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rusvin

[城市建设] 贯城河揭盖:博爱路博爱桥及周边环境整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6-17 09:39: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阿兰诺迦 于 2025-6-17 14:13 编辑

此生贵州情未了

张之洞籍贯河北南皮,称南皮张之洞,有好事者因此认为他不记贵州情,这实在是误解了张之洞。传统社会一般称谓多以籍贯加姓名相称,如贵州人朱启钤曾任北洋政府代理国务总理,是现代北京城的奠基人,他一生并未到过贵州,但因籍贯贵州,故称“紫江(今开阳县)朱启钤”

张之洞一生与贵州渊源深厚。据许同莘《张文襄公年谱》记载,张之洞四岁时,母亲朱氏病逝,是庶母魏氏抚育他长大,情谊深厚。魏氏是贵州人。

张之洞少年时生长于贵州,成人后与贵州联系亦紧密。他18岁时,回到贵州兴义,娶妻石氏,是都匀知府石熙之女。石氏是直隶滦州人(今河北滦县),与张之洞一样,石氏的父亲石熙在贵州为官,石氏生长于贵州。石氏的兄长石均亦曾出任都匀知府。

石氏去世后,张之洞继娶唐氏是贵州遵义人唐树义之女。唐树义是嘉庆二十一年(1816)丙子科乡试举人,官至湖北布政使、湖北巡抚,辞官回到贵州贵阳,修筑“待归草堂”(今称唐家花园)。唐树义热心资助乡邦学人,曾资助郑珍辑《播雅》,莫友芝编印《黔诗纪略》等。诗、书、文俱佳,著有《梦砚斋遗稿》《乙巳朝天录》《从戎日记》《北征纪行》《楚北旬宣录》《待归草堂诗文集》等。

张之洞的姐姐嫁给了都匀知府鹿丕宗之子鹿传霖。鹿丕宗是直隶定兴县人,于道光二十年(1840)赴贵州做官,鹿传霖随父至贵州,在贵州长大。同治元年(1862),鹿传霖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后官至军机大臣、东阁大学士。

光绪十七年(1891)十二月,听闻贵州财政困难,在例解协饷外,张之洞特决定再增加协款一万两。许同莘在《张文襄公年谱》中称此举是因为张之洞“于贵州有念旧之情”。

光绪二十八年(1902),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特邀黔中大儒、学古书院(经世学堂)山长、笔山书院山长雷廷珍前往武昌两湖书院讲学。雷廷珍敬仰张之洞,在担任严修创办的贵州官书局董事时,曾刻印出版张之洞所撰《书目答问》。受邀后雷廷珍立即前往,令人遗憾的是,船行至重庆,雷廷珍猝然病逝于船上,未能再续佳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6-17 11: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rusvin 发表于 2025-4-4 00:01
不仅河道硬化、没有沉水植物,而且没有退够蓝线、没有留下自然坡面,搞的那些河道渠化、石材栏杆就像给长 ...

没有泥沙,水生植物不能附着生长,生态系统建立不起来,确实败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6-18 12:54:26 | 显示全部楼层
贵筑凌云 发表于 2025-6-5 15:25
生于贵阳六洞桥,所以取名张之洞。

两位其实都没啥错,张之洞的爹是在兴义工作,家一直安在省城,有时候大概也会抱去兴义玩耍,不矛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6-18 15: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wave 于 2025-6-18 16:06 编辑

看到张之洞的话题,想起个事,算是个冷知识

去年我去武汉短期出差,抽空去了趟武汉石门峰公墓,因为23年不幸去世的Coco李玟葬在那里,还搞了个小型的Coco纪念展,去了以后才知道这个公墓不简单,不少武汉籍名人都葬在那里,而且建有“武汉抗战纪念园”、“保卫大武汉中国空军英烈墓园”及纪念碑等抗战纪念设施。最意外的是,在墓园最高处,建有张之洞老先生的纪念头像,下方有这位湖广总督详细的生平简介,旁边还有总书记的评语,市区还有张之洞路,可见咱们这位贵阳老乡在武汉人民心中的地位....

之所以说是冷知识,是因为在看到这个生平之前,我完全不知道原来这位名震天下的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居然是出生在贵阳,而且青少年时期都在贵州成长。更不知道原来现在武汉大学和南京大学等名校也是老先生规划创办的,甚至东南大学、华中农大、武汉理工、武汉音乐学院、湖北美院、武汉科大等一堆大学都是他当年开办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6-18 15:5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wave 于 2025-6-18 16:13 编辑

教员的评价——“提起中国民族工业、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

总书记的评价——“现代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张之洞是有改革观念的一个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6-23 17: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xwave 发表于 2025-6-18 15:54
教员的评价——“提起中国民族工业、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

总书记的评价——“现代洋务派的代表人 ...

当年的洋务运动,有“南张北李”之称,李鸿章比较激进,所谓的“师夷长技”主要都是去买,最后以甲午海战失败告终,张之洞比较务实,主张是造,一直到南昌起义、抗日战争都还有“汉阳造”
对于贵州人的秉性,可以参考王王志纲说的:贵州人才不出则已,一出就是鬼才、大才、天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7-1 20:47:2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着历史很不错,看到各位发表的评论,收获良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7-13 12: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兰诺迦 发表于 2025-6-17 09:00
即使是清朝人张之洞,也没有认为作为贵州人有什么不好。有一种说法张之洞20岁以后再也没有回过贵州,有人说 ...

这不重要,类似姜文、王小帅与贵州的关系一样,姜文也拍寻枪,王小帅也拍青红,算是对贵州生活的一个纪念。但仅仅是他乡之情,他们对贵州的不是乡情,他们的自我认同没有贵州。
贵州人可以去纪念甚至感谢他们对贵州的回馈,但切勿蹭别人的自我认同。
同理,我也很反感蹭王阳明,他对于贵州而言只是他者,缺乏人身依附性或者乡民共同体的纽带。也即,王阳明换一个洞,换成山西的洞,云南的洞,宁古塔的洞,该悟道还是悟道。贵州因素对他而言毫无不可替代性。

贵州人历来缺乏自我认知和合适的系统的文化认同,对贵州人和贵州文明的挖掘才是真•贵州主体性的当务之急,否则,贵州人永远会面临被消解,成为文明边缘的可有可无的无根者。

所以,我不仅反对在我贵宣扬王阳明,张之洞此类人物的贵州属性,同时,也反对把猴子作为贵阳城市名片(小老费之类堂而皇之的摆在街头)这种故事,前者缺乏深度链接,后者缺乏文化深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7-13 12:2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ongchacha 于 2025-7-13 12:29 编辑
dongchacha 发表于 2025-7-13 12:19
这不重要,类似姜文、王小帅与贵州的关系一样,姜文也拍寻枪,王小帅也拍青红,算是对贵州生活的一个纪念 ...


以他者,作为文化偶像,寻求贵州精神,最终迎来的是自我矮化。
你完全可以想象,北京人对于贵州人把姜文作为半个贵州人,内心是什么感觉?
河北人对于贵州人把张之洞当成半个贵州人,内心什么感觉?
浙江人对于贵州人把王阳明当成半个贵州人,内心什么感觉?
对,就是轻视,内心嘲笑,甚至蔑视。
我贵应该具有文化自觉,而不是舔着脸去蹭他乡之人,别人只是旅客,无论出生之旅还是成长之旅,他们只是旅客!

相反,周深虽然出生不在贵阳,但他成长生活在贵阳,他的自我认同是贵阳人,so,贵阳人才可以大大方方的说周深是贵阳人!
所以,明白了吗?我说的不是血统,也不是出生地或者成长地,我说的是:自我认同!

有了自我认同,才有他们构成的贵州人的精神世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7-13 13:19: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水质,牛了逼,扭了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7-13 23:47: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阿兰诺迦 于 2025-7-13 23:54 编辑
dongchacha 发表于 2025-7-13 12:19
这不重要,类似姜文、王小帅与贵州的关系一样,姜文也拍寻枪,王小帅也拍青红,算是对贵州生活的一个纪念 ...


狗屁话!尼玛要说籍贯,中国人没几个扯得清!!中国历史上几次民族大融合,北渡南迁!湖广填四川!徽浙屯贵州!走西口!出塞北!抗日西迁!三线建设!这是大历史的迁徙!还有很多自我主动的搬迁,说出生地没错!但是出生生长地对于人的一生影响是非常大的!!不要说那些有的没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7-14 09: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兰诺迦 发表于 2025-7-13 23:47
狗屁话!尼玛要说籍贯,中国人没几个扯得清!!中国历史上几次民族大融合,北渡南迁!湖广填四川!徽浙 ...

我认同也不认同 但是还是认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7-23 15: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兰诺迦 发表于 2025-7-13 23:47
狗屁话!尼玛要说籍贯,中国人没几个扯得清!!中国历史上几次民族大融合,北渡南迁!湖广填四川!徽浙 ...

请你注意自己的言论,讨论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观点,表达自己的观点即可,切勿散德性。我们贵州人天然具有高贵的自由民品质,请勿自降身份,谢谢!
我69楼通篇没有说籍贯问题,你似乎未能理解这个关键。
我通篇说的都是自我认同,而非所谓籍贯。按照中国人对于籍贯的定义,是指父辈祖辈的原居住地。周深的籍贯当然是湖南,但这不能否定周深是贵阳人的自我认同。
同理,像姜文、张之洞、王阳明这种他者,贵州人并非他们的自我认同。

移民不是问题,归属感才是一切的核心。
望周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7-23 15:24: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兰诺迦 发表于 2025-7-13 23:47
狗屁话!尼玛要说籍贯,中国人没几个扯得清!!中国历史上几次民族大融合,北渡南迁!湖广填四川!徽浙 ...

你的主要问题是理解能力欠缺和认知缺陷,当然,在当代中国,这也不是什么严重的问题,毕竟你们这类人已经逐渐成为主流:
易怒、狭隘、偏见、没有健全的阅读理解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7-23 15:34:27 | 显示全部楼层
dongchacha 发表于 2025-7-23 15:24
你的主要问题是理解能力欠缺和认知缺陷,当然,在当代中国,这也不是什么严重的问题,毕竟你们这类人已经 ...

你高兴并保持情绪稳定就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4 02:18 , Processed in 0.045976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