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anson908

[经济论道] 2025年武汉产业经济城建新闻综合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21 18:46:48 | 显示全部楼层
ddmao 发表于 2025-4-21 18:21
投资65亿,光迅科技项目。

好项目,多来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21 18:5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惟臻 发表于 2025-4-21 14:21
离美兰机场只有一点点距离了

美兰和天河每年都是这种走势啊,没啥好担心的,更应该看天河什么时候能超双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21 19: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changhe 发表于 2025-4-21 14:47
山东航空是排名前几的大航司,现1号做过泉城1号,能不能拉山东航空过来开个基地?

国内三大航司(国航、南航、东航)均设有基地的城市只有7个(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武汉、重庆、深圳)。
当初国航收编省内某民营航司并设运营基地于天河时,和湖北机场集团及武汉市有个一揽子协议,貌似其中有排他的条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21 19:58: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雷杰多 发表于 2025-4-21 17:19
公路和地铁是两个隧道不假啊,但二者在江北的盾构工作井可是合建段已经同步做完了的,

毫无疑问公路 ...

10号线到了江中,和公路隧道重叠了,上面是公路隧道,下面是10号线,但还是两个盾构隧道,到了江北都从一个方向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21 20: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YW1025 发表于 2025-4-21 19:58
10号线到了江中,和公路隧道重叠了,上面是公路隧道,下面是10号线,但还是两个盾构隧道,到了江北都从一 ...


。。。。。。
10号线和二七路过江隧道只在汉口岸上解放大道~沿江大道段才重叠

而且公路过江隧道是上下双层,参考和平大道南延下穿蛇山的黄鹤楼隧道,不是三阳路秦园路和7号线那种共线合建的上走汽车下走地铁的公铁隧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21 22:36:46 | 显示全部楼层
YW1025 发表于 2025-4-21 19:58
10号线到了江中,和公路隧道重叠了,上面是公路隧道,下面是10号线,但还是两个盾构隧道,到了江北都从一 ...

错得离谱!有了7号线过江段的教训,武汉未来不会再修公铁合建的大半径过江通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21 22:46:15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北是中部经济发展势头最好、综合实力最强的省份,武汉是中部老大,综合实力比其他省会领先一大截。

所以,对于周边省市的发展要理性、客观看待,要大气一些。

中部也好、中三角也好,都是一个板块。湖北和武汉肯定是其中最耀眼的,所以更要向前看,以更高的要求来看待湖北和武汉,发展的越好,就越能成为中部当仁不让的代表。可以争取更多的话语权和ZC红利。如果将湖北和武汉也放到和他们一个层次,要求是不是也低了一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22 00:18: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巴山楚仁 发表于 2025-4-21 22:46
湖北是中部经济发展势头最好、综合实力最强的省份,武汉是中部老大,综合实力比其他省会领先一大截。

所 ...

不是我觉得北边不行,而是富士康对于北边影响巨大,这就像东风对于武汉一样,这都是可以预见的趋势。北边有北边的优势,这几年新能源发展确实比武汉好,所以这几年北边工业起来得很快。但是目前问题也很严重,特别是关税战,富士康今年对美产线转移已经是板上钉钉了,其他线如果老美继续搞脱钩拉边站队,转移也是必然!只剩对国内的产线还会继续,但是两边关系越来越差苹果品牌在国内式微也是必然了,同样尴尬的还有西边。即便老美对部分电子产品有豁免,但是百分之二十的尼太份关税还是会继续,脱钩已经势在必行了,富士康这种大型企业必然会逐步转移产能,即便是国内产业链再厉害他们也担不起这种风险。这是很容易就可以预见到的,不是说在故意唱衰谁。当然武汉也有富士康,只不过早就聊胜于无了,所以时代还是很残酷的,坚持搞自主替代不好做,好歹武汉是坚持下来了。如果当初武汉过度依赖富士康又不想到转型,今天就是另外的故事了,这次对于武汉来说机会远大于冲击,无论是光电子、芯片、数控机床还是医疗器械,武汉都是国产替代品牌的重地,国产替代就是武汉的大舞台,接下来就是怎么利用这次危机激活武汉整个动能,把多年积攒的优势发挥出来。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22 08:2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巴山楚仁 发表于 2025-4-21 22:46
湖北是中部经济发展势头最好、综合实力最强的省份,武汉是中部老大,综合实力比其他省会领先一大截。

所 ...

是的,我也一直这样认为,我们的目标:湖北--对沿海广东等大省;武汉--上海。及时追赶不上、也定能超越川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22 08:3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estkaka 于 2025-4-22 08:44 编辑
hxxhxx 发表于 2025-4-22 00:18
不是我觉得北边不行,而是富士康对于北边影响巨大,这就像东风对于武汉一样,这都是可以预见的趋势。北边 ...


其实,富士康承接的苹果产能不是全在郑州;

iPhone在郑州,iPad是在成都的,口罩期间,成都的iPad产量是现在的四倍;

至于说产能移转,前年已经大规模的转到七七八八了,比如iPad,组装前工艺的一半产能去年已经落地越南了。

川王这一搞,对于郑州,成都是有不小的影响,但实际冲击又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夸张,

因为外销北美的产能,这几年本来转越南、印度、墨西哥、以及美国本土也一直按照外销的占比在转产能,外销中还没转的部分本来计划也是持续要转的,这一搞会再加速这个进度。

同时已经转移到越南、印度的产能中又会有一部分再转到美国本土,所以搞不好对这两地的冲击比对郑州和成都还要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22 08:51:47 | 显示全部楼层
zhengyt1985 发表于 2025-4-21 22:36
错得离谱!有了7号线过江段的教训,武汉未来不会再修公铁合建的大半径过江通道。

那公路地铁合建的过江大桥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22 08:54: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季度手机产量(万)
广东:11763
北京:3155
江西:2661
河南:1920
湖北:1667
重庆:1595
江苏:1523
四川:789
湖北的手机产量已经逼近北边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22 09:12: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bestkaka 发表于 2025-4-22 08:30
其实,富士康承接的苹果产能不是全在郑州;

iPhone在郑州,iPad是在成都的,口罩期间,成都的iPad产 ...

iphone80%的产能都在国内,印度那只生产低端型号,你多了解下,高端的pro promax都是国内产,不要自己去幻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22 09: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estkaka 于 2025-4-22 09:17 编辑
zolor 发表于 2025-4-22 09:12
iphone80%的产能都在国内,印度那只生产低端型号,你多了解下,高端的pro promax都是国内产,不要自己去 ...


哈,我一个参与过iDPBG印度xx项目的人不如你了解。

说对郑州、成都的冲击没想象中那么大也能破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22 09:34:39 | 显示全部楼层
夏天来的风 发表于 2025-4-22 08:54
一季度手机产量(万)
广东:11763
北京:3155

江西生产的什么手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5-11 18:13 , Processed in 0.241341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