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落飞

[江城资讯] 2017年7月9日武汉新闻汇总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7-9 17:3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广东每年湿热的时间比武汉长多了,而且更湿更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9 17:37:53 | 显示全部楼层
LV-B 发表于 2017-7-9 15:52
还是宣传的原因,帝都长三角珠三角成都都是尽量粉饰自己甚至花钱营销,自己的缺点绝口不提,然后就掌握了话 ...

是啊,真的是好好管管本地一些傻逼,净作傻事的媒体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9 18:30:51 | 显示全部楼层

陈一新用“六个武汉”告诉你!未来武汉要这样干!

今天的武汉和未来的武汉将是什么样?当前和今后怎么干?

7月8日,在侨商侨智助推武汉发展大会上,中共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陈一新用“六个武汉”做了解答。


第一个武汉
——国家战略聚焦的武汉



武汉正致力于开启复兴大武汉的新征程。多项重大国家战略和40多项国家级的改革试点在武汉聚焦落地,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将武汉定位为与上海、重庆并列的超大城市。

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支持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自由贸易试验区等等一系列重大改革发展任务落户武汉,国家对武汉寄予厚望,武汉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地位进一步突显。

武汉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描绘了未来13年武汉的发展蓝图,主要体现在打造建设“三个大武汉”。

一个是现在现代化的大武汉,要把武汉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商贸物流中心、文化创谷中心、综合交通枢纽。

二是要建设国际化的大武汉。要把武汉建设成为联通世界、连接“一带一路”、连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枢纽城市,打造成为国际交往中心,不断提升武汉在国际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三是建设生态大武汉。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使武汉成为“美丽中国”的典范城市,国际知名的宜居城市。


第二个武汉
——山水形胜的武汉



武汉正致力于打造世界亮点城市。武汉两江交汇,三镇鼎立,大江大河的城市地理,人文格局世界少有。

目前武汉正在抓两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高水平的规划建设长江新城。打造高效高新产业急剧的创新名城,大江大湖魅力无限的生态绿城,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先应用的现代新之城,对外开放合作水平的国际友城,百姓安居乐业的创富之城,真正成为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典范之城。

第二件大事,将长江武汉作为城市文明景观轴来打造。初步计划要围绕交通轴、经济轴、生态轴、景观轴、文明轴、“五轴一体”来世界级的城市中轴文明景观带。


第三个武汉
——科教发达的武汉



武汉正致力于打造全国高水平的科技创新中心。武汉是全国三大智力密集区之一,拥有91所高校,居全国前一、二位。在校大学生最多时达130多万,居全国第一。

目前武汉已经吸收积聚两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一共64名,国家“千人计划”344人,各类科技创新人才总量居全国第一方针,今年以来武汉主要抓三大工程来推动科教发展和人才的集聚。

第一大工程,百万大学生留汉创新创业。

第二大工程,百万校友资智回归。

正在筹备的第三大工程,即实施海外创新人才来汉发展工程。华人华侨就是这个工程的主题对象,武汉将在长江新城募捐,武汉科技城建设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在东湖高新自主创新示范区依托中国湖北自由贸易示范区武汉片区打造国际人才自由港。


第四个武汉
——九省通衢的武汉



武汉正致力于打造国际流通枢纽城市。武汉居国之天元,是中国经济地理中心,以武汉为中心,以50公里为半径画圆,可以覆盖全国10亿人口,90%的经济总量,是人流、经济流、数字流的聚集地,素有“九省通衢”的美誉。

一是建设国际陆运枢纽。武汉是全国四大铁路枢纽之一,高铁之心。

二是建设国际航空枢纽。天河机场旅客吞吐量去年是2047万吨,国际航线45条,旅客吞吐量230万,在中部地区居第一。

三是建设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武汉是与重庆、上海并列的长江三大航运中心之一。

四是建设国家多式联运枢纽。依托武汉建设,铁、水、公、控,铁路、水路、铁路、公路、航空、多式联运枢纽,辐射区域最广。

五是要建设全国重要的信息枢纽。武汉是中国宽带互联网八大中心节点之一,拥有全国唯一的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全国最多的金融后台基地。


第五个武汉
——工业重镇的武汉


武汉正致力于打造新民营经济的集聚地。首先将打造顶天立地的新技术企业,以铺天盖地配套性的中小企业的生态系统,加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要聚焦四大功能区来提升武汉产业在全国、在全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一是东湖高新区,东湖高新区重点发展信息技术、生命健康、现代金融、智能制造及互联网产业,武汉对东湖高新区的目标是打造“四谷”。

首先要打造光谷,光电子信息产业第一,目前这个产业的已经达到5000多亿,科研实力居全国第一。第二个要打造“药谷”,近些年光谷高新区生态、生物制造产业爆发式增长,短短几年集聚了1111家生物医药企业,去年销售也将有1000多亿,这将是东湖高新区第二大产业。生物制造将成为这个产业的主力队。第三需要打造“金谷”,要加强金融总部、基金的引进和落户。第四要打造“智能制造和互联网产业”,这三大将成为东湖高新的努力方向。

第二个区,武汉经开区。重点是打造世界知名的车都,重点发展汽车产业。

第三个区,临空港经开区。重点是发展临空制造网络安全高端服务等产业。要打造世界级新一代商业航空发射及应用产业链。

属于高端产业第四个功能区就是即将开盘的长江新城,这将是重点打造高效高新产业聚集区,新民营经济集聚区。近期将召开发布会,介绍长江新城的长远规划和短期发展计划。


第六个武汉
——宜人居住的武汉


武汉正致力于打造世界知名滨水生态绿城。从市场环境看,武汉城水交融,长江、汉江在此交汇。166个湖泊镶嵌城中,水面超过市域面积26%,四分之一的面积是水面。人均拥有淡水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5倍,武汉是一个淡水富足地,集江城、百湖之城美誉于一身。这让武汉成为少数几个引领风骚的城市,被称为“东方芝加哥"

武汉全方面推动系统治水,科学治水、依法治水、源头治水、全民治水,绘两江画廊,显山灵秀,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大力开展防洪水、排涝水、治污水、保供水的“四水共治”。

以建设东湖城市生态绿心为重点,打造靓丽的百湖之城。东湖是亚洲最大的城中湖之一,国家5A级景区。当前武汉正在打造世界级的东湖绿道,去年一期已经建成28.7公里的绿道,今年将继续建造成60公里,总体建成后将可以比肩法国的田园绿道,新加坡的环岛绿道。

谋划做“大湖+”的文章,打造特色滨湖空间。利用大湖来招商和引才。企业来了,武汉将给你一个湖,这个湖所有权是武汉的,使用权是企业的,由企业来建设使用和管理。在湖边可以建设研发基地,商业基地,人居基地。

目前武汉已经退出全国三大火炉之列。今年的武汉水运专线,悦丽昂然,气侯宜人,东方水城,美丽竟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9 19: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my007 发表于 2017-7-9 12:01
几大门户头条中全部都有长日的那篇火炉的文章 不错 实际上这已经是前几年的新闻了 数据都是几年前的 以前网 ...

这是客观数据怎么能叫黑,其他城市黑武汉的时候,讲过客气吗?胡编乱造以偏概全各种方法黑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9 19:59: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浩浩123 发表于 2017-7-9 14:05
我到现在还没用凉席,空调也没开过,前两天白天确实有点热,晚上就吹吹电扇,半夜了还有点冷,哪有说的那 ...

客观的说,周三周四那几天不开空调你能睡好觉,我也是很佩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9 20:04: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哥弟 发表于 2017-7-9 14:58
其实论湿热,珠三角比长江流域要热的多,但珠三角的外地人多数以南方人为主,也没听谁说广州热珠三角热,真 ...

坦白讲,珠三角真不热。武汉前些年确实太热,一个夏天连续十几天最高温度超过 36度,最低温度超过30度,再加上湿度大,白天太阳烤,晚上蒸笼蒸,确实很难受。
这些年武汉夏天好过多了,去年没怎么开空调,但是今年还是我也好热的。珠三角沿海地区,温度没有特别高,并且白天经常下点阵雨洗一下,晚上风一吹真算是比较舒服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9 20:30: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把楚天都市报,晨报,金报的头头请到宣传部喝喝茶,莫搞自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9 20:56:55 | 显示全部楼层
自黑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有很多政治方面的原因   不然吃饱了没事黑自己干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9 21: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LV-B 发表于 2017-7-9 15:52
还是宣传的原因,帝都长三角珠三角成都都是尽量粉饰自己甚至花钱营销,自己的缺点绝口不提,然后就掌握了话 ...

确实    尼玛 长沙大水  别人 看到的是 雨大造成的    武汉的雨大  喷子说到处挖  看海 市政不投入

成都吸血 没人喷 武汉一有 什么不好的消息马上大书特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9 21: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的渡江节够呛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9 21: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航运中心总体规划通过专家评审

长江日报融媒体7月9日讯(特派记者汪文汉 通讯员黎云北京报道)7月8日,在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会议中心,召开了《武汉航运中心总体规划》评审会,经过40多名专家质询和评议,最后该总体规划一致通过评审。

据了解,2011年1月,国务院正式明确上海为长江流域国际航运中心、重庆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和武汉为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战略布局。国务院2014年9月12日发出《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加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重庆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和南京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建设。

为落实国家发改委关于编制武汉航运中心总体规划的工作部署和省、市领导关于武汉航运中心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指示精神,加快规划编制工作,尽快形成成果指导航运中心建设,武汉航运中心总体规划编制开题会于去年7月21日召开。随后多次召开总体规划专家研讨会,广泛听取了国家部委领导、大型航企负责人以及国内研究航运、物流、经济方面的著名专家对总体规划的意见和建议。在多次修改的基础上,《武汉航运中心总体规划》(评审稿)近日正式出笼。

记者现场了解,这些专家分别来自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中国民航局、中国工程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上海海事大学、广州航海学院等部门、机构、企业以及规划编制单位知名学者和业内专家。规划编制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武汉理工大学汇报了规划成果,与会专家和代表认真审阅了规划成果,并对规划成果进行了质询和评议。

专家评审组认为,开展《武汉航运中心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推动武汉航运中心创新发展,是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武汉正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加快武汉航运中心创新发展,是适应国家经济动能转换和服务经济整体提升的战略要求,是充分挖掘武汉依托大河流域和国家经济地理居中优势的内在要求,是适应建设武汉国家中心城市和世界亮点城市的时代要求,对于我国内陆地区建设航运服务高地,助推中西部地区经济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评审组认为,《武汉航运中心总体规划》从国际与国内两个视角,描绘了武汉航运中心的战略定位,契合国家战略发展要求和武汉城市发展方向。规划全面分析了基础设施,高端航运、航运文化、航运金融、枢纽经济、口岸建设等相关内容,基于武汉得天独厚的居中区位和内陆依水优势,发挥水空两港双枢纽叠加和铁路国际国内大通道引领作用,紧扣服务经济引领创新主题,把握生态建设和融合发展方向,聚焦物流产业集聚和枢纽经济集约,强化服务型智造和生产型服务业对接、产业链与服务链深度融合和协同发展,提出了新时期航运中心建设的基本方向,有助于增强武汉带动长江中游乃至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枢纽功能。报告站位高、立意新、内容全,是一份较高水平的规划研究成果。

评审组认为,《武汉航运中心总体规划》准确把脉发展大势,前瞻性提出顶水之港、快递之都、交易之星和提单武汉、结算武汉以及国际联运人培育等重大工程,引领武汉航运中心高起点、高标准发展。报告思路清晰、观点明确、注重创新,对建设武汉航运中心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专家评审组原则同意《武汉航运中心总体规划》通过评审。建议规划编制单位根据与会专家和部门代表意见,对规划进一步修改完善。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铁道部部长傅志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等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参加评审会。

【编辑:陈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9 21:26:27 | 显示全部楼层
sagrgr 发表于 2017-7-9 20:56
自黑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有很多政治方面的原因   不然吃饱了没事黑自己干嘛

根本不是政治原因,本地媒体喜欢夸张,淹水了就说是看海,什么下了几个东湖,就像以为别的城市不内涝似的,然后觉得自己城市这样很光荣很奇特似的,微博上到处宣传;夏天来几天高温,就夸张什么火炉,现在夏天哪个城市不这样,城建开工多就算了非要天天宣传什么5000工地10000工地,新闻就是新闻,应该客观平实,他们非要显得自己高端有文采。然后武汉的形象就这样被毁了,当然更指不上当外地媒体抹黑时,他们能发声了,不跟着冷嘲热讽就不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9 21:31:25 | 显示全部楼层
chendongpan 发表于 2017-7-9 21:18
今年的渡江节够呛了

要看未来几天长江流域的降水情况了

【武汉渡江节是否如期举行,将视16日长江水位而定】一年前的渡江节曾因为长江汛情和防汛等原因取消,使得游泳爱好者深感遗憾。6日上午,2017第43届渡江节组委会举行武汉农商行总冠名签约仪式,随后,组委会正式发布消息,如果本月16日长江水位在27.30米以下,平均流速低于1.66米/秒,武汉国际渡江节将如期正常举行。

长江汉口站首次退出警戒水位 武汉防汛应急等级调整为Ⅳ级】昨晚10时,武汉晚报记者从市防办获悉,近期长江武汉段水位处于持续下降状态,武汉市已于7月8日22时起,将防汛应急等级从III级调整为Ⅳ级。据悉,目前长江上游来水总体平稳,长江、汉江武汉段及市境内各中小河流水位继续呈缓退趋势。截至7月8日13时,长江汉口站水位27.28米,自7月3日突破27.30米的警戒水位后,首次退出警戒水位。同期江河堤防未出现较大险情,根据水文气象部门预测,汛情趋缓。

【48名泳者风雨中横渡长江,约1小时完成6000米游程】9日上午,48名游泳爱好者从武昌汉阳门码头下水横渡长江,提前为渡江节探路并实地收集长江水情等相关数据资料。参加试游的队员们大约用了1小时顺利地完成了从武昌汉阳门码头到汉口江滩三阳广场的大约6000米游程。(记者高崇成 实习生郭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9 21:43: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说道自黑,这里我发表1下个人意见,大家以后尽量少提屎黄色这3个字,实际上屎黄色全国各地到处都是,但是在汉版内貌似是提的最多,很有意思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9 22:02: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居然还有人说珠三角不热的,这么说吧,我家族分别有在武汉,广州,北京这三个地方定居的,我们几乎每天都在微信群聊天,真正最凉奭最舒服的天气还真正只有武汉,广州是离不开空调,北京是出去买菜太阳晒的让人发晕,让人特别闷的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9 00:33 , Processed in 0.044999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