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7-11-24 18:21: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环评在地铁建设工序中的位置 地铁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一座城市编报地铁线网规划到最终一条地铁线路开通运营,大致会经历规划审批、项目设计审批、项目前期准备、土建施工、设备安装调试、运营筹备等多个阶段。 而环评工作则处于整个建设周期中,并依据不同阶段以不同的内容和方式体现。 西安地铁2011年启动包含五号线、六号线等线路的建设规划,经过近10个月的资料准备,以环评、文物、社会稳定性风险分析及评估、客流测试与分析等多个专项报告为支撑的《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3—2018)》正式递交国家发改委。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于2013年12月审批通过了该规划。 拿到建设规划的国家批复相当于工程立项,方可据此编制具体线路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编制和批复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也需要以环评、土地预审、社会稳定性风险评估、节能评估、文物和选址意见书,还有地质、客流预测、地震、防洪等多个支撑性文件。在工可研编制完成后,还需根据实际情况,邀请组织专家进行预审及正式评审,以会诊解决存在的问题,以保障报告的科学可行,最终上报省发改委批复。 待省发改委批复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后,才能编制初步设计的内容。主要涉及征地拆迁、交通疏导、树木迁移和管线改迁,以及地裂缝、风险源、湿陷性黄土等多个设计内容。在初步设计方案通过省发改委的审批后,线路进入开工建设阶段。 因此,可以看出环评工作是地铁项目规划阶段和项目设计阶段的某一专项工作,相对来说处于整个建设工序中需要公众参与的最前沿科目。搜索了一下环评公示在整个地铁规划中的位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