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10-20 18:42:11
|
显示全部楼层
秋日赞歌
2017年10月20日 作者:陈甜 阅读:
天凉好个秋,施工正当时。接连而至的秋雨将初秋的燥热冲散不少。为保证在明年3月底前顺利完成主塔施工,在商合杭铁路芜湖长江公铁大桥工地,建设者们正紧锣密鼓地上演着秋天里的“火之舞曲”。
10月17日上午,天空阴沉沉的,大雨似乎随时可至,商合杭铁路芜湖长江公铁大桥南岸施工现场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横梁上工人们在埋头苦干,争取让上塔柱继续快快“长高”。下午雾霾散去,浅蓝天空飘着几朵白云,气温稍有升高,南岸栈桥上,混凝土搅拌车轰隆作响,将混凝土输送至栈桥头的地泵,再通过浮桥泵管输送至3号主墩,进行上塔柱的浇筑施工。白色土工布包裹的地泵有节奏地震动着,我踩着它的节拍走到3号墩下方,往上看,高耸的塔吊直刺天空,“预防为主,标本兼治,构建三位一体安全保证体系”的红色竖幅格外醒目,时刻提醒大家注意安全施工。塔吊下,光洁平滑的塔身已由外扩向内收,弧度初显,秀美又大气。
芜湖长江公铁大桥是商合杭铁路的控制性工程,9月7日下午,商合杭铁路芜湖公铁两用大桥3号主墩上塔柱第一节混凝土浇筑完成,为上塔柱施工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据现场的负责人介绍,主塔外轮廓采用门型主塔,设置上下两道横梁,下横梁采用支架浇筑,上横梁采用托架浇筑。塔柱共分为23个节段施工,标准节段施工高度为6米,采用液压爬模系统施工,其中上塔柱施工共分14节段,目前塔身已施工至70多米,预计在明年3月就能长高至130.5米。
我轻车熟路地爬到墩顶,浇筑完成的横梁中间已没有了层层绑扎的钢筋,视野开阔起来,只见两端的塔柱上,混凝土经由8根混凝土分料槽向下浇注,整体看着就像一个小口矮方瓶。江面传来嘹亮的船舶鸣笛声,我扶着红白相间的护栏,恍惚间有种自己正坐轮渡游江的感觉。我伸长脖子向下看了一下,有点眩晕,连忙走到中间的支座垫石上靠着。
正好,技术员小刘从爬模上下来了,他笑着问:“你还恐高呀?这才50多米呢!”我不好意思地拉了一下救生衣:“也不是恐高,是有点怕水。”
我问小刘:“主塔高130多米,以后你们要一直这样爬上爬下吗?”小刘说:“不会的,马上就要装电梯了,以后上下坐电梯就行。”我点点头。看我手指来回在垫石上划来划去,小刘问:“是不是感觉很平滑?”“是的,我以前都没注意呢,以为混凝土表面都是比较粗糙的。”小刘说:“3号墩塔身采用的是C55混凝土,添加了新型黏度改性材料,降低了胶凝材料用量,同时加强施工过程控制,确保了主塔施工质量,塔身外观也更加光滑平整。”
江面的风渐渐凉起来,太阳收起它炽热又耀眼的光芒,温柔的余晖飘在天际,节节长高的3号墩,在夕阳的余光里祥和坚定地屹立于江面,我看到建设者们正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把城市建设的乐章谱写得更动听。岸上,搅拌车还在源源不断地向泵管内输送混凝土,车辆轰鸣的声音伴着泵管震动的声音,一起奏响秋天里建桥的赞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