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7-6-6 15:55: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将推《金融超越计划》 打造全国性科技金融中心
武汉将推《金融超越计划》 打造全国性科技金融中心_新浪湖北_新浪网http://hb.sina.com.cn/news/b/2017-06-06/detail-ifyfuzmy2093568-p5.shtml原标题:武汉金融业赶超再提速 未来三年将成全国性科技金融中心 为打造和壮大武汉金融业千亿产业群,促进我市金融业实现突破性发展和振兴,按照《武汉区域金融中心总体规划》、《武汉市金融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等相关文件,我市将推出《武汉金融业超越计划》(下简称《超越计划》),计划在2017年-2019 年,将金融业上升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地位,打造成全市服务业的核心产业,战略性支柱产业,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超越计划》围绕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确立建设中部金融中心奋斗目标,对标一线城市,进一步缩小金融业与北京、上海、深圳等全国金融中心的差距,对广州、重庆等领先区域金融中心实现“弯道超车”。到2019年,初步形成与武汉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市场化水平较高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全国有影响力的区域金融中心、中部金融中心、全国性科技金融中心。 截至2019年末,金融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10%,在第三产业中占比超过20%,占全省金融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0%左右。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和本外币贷款余额分别达到30000亿元和28000亿元以上,银行业不良贷款率维持在全省平均水平以下;全市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公司数量达到100家以上,直接融资达到2000亿元规模;保险业保费收入超过600亿元,保险深度接近4%,保险密度超过6000元/人;法人金融机构做大做强,总量超过40家,类金融机构数量超过1500家。 按照《超越计划》,武汉金融业提出了十项主要任务,包括提升中部金融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依托武汉的综合优势和龙头地位,积极引导金融资源、金融要素在武汉加速聚集。进一步强化和确立武汉成为中部金融中心的核心地位,发挥区域金融中心的聚集、辐射和带动作用,形成以创新金融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拓宽融资渠道,增强金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巩固传统融资方式,拓宽包括PPP、城市发展基金、保险资金等在内新的融资渠道。 聚集市场主体,强化金融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积极争取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总部或区域总部落户,重点引进带动性强、附加值高的国际性、全国性、总部型金融机构的分支机构。加强法人机构建设,提升地方金融实力。 深化科技金融改革,突出特色金融创新的优势作用。深化科技金融改革创新,不断提高武汉创新型城市发展新动能。推动投贷联动、科技民营银行、武汉金融改革创新促进中心等已有创新成果取得实质成效。 立足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对供给侧改革的推动作用。发挥资本市场助推经济转型发展、创新驱动发展、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等方面作用,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例。 打造国家级保险创新区,发挥创新试点的引领示范作用。借力武汉保险示范区,不断完善保险市场体系,建设国家级保险创新区,打造中部保险中心。重点推动设立健康保险、科技保险等专业保险机构。支持保险机构开展科技保险产品创新、专利保险试点和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创新,拓宽保险资金服务领域,创新保险资金运用方式,发挥保险资金支持经济建设作用。 加快对外开放,凸显金融国际化推动建设“三化”大武汉的引领作用。重点推进自贸区金融改革创新,引导各类创新型金融机构在自贸区集聚发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自贸区新型服务平台、创新型小微企业、创业群体的金融支持。稳妥发展新业态,激发地方金融协同创新作用。积极引导互联网金融、风险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资产管理等机构规范发展,构建传统金融和新型金融业态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鼓励有条件的区建设融资租赁、私募基金、商业保理等特色金融小镇。 创新金融统计方式,发挥综合统计和前瞻性分析作用和狠抓风险防范处置,发挥金融“稳定器”作用等。 影响力贡献度凸显 金融业成武汉重要支柱 武汉金融历史悠久,二十世纪初期,武汉的中外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典当行等金融机构达200多家,成为仅次于上海的全国金融中心,被誉为“东方芝加哥”。近年来,围绕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这一战略目标,通过深化地方金融改革创新、引进金融机构、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推动科技金融结合、打造东湖资本特区、探索发展金融新业态等举措,武汉金融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成为中部金融创新最为活跃的城市,金融的影响力和贡献度日益凸显,已然成为全市重要的支柱性行业。原花旗银行汉口分行,现中国工商银行武汉分行,地址:青岛路1号原花旗银行汉口分行,现中国工商银行武汉分行,地址:青岛路1号金融政策“领先”。2011年,我市成为首批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城市,我市科技金融融合发展走上快车道。2015年7月,经国务院同意,《武汉城市圈科技金融改革创新专项方案》获批,这是国家批复的全国第一个科技金融改革创新的专项方案。2016年4月,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为全国首批5个投贷联动试点地区。中央政策的密集出台,凸显了武汉在全国金融改革创新中的重要地位和战略使命。同时,省、市、区先后出台30余项支持金融创新的政策措施,形成完善的政策体系,为我市金融改革创新提供了政策保障。今年我市将进一步发挥政策驱动的作用,出台武汉金融业超越计划,依靠不断创新补齐发展短板,重塑金融发展新优势。修订完善金融招商引资部分政策,使政策优于全国同类城市,成为一流的支持政策。启动2017年武汉金融十大工程,在重点领域精准发力。目前,我市对各类金融机构在汉设立(迁入)总部或者区域总部,最高支持金额为4000万元。购买自用办公用房给予一次性最高补贴500万元。对在武汉任职的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前3年按个人收入对市级财政贡献度的50%给予支持。给予境内外上市企业300万元支持;对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给予200万元支持。对在汉设立(迁入)的要素市场,最高给予一次性奖励资金1000万元。金融总量“领先”。2016年全市金融业增加值为974.32亿元,同比增长15.4%,占第三产业比重达15.5%,占地区生产总值8.2%,是第三产业中增长最快的行业。我市金融业增加值总量位居中部省会城市第一、全国副省级城市第六,占到全省金融业增加值的近一半(46.3%),高于全市GDP占全省比重9.4个百分点,今年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截至2016年12月末,武汉地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0754.87亿元;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2196.21亿元,在全国副省级城市均排名第十,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占到全省的47%和60%。全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981.53亿元,占到全省的67.4%。全市上市公司总数达到70家(境内上市52家,境外上市18家),占全省上市公司总家数的60%,资产证券化率达到60%,直接融资1459.9亿元,我市上市公司数量、直接融资总额等指标位居中部城市第一,新三板挂牌238家,位居全国城市第七位。全年共实现保险保费收入426.13亿元,占全省保费总收入的40.5%。 金融机构“领先”。武汉市金融机构牌照齐全,市场体系完善,已基本形成银行、证券、保险等业态并举,中外资金融机构并存,国有、民营同台共舞,线上线下互动互补,功能完备、运行稳健的多元化金融体系和全方位的发展格局。截至目前,武汉地区各类金融机构共计241家,法人金融机构26家。其中,银行业金融机构38家(外资银行机构10家);非银行业金融机构21家;证券、期货及证券投资基金107家;保险公司75家;融资性担保、小额贷款、融资租赁、股权投资等类金融业态超过1200家;金融后台机构33家。地方金融总部数量和外资银行数量均位列中部第一,在汉设立后台服务中心的金融机构数在全国领先。金融业的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已形成“一心、两核、资本谷”的空间布局结构。 金融业绩 “领先”。根据权威智库发布的中国金融中心指数显示,武汉金融业综合竞争力在全国区域性金融中心城市排名第八,在中部六省会城市中,无论是金融产业绩效、金融机构实力、金融市场规模还是金融生态环境等排名均稳居第一,这也再次印证:武汉已经成为事实上的中部金融中心。 今后10年是武汉的黄金发展期,是武汉实现跨越式发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关键时期,武汉正成为各类金融业态投资兴业的凹地和聚集地,金融辐射力和影响力将不断增强。 金融开放度不断提高 10家外资行落地武汉 3月27日,湖北银监局正式批准富邦华一银行有限公司筹建武汉分行,这是落户武汉的第10家外资银行。 截至目前,包括汇丰银行、法兴银行、东亚银行、渣打银行、瑞穗银行、三菱东京日联银行、韩国中小企业银行、台湾土地银行、台湾中小企业银行均在汉设立分支机构。 汇丰武汉分行是武汉市首家可以经营全面外汇服务的外资银行,也是首家获批可提供全面人民币服务的外资银行。在对公业务方面,汇丰武汉分行在商业融资、企业存贷、资金管理、贸易服务等方面向中、外资企业提供全面金融支持;在个人金融服务方面,汇丰武汉分行为本地居民、外籍人士及港澳台同胞提供丰富的本外币金融服务。 渣打银行武汉分行于2011年3月16日正式开业,当年就实现盈利。渣打武汉分行依靠本地化人才,主要为湖北武汉的本地企业提供跨境投融资服务,产品涵盖交易银行、供应链金融、金融市场、公司金融及投资银行各个方面。六年多来,渣打武汉分行实现了稳健发展,不良资产几乎为零,2016年获得总行最佳业绩奖。 法国兴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1992年7月获准在武汉设立代表处,并于1996年8月获得人民银行批准升格为分行,1997年5月正式营业。这是华中地区第1家获准开业的外资银行分行。2008年8月,法国兴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武汉分行成功转制为外资法人机构分行——法国兴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武汉分行(以下简称“法兴武汉”),并于2010年3月获得了全面的人民币业务牌照。2013年8月19日,法兴武汉设立了第1家支行网点,即法国兴业银行武汉江岸支行。 东亚银行1995年在武汉市开设了代表处,开展金融咨询及相关业务。随外资银行法人化进程,东亚中国武汉分行于2007年9月成立,2010年12月,东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武汉分行光谷支行正式开业。目前,东亚中国武汉分行致力于为武汉市和整个湖北省的广大客户群提供全面的人民币和外汇银行服务,以满足客户对多元化银行和金融产品及服务的需要。 三菱东京日联银行武汉分行成立于2012年3月,是该行在中国的第10家分行,业务覆盖存贷款业务、结售汇业务、进出口贸易融资业务、外汇业务、各种金融衍生产品业务、本外币结算业务等全范围的银行业务。该行客户以外商投资企业为主,与国有大型企业的业务往来逐步增加,业务覆盖湖北、湖南等华中地区。台湾土地银行,2015年11月17日在汉揭牌开业,目前,台湾土地银行武汉分行的服务对象是中部地区,即湖北、河南、河北、江西、湖南、贵州等省的台资企业,以湖北省的2000多家台资企业为主,辐射中部其他省份。从服务的企业类型来看,又以商贸企业为主。 台湾中小企业银行是一家专门负责辅导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机构,是台湾地区发展中小企业融资业务最成功的银行。武汉分行设立目的,主要为协助武汉地区中小企业产业升级、创新与提升服务能力及扩充其营运规模,不论中资或台资企业,都在该分行服务的范围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