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7-5-15 13: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unan2006 于 2017-5-17 12:23 编辑
的确是肥西路站,那个规划的是和S1线相交的换乘站,东至路口没有站。主要是S1线路规划太奇葩,明明是从南站到新西站的快速市域线路,却非要从宿松路拐到休宁路再拐到肥西路,然后在过了长江路之后再并到西一环合作化路上,修的弯弯扭扭,符合合肥鬼画局的一贯风格。
从这张图上就可以看出来,二环以内明显是偏向分布的,而且东西走向多,南北走向少。目前已经建成、在建和报批的9+S1条线路中,1号、3号、4号、5号、8号、9号、S1 在二环以内基本都是南北走向,而东西走向的目前只有在建的2号线和3号线的一部分(临泉路段),以及报批中的6号线(沿望江路),至于4号东西走向的部分已经在南二环以外。而二环以内其他的东西走向的线路只有远期规划的10号(沿黄山路)、12号(沿北一环),这两条线路目前还在规划中,要等2030年之后才可能有望批复建设。因此,二环以内将来会长期处于7纵3横的奇葩路网结构中。即使是这7纵,也是分布不均,明显的东部多,西部少(从肥西路到徽州大道集中了4条纵向线路,而同样的距离从肥西路往西到潜山路中间全是空白)。就像刚才说的S1线,从南站到新西站的快速市域线可以从南站出来顺龙川路往西到规划中的合作化路南延,再顺合作化路一直往北到清溪路,再从清溪路往西到新西站,可鬼画局非要规划的曲曲弯弯的。如果S1往西移动一公里到合作化路或“东至路——青阳路”(避开影响五里墩立交结构),即能平衡二环西半部的路网,也能缓解合作化路以西的各种拥堵。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