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逸雪霁蓝

2024年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杭州经济城建发展综合(禁止政治人事讨论)

   关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4-6-24 11: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e02562 于 2024-6-24 15:54 编辑

西湖区与浙江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共建西湖紫金实验室

       6月21日,西湖区与浙江大学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浙大紫金港校区举行。双方签署《西湖区人民政 府 浙江大学进一步深化区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杭州西湖云创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关于共建西湖紫金实验室合作协议》,深入推进区校合作,共同开启协同发展、合作共赢的崭新篇章。

       浙江大学党 委书 记任少波,校长杜江峰,西湖区委书 记董毓民,区委副书 记、区长周扬见证签约。浙江大学副校长黄先海、吴健,西湖区委常 委、常务副区长高卫星,西湖云创集团董事长周建华分别代表双方签约。副校长王立忠主持,西湖区人 大常 委会党组书 记、主任叶伟平出席签约仪式。

       根据协议,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聚焦人才交流合作、产学研合作、文化交流合作、校地建设合作等内容,加快实现区校深度融合发展,共同将西湖区打造成首善之区,为学校在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中“走在前列”提供有力支撑。此次,西湖区再度“牵手”浙江大学,将合力共建高能级成果转化平台“西湖紫金实验室”,推动浙江大学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生命健康领域科研成果转化孵化及在西湖区的落地,支撑西湖区信创产业集聚发展。

       双方还将合力推进院地共建的浙江大学药学院鑫药创制园、智能电气技术创新基地、石虎山机器人创新基地、玉泉人工智能产业园、浙大工程师学院黄龙科创基地、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未来独角兽”新型产学研基地等平台高质量发展。同时,将“西湖之光”算力联盟做深做实,支持西湖区打造全国领先的算力供给高地

       任少波对西湖区委区政 府长期以来对学校发展的重视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西湖区底蕴深厚、人文荟萃,是浙江大学办学主体所在地,为学校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有力依托和良好氛围。进一步深化区校合作,要强化规划,瞄准“十五五”规划以及2035远景目标,对标全球最顶尖、科技最前沿、国家最急需、产业最高端,拉高区校战略合作的目标定位;要强化战略协同,深化高质量人才交流合作,强化产学研深度融合,共同打造高能级科创平台,推动高水平文化交流合作,在相互赋能中构建更为紧密的发展共同体;要强化共同治理,为区校融合发展创造更具竞争力的环境,推动战略合作取得丰硕成果,续写高质量融合发展的新篇章。

       杜江峰对双方未来高质量发展表示期待。他指出,近年来,区校不断强化战略互信,持续形成叠加优势,在高能级平台建设、高层次人才引育、高水平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学校发展保持蓬勃态势。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坚持创新驱动,积极发挥双方优势和能级作用,加大要素资源持续投入,提升产学研融合的叠加效应;要强化人才引领,合力引进人才、推进干部交流,促成高端智力的集聚赋能;要深化开放服务,推进国际创新和精品文艺要素向区校流动集聚,在必争领域打造特色品牌,为西湖区打造科教文创高地、活力品质城区,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董毓民代表区委区政 府对浙大长期以来对西湖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浙大与西湖渊源深厚、情谊匪浅,西湖区将继续竭力服务,力争实现成果转化“第一落地”、校友经济“第一选择”、优秀人才“第一栖息”。当前,西湖把“高校、高新、高人”当作三张新名片,认真落实省委加强“三支队伍”建设要求,创新开展“科技工兵”、人才干部挂职互派等工作,推动区校双向赋能。希望双方继续深化人才合作共进、激励共育、双向共享,让更多科技成果转化在西湖大地上落地生根,让更多求是“雄鹰”在西湖各尽其能、各显其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24 11:34: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e02562 于 2024-6-24 15:55 编辑

浙江省大运河文化研究院专家人才库成立仪式暨大运河焕新发展论坛举行

      6月17日上午,浙江省大运河文化研究院专家人才库成立仪式暨大运河焕新发展论坛在浙大城市学院举行。副校长(主持行政工作)、党 委副书 记杨波出席仪式并讲话,党 委副书 记叶桂方主持。来自高等院校、政 府机关、事业单位的省内外专家学者参加论坛。

      杨波在讲话中指出,此次浙江省大运河文化研究院专家人才库的成立是学校响应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积极推进有组织科研的有力举措,也是有效推动大运河文化研究的重要工作机制。她强调,要充分发挥人才库作用,从守护“流动的文化” 、打造“人民的运河”的高度,推进浙江省大运河文化研究院的建设。要充分对接国家战略和地方需求,有规划、有重点地开展研究,积极发挥大运河文化研究的咨政功能。要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真抓实干、加强联动,推动跨学科、跨领域合作取得新成果。要建立常态化交流合作机制、动态调整机制等,营造良好学术生态,开展高水平研究,助推大运河文化研究迈上新台阶。

      会上,叶桂方宣布浙江省大运河文化研究院专家人才库名单,研究院执行院长孙福轩介绍研究院建设发展情况,专家人才库代表围绕各自研究方向和研究领域进行发言。

       今年4月,在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之际,省 委宣传部与学校合作共建浙江省大运河文化研究院,集聚省内研究力量设置八个研究中心。作为研究院的建设主体,学校积极贯彻落实习 近平总书 记关于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重要论述,深入推进大运河文化的研究和活化利用等工作。截至目前,经过研究院前期谋划、精心组织,重点聚焦文化挖掘、活化与呈现表达等核心内容,已初步形成六大研究方向集群。学校将进一步强化学术导向、打造研究高地,在大运河文化发掘、活化、传承与利用等领域贡献城院力量。

       接下来,浙江省大运河文化研究院将紧紧围绕“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运行、高质量产出,打造全国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运河文化研究高地”的目标要求,在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及区域协调发展等多方面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推动中国大运河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主题论坛环节,中国水利博物馆党 委书 记、馆长陈永明,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刘士林,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张松,天津大学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主任青木信夫、副主任徐苏斌,山东建筑大学齐鲁建筑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姜波,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助理研究员冯书静,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助理教授孙淼,浙江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孙竞昊、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刘朝晖,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宫云维等专家学者结合研究院工作与人才库建设,围绕“大运河焕新发展”主题展开深入研讨,从大运河科技创新、人文经济、水利遗产、历史文献、文旅发展等多个方面发表专业见解、提供宝贵建议。

       会后,与会专家还进行了大运河文化考察,通过实地调研就如何深入挖掘大运河文化内涵,保护、传承、利用好大运河等内容进一步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24 11:48: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杭州极弱磁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正式启动

       近日,备受关注的国之重器——杭州超高灵敏极弱磁场和惯性测量装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完成工程规划许可核发。根据规划,杭州极弱磁场大设施项目选址位于高新区(滨江)的浦沿单元,用地规模约66.67亩,拟建总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其中地上约3.54万平方米,地下约1.46万平方米。项目形体设计理念来源于良渚玉琮,合并交叉平台等附属建筑结合山谷之势串联布局,形成条带状的建筑群落。

       该项目2021年10月列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十四五”规划》,此次核发工程规划许可后,大设施本体将于今年12月开工,预计2029年6月建设完成,2030年报请国家验收。项目将建成性能最高、空间最大的“零磁”空间以及指标领先的科学装置与仪器,提供极端弱磁环境和极端测量手段,有力支撑前沿科学技术、国家重大需求、生命科学及医学等领域研究,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四个面向”,支撑科技强国、质量强国和制造强国建设。这一国之重器建成后,可使我国超高灵敏极弱磁场和惯性测量技术保持领先优势。

       建成后,大设施不仅能使我国在相关技术领域保持领先,还将促进杭州高新区装备制造、生命健康等产业的科技成果转化。此外,它将为探索极弱磁场环境下新的科学发现提供可能,如零磁科学原创研究、磁异常探测及深空磁探测等,对国家海洋和太空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同时,高端心脑磁成像装置的研发将助力心梗、脑梗等疾病的研究与诊疗。

       中国科学院院士、杭州极弱磁场大设施总设计师、首席科学家房建成表示,项目建成后,将提供极端弱磁环境和测量手段,推动未来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此外,滨江区规划资源分局表示,将围绕该设施打造零磁科学谷,推动科研创新和产业新赛道发展。目前,五个交叉研究平台已启动规划论证,首个平台建设已开始。这一重大科技项目的启动,标志着浙江在科技创新领域迈出新的步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25 19:03:15 | 显示全部楼层
省发改委发布《关于调整优化临平艺尚小镇等5个命名小镇规划范围的通知》

       近日,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调整优化临平艺尚小镇等5个命名小镇规划范围的通知》,杭州有3个特色小镇规划范围调整。临平艺尚小镇、杭州医药港小镇、富阳硅谷小镇等3个特色小镇经省发展改革委同意,对规划范围进行了调整优化。

       临平艺尚小镇原规划面积3.22平方公里,拟调入1.7平方公里。调整后小镇规划范围为4.92平方公里,范围东至东梅路,南至吴郭街,西至星河南路,北至汀城路。

       杭州医药港小镇原规划面积3.4平方公里,拟调出0.28平方公里,调入1.7平方公里。调整后小镇规划范围为4.92平方公里,范围东至文渊北路,北至新建河,西南至绕城高速之间的合围区域。

       富阳硅谷小镇原规划面积3.1平方公里,拟调出0.18公里,调入1.99平方公里。调整后小镇规划范围为4.91平方公里,范围东至杭州地铁6号线野生动物园东站东侧,南至地铁6号线受降站南侧-320国道-青山湾-320国道,西至美达路-上林南路-龙溪北路,北至黄梅畈。




临平艺尚小镇、杭州医药港小镇、富阳硅谷小镇调整优化规划范围前后对比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26 10:5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杭港“双城记”|香港贸易发展局总裁方舜文携全球办事处代表赴杭州考察

       6月19日,香港贸易发展局总裁方舜文携全球办事处代表赴浙江杭州考察,与浙江省 委副书 记、杭州市 委书 记刘捷会面。19日下午,省 委副书 记、市 委书 记刘捷会见了香港贸易发展局总裁方舜文一行。朱华、孙旭东参加。这是两人半个多月间的第二次见面。此前的5月31日,在香港举行的杭州-香港高端服务业推介大会上,刘捷与方舜文一同出席,为两座城市的深化合作“站台”。
      
       刘捷表示,杭州正在着力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加快培育和形成新质生产力。希望发挥香港平台优势,共享杭州发展机遇,不断加强两地经贸、人文合作,深化科技创新协同,实现产业互补、融合发展。方舜文则表示,将进一步发挥香港贸发局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推进两地文化、科技等各领域务实合作,努力取得更多丰硕成果。

       方舜文表示,将进一步发挥香港贸发局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推进两地文化、科技等各领域务实合作,努力取得更多丰硕成果。

       6月21日上午,香港贸易发展局总裁方舜文率66人全球代表团莅临华策集团参观考察,与华策集团创始人、董事长赵依芳深入交流,共同推进全球节展的进一步合作。华策对双方未来合作提出倡议,希望与贸发局在展会举办、影视青年人才共同培养等方面继续加深合作,共同推动华语影视“走出去”。

      你来我往,在这几年已是杭州与香港的常态。从早期香港对杭州单向的商业地产投资,到杭州设立杭港高端服务业示范区,再到互设实体化运作的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杭港之间的“双城记”,打得火热。杭港合作,背后是一场借力计:杭州借香港走向海外,香港借杭州连接内地。在这条线的两头,是杭州更需要香港,还是香港更需要杭州?

       香港对于杭州来说,是最大外资来源地。“香港对杭累计投资额,居所有境外国家和地区的榜首。”杭州市投资促进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截至5月底,港资企业共在杭投资了8355个项目,累计投资总额达到2570亿美元,其中2024年1-5月投资总额49.7亿美元,新设项目168个,同比增长17.5%,实际利用外资31.4亿美元。

       巨量的港资,看中杭州什么?杭州希望从港资身上获得什么?过去几年,香港看杭州的眼光,一直在发生变化。最早是看中商业地产。2017年,杭州市投资促进局挂牌成立后,快速成立了港澳招商专班,专门针对香港开展招商引资,重点是以高端商贸综合体为主的高端服务业。

       “这之前,在杭州投资商业地产的香港企业,还只有嘉里集团。”杭州市投资促进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杭州人口快速增长、城市能级提升等,大量香港地产企业看中了杭州商业地产的前景,大鳄纷纷布局杭州。仅在2019年,香港对杭投资中,嘉里、恒隆、新世界、新鸿基、香港置地等在杭项目总投资近1000亿元人民币,创造了历史新高。这当中就包括当下杭州在建的多个地标项目,如恒隆广场、新鸿基IFC等,这些项目都将重塑杭州的商业格局

       但在这两三年,杭州对香港的需求,不再是单纯的商业地产领域。双方合作的重点,转移到了高端服务业、科技创新领域。香港感知到了杭州需求的变化,双方快速找到了新的合作机会。

       “我们一直致力推广香港作为双向环球投资及国际贸易枢纽,一方面鼓励更多优质港商积极开拓内地市场,另一方面也通过我们每年举办的多个专业贸易展览和国际论坛,助力杭州企业利用香港的营商平台迈向国际。”方舜文介绍,杭州与香港的合作在不断加码:去年,杭州市投资促进局开设的全球招商季活动,就以香港为首站;今年,杭州14家企业再次组团参与香港创科展,获得了来自香港、马来西亚、中东及南美地区的订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26 11: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5月31日举行的杭州-香港高端服务业推介大会上,杭港再将合作向前推进。当天共有8个合作项目签约、总投资约42亿元,涉及科技研发、基金投资等重点产业。

       杭州对于香港来说,是一个接轨内地科技创新机遇的桥头堡。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前几年的香港,深受科技创新活力不足的困扰。曾经的香港,大力发展外向型、市场化经济,成功抓住西方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契机,成为了国际金融中心。但在近些年,由于对科技创新重视不足等原因,香港在这场经济赛跑的马拉松里,没能继续保持高速发展。2020年,香港经济较上年实际下降了1.2%,创下了自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的增速新低。

       香港需要科技创新。2022年,国家主 席习近 平来到香港科学园考察时指出,特别行政区政 府要把握时代发展大势,把支持创新科技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发挥好科技创新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几个月后,香港特 区政 府公布了《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提出了打造国际创科中心的愿景,其中明确的四大发展方向之一,就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将数字经济作为“主攻方向”的香港,与杭州的合作是水到渠成,也是天作之合。“香港是全球服务业主导程度最高的经济体之一,服务业也是杭州经济的战略支柱,双方特色优势高度契合,推动高端服务业合作大有可为。”刘捷在杭州-香港高端服务业推介大会发言时,提到了香港与杭州的产业结构有很多相似之处。

       高度发达的服务业,是杭港联手的基础。香港的服务业占GDP的比重,长期保持在90%以上。而2023年杭州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70%,目前杭州正在打造的国际新型消费中心、国际文化创意中心、国际金融科技中心、全球数字贸易中心,也与香港非常匹配

       “无论是文化创意还是科技创新,杭州都提供源源不绝的机遇。”方舜文说。对于香港来说,杭州数字经济发达,上市企业居全国第四,人才净流入率连续多年全国第一,大量处于快速成长期、壮大期的企业,存在到香港融资、开拓海外市场、开设研发总部招引人才等需求,这将为香港提供创新源。同时,借助杭州快速提升的城市能级,香港还可以杭州为支点,链接内地充沛的创新要素。

       杭州企业反向投资香港的趋势,已有显现。截至目前,有56家杭州企业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杭州企业累计在香港投资了1051个项目,投资额高达46.6亿美元。

       杭州要借香港走向海外,香港要借杭州链接内地。杭港“双城记”各取所需之外,能为企业带来什么?

       “杭州民营经济活跃,很多企业的出海需求,以前是通过自发行为实现的,而现在杭港之间基于已有的合作,希望利用资源更为丰富的平台为企业搭建载体,实现更高水平的‘走出去、引进来’。”杭港科创服务(杭州)有限公司董事长姜江所说的载体,就是在杭州市科技局的指导下,由杭实集团牵头与香港之间合作共建的一平台、两中心、一基金。

        这是香港与内地城市之间,从未出现过的合作模式,将为企业利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带来前所未有的便捷。一平台即杭港科技协同创新合作交流平台,两中心即杭州在香港设立杭州创新孵化中心、香港在杭设立香港成果转化中心,一基金即杭港两地科技成果转化基金。

       杭州创新孵化中心(香港)有限公司已与香港科技园公司签署联合孵化计划合作协议。杭州在香港设立的创新孵化中心现处于筹建阶段,预计2024年底建成后能为企业提供场地空间和孵化配套服务。在此之前,香港科学园从来没有设立过类似的“园中园”,所有企业入驻时,都需要单独与香港科学园的运营方对接,少则半年,多则一年以上。有了杭州创新孵化中心后,企业可以在此软着陆,无缝对接香港科学园。

       一旦企业在香港扎根,杭港科技协同创新平台能提供的,远不止空间那么简单。在杭州首批14家拟进驻香港科学园的企业中,有不少来自生物医药产业链。原先,在内地的企业想要申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注册,是非常困难的。但在香港成立研发总部之后,就能借助香港高度接轨欧美的标准,同步在内地与欧美申请相关注册,能够大大缩短其在国际市场的上市时间。

       而杭港两地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则为杭港两地提供了一种工具,能够让杭港之间的合作,快速融入香港的投资圈,从而获得优先投资权等。目前,正在筹备的杭港两地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首期规模预期2亿元,现与香港本地创投基金、大学创新及科技基金洽谈合作,将重点投资香港及海外拟在杭州落地的项目、杭州或海外拟在香港发展的项目。

      从平台到资源,充分用好国内国际的市场和资本,杭港已经紧紧拧成了一股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26 18: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数据局副局长沈竹林调研中国数谷、杭州数据交易所

       近日,国家数据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沈竹林一行莅临“中国数谷”开展调研。浙江省数据局党组书 记、局长金志鹏,杭州市政 府副秘书长、市数据局党组书 记、局长徐青山,滨江区委副书 记,管委会主任、区长郑迪,杭州市数据集团董事长章建光等人陪同调研。

       在中国数谷展厅,沈竹林听取了杭州数据交易所整体运营情况的汇报,重点了解了平台体系搭建运行状况及公共数据授权运营业务概况。

       杭州数据交易所作为“中国数谷”建设的重要载体,积极参与落实中国数谷“十个一”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工作,持续推进“三数一链”数据可信流通基础设施框架建设,稳步推动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实现“一地授权、全国互认、数据互通”,争创国家级数据交易所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27 17:55:49 | 显示全部楼层
北航副校长赵巍胜率团赴意大利、法国进行交流访问 推动杭州国际校园高质量发展

       6月20日至23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赵巍胜率团赴意大利、法国进行工作访问,进一步拓展对欧合作。代表团访问了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都灵理工大学等北航伙伴院校,出席了在法国巴黎举办的中法教育发展论坛,取得多项务实成果。

       在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赵巍胜一行会见了对华合作副校长朱利亚诺·诺奇(Giuliano NOCI),校长代表、北航客座教授恩里科·齐奥(Enrico ZIO),工业和信息工程学院外事负责人弗兰科·贝尔内利·扎泽拉(Franco Bernelli ZAZZERA)等。双方就拓展硕士、博士双学位项目,聚焦杭州国际校园开展合作,加强校际交流互访等议题进行了交流研讨,达成重要共识

       在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赵巍胜一行会见了分管人事副校长、航空学院教授史蒂芬·祖卡(Stefano ZUCCA),航空学院博士项目负责人马科·盖尔洛内(Marco GHERLONE),对华合作负责人马可·贝加尼(Marco BEGANI)等,双方就建立博士双学位项目,拓展联合实验室合作,加强航空航天、机械工程、自动化等重点领域合作进行深入研讨。

       在法国期间,赵巍胜一行出席了由两国教育部共同举办的首届中法教育发展论坛、由北航与法国**理工大学集团共同举办的“数字经济、产业变革和工程教育”论坛,并与法国重点合作伙伴院校负责人进行了友好交流。

       访问期间,赵巍胜还看望了北航在意大利、法国交流学习的部分学生,详细了解了他们在外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听取了他们对国际化人才培养项目的意见和建议。

       此次出访是落实学校UPS国际化发展战略、优化对欧合作布局的重要举措,进一步巩固和拓展了学校与意大利、法国一流高校的伙伴关系,为下一步学校全面深化校际合作、拓展双学位项目、推动杭州国际校园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向都灵理工大学赠送北航三校园画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27 18: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北航校长王云鹏率团赴法国开展交流访问

       6月20日至23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王云鹏率团赴法国巴黎,出席中法教育发展论坛及科教人文交流活动,访问在法伙伴院校。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中法工程师学院、数学科学学院、杭州国际创新研究院等单位负责人随行访问

       在法期间,北航与法国中 央理工大学集团联合举办的“数字经济、产业变革和工程教育”论坛在巴黎路易大帝学校召开。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副部长陈杰,法国中 央理工大学集团主 席索贝朗(Romain SOUBEYRAN),以及来自中法两国教育行政部门、高校、科研院所及知名企业的80余名代表出席了本次论坛。怀进鹏,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萨克雷大学教授艾尔伯·费尔(Albert FERT)在论坛开幕式上致辞。王云鹏代表联合举办方致辞并主持论坛主旨报告环节,来自中法两国高校、科研机构的7位专家学者围绕论坛主题分别作主旨报告。

       论坛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电子科技大学,法国中 央理工大学集团、法国夏约学校、巴黎西岱大学、里昂第一大学、鲁昂高等电子工程工程师学院等来自中法双方的9所高校签署了一系列国际合作协议。王云鹏代表学校与中 央理工大学集团签署建立碳中和研究中心谅解备忘录。怀进鹏与艾尔伯·费尔共同见证了签约仪式。

       在北航与法国中 央理工大学集团开展战略合作20周年之际,两校还举办了中法大学校长座谈。怀进鹏、陈杰,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公使陈力,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杨丹、社会科学司司长徐青森,以及国家留学基金委秘书长生建学出席了座谈。参加本次座谈的还有北京大学校长龚旗煌,同济大学校长郑庆华,中山大学党 委书 记陈春声,山东大学党 委书 记任友群,电子科技大学校长胡俊,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校长孙友宏,中国政法大学党 委书 记胡明,法国中 央理工大学集团主 席索贝朗,欧洲商学院校长刘国坚(Léon LAULUSA),巴黎高等物理化工学院校长万桑·克好盖特(Vincent CROQUETTE),法国阿尔多瓦大学校长帕斯夸莱·马默(Pasquale MAMMONE),法国凯致商学院校长亚历山大·德纳维耶斯(Alexandre de NAVAILLES),北航中欧合作委员会联合主 席、法国技术科学院院士科赛(Gerard CREUZET),法国巴黎西岱大学教授、法国医学科学院院士马克·德尔佩克(Marc DELPECH),巴黎综合理工学院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让-皮埃尔·布吉尼翁(Jean-Pierre BOURGUIGNON),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杰拉德·莫罗(Gérard MOUROU)等近40位中法两国大学校长、专家和产业界代表。座谈由王云鹏主持。

       怀进鹏、索贝朗先后致辞。怀进鹏在致辞中表示,中法教育合作历史悠久、成果丰硕。近年来,两国高校在教育、科技、人才领域的合作全面深化,产出了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培养了一批高素质创新人才。面对气候变化、人类健康等全球性挑战,希望中法大学校长落实两国元 首重要共识,共同推动双方高校持续加强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增进两国友谊,用高素质人才和高质量科研成果造福全人类。

       索贝朗代表法国中 央理工大学集团致辞。他表示,在中 央理工集团和北航签约创办20周年以及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庆祝中法友谊具有特别的意义。中法工程师学院的创办,是中法两国教育模式融合的典范。希望双方发挥中法工程师学院的平台作用,进一步带动双方在科教合作和文化交流上的深入合作,更好地促进中法两国的友谊发展。

       王云鹏在主持时指出,今年恰逢北航与法国中 央理工大学集团合作20周年,二十年来,双方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等方面深入合作,取得了多项阶段性成效。面向未来,北航将全面深化与中 央理工大学集团合作,进一步推动中法科教合作和人文交流,共同探索中法教育模式深度融合、校企深度融合的卓越工程师教育新模式。

       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为落实习 近平主 席与马克龙总统达成的合作共识,两国教育部在法国巴黎共同举办了“2024中法教育发展论坛”。代表团一行出席了论坛,并参加了教育部、中国驻法国大使馆、中国驻欧盟使团等共同举办的“3年1万,欧洲翻番”倡议启动活动,共同见证中法教育合作系列重要成果。期间,王云鹏与法国高等教育和科研部部长西尔维·勒塔约(Sylvie RETAILLEAU)亲切交流,双方表示将进一步拓展高等教育领域的对话与合作。

       本次出访是在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北航与法国中 央理工大学集团合作20周年的重要节点上,开展的一次友好之行、开拓之旅。是落实中法两国元首重要会晤精神、深化学校UPS国际化发展战略、拓展对法科教合作与人文交流的重要举措。对于巩固学校与法国高校、科研机构等合作伙伴关系,提升北航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27 19:4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山老妖怪 于 2024-6-27 20:06 编辑
逸雪霁蓝 发表于 2024-6-27 17:55
北航副校长赵巍胜率团赴意大利、法国进行交流访问 推动杭州国际校园高质量发展

       6月20日至23日, ...


看来,杭州国际校园又增加了意大利米兰理工、都灵理工两个合作对象。  只是不知道未来是新建个“中意理工学院”合作招生,还是原本的中法学院学生多一些交换生渠道。



我只是希望与这些新增大学的合作,都能带来类似于中法航空学院这样的新增中外合作学院,带来新的招生增量、新的教师和研究人才的储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27 20: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黑山老妖怪 发表于 2024-6-27 19:49
看来,杭州国际校园又增加了意大利米兰理工、都灵理工两个合作对象。  只是不知道未来是新建个“中意理 ...

提到开展双学位项目合作,就不只交换生,交换生不足以拿双学位。以表述内容看意大利米兰理工的双学位项目应该主要面向杭州国际校园,意大利都灵理工博士双学位项目面向整个北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27 22:5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山老妖怪 于 2024-6-27 23:08 编辑
逸雪霁蓝 发表于 2024-6-27 18:15
北航校长王云鹏率团赴法国开展交流访问

       6月20日至23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王云鹏率团赴法国巴 ...


感觉在中欧高教合作方面,北航走在国内所有学校前面,这次北航访欧系列活动,与法国中Y理工大学、法国教育界等交流,是教育部部长参加、北航唱主角的。

而且是国家LD访欧之行后,紧接着访欧的第一个(批)中国顶级大学率团访欧合作,更像是具体落实LD部署的国家安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28 08:3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法意都来了,牛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28 10:02:07 | 显示全部楼层
黑山老妖怪 发表于 2024-6-27 22:51
感觉在中欧高教合作方面,北航走在国内所有学校前面,这次北航访欧系列活动,与法国中Y理工大学、法国 ...

所以说北航国际合作办学特例,目前暂时趋势对高端定位国际合作办学形式并不好,国内支持,对手限制。限异地前全国大量建成和新增新签约异地+国际合作办学项目且越增多趋势,所以为全国维护传统高教分布格局限异地,国际合作办学仍放开。有意思是限异地后,实际连国际合作办学一起消失。

北航杭州建成是仅有特例,另小规模办学不算。先前全国各地都积极引进异地或国际合作办学。异地被限后国际合作还放开甚至支持,结果却没什么发展,显然不是各地突然对引进名校没兴趣,国际合作办学国内虽支持,国际环境是限制。北航杭州成为全国仅有最成功新增国际合作办学案例,不是北航或杭州走在前面或特别积极,而全国其他地方不积极。

是你也认识到北航杭州国际核心不是靠北航或杭州力量推动,实质是国 家安排,国 家意志。客观环境有利则全面出击争取最大成果,客观环境不利则集中资源力量争取特定地方突破。北航杭州国际是外部合作环境并不有利趋势下国 家重大对法队欧国 家级国际合作平台,所以北航杭州国际办学属国 家集中资源力保特殊项目,不具有普遍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28 11: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9 14:11 , Processed in 0.068992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