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苏州地铁客流统计贴(禁止地域对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7-22 12:36:38 | 显示全部楼层
青胖咸鸭蛋 发表于 2024-7-22 12:19
那是因为公交已经逐渐跟不上时代了,地铁只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比如花桥3站,每天有6万地铁客流 ...

为什么非要否认地铁替代呢?唉,上海之前公交客流多少,现在才多少,多少人公交转地铁?
地铁规划报告的专项就是要研究这个。这个非常重要。
当然,城市引导型的是新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22 12:37: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为rmb服务 发表于 2024-7-22 10:21
但是京沪广深等大城市,地铁客流都暴涨,公交都暴跌。


10年前北京公交日客流1400万,现在是600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22 12:4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青胖咸鸭蛋 发表于 2024-7-22 12:19
那是因为公交已经逐渐跟不上时代了,地铁只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比如花桥3站,每天有6万地铁客流 ...

没有地铁前,大部分人就是会选择公交。

开车一族跟之前的大部分公交客流并不冲突。

在北京,早些年公交乘坐体验非常差,早高峰甚至挤不上车。这里面大部分就是被地铁取代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22 12:45:10 | 显示全部楼层
DerekQ 发表于 2024-7-22 12:41
没有地铁前,大部分人就是会选择公交。

开车一族跟之前的大部分公交客流并不冲突。

是的,之前我开车或者公交,现在开车或者地铁,公交一年乘不了几趟了。这肯定不是个例,而是常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22 12:50: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为rmb服务 发表于 2024-7-22 12:36
为什么非要否认地铁替代呢?唉,上海之前公交客流多少,现在才多少,多少人公交转地铁?
地铁规划报告的 ...

没否认地铁替代公交啊,我只是说公交客流的衰落,更大的原因不是因为地铁。
而是公交本来就逐渐不符合大城市公共交通的通勤需要了,2020年初开始的全面防护更是大大加剧了这个过程。
我说的是,地铁客流只有一部分是抢的原本的公交客流,更多的是地铁自创的客流。地铁并非是在公交的盘子里抢饭吃,更多的是把这个盘子给做大了。

换句话说,当年西方还有公共马车、中国有轿子、黄包车、三轮车作为通勤需求,我小时候还有打个三轮车去某地的,当年六城门里转转三轮车确实够了,用时不比公交慢,舒适度也不错,现在还有几个人是坐三轮车的?因为时代变了。现在的地铁、网约车就是当年的升级版。你难道能说出租车是抢了黄包车、轿夫的生意吗?这玩意儿本来就是逐渐被时代淘汰了的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22 12:53:56 | 显示全部楼层
DerekQ 发表于 2024-7-22 12:41
没有地铁前,大部分人就是会选择公交。

开车一族跟之前的大部分公交客流并不冲突。

再早年前,北京到处是黄包车,骆驼祥子看过吧?遍地是车夫,到处是车行
现在还有吗?是不是出租车、公交车抢了黄包车的客流呢?那么如果现在出租车、公交车、地铁全部停运,北京还能遍地黄包车?

时代变了。地面跑的公交车,已经逐渐不适应现代大都市的公共交通了。目前苏州四位数的社区公交,就是应对时代变化的产物,更多的是接驳解决短途需求以及地铁的最后一公里需求,被挤压到了这个细分市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22 13:01:42 | 显示全部楼层
青胖咸鸭蛋 发表于 2024-7-22 12:50
没否认地铁替代公交啊,我只是说公交客流的衰落,更大的原因不是因为地铁。
而是公交本来就逐渐不符合大 ...


这就是硬扛了,轿子、黄包车、三轮车还就是被新的更好的方式取代的。

公交也一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22 13:06:20 | 显示全部楼层
青胖咸鸭蛋 发表于 2024-7-22 12:53
再早年前,北京到处是黄包车,骆驼祥子看过吧?遍地是车夫,到处是车行
现在还有吗?是不是出租车、公交 ...

如果没有新交通工具的产生,还真就依然到处是黄包车。  

古代几千年都是船马车轿子,为什么那几千年的时间没发生改变,就是没有出现更好的方式。

在公共交通上地铁取代了公交,这是不争的事实,不明白有什么好杠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22 13: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DerekQ 发表于 2024-7-22 12:41
没有地铁前,大部分人就是会选择公交。

开车一族跟之前的大部分公交客流并不冲突。

前面刚刚说苏州跟开通地铁之前的2011年变化很大,人多了不少。
那你也要考虑到,没地铁之前,私家车是没这么多的。网上搜了下,2011年苏州机动车保有量是223万辆,如今是破500万辆,翻倍都不止了。2013年苏州市区出租车4303辆,2022年是8630辆,9年里翻倍。网约车没有统计,现在比2011年不知道多了多少倍。还有电瓶车多了多少?

你想想嘛,如果你现在要去一个地方,没有地铁,你是选择公交车吗?或者说你觉得有多少人是会选择站路边等公交的?

你要说没地铁前,大部分人就是选择公交,就不能不考虑时代的变化啊。
换句话说,把这个时代变化再放大点,没公交车之前,大部分人的公共交通是两条腿走路,那现在如果公共交通都停运,这些人是会选择走路上班?
之前有板油发过说地铁通勤平均7公里以上,你想想公交要多久?7公里路带上等车,公交要差不多1小时,你受得了吗?受不了就说明已经不是地铁抢走的公交客流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22 13:2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青胖咸鸭蛋 发表于 2024-7-22 13:15
前面刚刚说苏州跟开通地铁之前的2011年变化很大,人多了不少。
那你也要考虑到,没地铁之前,私家车是没 ...

看清楚了,是公共交通方面。
跟私家车变多变少没关系。除非私家车取代公共交通。
即便家家有私家车,也不表示他们会用私家车通勤以及解决所有出行问题。

因为地铁的便利,没有地铁之前,即便一个小时以上,该坐公交还是坐公交,但那个时候人们会靠考虑尽量不找那么远的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22 13:25: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ingsh12345 于 2024-7-22 13:32 编辑
DerekQ 发表于 2024-7-22 13:06
如果没有新交通工具的产生,还真就依然到处是黄包车。  

古代几千年都是船马车轿子,为什么那几千年的 ...


古代几千年城市都不大,明清时期苏州古城14个平方公里在面积上已经是当时第三大城市了,除了北京南京,其他城市面积都不超过10平方公里,县城一般在3平方公里,像西隔壁龟壳城内,走路10几分钟就能从城东到城西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22 13:30:02 | 显示全部楼层
zimmer89 发表于 2024-7-22 11:03
6号线开通之前,大家也是这么预测比较6号线和5号线的。
反正也没几个月了,等等看呗。

6号线客流很正常,开通初期客流就超过了5初期,之后几个星期也是稳定增长。
苏州除了1号线,4号线绝对核心十字线位,2号线双火车站和独墅湖产业区核心通勤。其它的线路都是属于分摊线,哪怕你认为再“成熟”区域,或者所谓经过某重要站点,都远远无法承担1,2,4的作用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22 13:35: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immer89 于 2024-7-22 13:36 编辑
菜龙 发表于 2024-7-22 13:30
6号线客流很正常,开通初期客流就超过了5初期,之后几个星期也是稳定增长。
苏州除了1号线,4号线绝对核 ...


本来也没人拿6、8去跟1,2,4比。
帖子里扯皮的是6和8谁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22 13:38: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为rmb服务 发表于 2024-7-22 12:36
为什么非要否认地铁替代呢?唉,上海之前公交客流多少,现在才多少,多少人公交转地铁?
地铁规划报告的 ...

每天通勤的人群还是那些人,但是有地铁了,只要合适,从体验,效率等多方面考虑,肯定都是优先做地铁了,那些人就不去坐公交,地铁是代替公交客流的头等交通,就是这么简单的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22 13:38:33 | 显示全部楼层
DerekQ 发表于 2024-7-22 13:06
如果没有新交通工具的产生,还真就依然到处是黄包车。  

古代几千年都是船马车轿子,为什么那几千年的 ...

我举例只是让你明白“总盘子做大”的道理。
现代的出租车,就是替代了古代的马车、黄包车、轿子,但这不是等量替代,而是把盘子做大了,黄包车三轮车时代,苏州就是六城门里的苏州,现在的大部分交通根本就不会存在。

地铁和公交,不就是这个简单的道理吗,这不难明白吧。
没有地铁,地铁的一部分客流是会转向公交,但更多的是转向自驾、打车和消失。

日常通勤是有一个模糊的时间极限的,据我身边统计学来看,大概是1-1.5小时这么个样子(算上两头两尾),再远的通勤时间就会改变交通方式或者干脆取消(更大的城市比如上海,会更长一点)。比如我身边有家在东山园区上班的人,选择的就是租房。家在吴江园区上班的,选择的是地铁,假如没有地铁,他不是自驾就是租房,不可能是公交车的。

而短途的通勤呢?公交车又被越来越多的电瓶车甚至公共自行车给替代了,家里出发两公里通勤,电瓶车5分钟到了,你坐公交车才刚走到站台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9-12 00:51 , Processed in 0.090500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