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5-1-25 16:34:5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八章 政策分区与空间管制
第一节 政策分区
第五十八条 政策分区目标
根据合肥经济圈城镇空间发展战略和规划建设要求,将合肥经济圈内深刻影响城镇体系长远发展大局的战略性资源和战略性地区以及开发建设用地,划分为不同类型的政策分区,有针对性地进行战略性的政策引导和社会、经济、环境综合治理,以确保合肥经济圈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第五十九条 政策分区类型
把区域内生态环境、城镇、产业和重大基础设施发展地区划分为8类政策分区,以便提出不同的引导和控制要求。具体包括:确保区域生态环境改善的生态保护协调区;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产业提升区;促进高端服务业职能聚集的中心提升区;促进区域均衡发展的经济振兴扶持地区和一般性政策地区;促进合肥、淮南、六安、巢湖、桐城城镇密集地区优化发展的城际规划建设协调地区;优化区域空间布局的区域性交通通道地区和区域交通枢纽地区。
第六十条 生态保护协调地区
(1) 生态保护协调区是指合肥经济圈范围内必须禁止或限制城镇建设开发的区域。主要是指为维护流域、区域生态平衡,减轻自然灾害,确保区域生态环境安全,依法划出一定面积具有重大自然、人文价值并发挥区域性影响的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特定自然区域。包括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大型湖泊水源保护区与湿地、重点生态公益林等。生态保护区范围一经划定,就必须按有关规定严格保护与管理。
(2) 加强区域合作,重点保护合肥经济圈主要水源地大别山水库以及淠河总干渠、大房郢水库、董铺水库、巢湖、淮河干支流、高塘湖、焦岗湖、瓦埠湖、菜子湖等地,合理开发利用长江水资源。重点保护合肥经济圈内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省级风景名胜区和主要森林公园等。加强巢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紫蓬山国家森林公园、上窑山国家森林公园、八公山国家森林公园、舜耕山国家森林公园、鸡笼山国家森林公园、太湖山国家森林公园、天井山国家森林公园、天堂寨国家级森林公园、八公山国家地质公园、八公山省级风景名胜区、南岳山-佛子岭省级风景名胜区、万佛山—万佛湖省级风景名胜区、大华山省级风景名胜区、天堂寨省级风景名胜区、铜锣寨省级风景名胜区、茅仙洞省级风景名胜区、舜耕山风景区、冶父山风景区、天马自然保护区、佛子岭自然保护区、霍邱东西湖水禽自然保护区、菜子湖水域省级自然保护区、小龙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龙眠山风景名胜区、嬉子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等的建设控制。
第六十一条 产业提升区
产业提升地区是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或较大的产业发展潜力,对加快合肥经济圈传统产业改造和新兴产业发展,建设新型工业化基地具有重要意义的地区。
(1) 为加快旅游产业发展,需要着力提升的地区是泛巢湖旅游综合开发区,加强紫蓬山、四顶山、岱山湖、瓦埠湖、八公山、上窑山、忠庙、姥山岛、半汤、汤池、银屏山、天堂寨、石笋、皖西大裂谷、万佛湖、龙眠山、孔城古镇、嬉子湖等旅游组团建设。
(2) 为加快钢铁和黑色金属冶炼产业发展,需要着力提升的地区有合肥瑶海经济开发区、霍邱经济技术开发区、冯井钢铁产业基地、庐江庐南工矿基地等。
(3) 为加快重化工产业发展,需要着力提升的地区有合肥循环经济园区、淮南煤化工基地、无为经济开发区、二坝经济开发区、乌江工业园区、庐南重化工业园区等。
(4) 为加快电力能源产业发展,需要着力提升的地区有淮南火电基地、长丰罗塘火电基地、六安大别山水电基地以及桐城抽水蓄能电站等。
(5) 为加快机械制造工业发展,需要着力提升的地区有合肥科技示范基地、合肥瑶海经济开发区、淮南经济技术开发区、凤台经济开发区、六安经济开发区、裕安经济开发区、淮南工业园区、含山工业园区、居巢富煌工业园区、桐城经济开发区等。
(6) 为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需要着力提升的地区有合肥高新技术开发区、淮南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肥蜀山经济开发区、合肥桃花工业园等。
(7) 为加快建材产业发展,需要着力提升的地区有长丰双凤经济开发区、肥东经济开发区、淮南工业园区和高沟工业园区等。
(8) 为加快农产品加工产业和食品工业发展,需要着力提升的地区有和县经济开发区、舒城经济开发区、霍山经济开发区、金寨经济开发区等。
(9) 为加快纺织服装产业发展,需要着力提升的地区有巢湖经济开发区、庐江经济开发区、桐城经济开发区、叶集经济开发区和寿县经济开发区等。
(10) 为加快高新技术、电子产品和新材料产业发展,需要着力提升的地区有合肥高新技术开发区、合肥蜀山经济开发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淮南经济技术开发区、淮南工业园、桐城经济开发区、双新经济开发区、凤台经济开发区和六安经济开发区等。
(11) 为加快汽车产业发展,需要着力提升的地区有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肥包河工业园区、合肥桃花工业园区、合肥岗集零部件产业园区等。
(12) 为加快民营经济发展,需要着力提升的地区有桐城经济开发区和桐城双新经济开发区等。
在统筹规划的前提下,优先安排和积极引导相关产业向该类地区集聚,并在产业发展规划的指导下对该类地区予以产业政策、财政转移、基础设施投资、用地指标等方面的扶持和支撑。
第六十二条 中心提升地区
中心提升地区是对带动合肥经济圈产业发展和产业升级,提升合肥经济圈经济竞争力具有现实或潜在的重要意义,需要进行重点建设和开发的地区。
(1) 依托合肥市滨湖新区,加快商务办公、信息咨询、金融保险、影视会展等现代服务业。
(2) 依托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发展临港产业园区,致力于光电子、物流等依托空港的产业部门的发展。
(3) 依托淮南市山南新区,发展行政办公中心、文教中心、体育中心、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业、交通枢纽、高端房产等功能,构建生态园林式的综合新城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