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yzhouwang

[经济] 对长沙发展的几点深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20 13: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一个看似脑残的决定后面都是无数利益妥协的结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25 19:5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26 01: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贴的名字有点意思,但内容真心是名不副实,不知道朋友你深思了什么?你深思的第一点是告诉大家湖南是个人口大省,具备人口上回流优势.湖南人口排名全国第7,不需要深思,地球人都知道.至于人口大省与具备回流的优势之间根本就没有必然联系,河南的郑州河北的石家庄人口回流了吗?你如果是在这个问题上有所深思,就要给出长沙如何吸引人口回流的策略,2020年长沙1000万城市人口规划就说明政府已经看到长沙人口基数小对经济规模的制约了.这早已是上上下下都有共识的显学了.还需要在这里深思吗?第二条什么"地缘相比较于全国其他省市而言,确实是一大劣势"就更是在自言自语了,首先概念不清,地缘在这里应该是指地缘经济,而地缘经济有这么几个指标:交通区位、辐射腹地、与重要经济区的距离。不仅仅是对省内的一个辐射问题,即使是省内辐射也是主要取决于城市首位度,其次才是地理距离。朋友的这句话应改为:地缘经济相比较于全国大部分城市而言,确实是一大优势,相对于同样具有交通区位优势的湖北武汉、河南郑州来说是各有千秋,郑州是靠陇海线连通西北,长沙靠湘黔线连接西南。第三条:“长沙向西、向南发展完全是正确的,因为,长沙本身的地理位置就过于偏东、偏北,”如此低劣的观点,真不值得一驳,看有没有那位接着写,说说为什么低劣。包括长株潭的问题、湖南产业发展的问题。总之这位朋友深思的问题不是想歪了,就是早有定论不需要你再想了的问题。深思需要建设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26 01:43:14 | 显示全部楼层
也只有长沙人这么认为了,武汉再破也破不过长沙。第二,这算不算背后诋毁哦,只是被我看到了
波斯人 发表于 2014-5-25 19:56



    呵呵,你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26 02: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眼熟的ID啊,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26 10: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展河西比发展星沙对全省辐射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27 20: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7# cswxgg


    好像也蛮对的,楼主说的也有部分正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7 23:46: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定要加强辐射全省的交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8 14:24:08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看大家都在讲广东的影响,本人刚好在珠三角工作了接近5年,年底准备回湖南。
发表下我的看法,珠三角全名珠三角,其实现在已经完全偏向珠东了,简单的说就是深莞加广佛,惠州接受的辐射也在逐步加强。相反珠西的中山珠海江门澳门真心在城市定位上已经不是一个概念了(另外千万不要迷信珠海的环境,相比较我个人都认为中山环境更胜珠海)
长沙要打破夹层南北压力是比较大,下有广深,目前确实不是一个级别。上有武汉也暂时领先半个身为,并且下面的湘潭株洲也在行政上制约长沙的扩大化,这个不是普通网名可以去决定的,上层决策涉及面太大太广,但是在东西向,特别是西向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而在南边的株洲湘潭,行政上会困扰长沙做大的劣势,但站在湖南的角度上说,这其实是个优势,链接好株洲湘潭,长沙基本南靠衡阳北靠岳阳,当然,目前站在全国的角度来看岳阳衡阳这城市不值一提。但在湖南来说,两阳还是有巨大的提升空间和发展潜力以及发展的基础。这2城也是千年老城,岳阳的航运,衡阳的铁路也有过辉煌的历史。
但目前来说长沙至于湖南还是和内陆大多省份一样的层次,在吸纳阶段,城市本身容量还有巨大空间,700万对身份来说的确不够。一个合理化的大都市人口在1200-1500w最为适宜。之后再大必然无法承受。北京是个非常好的例子,未来的主流绝对是城市群这个是肯定的,城市人口肯定有上限。
而长沙乃至湖南的优势产业目前很明显集中在京广线。全省GDP前6的城市有5个集中在京广线不是偶然,铁路对于内陆省份来说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可以参照郴州至于永州,怀化至于洪江。
而在未来,黔张长铁路和沪昆开通是个很好的信号,这2条铁路搭配怀邵衡能让省内铁路形成了圈,而不是线,这对未来人员的交流有非常大的发展。但是,这对于长沙在全国的竞争力来说,有吗?有是肯定有的,但够吗?我认为还不够达到够的地步 这取决于长沙的志向,前10还是前15.目前来看,前15在GDP的表象上看已经充满希望,但到了15,为什么还是很多人并不认为呢?这归根结底还是普遍认为湖南是穷省。怎样改变湖南是穷省的最好方式,
我个人看法 行政上融合湘潭株洲。继续扩充京广线。带沪昆怀邵衡建好,形成湘中经济圈。
当然,说的容易做的难,我是知道的。
但我对湖南有信心!对自己家乡有信心!
一个年底就回湖南发展的游子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8 16: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5# leilei235


    长株潭融城非湖南能定,坚定做大长沙是自己能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8 19: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6# SSMD


   长沙肯定要向西和像南发展。我倒觉得省府还是看的比较清楚的。对湖南持乐观态度!
   长沙要做大,而湖南的精华以后一定是在京广这根线上。把这条黄金走廊做好 形成真正的城市群就好了。主要是要加快  我们发展别人也发展,那么平行来看还是等于我们没发展。毕竟湖南80、90年代太黑暗了,太不堪回首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8 19:3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南邵阳和永州这样人口不少,gdp一点点的城市太坑了,人均就是这样被拉低的。要是株洲有600万的人口支撑,那估计各方面都会要高一个可能还不只一个档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8 22:4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8# JerryNIE


    截止2013年底,长沙市机动车(汽车、摩托车、拖拉机、挂车和其他类型车等五类车)保有量达159.04万辆,比上年增加18.21万辆,增长12.9%。机动车驾驶人177.61万人,比上年增加23.07万人,增长14.9%。2013年底汽车保有量达118.94万辆,比上年增加18.83万辆
http://www.cstj.gov.cn/static/jcztfx/20140217/25311.html
  截至2013年11月份,武汉市汽车保有量已达151万辆,其中轿车为130万辆,其他车型21万辆。”武汉市车管所相关负责人透露,预计武汉2013年全年新增汽车数量为27万辆,比 2012年的23万辆增长17.4%。
http://auto.cnfol.com/cheshidongtai/20140219/17021086.shtml

汽车保有量,机动车保有量方面长沙比武汉少一些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8 23: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看来可能是从中部吧过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12 00: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5# leilei235

非常赞同,任何经济展都不可能是一碗水端平的,中国如此、美国如此,欧洲也不例外。真正的经济带、经济圈说白了就是沿海岸港口或者铁路主线边上,其他什么人口大省、革命老区的头衔之类都白搭。
计划经济时代郴州是山区,人口、计划产业都不行,所以搞不过邵阳、衡阳,个不论。但到了市场就是市场开放,各种限制开始取消,因为郴州在京广线上的优势明显,邵阳就不再是对手。即便同是在京广线上的衡阳,因为计划经济时代的产业拖累,在转型中耽误时间,虽然现在开始回暖,但领先郴州不多。你所举的例子如怀化、如娄底、如株洲,这些本不是城市的地方,都是因为交通,超越了原来的地级管辖区划所在地的洪江、邵阳和湘潭(但因为湘潭自身交通也不算差,所以没前两个明显)。
长株潭放到湖南是中心,可放到全国,现在还算不上什么中心和特别受关注的重要区域,原因很简单,这是三个地级城市,而非一个超级城市。假设三个城市在行政上同属一个副省级城市的话,不论从经济、人口还是政治上来说,以这样一个过千万人口、京广/沪昆交汇的枢纽城市进入国内正式二线是不会存在任何争议的。地位绝不会亚于西安、沈阳、武汉或者成都。
能打破这种局限么?我认为短期内是非常难的,这是政治问题,而非经济需要。不是省、市领导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的。对于三个地方的官员来说,升级以后是不是还有这么多缺,未尝可知,难以预知的未来就还不如现状,至少手上的权利对很多无法上位的人来说还是足够的。对于我们这些普通百姓来说,生活在超级城市里也未必是好事,不如现在轻松惬意。可这只是针对长株潭三个城市而言,放在省内来看,既然是在中国这种体制下,就不得不在政治层面上去谋求进一步发展来带动整个省份的发展。
湖南从来就是个农业省,即便现在也是农业大省、穷省。要改变穷的现状就只能靠发展工业(别说第三产业,不经历工业化的洗礼想直接从农业思维一蹴而就搞好第三产业就是痴人说梦)。那么怎么工业化?当然如你所说,要沿着交通便利的地方进行工业化。京广线自然是第一方阵,沪昆、长江/洞庭湖沿岸是第二方阵。剩下的湘西州、张家界目前也没有那个能力去发展工业,广东尚且无法转移产业去粤东,更何况交通更不便利的湘西北?其实相比而言,更惨的会是湘西南,这里包括了永州、邵阳、怀化的很多地区。好歹湘西北还靠着重庆这样一个新贵要出海南下,而在湘西南这片区域里,连在建或者规划的铁路都没有,很多地方可能短期内高速也只是规划或者摆看用的,对大工业化没有任何吸引力。
穷山恶水出奇迹,温州就是这样奇迹的缔造者。穷山恶水还意味着蕴藏着自然资源和财富,只是现在没办法、没探明。想要成为温州,就必须有温州的商业精神和意识,湖南人搞革命是厉害,但和江浙人比似乎一直缺乏商业的传统。不过,和温州一样的是很多人都出来闯荡、打拼。邵阳有邵东、怀化有洪江,虽然规模、影响力和温州人没法比,可一样不乏成功案例。现在缺的是省里什么时候能夯实京广线、什么时候启动沪昆、洞庭湖沿线开发?什么时候能把这些真正能为百姓做事的官员派到那些恶山恶水的地方去启发民意。
说来说去,长沙市发展利于整个湖南省的发展;反之,湖南省真正发展了,才会进一步强化、夯实长沙在全国的中心地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13 09:58 , Processed in 0.043387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