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落飞

[江城资讯] 2017年5月10日武汉新闻汇总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5-10 18:28: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前段时间很火的陈一新访谈节目,有个概念叫“新民营经济”。这么重要的知识点,可要记牢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10 18:32:47 | 显示全部楼层
巴山楚仁 发表于 2017-5-10 18:05
国内民营经济目前也就浙江一省比重最大,浙江就是靠草根经济。然后是福建省,过去的前沿阵地,也是中央投 ...

“除了少数央企,武汉的省属、市属企业大部分破产倒闭。”这的确是武汉的一块心病,其实多少也和本地企业家的经营哲学有关。无陂不成镇,祖上留下来敢做的勇气和灵活的脑瓜,但是有时候过于依靠感性,这对企业做强做久是不利的。官方应该认识到这一点,主动用各种措施引导企业家打开眼界,用现代企业思维考虑问题。比如对有志创业的大学生可以集中培训一下,请一些有多次失败和成功经历的企业家讲讲课,这对提升创业成功率一定会有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10 18:42:10 | 显示全部楼层
落飞 发表于 2017-5-10 17:41
不给民企补贴说不重视,给了说是别人骗补贴。没有高新企业说不发展,发展了说不要总是盯着高新企业,要小作 ...

说的好,有些人两面3刀的凌乱标准确实让人听厌烦了,要都像他们那样想,武汉的美誉度就永远没有好的那天,幸好这样的人不多。更可笑的是有些人总拿冠冕堂皇的借口说是爱武汉才这样说,其实他们连最简单的道理都忽略了,想要别人尊重看重你,先要自己看重自己珍惜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10 18:5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相比沿海最大问题还是周围产业链的贫瘠,做出的很多高新产品的客户也都在长三角珠三角,再加上广深沪杭这些地方融资也有优势,能顶住这些劣势往前发展已是很不容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10 19:06: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冰山一角V 于 2017-5-10 19:08 编辑
落飞 发表于 2017-5-10 17:41
不给民企补贴说不重视,给了说是别人骗补贴。没有高新企业说不发展,发展了说不要总是盯着高新企业,要小作 ...


我认为真的不需要补贴特定的企业,而是改为针对所有企业的税费减免,这样由“择优”而改为“普惠”,真正做到了一视同仁,雨露均沾,避免了权力寻租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10 20:39: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下楚人 于 2017-5-10 20:47 编辑

,这次马凯副总理带着苗部长和财政部副部长,希望能投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10 20:5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多地方挣国企挣的是头破血流,有些人还嫌弃。。。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10 20:56: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民营企业好不好干,比较下民营和国营之间的土地,税收,资金政策(包括社保政策);再比较下和相玲的长沙,郑州的政府服务软环境就明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10 21:04: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楼上各位有没有研究过某个行业以及这个行业相关的各种政策、工业链等情况。
事实比你们想的要复杂,而且复杂的多。

比如补贴,我拿工业机器人举例。
工业机器人行业里有个说法:有些企业是被补贴害死的,这叫补贴乱象,你可以找个资深业内人士问一问,是不是这样。

举个例子:光谷有个机器人联盟,带头大哥是奋进公司,去年上半年奋进公司组织开了个会,但是只召集了4~5家企业,而这个联盟的企业多达30家左右,为什么只找了这4~5家?因为这4~5家企业都是做机器人上游的零部件和中游的本体,这才是工业机器人的核心技术,是工业机器人能做强做大的部分,而联盟里其他20家企业都是做下游的集成,做集成的,做得再大,也成不了什么大气候,上不了台面。
如果武汉真的想发展工业机器人,相关部门制定的补贴政策应该是针对上游和中游,而不是下游那些搞集成的。这一点很好理解,假如补贴给了做集成的,那大家都去做集成好了,集成本来就没什么技术含量,没有研发成本,没有实体产品问题,多省心,还有补贴,多赚钱,有几个人愿意再劳心劳力去做零部件和本体:挣得不多还有风险。但是这样发展下去,武汉还是没有拿得出手的机器人公司,这是一定的。
奋进公司的思路是对的,是对武汉工业机器人发展相当有利的,但是据说,相关部门不怎么同意,理由是要兼顾整个制造业升级。这个说法其实挺没有水平:企业或工厂有需求自然会改造生产线,而改造生产线的承担方——下游的集成企业——跟这个需求有什么关系呢?难道相关部门把补贴给了这些集成企业,需求就旺盛了?
退一步讲,就算补贴是双向的,难道企业或工厂会因为10%的补贴就会花上百万去改造生产线?改造生产线主要看人工成本,是实打实的需求,补贴10%会起到什么效果,难说。
再退一万步讲,因为这个补贴,很多工厂或企业都去改造生产线了,武汉的集成企业活的更好了——可是,真正能做大的上中游却因为这个补贴被做死了,因为集成企业可以买外地的零部件或本体进行集成嘛,照样有补贴,大家都去搞集成,一起发财。
于是若干年后,武汉没有一家能拿得出手的工业机器人企业。为什么华东有新时达、埃斯顿,其中很大的原因是:补贴政策更有针对性。
这就叫补贴乱象。
补贴政策会引领一个产业的走向和布局,补贴得不对,是灾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10 21:04: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巴山楚仁 发表于 2017-5-10 17:22
比城市时恨不得武汉就像京沪,尽是央企总部、外企总部,尽是大企业、大机关、大总部聚集地。

比起产业, ...

工商企业皆为盈利性组织,最后比拼竞争力,能生存并好发展的是各个环节的资源使用效率(包括人财物和政策软环境等)!武汉的企业,查查国家500强,民营500强,一目了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10 21:07:17 | 显示全部楼层
斑马斑马 发表于 2017-5-10 21:04
不知道楼上各位有没有研究过某个行业以及这个行业相关的各种政策、工业链等情况。
事实比你们想的要复杂, ...

难道这个不值得发几句牢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10 21: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做过相似行业的企业的人会了解我说这些话的真实性。
我之前说的话已经很清楚了:补贴乱象造就了一大批骗子企业,这个是实实在在的,在光谷做投资的、开企业的谁不了解这一点?想做实业的也不能心无旁骛了,得天天盯着,往往还拿不到。
这一点不需要矫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10 21: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斑马斑马 发表于 2017-5-10 21:04
不知道楼上各位有没有研究过某个行业以及这个行业相关的各种政策、工业链等情况。
事实比你们想的要复杂, ...

我喜欢看看你说的这些,关于具体产业制造业的事情,武汉的制造业目前确实不强大,还没形成这种氛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10 21: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巴山楚仁 发表于 2017-5-10 18:05
国内民营经济目前也就浙江一省比重最大,浙江就是靠草根经济。然后是福建省,过去的前沿阵地,也是中央投 ...

武汉在制造业里面,除了汽车产业外,没有自己的龙头企业,在某个行业里能数一数二的企业,这是非常大的缺憾。一个龙头企业,可以把一批上下游相关配套企业都带来,这个不是简单的一个民营企业比例数字的问题。至于这个龙头企业是国资是外资还是民资,这个并不重要。珠海格力,那也是国资企业,但它在空调制造业里,就是数一数二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10 21: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HZL106 发表于 2017-5-10 21:14
武汉在制造业里面,除了汽车产业外,没有自己的龙头企业,在某个行业里能数一数二的企业,这是非常大的缺 ...

长飞在光纤光缆领域也算一个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30 07:35 , Processed in 0.048161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