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chemxl

[江城资讯] 2017年8月4日武汉新闻汇总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4 17: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光谷将建华中地区最大规模云计算产业中心

2017-08-04 10:23 来源: 长江网 分享到: 1 调整字体

  长江网忙(通讯员 刘亚婷 )记者从光谷获悉,昨日,光谷知名行业云服务提供商武汉迈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与阿里云双方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共同拓展华中区混合云计算市场。该企业还宣布,将与武汉国资公司投资15亿元建造华中地区最大的云计算产业中心。

  针对迈异与阿里云达成的深度战略合作,阿里云业务总经理徐栋介绍了阿里云高速成长,同时也指出,对于许多企业而言,在进行云战略的过程中,更好的实践路径是借助混合云,将阿里云的安全,稳定,弹性能力更好的输出给企业。迈异作为华中区域创新的行业云服务提供商,借助其在资源、技术、服务上的独特优势,阿里云与迈异信息形成深度合作,联手打造全方位云服务,共建混合云生态系统,为行业客户释放潜力,带来价值。这对于双方来说都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迈异信息创业孵化人、董事长兼战略顾问唐兆希先生在“云中漫步,数聚未来”主题演讲中,从云服务、云组织、云管理三大方面阐述了,未来没有单纯的产品,只有云服务。未来没有单独的商业公司,只有云组织。未来没有单一的控制,只有云管理。在云未来的世界:云服务是产品的本质,云组织是未来商业模式基础,云管理是未来效率的基础,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无论何事,云将为企业提供最好的解决方案。迈异ceo潘成林介绍了迈异推出的超融云服,天码积木等产品,以及在教育,智慧园区,MDM物联网设备管理等行业领域的解决方案,希望更好的为武汉行业客户提供可落地的云服务。

  值得关注的是,迈异宣布与武汉国资公司投资15亿元建造华中区最大的云计算产业中心,计划年内动建。规划建设中的该云计算产业中心,建成后机柜总量将达到4000个,同时运行五万个CPU,数据存储达到1kpb级别,将承载光谷乃至整个湖北省的互联网基础云服务平台、智慧城市运营平台、大数据交易平台与创新企业的孵化。

  昨日,还举行光谷网络安全生态圈启动仪式及迈异云创场举行联合签约仪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4 17:2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汉南通用机场明天试飞


(记者李冀 通讯员周明德) 明天,武汉首个通用航空机场——汉南通用航空机场将进行首次试飞,为9月正式投入使用做最后的冲刺。今天,上级有关部门将对本次试飞进行最后的评估,在天气等各类条件允许的情况下,8月5日,将进行首次试飞。目前工程建设方面航站楼主体落成,进入精装阶段。

    据了解,汉南通用航空机场位于武汉最上游的大嘴地区,长江从其旁边流过,拐了一个巨大的“U”形弯。该项目是全国首批航空飞行营地示范工程,总投资7.8亿元,占地919亩,分为飞行区、航站区、环线道路、武汉国际航空工程中心等,跑道长1600米、宽30米,可起降小型运输机。

    通用航空机场属于民用航空机场的一类,民用航空机场包括通用航空机场和民用运输机场。通用航空机场专门承担除个人飞行、旅客运输、货物运输以外的其他飞行任务,比如公务出差、空中旅游、空中表演、空中航拍、空中测绘、农林喷洒等特殊飞行任务。

    目前,一切准备就绪,将由海燕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的机型为塞斯纳208的飞机执行试飞任务。

    今年11月,首届“国际航联世界飞行者大会(WFE)”将在这一机场举行,预计将有60多个国家的3000多名运动员、约1000架飞行器齐聚武汉,300余家航材及装备生产商参展,60余万名观众观赛。届时,市民可在家门口观看各种航空表演和展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4 17:27:29 | 显示全部楼层
ttyy1122 发表于 2017-8-4 17:26
汉南通用机场明天试飞

额。。。不是已经试飞成功了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4 17:29:29 | 显示全部楼层
ttyy1122 发表于 2017-8-4 17:19
光谷将建华中地区最大规模云计算产业中心

2017-08-04 10:23 来源: 长江网 分享到: 1 调整字体

光谷不得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4 18:0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沿江高铁走合肥也没什么,只要上350就行。另外武汉到杭州直线也要搞,这样武汉到长三角双线35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4 18:4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全国碳交易中心花落谁家? “北京-雄安”双中心方案受关注
2017年08月03日  07:00   21世纪经济报道   危昱萍  
该方案建议,根据北京和雄安新区城市发展定位,未来北京为管理总部,将承担风险监管、政策研究、国际合作等职能;雄安新区为运营总部,将承担交易运营、产品创新、信息管理、会员服务等具体功能。
只闻楼梯响,未见人下来。

为确保2017年平稳启动全国碳交易体系,国家发改委2016年就进行了全系统的工作动员,但全国碳市场交易中心的选址却迟迟没有敲定。

目前,一个名为“北京-雄安”双中心的方案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贺强今年“两会”期间就建议将全国碳市场的交易系统及其管理机构放在北京。再综合考虑党中央、国务院4月份关于设立雄安新区的决定,以及未来全国碳市场发展,贺强提出了“北京-雄安”双中心建设交易系统及其管理机构,共同推动全国碳市场发展的工作思路。

贺强表示,从北京作为政治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城市定位,雄安新区作为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创新驱动引领区、协调发展示范区和开放发展先行区的发展定位,以及碳市场在推进国际气候合作、“一带一路”建设和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方面的综合效应来看,在北京-雄安设立中国碳排放权交易所,通过“双中心”建设全国碳交易中心市场,应该都是最佳的选择。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今年启动

2013年以来,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和深圳等七省市碳交易试点相继启动,迄今已顺利运行近四年。2017年6月,各地陆续迎来了2016年度履约期。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广东244家控排企业、天津109家控排企业都于6月100%完成履约。上海321家控排企业中,仅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1家企业未按时履约。不过目前,该企业已完成了履约清缴工作。

深圳811家企业中,803家已按时完成履约,履约率为99%。

北京控排企业最多,947家企业中既涉及电力、水泥、石化等全国碳市场纳入行业,也包括服务业、事业单位等。目前,925家企业按时完成了履约,履约率为98%。

湖北、重庆履约推迟,至今没有新进展。而作为非试点的福建首次迎来履约期,277家重点排放单位有6家未按时完成履约,履约率98%。

按照往年,履约期后应当开始下一年度的碳配额分配。但试点碳市场配额结转方案尚未出炉,目前仅有深圳排放权交易所于7月25日率先上市了深圳2017年碳排放配额(SZA-2017)。

而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区域性碳排放权交易体系要向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顺利过渡,建立碳排放配额市场调节和抵消机制,建立严格的市场风险预警与防控机制,逐步健全交易规则,增加交易品种,探索多元化交易模式,完善企业上线交易条件,2017年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试点为全国碳市场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同时也面临诸多问题。试点碳市场从机制设计到交易标的均各不相同,无法形成试点地区的跨区交易,市场分割及碎片化状态,不但无法形成有效的交易规模和流动性,更无法形成一个统一权威的碳价格信号,这些都有望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启动后逐步得到解决。”贺强表示。

“双中心”方案彰显多重价值

今年3月,国家发改委启动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建设申报的遴选工作,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江苏、福建、深圳等9个省市参与,截至目前已完成三轮次方案申报及意见征求工作。

一旦管理机构和交易系统确定,全国碳交易中心的落户地也就确定了。然而截至2017年8月,评选结果还未公布。且后续还有启动注册登记系统、全国交易系统,完成重点企业的开户、信息录入、登记注册等工作,时间非常紧迫。

21世纪经济报道从知情人士处获悉,第二轮方案申报时,交易系统建设的思路从一家全力承担变为几家联合设立全国交易平台。

不过,9个申报省市涉及到的8大交易机构大多股权复杂,最多的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和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都有十个以上股东,联合设立也并非易事。

贺强也表示,从技术上讲,在电子化交易时代,9省市中的任何一个都能够承担起建设和运营全国碳交易系统的任务。

但碳交易作为解决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市场机制,以及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一环,决定了全国碳交易中心市场的选择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

“与放在上海、深圳等传统金融中心等选择相比,北京-雄安‘双中心’方案更能彰显中国碳市场的多重价值。”贺强表示,“事实上,伦敦、巴黎、东京等国际主要的碳定价中心也都是首都。”

贺强提出,可在北京和雄安设立中国碳排放权交易所。其中,北京为管理总部,将承担风险监管、政策研究、国际合作等职能;雄安新区为运营总部,将承担交易运营、产品创新、信息管理、会员服务等具体功能。

贺强认为,这是落实中央政策、促进全国碳市场发展的创新性安排,是“建设雄安新区、建设全国碳市场、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大战略的重要抓手。

贺强向记者解释,一方面,全国碳市场与北京“四个中心”定位高度契合,尤其体现在政治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方面,成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重要展示窗口是北京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在试点建设过程中,北京的碳市场生态系统聚集最全、发育最好,也具备迅速启动建设全国交易系统及其管理机构的各类条件。

另一方面,雄安新区建设是千年大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建设思路也与全国碳市场“应对气候变化、推动节能减排、促进绿色发展”的功能定位高度契合。未来还可能有众多央企的总部、办公室设在雄安新区。从长远看,雄安新区具备成为全国碳交易中心的各项条件,从服务排放企业角度来看也是最为合适的选址。

同时他指出,依托北京-雄安双总部模式建设全国碳交易中心市场,可以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示范,既可以为雄安新区培育新的低碳服务产业提供支撑,也可以侧面支撑京津冀的雾霾治理。

“根据国家发改委气候司相关专家初步测算,未来中国碳配额将是欧盟的3倍,预计高峰成交量可达到260亿吨以上,以目前最低碳价30元/吨计算,未来中国碳市场成交额可达8000亿元以上;以欧盟最高碳价120元/吨计算,未来中国碳市场成交额有望达到30000亿元。如此体量的市场还会带动相关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为雄安新区培育新的低碳服务产业提供支撑。”贺强表示。 (编辑:陈洁,如有建议意见请联系:weiyp@21jingji.comchenjie@21jingji.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4 19:5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oe小零 于 2017-8-4 19:52 编辑
zhangshuang2082 发表于 2017-8-4 18:49
全国碳交易中心花落谁家? “北京-雄安”双中心方案受关注
2017年08月03日  07:00   21世纪经济报 ...


北京什么都吃,这种东西不放武汉倒是无所谓,放上海深圳不好?

一边说着疏散非首都功能,一边吸那么多血。

最好的还是几个城市联合设立,实在不行放上海都比北京好。

特权城市真是特权城市,狗改不了吃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4 19:56: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吃相太难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4 20: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leoyu616 发表于 2017-8-4 12:24
RE:我觉得武汉站到机场可以搞这个磁浮快线,但是19号线,又是过湖,,,,,,,

20号线从武汉站到天河机场磁浮 ...

过湖走湖面,风景甚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4 20: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summerbicycle 发表于 2017-8-4 12:51
武汉站到机场那是要穿中心城区的,至少它在红钢城就不可能走地上

那说不到的,红钢城估计不算某些人眼中的中心城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4 20:36: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Moe小零 发表于 2017-8-4 19:50
北京什么都吃,这种东西不放武汉倒是无所谓,放上海深圳不好?

一边说着疏散非首都功能,一边吸那么 ...



试点的城市中,哪里交易量最大就放哪里,体现公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4 20:4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包大揽太难看了活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4 21:05:21 | 显示全部楼层
把雄安不当数,结果全国碳交易中心落户雄安,后面类似的事只会越来越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4 21: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熊安实力果然不容小觑,谁再小看我,敢叫上交所变雄交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4 21: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Moe小零 发表于 2017-8-4 19:50
北京什么都吃,这种东西不放武汉倒是无所谓,放上海深圳不好?

一边说着疏散非首都功能,一边吸那么 ...

所以说根本就没打算放手,真打算放手就不会搞雄安

完全就是北京没地方了,另外找片地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8 18:55 , Processed in 0.045071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