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12-22 17:35:57
|
显示全部楼层
简单的说就是先行由资本公司“紫光控股”控股长江存储,而非专业出身的芯片设计公司紫光国芯。文中已经交待了紫光国芯目前不控股的原因,即缺钱,而如果通过非公开等渠道募集资金完成控股又太慢,所以“紫光控股”就先替紫光国芯接了下来。再看紫光国芯,其目前的主营业务是芯片设计,今后分两种可能:
1.如果以后紫光国芯打算做存储器芯片制造,这就与长江存储有竞争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紫光国芯的爷公司紫光集团承诺紫光国芯自“紫光控股”控股长江存储24个月内,随时可以再把紫光控股持有的长江存储的股份买回来。如果24个月期满紫光国芯没有提出收购长江存储的股份,则紫光集团承诺在24个月到期后再给18个月时间内把紫光控股长江控股的股份托管给紫光国芯管理。
2. 如果紫光国芯将来自己不做存储器芯片制造,紫光集团就不对紫光国芯控股长江存储做硬性要求。国芯届时按照实际情况再决定是否控股长江存储。
芯片设计公司紫光国芯目前控不控股长江存储,个人认为对后者没有什么影响,有影响也是忽略不计,因为前者以搞设计为主,对后者芯片制造工艺的提升并无很大的帮助。现在是搞芯片设计的多,谁的设计优就选谁的。华为的海思找ARM设计的芯片架构,自己再完善具体设计,再委托三星生产。而且长江存储也可以买国外的芯片设计来生产,对长江存储来说最重要的是制造工艺!以后长江存储生产工艺稳定了,有竞争力了,轻松买下一家芯片设计公司。这样到时就是搞制造的吞下搞设计的,而不是现在计划的搞设计的控股搞制造的。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