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8-6-25 10:26:05
|
显示全部楼层
生产流通回落 投资增长向好——前5个月全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发布人:管理员 时间:2018-06-25
前5个月,全市(不含雄安,下同)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特别是投资增长向好,外贸快速增长,财政金融稳定,积极因素正在不断积累,但部分指标当月增速出现回落态势,生产流通领域尤为明显,需引起高度关注。
一、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投资增速稳中向好
前5个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1%,比前4个月(0.2%)加快5.9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1.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6位,比前4个月前移4位,在各设区市中进位幅度最大。
产业转型升级投资步伐加快。工业投资增长28.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1.7%)16.6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增长65.4%,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为49.6%,同比提高11.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投资增长35.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9.2%)16.4个百分点,其中,高端技术装备制造业、生物技术、电子信息投资分别增长1.5倍、69.8%、57.1%。“补短板”投资力度加大。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水利管理业等生态产业类投资分别增长12.1倍和21.9%,娱乐业和教育等民生类投资分别增长6.8倍和13.8%。
(二)对外贸易快速增长
前5个月,全市进出口总值18.4亿美元,同比增长25.1%,其中,出口总值14.9亿美元,增长44.3%。
全市实际利用外资3.3亿美元,同比增长1.1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5.5%)94.7个百分点,总量居全省第6位,增速居全省第4位。
(三)财政收入稳步增长
前5个月,全市全部财政收入完成240.2亿元,同比增长13.9%,比前4个月加快1.4个百分点。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02.5亿元,增长3.9%,比前4个月加快2.3个百分点,总量居全省第6位,增速居全省第8位。
(四)存贷比稳定提高
5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7193.7亿元,比年初增长3.8%;贷款余额3975.2亿元,比年初增长7.9%。存贷比为55.3%,同比提高4.3个百分点。
(五)工业生产稳中趋缓
前5个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比前4个月回落1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1%)1.3个百分点,居全省第7位。
主导行业“三增两降”。全市五大主导行业增加值增长6.9%,快于规模以上工业2.5个百分点,其中,汽车及零部件、食品、新能源及输变电业分别增长17.9%、8.5%和3.7%,纺织服装、建材业分别下降10.4%和30.7%。
(六)消费品市场降幅扩大
前5个月,全市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完成152.6亿元,同比下降1.4%,降幅比前4个月(-0.2%)扩大1.2个百分点,低于全省(6.6%)8个百分点,总量居全市第2位,增速居全省第10位。
四大行业“一增三降”。全市限额以上批发业零售额增长6.4%;零售业、餐饮业和住宿业零售额分别下降1.7%、2.3%和3.6%。
二、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
(一)工业生产增速回落
一是减停产面扩大。减停产企业602家,比4月末增加14家,减停产面为45.4%,比4月末扩大1个百分点,共减少产值164.2亿元,影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15.6个百分点。二是近四成行业生产放缓。5月份,全市37个入统行业中,有14个行业生产比4月份有所放缓,占行业总数的37.8%。
(二)限上增速持续回落
一是汽车类消费下降。受今年国家取消购置税优惠和上年同期消费骤增导致基数过大的影响,前5个月,限上汽车类零售额下降5.1%。二是基本生活类商品销售下降。随着网络消费模式的便利化和日常化,传统零售模式下服装、鞋帽、日用品等商品销售下降,其中,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下降2.2%,日用品类零售额下降5.8%。
(三)项目支撑尚显不足
一是新项目规模小。前5个月,全市新开工入库项目个数虽同比增加111个,但规模总体偏小,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以下的新开工项目个数占比65.1%,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全市新开工项目平均规模1.7亿元,同比减少0.8亿元,低于建设项目规模(5.1亿元)3.4亿元。二是大项目进展慢。全市亿元以上项目投资增长7.7%,低于建设项目投资增速6.1个百分点,完成投资占计划总投资的比重为11.7%。
三、对策建议
(一)加强经济运行调节
各级各有关部门应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指标的跟踪监测和预警,特别要加大对工业、消费、GDP核算等相关指标的监测力度,增势良好的要继续保持,增长回落的要及时发现苗头性问题,深入精准分析制约短板,制定有效应对措施,确保落实到位,尽快扭转不利局面,力保各项指标实现平稳较快增长。
(二)加强工业企业帮扶
各级各有关部门应立足企业做大做强,实施差别化管理,做好帮扶工作。逐一对接骨干企业,帮助企业扩大生产,发挥好骨干企业对全市工业的支撑作用;深入剖析减停产企业,积极鼓励企业转型升级,赢得市场订单,帮助环保达标的企业有步骤恢复生产;大力扶持潜力企业,对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给予政策倾斜,促使其尽快成长。
(三)加快消费品市场发展
各级各有关部门应加大入统企业帮扶,了解传统零售企业,特别是汽车业企业的经营情况、经营策略、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有针对性地帮助企业增加经营收益;加大新增企业培育,结合城市发展,积极引进一批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加紧培植一批小企业,不断壮大限上企业规模;大力拓展电子商务,引导并鼓励传统企业以“互联网+”为契机,转变经营模式,促进电子商务在商贸领域的份额。
(四)加大项目建设力度
各级各有关部门应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千方百计增加一批大项目、大的工业项目,为投资后续增长提供项目支撑;加强部门间协商配合,实现信息共享,确保审批、前期、开工、入统各环节无缝对接,实现应统尽统;加快项目投资进度,特别是亿元以上项目的施工进度,促其早竣工、早投产、早见效,切实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