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7-7-9 18:30:51
|
显示全部楼层
陈一新用“六个武汉”告诉你!未来武汉要这样干!
今天的武汉和未来的武汉将是什么样?当前和今后怎么干?
7月8日,在侨商侨智助推武汉发展大会上,中共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陈一新用“六个武汉”做了解答。
第一个武汉
——国家战略聚焦的武汉
武汉正致力于开启复兴大武汉的新征程。多项重大国家战略和40多项国家级的改革试点在武汉聚焦落地,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将武汉定位为与上海、重庆并列的超大城市。
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支持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自由贸易试验区等等一系列重大改革发展任务落户武汉,国家对武汉寄予厚望,武汉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地位进一步突显。
武汉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描绘了未来13年武汉的发展蓝图,主要体现在打造建设“三个大武汉”。
一个是现在现代化的大武汉,要把武汉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商贸物流中心、文化创谷中心、综合交通枢纽。
二是要建设国际化的大武汉。要把武汉建设成为联通世界、连接“一带一路”、连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枢纽城市,打造成为国际交往中心,不断提升武汉在国际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三是建设生态大武汉。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使武汉成为“美丽中国”的典范城市,国际知名的宜居城市。
第二个武汉
——山水形胜的武汉
武汉正致力于打造世界亮点城市。武汉两江交汇,三镇鼎立,大江大河的城市地理,人文格局世界少有。
目前武汉正在抓两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高水平的规划建设长江新城。打造高效高新产业急剧的创新名城,大江大湖魅力无限的生态绿城,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先应用的现代新之城,对外开放合作水平的国际友城,百姓安居乐业的创富之城,真正成为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典范之城。
第二件大事,将长江武汉作为城市文明景观轴来打造。初步计划要围绕交通轴、经济轴、生态轴、景观轴、文明轴、“五轴一体”来世界级的城市中轴文明景观带。
第三个武汉
——科教发达的武汉
武汉正致力于打造全国高水平的科技创新中心。武汉是全国三大智力密集区之一,拥有91所高校,居全国前一、二位。在校大学生最多时达130多万,居全国第一。
目前武汉已经吸收积聚两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一共64名,国家“千人计划”344人,各类科技创新人才总量居全国第一方针,今年以来武汉主要抓三大工程来推动科教发展和人才的集聚。
第一大工程,百万大学生留汉创新创业。
第二大工程,百万校友资智回归。
正在筹备的第三大工程,即实施海外创新人才来汉发展工程。华人华侨就是这个工程的主题对象,武汉将在长江新城募捐,武汉科技城建设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在东湖高新自主创新示范区依托中国湖北自由贸易示范区武汉片区打造国际人才自由港。
第四个武汉
——九省通衢的武汉
武汉正致力于打造国际流通枢纽城市。武汉居国之天元,是中国经济地理中心,以武汉为中心,以50公里为半径画圆,可以覆盖全国10亿人口,90%的经济总量,是人流、经济流、数字流的聚集地,素有“九省通衢”的美誉。
一是建设国际陆运枢纽。武汉是全国四大铁路枢纽之一,高铁之心。
二是建设国际航空枢纽。天河机场旅客吞吐量去年是2047万吨,国际航线45条,旅客吞吐量230万,在中部地区居第一。
三是建设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武汉是与重庆、上海并列的长江三大航运中心之一。
四是建设国家多式联运枢纽。依托武汉建设,铁、水、公、控,铁路、水路、铁路、公路、航空、多式联运枢纽,辐射区域最广。
五是要建设全国重要的信息枢纽。武汉是中国宽带互联网八大中心节点之一,拥有全国唯一的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全国最多的金融后台基地。
第五个武汉
——工业重镇的武汉
武汉正致力于打造新民营经济的集聚地。首先将打造顶天立地的新技术企业,以铺天盖地配套性的中小企业的生态系统,加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要聚焦四大功能区来提升武汉产业在全国、在全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一是东湖高新区,东湖高新区重点发展信息技术、生命健康、现代金融、智能制造及互联网产业,武汉对东湖高新区的目标是打造“四谷”。
首先要打造光谷,光电子信息产业第一,目前这个产业的已经达到5000多亿,科研实力居全国第一。第二个要打造“药谷”,近些年光谷高新区生态、生物制造产业爆发式增长,短短几年集聚了1111家生物医药企业,去年销售也将有1000多亿,这将是东湖高新区第二大产业。生物制造将成为这个产业的主力队。第三需要打造“金谷”,要加强金融总部、基金的引进和落户。第四要打造“智能制造和互联网产业”,这三大将成为东湖高新的努力方向。
第二个区,武汉经开区。重点是打造世界知名的车都,重点发展汽车产业。
第三个区,临空港经开区。重点是发展临空制造网络安全高端服务等产业。要打造世界级新一代商业航空发射及应用产业链。
属于高端产业第四个功能区就是即将开盘的长江新城,这将是重点打造高效高新产业聚集区,新民营经济集聚区。近期将召开发布会,介绍长江新城的长远规划和短期发展计划。
第六个武汉
——宜人居住的武汉
武汉正致力于打造世界知名滨水生态绿城。从市场环境看,武汉城水交融,长江、汉江在此交汇。166个湖泊镶嵌城中,水面超过市域面积26%,四分之一的面积是水面。人均拥有淡水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5倍,武汉是一个淡水富足地,集江城、百湖之城美誉于一身。这让武汉成为少数几个引领风骚的城市,被称为“东方芝加哥"
武汉全方面推动系统治水,科学治水、依法治水、源头治水、全民治水,绘两江画廊,显山灵秀,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大力开展防洪水、排涝水、治污水、保供水的“四水共治”。
以建设东湖城市生态绿心为重点,打造靓丽的百湖之城。东湖是亚洲最大的城中湖之一,国家5A级景区。当前武汉正在打造世界级的东湖绿道,去年一期已经建成28.7公里的绿道,今年将继续建造成60公里,总体建成后将可以比肩法国的田园绿道,新加坡的环岛绿道。
谋划做“大湖+”的文章,打造特色滨湖空间。利用大湖来招商和引才。企业来了,武汉将给你一个湖,这个湖所有权是武汉的,使用权是企业的,由企业来建设使用和管理。在湖边可以建设研发基地,商业基地,人居基地。
目前武汉已经退出全国三大火炉之列。今年的武汉水运专线,悦丽昂然,气侯宜人,东方水城,美丽竟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