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金秋十月

[时讯] 庐州海关正式开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18 16:54: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q408519570 于 2019-12-18 17:05 编辑
jack1296 发表于 2019-12-17 21:07
笑死了,你口口声声说庐子国在合肥,我让你拿出证据,你反让我拿出证据,你是来搞笑的吗,我说人被杀就会 ...


你自己装看不到不正面回答我有用吗?你的庐国不在合肥的证据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18 17:13: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jack1296 发表于 2019-12-17 21:02
你还嫌自己脸不够疼吗,你举得这些那个是在司马迁之前,全是后事照着前世史料写的,司马迁写个阿房宫被烧 ...

所以你认为司马迁写得史记都是假的?你是穿越过来的了,你了解的比古人都多?那你得意思是认为你学的中国的历史都是假的?还有项羽烧阿房宫和庐国位于合肥有半点关系吗?  自己一点干货都没在这强拉硬撑,你不嫌丢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18 19:36:43 | 显示全部楼层
q408519570 发表于 2019-12-18 16:23
并不是,或多或少的少了一些多了一些地方,合肥也是这样,这正好证明了叫啥名字不需要看是否完全符合改名 ...

还在嘴硬,还或多或少,请问合肥有一个吗?庐州府废了以后合肥有一个代管的县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18 19:38:51 | 显示全部楼层
q408519570 发表于 2019-12-18 16:51
来来来,你看你一上来说的什么,你说那张图不对,春秋初期寿县属于蔡国,我说蔡国公元前493年才迁到州 ...

你脸还没被打疼吗?脸皮这么厚?人家苏州府基本把原先管辖的县都划归回来了,合肥到2013年才管辖了庐江和巢湖,之前怎么叫庐州府,你这样硬撑的这个胡搅蛮缠很有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18 19:40:15 | 显示全部楼层
q408519570 发表于 2019-12-18 17:13
所以你认为司马迁写得史记都是假的?你是穿越过来的了,你了解的比古人都多?那你得意思是认为你学的中国的 ...

你上网上复制的这些资料,哪个证明合肥原先是庐子国了?天天跟野驴一样扯这嗓子叫,你能把庐子国的出图证据找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18 19:4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18 19:43:01 | 显示全部楼层
q408519570 发表于 2019-12-18 17:13
所以你认为司马迁写得史记都是假的?你是穿越过来的了,你了解的比古人都多?那你得意思是认为你学的中国的 ...

来来来,给我说说,司马迁详细描述合肥与庐子国地理位置关系的资料,如果你找得出来你就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18 19:47:32 | 显示全部楼层
q408519570 发表于 2019-12-18 17:13
所以你认为司马迁写得史记都是假的?你是穿越过来的了,你了解的比古人都多?那你得意思是认为你学的中国的 ...

来来来,再给你扫个盲,当今合肥市,以前的合肥县,通过淝水就可以证明出来,你的庐子国呢,你是不是要说以前还有一条庐河?或者叫庐江?
“合肥”名称之由来,说法有二。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云:夏水暴涨,施(今南淝河)合于肥(今东淝河),故曰合肥。这是一种说法。
唐代有人提出另一种说法,淝水出鸡鸣山,北流二十里分而为二,其一东南流(南淝河),经过这里入巢湖;其一西北支(东淝河),二百里出寿春入淮河。《尔雅》上指出“归异出同曰肥”。二水皆曰肥,合于一源,分而为二,故曰合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18 19:47:49 | 显示全部楼层
q408519570 发表于 2019-12-18 16:54
你自己装看不到不正面回答我有用吗?你的庐国不在合肥的证据呢?

“合肥”名称之由来,说法有二。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云:夏水暴涨,施(今南淝河)合于肥(今东淝河),故曰合肥。这是一种说法。
唐代有人提出另一种说法,淝水出鸡鸣山,北流二十里分而为二,其一东南流(南淝河),经过这里入巢湖;其一西北支(东淝河),二百里出寿春入淮河。《尔雅》上指出“归异出同曰肥”。二水皆曰肥,合于一源,分而为二,故曰合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18 19:49:54 | 显示全部楼层
q408519570 发表于 2019-12-18 17:13
所以你认为司马迁写得史记都是假的?你是穿越过来的了,你了解的比古人都多?那你得意思是认为你学的中国的 ...

小朋友,历史要多方面看,不是知道的什么庐子国就觉得自己什么都懂了,要拼复制粘贴资料,我比你多,也就门外汉喜欢用自己还没读懂的所谓“干货”来秀下限,我这有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的干货,里有淝水的记载,比你个什么左传要有说服力的多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18 20:03:35 | 显示全部楼层
q408519570 发表于 2019-12-18 17:13
所以你认为司马迁写得史记都是假的?你是穿越过来的了,你了解的比古人都多?那你得意思是认为你学的中国的 ...

对了,小朋友在给你泼个冷水当今合肥四区没有发现庐子国的遗迹,倒是当时巢国的首都放在今天的合肥市区,原来你的庐子国和巢国同用一个国都感情这么好呀,哈哈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18 20: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q408519570 发表于 2019-12-18 17:13
所以你认为司马迁写得史记都是假的?你是穿越过来的了,你了解的比古人都多?那你得意思是认为你学的中国的 ...

最后再给你扫个盲,巢湖附近有确切文字记载是个叫卢方的国家(或者叫城邦),也许就是你口中的庐子国,记载于西周中期青铜器史密簋铭文:惟十又二月,王令师俗、史密曰:“东征。 ”会南夷、虎会杞夷、舟夷,雚,不折,广伐东国,齐师、族徒、遂人乃执鄙宽恶。师俗率齐师、遂人左[周],伐长必;史密右率族人、厘伯、僰,夷周伐长必,获百人。对扬天子休,用作朕文考乙伯尊簋,子子孙孙其永宝用。但是这个卢方的位置很可能在肥西、六安甚至寿县的一些交界处,并不在合肥市区,懂吗?你扯了这么多蛋哪里证明了合肥城和庐子国的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18 20: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q408519570 发表于 2019-12-18 16:51
来来来,你看你一上来说的什么,你说那张图不对,春秋初期寿县属于蔡国,我说蔡国公元前493年才迁到州 ...

小朋友,学历史不是你这样学的,参考我上面举例的东西,历史是要吧考古、史料、地理、文化一起参考,你百度几个什么《左传》在我面前搞笑的吗?
我再给你一段话:
    “会南夷卢、虎会杞夷”,而这个卢其实有两个地方,一个是淮南的卢,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就是春秋时在今湖北南漳东北的卢戎。
    另外,还有人觉得在舒城附近《通典》庐江郡庐州说:“古庐子国也,春秋时舒国之地。”舒国就是“群舒”也和今天的合肥市没关系。
《中国历史地图集》也有人推定,卢在安徽长丰中部,然而长丰历史上大部分属于寿县,也不是合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18 20: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q408519570 发表于 2019-12-18 16:23
并不是,或多或少的少了一些多了一些地方,合肥也是这样,这正好证明了叫啥名字不需要看是否完全符合改名 ...

最后给你总结一下吧,小朋友,不要看到个史书说什么庐可能在当今合肥一带,就觉得是在现在的合肥市区,没准只是在与合肥相邻的其他县市,而淝水汇流出几千年位置基本没变化,懂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19 03:00: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jack1296 发表于 2019-12-18 19:47
“合肥”名称之由来,说法有二。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云:夏水暴涨,施(今南淝河)合于肥(今东淝河), ...

我问你庐国不在合肥的证据?你是不是看不懂字,还是在凑字转移话题?你给我解释合肥的名字由来是什么意思?老在这答非所问?欲盖弥彰混淆视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6-10 15:49 , Processed in 0.078913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