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1-10 09:3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升级“后花园”共享生态红利
武汉:江夏一半地域将建“农业大公园”
2017年01月10日 来源:湖北日报
最近,武汉市江夏区决定,以国家公园标准建设农业地区,启动南部全域1000平方公里“农业大公园”建设。
将辖区一半面积集中进行农业生态改造升级,在我省尚属首次。
江夏区位于武汉市南部,国土面积2018平方公里,是武汉市规划建设的南部新城。2013年,江夏完成区级全域规划,以城区南部边界为线,北部发展现代制造业、智慧产业等工业园,南部为生态控制区,发展农业等生态产业。
6日,江夏区大公园建设办公室称,“农业大公园”整体设计已完成,正分步实施。
该办公室负责人陈青山说,“农业大公园”颠覆以往“城市后花园”概念,它借鉴城市全域规划建设方法论,用全新理念设计农村,谋划农业、旅游业发展,以变现生态价值,共享生态红利。
产业特色:
核心是发展都市农业
“农业大公园”导向是都市农业旅游,核心是稳定农业。
稳定农业,首要是调整产业结构,增加亩产值,提高土地利用率。为此,规划专家设计了“农业混合种养、三产融合发展”的调整思路。
三产融合是稳农业的重要举措。规划专家称,第二产业做品牌,可提升初级农产品售价;第三产业做服务,可降低农业生产风险,增加边际收益。
目前,进入大公园做品牌的加工企业已有多家。
空间布局:
打造9大特色旅游板块
基础稳定了,大公园的旅游度假功能就可从容发挥。
根据规划,大公园由一个核心区和9个特色旅游板块组成。各板块设计根据各自地理文化资源,绝不雷同,杜绝同质化重复建设。
以乌龙泉为主、天子山大道为轴心,建设农业大公园核心区——世界生态农业博览园。将划设专区,吸引世界各地前来建造永久性农业展示馆。博览园周围,配套建设农耕文化长廊、中国农业发展历程馆、农业科普教育馆、世界农业科技交流会议中心、农业科技城、乡村客厅、农业游乐园等农业旅游功能区。
以鲁湖为中心,建立水上娱乐公园,组织湖上冲浪、游湖对歌、水上灯光喷泉观赏等活动。建设鱼虾产业基地、垂钓休闲农庄、渔村美食街、水产手礼超市等,形成“江夏乡野渔村”支柱产业。
以舒安张桥湖为中心,建设蟹岛度假中心、螃蟹产品加工区、螃蟹种苗科研实验中心、蟹岛文化节等,形成“江夏梁湖蟹岛”支柱产业。
以法泗、金水、湖泗、山坡为主,建立连片精品水稻、荷花莲藕生产基地、稻虾农庄,打造“春满江夏花万顷,夏游荷花吓味香,秋游稻花金色美,冬来菇菌耕作忙”的亿粮基地美景,形成“江夏稻荷春光”支柱产业。
以金龙、金林为主体,建立规模化养殖与茶园相结合的畜牧庄园,突出污水粪渣综合循环利用,形成“江夏畜牧庄园”支柱产业。
以土地堂为中心,发展西瓜、南瓜、黄瓜、丝瓜、木瓜、柑橘、火龙果、葡萄种植带,建设自动喷灌设施、瓜果农庄,形成“江夏瓜果田园”支柱产业。
以梁子湖大道为轴心,建设茶花园、梨花园、梅花园、牡丹花园、杏花园、桃花园等,形成七彩花海。建设花卉种植基地、花卉交易市场、花卉博览园、花卉艺术展、微影视拍摄基地、花卉加工产业园等,形成“江夏七彩花海”支柱产业。
以郑店为主,107国道为轴心,打造现代农业蔬菜示范园,建设现代农业观光绿道、驿站、连栋大棚、蔬果采摘体验馆、蔬菜科技研发中心等,形成“江夏都市菜园”支柱产业。
以乌龙泉园艺场为中心,打造江夏茶叶品牌,建设万亩茶园、特色茶庄、茶文化艺术、茶园观光采摘绿道亭廊等,形成“江夏十里茶道”支柱产业。
以舒安为主,辐射湖泗登山频道、古窑遗址,发展猕猴桃、樱桃、蓝莓、银杏、灵芝、铁皮石斛等水果保健品原料,建设梁子湖半岛国际度假中心、乡村别院、环湖绿道、食药用菌研发中心等,开发“一村一店”民俗街和“印象梁子湖”大舞台表演,形成“江夏金果慢谷”支柱产业。
大公园内的街道办事处及工业园区,则沿规划红线建设生态林过渡带,将城镇及工业区包裹住,与大公园腹地区域隔开。穿越公园的主干道两旁,栽种200米宽生态林带,主干道与公园内部道路交界处设置公园入口标识,内部道路全部黑化并辅以慢行绿道。
实施保证:
全域规划引领产业升级
以前,江夏区与国内许多大城市郊区一样,曾提出建设“城市后花园”。“后花园”升级为“农业大公园”,二者有何不同?
程安民博士说:“后花园”概念很笼统,只指引了都市农业、旅游度假的大方向,各村及农户没有具体发展目标,结果就是低水平重复,服务层次低,村村都一样。这导致基础不稳,“后花园”的功能也无从发挥。
他举例说,以前各村为发展经济,看到一个小加工厂就招揽落户,工厂建成后产能很小,污染却很大。上面检查罚款,就被迫关停。村里又模仿另开农庄,结果都是钓鱼和农家菜,低水平同质竞争,生意做不大、效益差。“农业大公园”建设则不然。程安民说,最大的不同是借鉴城市建设的长处,通过专业研究进行全域规划,以一张全域规划图来立体控制园内产业基础、空间表现等,详细告诉园内街道、乡村及农户,每一块地方应该发展什么,应该怎样去发展,不允许擅自改变土地规划用途。
近两年,江夏区农委委托武汉大学规划团队,进行全面研究,摸清大公园范围内地理、人文资源和农业生产状况,绘制一张详细蓝图。
与此同时,江夏区农业、环保等部门联合执法,取缔搬迁大公园范围内所有矿山、湖泊围网养殖和小型加工厂。截至目前,大公园的“基本面”已清理干净。
专家观点:
建设农业公园提升生态红利
江夏古曰“资源宝库”,坐拥“三山、三水、三分田”,天赋异禀,物产丰富。
国家级农业公园是中国农业旅游的高端形态。江夏建设农业公园,创建国家级农业公园,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推进会上关于“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重要指示,实现绿色发展的有益探索。
根据《武汉市江夏区生态区建设总体规划(2008-2020)》明确的生态功能区,江夏农业公园将按照生态安全格局,严守生态红线,对自然山体、水系、林地进行严格重点保护,以提高生态承载力,构建武汉南部生态屏障,成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示范区。
江夏建设农业公园,核心是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现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绿色发展,构建起生态化全产业链。其体现包括:全面推行绿色循环经济,建设低碳循环型农业体系,在生物质能源的规模化利用、有机肥料的规模化生产以及对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等有毒有害物质向土壤环境排放的监管力度等方面下硬功夫,实施从农业清洁化生产直至消费的整体绿色战略,促进形成各环节的绿色化发展,获取生态效益。
生态红利最大的落脚点在于改善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家园,实现生态系统的“绿色财富”最优化、经济系统的“绿色增长”常态化和社会系统的“绿色福利”最大化。这,也是江夏农业公园建设的最终目的。
张薇(武汉大学景园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湖北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
他山之石:
国内农业公园先行者
河南中牟
定位市民“菜篮子”、休闲观光“好去处”、生态环境“所在地”。
核心规划为“两区一城一滩五大产业”。“两区”即建设180平方公里旅游观光农业示范区(核心区54平方公里)、建设450平方公里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核心区39平方公里)。“一城”即河南万邦国际农产品物流城(占地5300亩、总投资90亿元),中原地区规模最大、功能最全、带动能力最强。“一滩”即黄河滩区,进行生态再造、产业转型。“五大产业”包括蔬菜、花卉、渔业、林果、畜牧。
山东兰陵
计划建设新兴旅游业态,建成“省内唯一、全国首家、世界一流”休闲观光旅游景区。
核心区面积15平方公里,总投资30亿元,计划建成智能温室5万平方米,完成农耕文化广场等5个项目改造升级,沂蒙山农耕博物馆建成开放,全国首家综合性“知青文化体验园—中国知青园”启动建设。
北京平谷
定位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桥头堡,北京行政副中心后花园,计划建成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高端特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
该地区耕地18.2万亩,农业人口18.8万人,人均耕地不足1亩。以果品、畜牧、蔬菜、水产为主导,产业化比重达80%以上。其中,果园40.8万亩,22万亩桃园为世界最大,从业人员12万人,人均果品收入突破万元。畜牧类,拥有国内第一个蛋种鸡品牌,300万只蛋鸡养殖基地。水产类,以休闲渔业为主,发展水产规模化养殖基地。蔬菜类,园区化发展,已建成多个现代产业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