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皓瀚霏凡

[建设纪实] 【夏中心】213m | 40F | 基坑 | 更新至2025年06月19日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5-4-1 21:32:03 | 显示全部楼层

特点2:外框柱随形多次转折

外立面四个角部共布置有12根单向倾斜的CFT外框柱,结合柱的施工分段确定外框柱每两层转折一次,使外框柱和幕墙的距离尽量固定,相当于以多段折线柱拟合幕墙曲线。柱的转折角较小,以控制水平分力、刚度连续性及节点设计难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4-1 21:32:37 | 显示全部楼层

特点3:楼面凹口多且外框架不完整

由于存在多个最大高度超过40米的通高中庭,绝大部分楼层均有楼面凹口,且凹口位置不能设置外框架梁。RBS的分析表明,通过斜柱、角部框架及环桁架的共同作用,不完整的外框架仍然可承担近30%的地震剪力及倾覆弯矩,结构体系仍属于“双重抗侧力体系”。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4-1 21:33:06 | 显示全部楼层

特点4:可控耗能机制设计

考虑到西安为高烈度区,在内筒不影响使用功能的位置布置了数十根BRB(屈曲约束支撑),作为关键部位低承载力-高延性的“保险丝”。通过BRB的耗能保护,内筒绝大部分钢柱及钢支撑可实现大震不屈服,保证整体结构具有良好的安全冗余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4-1 21:37:04 | 显示全部楼层

特点5:内筒通过搭接柱及取消外排柱逐步收进


内筒收进的结构策略为:大尺度收进通过取消外排柱实现,小尺度收进通过搭接柱实现。内筒柱均为直柱,以便于双向斜撑连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4-1 21: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特点6:立面大跨度幕墙结构方案比较及复核

本帖最后由 皓瀚霏凡 于 2025-4-1 21:48 编辑

立面上的四片大跨度幕墙结构为单层网格结构,与主体结构连接情况复杂,受到主体结构边界刚度、边界位移和边界荷载三大因素影响。RBS进行了立面大跨度幕墙结构方案比较及合模验算,并采用直接分析法进行了考虑整体缺陷及构件缺陷的结构稳定性分析。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4-1 21:4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皓瀚霏凡 于 2025-4-1 21:51 编辑

特点7:参数化设计及出图
参数化及正向BIM设计既是建筑师的要求,也是RBS在本项目中一以贯之的设计方法,从建模、计算、导模、出图均采用参数化方法。以编程手段处理模型数据,推动快速迭代的设计节奏。正如RBS的参数化工程师所言:“正向设计的本质,就是让数据流动起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4-1 21:51:14 | 显示全部楼层
特点8:数值优化技术
RBS的数值优化不仅考虑常规的力学条件,还融入了深耕多年的一线结构工程师们的智慧与经验,考虑了工程实践中的各类约束条件,具备较强的可落地性。本项目中对柱、支撑、梁等构件均采用了参数化迭代设计方法,同时考虑必要的模数要求,使结构材料分布较合理、性能得以充分发挥。对地下室基础进行了基于遗传算法的数值优化,得到适中桩距及承台宽度、较厚承台厚度、较薄筏板的较优可行解,筏板厚度仅600mm.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4-1 21:52:37 | 显示全部楼层
特点9:复杂节点设计
RBS对环桁架与外框柱连接节点、BRB(钢支撑)与钢框架连接节点、地下室内筒暗撑及剪力墙节点、柱脚节点、有较大拉力的径向框架梁与外框柱(内筒柱)连接节点、耗能梁段典型节点、搭接柱节点等典型及关键节点均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和考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4-1 21:53:08 | 显示全部楼层

特点10:复杂景观结构设计

对部分几何形态复杂且结构跨度较大的景观廊架及展厅结构,RBS负责方案及初设阶段的结构设计,设计重点是在保证景观效果的前提下确保结构安全性并控制落地难度和结构成本。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4-1 21:53:50 | 显示全部楼层

结束语

多年以后,在西安的晨光中,这座超高层橡木桶形建筑将矗立在十三朝古都的厚重土地上,为现代生活注入创新活力。身处强震活跃区,结构既要托起40米通高中庭的壮阔诗意,又要承载25米跨度的空间张力。RBS的工程师们以结构为笔,在钢框架的骨骼中嵌入BRB支撑,并采用参数化迭代设计方法在数字世界里推演过千万次可能,终让力学逻辑与建筑美学达成精妙共振。这里没有笨重的防御,只有与自然博弈的轻盈哲学。当刚性框架与消能装置共谱抗震交响曲,这座塔楼将成为当代工程写给大地的理性情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2 16:38:11 | 显示全部楼层
皓瀚霏凡 发表于 2025-4-1 21:53
多年以后,在西安的晨光中,这座超高层橡木桶形建筑将矗立在十三朝古都的厚重土地上,为现代生活注入创新活 ...

好美,现在进度如何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22 09:30:2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栋大楼看着非常不错,不要求太高2-3百米足够,太高反而影响整体外观,造价也难以接受出租出售维护都是难事,不亚于英国的橄榄大厦,值得期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23 00:42:40 | 显示全部楼层
wwwjppjpp 发表于 2025-4-2 16:38
好美,现在进度如何了?

还在弄基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6-19 07:43:16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6.19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6-21 10:18: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眼看就要浇了,喜大普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0 04:46 , Processed in 0.041632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