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1-3-25 00:28:49
|
显示全部楼层
秦淮河的华灯映水,是朱自清在《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表达的最让他沉醉的美景。然而比起那些,今日在汾水阁周边的2.5公里内的美景,似乎也并不逊色。
在参与过奥运场馆夜间照明设计的复旦大学专家的指导下,56000多套LED灯具,被安装在了这里几乎所有的建筑物上,甚至连栏杆和树木也无例外。几万套灯具,使得夜幕垂下后,这里却宛如白昼。于是,很多在迎泽公园搞文艺演出的人们,傍晚后纷纷涌向这里。
汾水阁北侧的一个回廊里,聚集的人最多。8月14日晚,众人正手捧歌本,高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旋律熟得不能再熟,不过很多人显然没有记住歌词,于是这个红歌会创办人之一郝秀娟当晚带的十几套歌本,在一个小时之后便被抢购一空。她的丈夫刘明伟是煤气公司的职工,每天下班后都要急匆匆赶到这里,职务是二胡伴奏,亦为红歌会骨干。
汾水阁景点开放的两个月来,红歌会天天进行,但7月4日发生的事情,却让郝秀娟很是难忘。那天接近傍晚的时候,正在高唱《走进新时代》的歌友们,“意外”地见到了正在视察汾河景区的温家宝总理。温总理走到他们中间,聊过两句后,刘明伟便提议大家和总理共同唱首歌。总理也欣然加入这个自发演唱革命歌曲的队伍中,高歌了《社会主义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两曲。时隔月余,郝秀娟和同伴们,在歌唱之余还会时不时到总理坐过的地方,再坐一坐。
就在离总理坐过地方不远处,弓爱萍和孙秀萍正领着20多个中老年女性跳舞。她俩6月21日第一次在这里拉开场子,不多久便聚集了一个几十人的固定群体。家住长风桥附近的孙秀萍在汾河景区亮化之前,每天会骑近一个小时的自行车去迎泽公园跳舞,现在她每晚就近到这里,教大家各类舞蹈,比如蒙古舞和新疆舞。
根据景区管委会的统计,这从南内环桥到长风桥的2.5公里内,亮化以后每天的游人超过2万人次,周末则在3万人以上。
汾水阁和19尊青铜雕塑
文中屡次提到的汾水阁,是一座号称“汾河第一阁”的三层楼宇,连同周边的2.5公里范围内的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曲廊水榭、拱桥石舫,已成为汾河景区“文化身份”的经典代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