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anson908

[江城资讯] 2018年6月15日武汉新闻汇总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6-15 16:5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好吧333 于 2018-6-15 17:03 编辑
长江大桥 发表于 2018-6-15 15:27
不是这样的。站在全省的角度来看,只有鄂东具备连片发展城市带的条件和基础,鄂东北是大片的大别山区 ...


武汉首要任务自己是发展好了,才能带动兄弟城市发展,才能和兄弟城市协调发展,长江新城周围是天河机场,武汉新港,武汉高铁,地理位置优越,而且这块位置基本是一块空白,易于建设,武汉自己身材丰腴了,才能向外扩张,和兄弟城市一体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15 17: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说吧,这个东西不能光看运量,而是要看周转量。内河运输很多干散货运是超短途运输,一吞一吐运量就上去了。但运输周转量却能显示出实际的情况,你可以查一查铁路和内河的运输周转量,我想应该是有差距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15 17: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中游航道整治已经完成,开始对湖北到安徽的下游航道进行整治提升了。所以武汉目前加快浅吃水肥大性江海直达货船的研发和订单,其实就是为中下游航道提升后做前期准备。

汉新欧之所以越来越得到重视,就是发挥了武汉交通口岸优势,很多周边甚至沿海的货物也在武汉上汉新欧的快车。同理,武汉航运口岸也是这样,大量上游、中游腹地的省份,如四川、河南、湖南甚至陕西,通过武汉扩大集装箱货运。

如果单纯就湖北及武汉的出口量看武汉的水陆运输,估计还不如安徽多。但如果将武汉这个交通枢纽放在中西部腹地,则发现周边没有一个内陆大都市敢和武汉比综合交通的便利性与腹地优势。

这就是为什么省市一直重视武汉的航运中心建设的缘故,就像重视武汉民航货运交通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15 17: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江大桥 发表于 2018-6-15 15:50
无论是自贸区还是自贸港,港口都不是最关键的因素,这个不需要展开。很多人以为带个港字,就是以水港为主, ...

在内陆城市,港口,也就是水港是最关键的因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15 17:25:15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江大桥 发表于 2018-6-15 16:20
光谷的外贸占到武汉的60%以上,有多少走的阳逻呢?好多还走的郑州机场。所以更凸显顺丰的重要性。

现在没多少外贸走阳逻,是因为还没重视阳逻,阳逻的潜力没挖掘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15 17:27: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zlfpeak 发表于 2018-6-15 16:22
真心没觉得由政府主导修个全是房产的鬼城有多大意义 北边已经有好多城市被鄙视了 怎么想增加明星企业,增加 ...

最见不得这种话,扯北边干嘛?一点大局观,沿海内陆成本优势,内陆房地产先手模式都没有。企业是根基没错,但新城是高科技载体又是增加人口城市规模抓手,在内陆也更容易培育更重要。难道要等到兄弟城市,和四周城市群都扩大到世界级才想到抢人扩城?有了超大城市群还怕没明星企业?中部城市芝加哥就是没有超大城市规模才在新常态全球贸易中走下坡路的!西海岸城市反而崛起!等南亚,东欧等国家发展起来后,中国又会处于另一种贸易状态,窗口期不多,所以武汉要加油了,头脑清醒点,超大城市是前提是第一要务,产业是中心,都要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15 17:31: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斑马斑马 于 2018-6-15 17:37 编辑

某两个人真是够了。
发展你们家那块没有权力寻租,发展长江新城就权力寻租了?还水果湖子弟的政治正确……
发展阳逻港不行,发展花山港就可以,还扯什么水运萎靡,被人啪啪打脸。
在武汉天地给你俩一人来一套,你俩保证又开始鼓吹长江新城和阳逻港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15 17:4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吧333 发表于 2018-6-15 17:22
在内陆城市,港口,也就是水港是最关键的因素!

其实吧,关于内陆自贸港的研究文章很多,内陆河港做国际贸易并不是好的选择,做内贸是没问题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15 17:52: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斑马斑马 发表于 2018-6-15 17:31
某两个人真是够了。
发展你们家那块没有权力寻租,发展长江新城就权力寻租了?还水果湖子弟的政治正确……
...

他那点小心思,大家都看到的出来。数次在各论坛隐射江滩zf的战略决策,生怕他那一亩三分地因为发展需要,侧重点的变迁,而受到冲击与竞争。还要披上大格局的外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15 18:28: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luenoah 于 2018-6-15 18:29 编辑
喜欢看新闻 发表于 2018-6-15 18:08
个人观点:等645工程完工,在加上1140型船大量投入使用,感觉武汉是适合做外贸的


现在理工大还在同时搞汉江和武汉直接出口的专用船型  应该以后上游也会有专用船型  看给谁搞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15 18:4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看新闻 发表于 2018-6-15 18:08
个人观点:等645工程完工,在加上1140型船大量投入使用,感觉武汉是适合做外贸的

建国后的一段时间内,中国的水运为什么会全面衰落呢?
2018-06-01 16:50:32
  今天,铁路、公路、管道运输突飞猛进,远洋航运起色突出,但内河水运却依然在历史的低点徘徊。汾河、渭河已经丧失了运河功能,黄河断流干涸,曾经的鸿沟早已消失不见,京杭大运河也已经荒废半数河段。黄金水道长江水系也面临,上游水运不通,中游航能力差、下游水运潜力无法完全发挥的问题。在古代扮演着极其重要角色的水路航运,目前处境十分尴尬。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建国后一段时间水运全面衰落和今天内河航运的窘境呢?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主要由于计划经济的弊病,造成水运全面衰落。

  1,新中国成立初期,计划经济全面代替市场经济,全国性的商业活动衰落。内河水运需求锐减,内河航运慢慢陷入停滞。

  2,新中国成立初期,列强对中国沿海的封锁,远洋贸易,现代造船工业极端落后。海运需求锐减。海运事业萎缩。

  3,新中国初期,计划经济重心在缺乏水运的东北地区,东北地区陆路交通发达,水运自然逐渐处于次要地位。

  4,新中国初期,面对列强战争威胁,长时间的进行了备战、备荒,限制了许多地区的区水运发展,期影响了水运进步。

  5,新中国成立初期,随着苏联经济模式全面影响中国,此时火车、公路、管道效益高于落后的水运系统。由此,中国水运事业自然一落千丈。

  二,改革开放之后,主要因为政府短视,造成内河水运继续衰落。

  1,经济重心转移到沿海地区,对内河水运要求减少。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重心转移到东部沿海地区,沿海地区经济迅猛崛起,对外贸易成为中国经济三架马车主力之一,内地工业却相对衰落,沿海地区的海运和对外贸易吸引了大部分的目光,内河航运价值却被忽视。

  2,汇率和物价因素,内河水运大宗商品物流成本优势无法体现出现。

  改革开房之后,物价水平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走低,中国制造业成本极低,而水运的时效性远远没有公路、铁路搞,水运大宗商品物流成本优势无法体现出现。加之造桥、造船技术落后,内河水运自然被长期忽视,从而愈加落后。

  3,政府短视,缺乏内河水运投资,形成历史欠账。

  例如:“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全社会内河水运投资仅仅约为1000亿元,这还不足全社会交通建设投资的2%,相比于公路和铁路每年上千亿乃至万亿的投资规模,可谓微不足道。由于政府长期不重视内河水运,缺乏现代化交通运输概念,内河水运方面长期缺乏投资,形成历史欠账。

  4,缺乏统一管理,各地政府自行其是。

  内河水运是一种系统性很强的交通方式,需要由于缺乏统一管理,由于缺乏统一管理规划,各地政府项目自行其是难以协调,造成规划不同步,内河水运事业难以发展。

  5,政府盲目推崇铁路、公路运输,盲目推崇水利灌溉、发电功能,漠视运河功能,缺乏长远规划,积重难返。

  政府盲目推崇铁路、公路运输,铁路00桥、公路桥过低,过矮。水电站规划建设时,漠视运河交通保护,部分水库、水闸桥梁设计时,片面强防洪、发电、灌溉、运输效益,根本没有规划水利运输功能,缺乏对水运预留空间。由此,一座桥、一个水闸、一座大坝毁了一个航道的事例层出不穷,严重阻碍船只通行。

  如:珠江干流上游水电站设计时,根本没有考虑水运通航,造成船只阻塞在岩滩、龙滩等水坝跟前无法通向上游,形成航道梗塞。

  如:黄河干流三门峡、万家寨、青铜峡等等水利大坝,全部未设计通航功能。不仅上游没有考虑通航设施,连中游三门峡都未考虑水运通航。

  三,自然条件影响,加剧内河水运衰落。

  1,不合理开发,水土流失严重,航道淤积。

  建国以来,由于不合理开发,大量经济活动围湖造田,盲目开垦湖泊、河道,导致水域面积锐减,曾经的千湖之省湖北,水域锐减50%以上,严重削弱了河流运输功能。加上环境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泥沙严重淤积了湖泊河流,加上缺乏疏通,河道淤积成陆地。

  2,用水量剧增,水量减少。

  在北方,更为严重的是用水量剧增,水域减少,河流断绝。以河北为例,目前几乎整个河北平原河流都成为季节河流,曾经可以行船到河北腹地的天津港,河流水运功能几乎彻底消失,内河航运几乎完全瘫痪,曾经靠着河北平原河流运输发展起来的天津港,内河航运几近全废,如今只能当做海港使用。

  综合来看,首席国士认为:未来10~20年内,中国有必要需要建立统一的全国河道、运河管理机构;对内河航道进行标准化、网络化;对内河水运港口建设、船舶制造、工业区设施进行标准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15 18:4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内河航运真实现状,看完这些数据心里拔凉拔凉!
2017-06-27 14:12 产能过剩


目前,内河航运业处于严重亏损的状态,内河航运业的惨淡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了。导致这种现象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航运市场运力过剩,供大于需。

而运力过剩一部分的原因也来自于政府。在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最为迫切的就是钢铁、煤炭、水泥等制造业的“去产能”,而这些对航运需求相对较大行业“去产能”的过程中,势必会引发航运业巨大的产能过剩。

据调查,船民贷款比重为41%,其余59%都是自有资金或者亲朋借款。41%的贷款中,银行贷款略少于民间贷款。银行贷款的利息普遍在12%,而民间贷款的利息为18%。

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必须有回程货才可能有收益。通常都会有回程货,只不过揽货等待的时间不等,多的需要等待半个月之久。在运价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压缩成本既节省支出是船民维持生计能还得起贷款的唯一方法。那么船民到底有哪些支出呢?

在各项成本中,船闸费是刚性成本,占总收入的比重为25.7%。加油费会随着市场行情而发生变化,目前占总收入的37.4%。还有一项并不确定的支出,就是海事罚款,占比竟也达到总收入的5.5%。在不考虑税收和自有资金成本的情况下,船民每运行一个来回约45天,收入利润率为-2.2%,如果把上述未考虑进去的项目全部算入,则会达到很夸张的-22.3%。


现在的船民应该持有的恰当心态是:不要对未来市场有太多幻想,以为熬过了这一非常时期市场就会好起来,迅速止损是最佳的策略,否则可能越陷越深。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15 19:38:07 | 显示全部楼层
jierfford 发表于 2018-6-15 16:37
能否说内河水运干不过铁路?

上海的集装箱船一船拉2.2万个集装箱,铁路一车拉50个集装箱~各有其长,大港口很牛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15 20:18: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江新城江北两个郊区跨越式崛起的希望所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15 20:20: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新城崛起 于 2018-6-15 20:22 编辑

长江新城开放开发,是江北汉口两郊区跨越式大发展的希望所在,更是大汉口全面复兴的希望所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3 01:11 , Processed in 0.054170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