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4-7-17 10:45:5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表述比较在理。
个人以为,一个城市的风貌主要看两个方面:一是历史积淀,一是物质积累。
我们的长沙,历史积淀当然毋庸置疑,至少国内前十乃至前五的影响力(长沙唯一缺憾是做国都机会太少)。但是长沙的物质积累有过断层,那就是1938年底抗战期间的“文夕大火”,几乎把作为主城区的湘江东岸全部烧光。所幸,长沙的文化积淀永远在这里——在岳麓山下和湘江两岸,是大火永远烧不去的。
近代湘军崛起,带来了湖南在经济、文化和教育等多个层面的积累爆发,当然包括我们的省垣长沙在各方面的发展。有人说湘军将领在平定太平天国过程中,把很多的财富带回了湖南和长沙,兴办实业和教育。民国时期有记者记录说:“(文夕大火前的长沙旧城)物质人力,欣欣向荣,全国都市中,充实富庶,长沙当居首要。” 只是一场文夕大火,让长沙百年缔造,付之一炬……
更重要的是,新中国成立之后,虽然“朝中有人”,但是湖南尤其长沙的经济建设,并未得到中央政府多少关爱的眼神,这种局面一直维持到改革开放初期。直到90年代中后期,秦光荣、张云川等长沙主政者,先是确立“西文东市”的发展战略,再从城市建设开始,不断激发工业潜能,大力改善交通条件,长沙终于爆发了!
湖南尤其是长沙近十年的飞速发展雄辩证明,在同等政策和相同条件下,湖南特别是长沙的发展,一定可以走在全国而不仅仅是中部的前列。
对长沙来说,历史积淀是恒久永远的荣耀,但是物质积累是一个不断上升进去的过程。长沙在中国历史上多次成为全国十大中心城市之一,我们期待长沙的早日复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