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5-3-3 14:33:07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我翻了下河北省的2024答复代表,现在省市还在和北京市、中石化协调推进北京燕山石化搬迁,这个事搞了20年了,堪比津保铁路。2017年京津冀协同发展委员会组长、中国工程院名誉朱熹徐匡迪在出席中国城市百人论坛2017年会时,在演讲明确提出燕山石化将整体搬迁至曹妃甸。徐匡迪透露,为做到理水营城、水城相融,水利部已经同意,将太行山几个水库的水直接输到雄安新区。并且透露我国已决定将年原油加工能力1000万吨的燕山石化整体搬迁至曹妃甸。然而燕山石化到今天也是岿然不动。如果说担心环渤海区域污染和环保压力,为何辽宁天津山东至今都在大上石化项目?
我把燕山石化搬迁始末和国省前后支持曹妃甸建设石化基地的相关条文给了Deepseek,分析的也很到位:燕山石化年纳税超百亿元,占北京工业税收比重约5%,搬迁将直接冲击地方财政收入。燕山在京直接雇佣超1.2万人,关联产业就业超3万,且中石化更倾向扩建天津南港(已布局120万吨乙烯项目)。环境部支持搬迁以缓解北京大气污染,国资委担忧央企资产流失,发改委则受制于产能过剩管控。中石化央企的“软抵抗”策略:以“优化方案”“等待市场时机”为由推迟开工,利用《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中“核准文件2年有效期”条款,使当年的协议自然失效。税收分成僵局:北京拒绝接受“搬迁后税收共享”(如河北提议京冀五五分成),坚持全额保留。
当然,DS说的这些不一定对,特别是其中一些未见公开报道的部分,真实性大大存疑。但是你说的对,北京或者说部分央企不想产业外溢河北省是显而易见的。石化产业这么高占地、高耗水、高排放的项目都不按原有协议搬迁,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难度可见一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