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3-13 13:3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inea 于 2015-3-13 13:48 编辑
回复 51# 晴风潘
开封市民的气质感觉还是跟郑州不一样,郑州的情况说不上来,很多市民文明程度也很高,比如公交让座率高以及地铁里喧嚣程度低等等,还有金水区省委附近以及西区一些老社区的人感觉文化素质相对高一些,但还有很多诸如市中心百货大楼、二七塔和火车站那一片就是鱼龙混杂,给人感觉屌丝土豪的味道比较重,虽然年轻人很多但给人感觉就像是各地市或周围省份的年轻人跑来谋生的闲暇无聊或是挣了点小钱就到处逛街娱乐以及上网吧打游戏,各地市人混杂一片,还有南边靠近新密地界以北的二七区南部那一片感觉就像农村人刚进城的一样。但是开封市民给人感觉就是那种很典型的城市居民的感觉,而且有些老开封还保留着一些省城情节,谈及当年老省委、老机关至今头头是道,12年的时候我去开封拜访一个老人,那人是我爸爸大学时候的老师,他90岁了,经历过许多事情,他说话挺极端的,见了我们聊了一堆有关郑州跟开封之间的话题,多是带有对开封的自豪感和一些贬低郑州的意思,那时候他说了一句话就是:“我们那年流行一句话叫‘大要饭的当了领导现在不知道自己是老几了’ ”说的就是郑州,可见开封现在还有人至今没有走出省会搬迁带给他们的心理阴影。依老人家的说法郑州在当省会之前是个县城,民国冯玉祥的时候是商贸集散地,后来战乱就成了全国各地逃荒和要饭的歇脚的集散地,48年郑州解放设的是郑州专区,也就是稍微比县好了一点点,因为当时郑州的规模毕竟比大多数县城要大,德化街,东西大街(当年叫中山东路跟中山西路)都很繁华,但是郑州还是一直到50年代初才设市,设市的时候请苏联专家设计城市布局,从二七塔修了一条人民路一直修到现在的紫荆山一带,当时还在紫荆山一带大兴土木修了一座人民大会堂,那时候从人民大会堂出来直直的可以看见二七塔,当年二七塔还不高,而且是木制的,但即便如此放眼看过去依然是一览无余。那时候因为郑州大兴土木大搞建设的事开封坊间就已经传言省委是不是有把省会搬郑州的意思,很多人都不愿意(开封第二次解放前就曾考虑过省会牵走,但当时考虑的是洛阳),结果没想到当时不知道是谁一拍脑袋就真把省会搬郑州了。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