,还不如加大对华为的招商引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22 12:3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武网三年 让世界感受武汉的神奇

记者高崇成
    明日,2016武汉网球公开赛将拉开帷幕,这项赛事将再一次迎来全世界的客人。作为武汉市的一张体育名片,在举办三年来,它已经充分发挥了作用,让世界感受到了武汉这座城市的魅力,感觉到了这座城市的神奇。
    巨大吸引  世界前十悉数参赛
    9月5日,前世界第一沃兹尼亚奇获得了今年武网的首张外卡。沃兹尼亚奇对能够再次参加武网也感到非常兴奋,她说:“我很高兴能够重回武汉比赛,中国球迷对网球有着不同寻常的热情,所以在中国、特别是在武汉比赛,总有一种很特别的经历和感受。”
    对武汉有同样感情的不仅仅是沃兹尼亚奇。去年武网赛事结束之后,单打冠军大威廉姆斯便对武网“示爱”:“我爱武汉!明年,我将以卫冕冠军身份回到这里。”
    将于本周五拉开战幕的武网,拥有赛事创立以来最强大的参赛阵容。单打正赛方面,包括新鲜出炉的世界第一、美网冠军科贝尔,坐拥22座大满贯单打奖杯的世界第二小威廉姆斯,世界第三、2015武网单打亚军穆古拉扎在内,世界前十球员都将现身武汉,阵容深度甚至超越WTA国际巡回赛。
    事实上,从武网元年开始,这里就成为众多世界网坛高手的必然选择:2014年,世界前20当中有19人前来武网参赛;2015年,武网同样吸引了世界前20中的18位高手。对此,武汉体发投负责人说:是因为这座城市吸引了这些网球高手们。   
    重量升级  WTA主席将首次访汉
    今年是武网举办的第三年,赛事的各项筹备工作也都已渐入佳境。给选手和观众最好的视觉享受和贴心服务,一直是武网追求的目标。
    今年的武网票务体系将走亲民路线,并提供了更多优惠选择。为了提高粉丝的参与度,武网精心打造了一系列互动环节。据透露,幸运粉丝将有机会探访平常只对球员或工作人员开放的区域,还可以参加赛后新闻发布会,近距离一睹偶像风采。幸运的儿童粉丝将有机会陪同球员步入场馆等,这也意味着这些幸运的小球迷有机会牵着小威、大威这些名将的手迎接观众的喝彩。
    为了更好地服务球员,武网组委会对光谷国际网球中心内12块场地进行了翻新,武网将以一个崭新的面貌迎接WTA的各路明星大腕。武网翻新场地表面采用了和美网一样的丙烯酸材料,铺设了底料、中料层、粗弹料、细弹料、加强层、纹理层、面油层等7层材料,专业程度比肩大满贯赛事。WTA工作人员认为,光谷国际网球中心的球场设施在所有非男女合赛的网球赛场里是最好的。
    “今年是WTA落户武汉的第三个年头。过去的两年里,武网赢得了来自球员及家属、观众、媒体等的一致好评。今年,我们会比去年做得更好”,一位武网负责人透露,“为了应对武网不断增长的需求,今年WTA将派出更庞大的专业外籍团队,协调处理运动员及教练的相关事宜”。
    据悉,武网正赛期间,WTA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史蒂夫·西蒙将在武汉呆一周,观看决赛。这是史蒂夫·西蒙首次访汉,WTA借此传递出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武网是极其重要的赛事。
    神奇速度  法籍赛事总监爱上这里
    武汉网球公开赛将于23日揭开战幕,武网中央球场“旋风球场”也再一次迎来客人。看着眼前这座崭新而宏伟的球场,武网外籍赛事总监法瑞斯仍然在感叹它建设速度之快。在他的印象中,同类的球场建设期起码是两年半,但这个球馆却只用了一年九个月就完成了。
    从2013年11月加入武网组委会,法国人法瑞斯每年有超过7个月生活在武汉。但即使已经在这里生活了3年,他依然对武汉这座城市充满了好奇心。用他的话说,这是一座“神奇的城市”。法瑞斯说,在武汉的大街上会看到武汉的城市宣传语“武汉,每天不一样”。对这样的形容,他深有体会。
    “你知道,我来自欧洲。在那里,更多的是一些老城市。不是说它们没有变化,但这些城市的变化缓慢得几乎觉察不到。”法瑞斯说在武汉就是另外一场景象,“武汉几乎是现实版的《模拟城市》(一种电子游戏,玩家模拟一个城市的市长,进行城市规划建设),就好像只用点点鼠标,成片成片的区域就建设起来了。”
    谈到武汉的发展,他用了一个词来形容:欣欣向荣。他说,武汉的发展非常迅速,他看到一条条新路的建成、一栋栋高楼的封顶……他说自己知道通往机场的新路已经修起来了,机场的新航站楼快要启用了。而在他工作的周边,光谷区域的发展速度也让他感到惊奇。
    服务指南
    自驾看武网应该这样走
    从9月23日起至10月1日,佛祖岭一路部分路段封闭,封闭区间为:从高新二路路口至湖北省奥林匹克中心西门(毗邻三环下穿通道)。除持特定通行证的车辆外,其他车辆禁止通行。对于自行驾车前往光谷国际网球中心观赏赛事的观众,武网组委会昨日推荐了几条路线:
    1、汉口及青山区域:三环线(北段、东北段、东段)-高新立交-高新大道-光谷三路-高新二路-光谷网球中心。
    2、汉阳及武昌、洪山区域:三环线南段-新武黄立交-光谷二路-流芳园横路-光谷三路-高新二路-光谷网球中心。
    3、光谷区域:光谷大道-高新大道-光谷三路-高新二路-光谷网球中心。
    同时,组委会提醒,自驾车球迷抵达赛场后,请将车辆停放于赛会临时停车场,分别是:高新二路佛祖岭一路以北区域临时停车场,车位1200个;高新二路生物城南门路口以南区域临时停车场,车位2000个。停车免费。
    (记者高崇成 通讯员方真诚)
    公交开辟两条观赛专线
    为方便市民前往赛场观战,公交部门在武网赛事期间(9月23日至10月1日)专门开辟了两条观赛专线。如遇道路拥堵、客流量较大,还将随时调集光谷周边5条公交线路车辆进行支援。
    观赛专线1号线为光谷广场至光谷国际网球中心,沿途停靠:鲁磨路光谷广场、珞喻路关山口、关山大道关山街、高新大道五角塘、高新大道茶棚村、高新二路湖口、光谷国际网球中心。光谷广场开班时间为上午9时,光谷国际网球中心收班时间为比赛结束后20分钟。
    观赛专线2号线为关南公交场站至光谷国际网球中心,沿途停靠:关山大道公交场站、关山大道关南小区、关山大道大彭村、南湖大道关南村、南湖大道关南社区、高新二路湖口、光谷国际网球中心。关南公交场站开班时间为上午9时,网球中心收班时间为比赛结束后20分钟。
    武汉公交五公司介绍,两条观赛专线与普通公交的价格一样,票价2元/人,刷卡1.6元/人。如果遇到路况较堵、客流较大时,将安排40辆机动公交车进行客流疏散。为服务好市民乘客,赛事期间,公交五公司还将安排志愿者在光谷广场和关南公交场站两个观赛专线上客点,开展乘车咨询、维持站点秩序等志愿服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22 12:3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武汉青山的 于 2016-9-22 12:35 编辑
yehuangye 发表于 2016-9-22 11:40
思科只是在国内市场由于政策原因败退,在全球市场,思科依然过得很好。


思科现在民用这块日子不好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22 12:5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开发区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专家评审通过
到2020年物流业增加值达180亿元

发布时间:2016-09-21
   

        9月21日,武汉开发区(汉南区)现代物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获专家评审通过。依托武汉开发区在产业、资本、技术、人才、口岸开放等方面的优势,到2020年,基本建设完成较为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物流业增加值达到180亿元。到2030年,基本建立布局合理、技术先进、便捷高效、绿化环保、安全有序的综合物流服务体系,物流业增加值达到500亿元。
        根据规划,武汉开发区(汉南区)充分利用武汉出口加工区和武汉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国际物流设施基础条件,系统搭建以加工贸易、一般贸易、保税物流和跨境电商为主体的四大平台,以汉南港口发展为契机,布局一园两区,打造汽车整车物流中心、先进制造物流中心、农产品物流中心、电啇物流中心等四个中心。
        2016年,武汉开发区规划布局了沌口港区、军山港区、汉南港区。预计到2020年,港口年吞吐量将达到3630万吨,其中集装箱65万标箱,汽车滚装80万辆,粮食等农副产品120万吨,汽车零部件50万吨。
围绕武汉开发区产业布局和交通网络的基骨架,贯穿东风本田、神龙、东风乘用车等整车及汽车零部件企业,形成主轴产业物流带。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和武汉长江中游航运枢纽的发展,上连成渝经济区,下通九江合肥南京,形成港口物流发展带。通过四环、外环等快速通道,四方联通有效实现与武汉1+8城市圈乃至华中地区的联动发展,实现物流服务体系的高效协同。
        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姜超峰,武汉物流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陶君华,华科、武汉物流研究院、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等单位和部门专家,市发改委、市物流处领导,武汉开发区(汉南区)领导李启柳、李绪松等参加评审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22 14:43:32 | 显示全部楼层
yehuangye 发表于 2016-9-22 11:40
思科只是在国内市场由于政策原因败退,在全球市场,思科依然过得很好。

这个国内是指美国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22 14:47:35 | 显示全部楼层
52大武汉 发表于 2016-9-22 12:33
武网三年 让世界感受武汉的神奇

记者高崇成

公交这个这个措施好,点赞。武网周边周边要加快建设了,起码配套的商业、酒店和餐饮可以搞一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22 15: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米兰 发表于 2016-9-22 10:20
找谁不好招思科,且不说思科现在被华为干的要死不活,国内棱镜门事件爆发后安全软件和硬件排去思科IBM甲 ...

我也是搞不懂为什么来个思科,不是心胸狭窄,而是网络安全本来说不好听就是为了防美国,这还招来一个,现在大单位都要求不要思科,这还来一个,人家随便搞个后门你的数据人家都可以窃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22 15:36:31 | 显示全部楼层
z272781259 发表于 2016-9-22 14:43
这个国内是指美国吗?


我说的国内是指中国市场 ,美国市场思科不是好好的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22 15:58: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口爆哈,二七商务区爆破拆楼启动。昨天爆了5栋,后续23栋紧跟其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22 16:00: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昨日汉口二七沿江商务区内爆破拆除5栋旧楼 湖北日报    09-22 10:50      (图片源自网络)  21日23:50分,汉口二七沿江商务区内爆破拆除5栋旧楼,整个过程历时7秒钟。  爆破现场位于解放大道二七路至二七北路之间,距离轻轨最近处仅17米,距离新村派出所仅5米,沿街人行道、车行道下方埋设有电力、通信、路灯、给水、排水和天然气等多种市政管网。今日(22日)早晨记者现场看到,爆破过后,轻轨等均运行正常。  负责爆破施工的武汉爆破公司介绍,本次爆破共钻凿炮孔18700个,消耗炸药715公斤、雷管2.3万发。  由于爆区环境复杂,经专家评审,群楼总体爆破方案为:定向爆破,逐栋倒塌。  据悉,此次爆破拆除的5栋楼房总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接下来还将分批爆破另外23栋楼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22 17: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工程院院士李凯:中国863计划是失败的
李凯,1977年毕业于吉林大学,1981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1986年于耶鲁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后于普林斯顿大学任教。

在科研领域,1980年代中,李凯提出了分布式共享内存技术,开创了新的研究方向,成为1990年代国际计算机系统结构领域研究的热点,而他本人也在1998年当选为ACM Fellow;在创新领域,2001年,李凯与合伙人共同创办了Data Domain公司,研制出世界上第一款商用重复数据删除产品,2009年这家公司被EMC以24亿美元收购。因为这次收购,李凯也被媒体冠以“身价最高的华人教授”。由于在科研与创新领域均作出突破性贡献,2012年李凯当选美国工程院院士。

科研是将金钱转换为知识的过程,而创新则是将知识转换为金钱的过程。

□很多团队转向做“反向工程”或“山寨”产品,却没有创造核心知识产权。

对政府而言,应该投资在科研上,而不应当扮演风投的角色。

美国工程院院士、普林斯顿大学讲席教授李凯经常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您认为中国计算机领域的高科技创新如何?

李凯的回答略显直白:“不行。”
  
他以运转了28年的“863计划”为例:近年来国家每年投入的经费达到20亿美元,但是在高科技创新方面,尤其是在计算机领域,却找不到一个通过承担863项目产生核心知识产权并且占领国际市场的成功商业案例。



“如果从培养人的角度来说,863计划是培养出了一批人才,但是,如果从科研创新的角度而言,我认为它是失败的。”李凯说。他的评价基于三个标准:第一,是否产生颠覆性技术;第二,是否在某个领域的国际市场上占据领头羊地位;第三,是否通过核心知识产权创造出很高的毛利。

有人认为李凯定的标准太高,但李凯不同意:“这是世界工业界公认的标准,不是我的标准。”

去年,为了纪念《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出版100期,作为中国计算机学会的海外理事,李凯系统梳理了这个思考多年的问题,应邀写了一篇长文《促进中国高科技科研创新的想法》。在这篇文章中,他尖锐地指出当前教育和科研制度的弊端,尤其是科研制度将科研和创新混为一谈。

虽然知道直言不讳地道出这样的结论会让一些人不快,可李凯依然坚持做《皇帝的新衣》里那个说真话的孩子,因为“在科学与工程领域,想要成功,首先要实事求是”。

在学术界与工业界的成功跨界经历,李凯对科研与创新的联系有深入的思考和亲身的体会。

近日,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专访时,李凯再次重申自己的观点:“你不实事求是,就看不清自己的位置;你要想真正前进,发现新知识、创新,必须实事求是,否则就达不到目的。你要衡量做得有多好,要同一领域的评价,而不是政府来评或者领域外的人来评。”

科研和创新不是一回事

过去几年中国一直在增加科研投入。2013年,中国的科研支出达2580亿美元,虽然占GDP的比例还低于欧美、日韩与以色列等发达国家,但科研投入总量已居世界第二,比美国少36%。在高科技产业领域,中国占全世界高科技产品的出口份额从2000年的6.5%一路攀升到2013年的36.5%。与此同时,中国也跃升为世界论文第一大国。

一个不容回避的核心问题是——政府对高科技创新的投入有多大效果?

“如果向国际高科技界询问这个问题,大多数会回答:并不有效。”李凯说,根据科技部披露的数据,2011年中国出口高科技产品份额中,82%由外资企业或合资企业生产。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高科技发展是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基于核心知识产权的高价值经济体转型的关键。一个明显的事实是,相当多的学者已经学会了如何把钱换成“纸”,也就是书面的论文,但是还不太擅长如何把书面的论文,也就是“纸”转换成金钱。

为什么政府在高技术领域的科研经费投入效果很差?为什么论文第一大国掌握不了“纸变钱”的游戏规则?在李凯看来,原因主要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科研与创新合二为一的政策,并对所资助的研究性项目提出不切实际的商业成功要求。

“从表面上来看,科研与创新合二为一的政策对政府和宣传是很有吸引力的,但其实这是混淆了科研与创新的基本概念。”李凯对第一个原因阐释道。

以发明即时贴闻名世界的3M公司的杰弗里·尼科尔森博士曾经对两者给出明确的定义:“科研是将金钱转换为知识的过程”,而“创新则是将知识转换为金钱的过程”。

“如果把金钱转化成金钱,就去华尔街,不需要找科研人员。”李凯直言。

李凯认为,将科研资助与创新资助混为一体所带来的问题显而易见。

第一个明显问题是此举会带来两种激烈的冲突。李凯举例,一个受到资助的团队必须发表新知识来衡量他们的研究是否成功,但同时又要保护他们的知识产权以实现商业成功。这在知识产权保护还较弱的环境下是非常困难的。

另一个冲突是大学会变成营利机构。当一所大学拥有了公司,它将成为产业界的竞争者。这样的利益冲突偏离了大学的主要目标——培养学生。

李凯认为,第二个明显的问题是要在2~3年内既要产出成功的科研成果又要实现成功的创新产品是不现实的。

“即使不考虑发表论文,哪怕是拥有了一支有经验丰富的高素质工程师团队,要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开发出在市场上获得成功的高科技产品已经是非常困难的,更何况这支团队是由没有产品开发经验的研究生新生组成的。”李凯说。

这样的后果就是——很多团队转向做“反向工程”或“山寨”产品,却没有创造核心知识产权;很多聪明的研究人员开展影响力不大的研究项目,开发没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很多发表的论文或者只有一些小的改进,或者根本没有新的想法。

然而,为了继续获得未来的经费支持,不仅每个团队都必须宣传自己的项目是成功的,而且经费管理机构也必须宣传他们资助的大多数项目是成功的。

“也许这就是为什么‘863计划’资助了28年后,所资助的项目仍然是在‘追赶’而不是做真正的创新。”李凯说。

政府不要扮演风投的角色

对科研进行5年规划的方式,导致资助的研究方向与高科技领域的快速变化出现大量脱节,是李凯认为的导致政府对科研高投入却效率不高的第二个原因。

也曾经有国内的科技部门主管官员向李凯咨询:我们要做5年规划,您在信息科学方面有什么建议?

李凯直言:脱离5年计划。“针对未来5年设立的项目,大多数方向很快会过时,这会在国家层面上造成时间和金钱的极大浪费。”他实事求是地告诉这位官员,“任何人不知道信息技术类会发生什么变化。你们不如拿一部分钱支持5年计划,更大的一部分钱支持不是5年计划的项目。这样支持的项目才有可能产生推动型的科研成果。”

“当政府经费管理机构确定科研与创新方向时,他们认为这些方向将会对中国经济有利。但是,因为没有产品开发与管理的经验,他们也不了解市场需求。同样,一些权威科学家建议设立某些方向,多数科学家自己也没有创业经历,也不了解市场需求。”李凯说。

在李凯看来,其中最大的问题是:“计划的决策大多是由技术驱动的,而那些大型成功企业的决策是由市场主导的。”

美国也曾经有过这方面失败的案例。美国政府设立一个叫“SBIR”的计划用来为技术转化提供种子资金支持。这个计划年度预算相当大,但成功的案例很少。科研与创新混为一体的一个弊端是“要求政府经费资助机构充当风险投资公司角色,但他们并没有遴选创业公司的经验”。

李凯认为,对政府而言,“应该投资在科研上,而不应当扮演风投的角色。”

科研与创新分离的优点大于缺点

当然,科研与创新分离也有缺点。资助研究的政府机构在短期内无法看到研究成果商业化和创造就业机会的结果。但是,李凯说,科研与创新分离的优点大于缺点。

首先,这能鼓励研究人员专注于影响力巨大的新技术新发现,而不必担心商业化;其次,将科研与创新分离,创业人员与投资者也更可能成功;另外,因为他们没有短期成果的压力,政府的经费资助机构拥有更多的资源来资助有大影响力的想法和潜在的颠覆性想法。

李凯个人经历就验证了这一点。2001年,他选择“no paid leave”(即我们常说的停薪留职),暂时离开普林斯顿大学,一个学生也没带,就来到位于西海岸的硅谷创业。因为知道自己擅长技术而不擅长管理,所以他与几个合伙人从一开始就积极寻找了一名合适的CEO,并在摸清市场需求后,再找一批很好的人来做技术。

公司刚刚起步的时候,李凯还记得,做一个小的演示,用五千到一万行程序代码就可以解决了;2004年,第一个产品推出来的时候,需要30多万行程序代码;2011年,一个产品的程序已经是500多万行代码了。

“谁来写两个数量级中间的东西?”李凯问,“只能是找最好的人。”而早在2004年,李凯公司的创新已经“颠覆了这个市场”。

“如果我当时还坚持在普林斯顿大学,一边做科研,一边做公司搞创新,就是我们常说的脚踩两只船:可能一艘船比较快,就会掉到河里了;如果两边都做,只能让两边走得都不快。”李凯说。

慢慢来不是创新的态度

要取得科研和创新的成功,也必须改革现有的衡量标准。

李凯到国内的一些学校访问,发现他们在介绍自己的科研成绩时喜欢用同一个指标:科研经费。

一所高校计算机学院的院长在介绍学院发展时说:现在院里很好,科研经费超过亿元。

李凯忍不住问:你最主要的科研成果是什么?对方说不出来。李凯直言:我认为拿的钱越少,做出的成果越多越好。研究与创业类似,都应该追求用最少的钱做出有价值的工作,在硅谷一个只会拉风投而不能把企业做大的CEO没人愿意雇佣。他们说,你说的很对。只过了5分钟,对方又开始说某位教授做得有多好,拿了多少经费。

文章也是国内高校介绍科研成果时一个常常挂在口头的指标。李凯忍不住自嘲:如果按照现在的规定,博士期间只发表了一篇文章的自己根本没有办法毕业。

李凯的建议是:政府不要设定统一的衡量标准来约束所有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应该下放权力给大学和研究所,要相信他们的判断力,并让他们自行制定合适的衡量标准。

李凯有些着急:“863计划执行到现在已经有28年了,你可以说中国的事情要慢慢来,可是还需要多慢?慢慢来的态度就不是创新的,创新就要颠覆以前的事情。成功不是在一个受保护的市场里,而是在国际市场上。”

“我相信如果这样的改革能实施,我们将会看到高校与研究机构培养出大批有天赋的科研人员和有才能的企业家。”李凯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5 21:34 , Processed in 0.041963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