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2436730466

兰渝铁路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9-15 18:4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千里走兰渝】“川北凉粉”将借助兰渝铁路走向更多地方
     今年42岁的李华,是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北凉粉”的传承人。她18岁进入国营南充“川北凉粉”店,师从第五代传人何碧玉,在店里工作7年。1998年该店关门。为了能够将拥有24道工艺的这道美食传承下去,李华开始了创业之路。在丈夫的支持下,李华把“川北凉粉”这个老字号从小吃店办成了企业。借助兰渝铁路四川段、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和互联网的优势,李华夫妇将“川北凉粉”卖到了全国18个省区市,开设的直营及连锁加盟店197家,实现年销售收入3.63亿元。兰渝铁路全线开通在即,李华希望借助这条铁路,把“川北凉粉”带到更多地方。她的目标是让“川北凉粉”这一传统的四川美食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这是9月11日拍摄的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北凉粉”

   9月11日,李华(右)在指导学生进行取料工序的操作

   9月11日,李华的一名学生在练习24道传统工艺中的搅凉粉工序

   9月11日,李华(右)在指导学生按照传统24道工序的要求进行水温测量

  9月11日,李华在进行传统工艺去杂工序的演示

   
    9月11日,李华的一名学生在测量水温

  9月11日,李华(右)在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时机将调浆后的凉粉原料倒入大锅中

  9月11日,李华在检查调味的原材料

   9月11日,李华的一名学生在将搅拌均匀的热凉粉依次盛入器具中,进行装罐定型工序的操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15 18:44:37 | 显示全部楼层

    9月11日,李华在检查搅凉粉工序中的凉粉是否合乎标准

   9月11日,李华在进行旋凉粉的工序

   9月11日,李华在对“川北凉粉”进行出堂售卖前的调味

   9月11日,服务员准备将“川北凉粉”送到顾客的餐桌上

   9月11日,在李华经营的一家门店内,顾客在品尝“川北凉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15 18:55:29 | 显示全部楼层
【千里走兰渝】兰渝线上的美食:盖章卖的“保宁蒸馍”
四川阆中古称保宁,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保宁蒸馍的产地。在古城阆中流传着一句顺口溜:“凉面热着卖,馒头盖章卖,醋当饮料卖,牛肉熏黑卖。”这个“馒头”就是当地的传统特色美食——保宁蒸馍。保宁蒸馍经过21道工序精制而成,讲究色泽、味道和造型,出笼后须以食用红盖上鲜章,几百年来一直如此。保宁蒸馍色白、柔和、绵软,其味香甜纯正,热食耐嚼不粘,冷食酥散爽口,有煮、炸、烤等多种吃法。2013年,保宁蒸馍技艺被南充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9月13日,四川阆中保宁蒸馍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制作蒸馍

9月13日,四川阆中保宁蒸馍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摆放蒸馍

9月13日,四川阆中保宁蒸馍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给蒸馍盖上食用红印章

9月13日,四川阆中保宁蒸馍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给蒸馍盖上食用红印章

9月12日,四川阆中保宁蒸馍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端起刚揉好的蒸馍,准备拿去蒸

9月13日,四川阆中保宁蒸馍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包装蒸馍

9月13日,四川阆中保宁蒸馍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放置装满蒸馍的蒸笼
9月12日,
9月13日,四川阆中保宁蒸馍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制作蒸馍9月12日,


9月12日,四川阆中保宁蒸馍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制作蒸馍
9月12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15 18:57:23 | 显示全部楼层

9月12日,四川阆中保宁蒸馍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包装蒸馍。

9月13日,消费者在四川阆中一商店内选购蒸馍产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15 23:41:33 | 显示全部楼层
给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17 14:0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千里走兰渝】古城火车站缘何掀起英语热
      当兰渝铁路邂逅千年古城阆中,火车站就是二者缘分的最佳见证。因兰渝铁路而设立的阆中火车站,如今正悄然兴起英语热,站内26名车站客运人员全部能提供英语服务。

  古城火车站为何学起英语来?这一切,要从两名外国人的到来说起。

  2015年底,兰渝铁路广元至重庆段通车,拥有2300多年历史,名列中国四大古城之一的阆中首次迎来火车。与此同时,拥有5个站台,可供3000人同时候车的阆中火车站,也成为古城阆中的一张新名片。

  然而,新名片也有小尴尬。去年五一期间,由于和车站客运人员语言沟通困难,两名想乘火车去重庆的美国人在阆中火车站不知所措。最后,工作人员好不容易在站上找了个懂英语的旅客,才帮助他们顺利上车。

  这次尴尬,让车站客运主任周莉沉思:兰渝铁路沿途都是美景,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将通过动车来到阆中,如果车站客运人员不懂外语,怎么给他们提供好的服务?最后,她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要让全体26名客运人员学英语!

  但决定还没开始实施就遇到困难。一方面,大家英语底子薄,学起来慢;另一方面,请老师的经费没地方出。一筹莫展之际,周莉在成都上大学的女儿自告奋勇,在暑假当起了大家的义务英语老师。

  火车站办公楼的一间会议室成为临时教室。“哪里买票”“哪里退票”“多少钱”“怎么走”……小姑娘整理出火车站“常用英语100句”,一字一句教大家读。一个暑假过去,大家普遍都学会了这些常用语表达。

  直到现在,周莉还经常组织大家进行情景模拟,不松学习这根弦。在阆中火车站候车厅的咨询台里,24岁的蒙古族女孩乌日嘎木拉正趁着空闲背诵常用英语。她说,自己一开始也怕学不会,还为此哭过鼻子,但经过学习和巩固,现在已经能够熟练地用英语对话。记者半信半疑,当即用英语向她询问,她果然对答如流。“每当看到来咨询的外国人满意离开,就有一种成就感。”乌日嘎木拉说。

  据阆中古城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唐文彬介绍,目前每年到阆中古城旅游的人数接近千万,其中境外游客有四五万人,外语服务成为提升古城旅游品质的重要一环。

  如今阆中各行各业都在追赶这股热潮。距离车站不远的阆中春节文化主题公园里,两名来自意大利的客人饶有兴致地听导游用英语讲解中国春节的来源。他们告诉记者,自己前几天从成都乘动车来到阆中,准备沿兰渝铁路一路北上继续游览广元和兰州。

  “兰渝铁路是阆中人民多年的期盼,也给阆中这座千年古城带来了更广阔的市场前景。”唐文彬说,为了把握住兰渝铁路全线通车带来的机遇,他们从去年就开始提前谋划,在兰州设立办事处,负责整个西北地区的旅游营销。

  “一年来,我们组织了三趟从兰州到阆中的旅游专列,尽管需要绕行宝鸡,依然吸引了大量游客。”唐文彬说,兰渝铁路全线通车后,从兰州到阆中将节约一半时间,西北游客来阆中将更加便捷。

  据了解,目前阆中火车站每天发送旅客3000多人次,节假日期间最高可达8000人次。周莉对兰渝铁路全线贯通充满期待:“全线通车后,预计车站每天的发送人数将会翻倍,我们已经做好充分准备迎来更多境内外游客。”

  山围四面,水绕三方。眼下,嘉陵江上碧波荡漾,阆中古城丹桂飘香,凭借丰厚的人文历史和独特的美景美食,这座千年古城正在成为即将全线贯通的兰渝铁路最美的点缀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17 14: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千里走兰渝】走进千年古城——阆中
      四川阆中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嘉陵江水从城前缓缓流过。这里历来是巴蜀军事重镇,至今保存有历代古迹达二百多处,是一座可以领略中国历史胜景的古城。
图为阆中古城一景(9月12日摄)

   从阆中古城眺望嘉陵江(9月12日摄)

航拍阆中古城与嘉陵江(9月13日摄)

阆中古城一景(9月12日摄)

阆中古城一景(9月12日摄)。

从阆中古城眺望嘉陵江(9月12日摄)

游客在阆中古城贡院观看民俗表演(9月12日摄)

航拍阆中古城夜景(9月12日摄)

航拍阆中古城日落风光(9月12日摄)

游客在阆中古城贡院观看民俗表演(9月12日摄)

阆中古城一景(9月12日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17 14: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从阆中古城眺望嘉陵江(9月12日摄)

 航拍阆中古城全景(9月12日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17 14: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17 14: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17 14: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17 14: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17 14: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17 14: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18 12: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百余位老红军与兰渝铁路的不解之缘
      站在宽敞明亮的兰渝铁路苍溪站大厅里,77岁的赵均国说:“要不是当年105位老红军联名签字,呼吁尽快修建,兰渝铁路开工和通车日期可能会推迟不少时间……”

    历经9年艰苦建设,兰渝铁路最后一段——甘肃夏官营至岷县段,正在进行动态验收,全线通车进入倒计时。在此之前的2015年年底,四川广元至重庆段已经开通运营,苍溪是出广元后的第一站。

    兰渝铁路,这一连接西北与西南最便捷快速的铁路大通道,与苍溪这个四川盆地北部的贫困县和革命老区县有着紧密联系。

    1994年初,由苍溪县发起,联合阆中、南部两县,共同向兰渝铁路沿线9地(市州)25个县(市区)发出《关于促成兰渝铁路尽早立项上马的倡议书》。同年5月10日,沿线186名党政领导干部齐聚苍溪,组建了半官方、半民间的兰渝铁路协作会。

    时任苍溪县委办主任的赵均国,被推举为协作会秘书长。1994年10月,《关于申请新建兰州至重庆铁路立项的报告》,上报给四川省和甘肃省政府及当时的国家计委和铁道部。

    赵均国说,兰渝铁路是沿线人民共同的期盼,包括苍溪在内的很多山区县,从未有过铁路。老区人民的呼声,引起许多在西南、西北出生和战斗过的红军老战士的关注。在协作会联络下,1998年年底,罗青长、傅崇碧、何政文、苏毅然、王定国等105名老红军联名签字上书,恳请修建兰渝铁路。

    签名中,有不少是老红军的绝笔。在苍溪县红军渡·西武当山景区的将帅广场,赵均国站在李开湘雕像前告诉记者:“在北京,我找到生病住院的苍溪籍老红军李开湘将军,他被人搀扶着写下自己的名字,不久便离开了人世。”赵均国还说:“李开湘将军对我说,当年红军长征在苍溪县横渡嘉陵江时,用的是木船,该修一条铁路了。”

    据赵均国回忆,在四川南部县,协作会秘书处的同志找到老红军贯文翠,她也重病在床,只写了一笔,就写不下去了,是她儿子握住她的手,才把名字写完,3天后,她就离世了。

    在105名老红军呼吁下,有关部门加快了兰渝铁路项目进度。2008年9月26日,兰渝铁路全线开工建设。

    广元至重庆段通车一年半以来,苍溪现代物流业、旅游业发展迅速,加快融入成渝经济区和天水-关中经济区。苍溪站站长杨广平说,苍溪到成都、重庆的动车仅需3个小时,到广元、南充仅需1个小时,通车以来已发送旅客78万人次。

    兰渝铁路开建以来,赵均国一直关注工程进展。听说新华社“千里走兰渝”采访团来到苍溪,在成都治疗受伤右臂的他,立即返回,接受采访。他现在有两个愿望,一是兰渝铁路全线开通时,能乘车全程体验一下;二是修建一座兰渝铁路博物馆,把包括老红军签名信在内的所有资料,充分展示,永久保存。

    20多年来,赵均国收集的与兰渝铁路有关的资料,放满了3个一人高的柜子。在争取项目期间,他随身携带两件宝:一本协作会印制的沿线相关单位和主要领导的通讯录,一本他自己记录的通讯录,上面写满了铁道部相关人员和专家及项目资金部门的联系方式。他还写了45本工作笔记。

    “当年签字的老红军在世的越来越少,但他们对兰渝铁路、对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民的情怀,永不磨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3 09:16 , Processed in 0.046691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