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陌生城池

【城池随纪】东梓关 & 富春山馆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9-1-4 12:25:22 | 显示全部楼层
holy01 发表于 2019-1-3 23:26
顶城池兄的随记!东梓关改造的很不错,风格得体

杭州的乡村更新,也经历了很多的曲折。

自发状态下,最早是萧山、临平一带的乍富露怯,琉璃瓦,蓝玻璃,不锈钢球,怎么恶俗怎么来,曾经的粉墙黛瓦江南韵致毁坏殆尽,最为可惜。好在几十年过去了,也到了新一轮更新的时机,重造的改善了许多。后来是老余杭、径山、长乐、临安一带相对后富的,后发优势,开始模仿别墅造型,在山水田园环境映衬下,还不错。

接着是**主导的“新农村建设”时期,各地造了一些复制粘贴的楼,毫无灵魂,在此过程中,也摧毁了一些农村传统建筑。再后来,就是还在进行中的“美丽乡村”建设,还是统一规划,**提供几款可选设计方案,比之前呆板的是好多了。

与此同时,借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之机,杭州较早启动了农村历史建筑保护,在一些本就列入整体保护的古村落比如富阳龙门、桐庐深澳、建德新叶之外,只要是风貌尚存,即使局部,也开始保护修缮。而历史建筑之外的不当建筑,怎么处理,新的需求,怎么应对,还是一个难题。

而此时的富阳开始了最为可贵的尝试——请了绿城设计东梓关,美院设计文村——走出了一条新路,都是在保留修缮原有古村落的同时,拆除后期不协调建筑,在外围新建回迁房,这些回迁房的设计,在风貌上对接古村落,但又不是简单复制仿古,而是在传统中出新,是意象气质的传承与呼应。可谓是乡村更新“看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成功案例。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4 14:5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又见城池好贴 东梓关这样的村子不可多得 主要还得看当地村民能不能接受这样的新理念 不然都是白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4 17:4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陌生城池 发表于 2019-1-4 12:25
杭州的乡村更新,也经历了很多的曲折。

自发状态下,最早是萧山、临平一带的乍富露怯,琉璃瓦,蓝玻璃 ...

感谢科普!希望未来杭州能在这条路上继续探索前行,打造更多成功的案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4 21:53:09 | 显示全部楼层
陌生城池 发表于 2019-1-4 10:38
这个应该会考虑到并加以解决吧。
主要是这个起伏连绵的屋顶象征了群山,局部用一些旧砖瓦形成肌理效果, ...

建筑表皮一般有两个作用,防护和装饰,两者得兼并都出色算是上品。假如因为实现装饰作用而带来额外的防护处理,甚至加剧破坏,这就本末倒置了。而表皮下的额外防护层,从长远来说, 就是处处都有可能出问题的定时炸弹。
王的作品,贴身实用的很少。目前看过的几个作品,形式主义大大超过了实用主义(亲戚在象山校区,对于每天的亲身体验常常在朋友圈里吐槽)。这类的还有马岩松的大部分作品(包括第一个国际竞标成功的Mississauga梦露大厦,有朋友住那里曾经造访过,里面的格局分割一言难尽)。在本土设计师崛起的大潮中,通过吸引眼球,情怀或者寓意吸引了第一波关注后,实用、形式和主义的兼顾才是他们要做的大课题吧。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4 21:56: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杭州老城区的城市更新希望受点启发吧,再不济去学学福州的改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5 23:5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6 00:5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已经好于大部分的中国农村了,我心目中农村的现代化和改造应该就是这般模样,不盲目拆迁,就地取材,废物利用,满足现代人的基础设施,还有高度的美学和人文注入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7 14: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漂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7 16: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梓关的那杭派民居,真华而不实,为了外表而牺牲内在, 1、如果进去楼里看过,3楼 就一阁楼, 压根不能住人, 2、开窗,完全为了迎合外立面, 实际阴雨天气,室内采光相当差·
另外,室外的景观环境的做的真的差,“空” 跟实际方案 不知道差那里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8 10:47:40 | 显示全部楼层
陌生城池 发表于 2019-1-4 12:25
杭州的乡村更新,也经历了很多的曲折。

自发状态下,最早是萧山、临平一带的乍富露怯,琉璃瓦,蓝玻璃 ...

还是径山、长乐那边的农村感觉最好
日本农村也是类似的,虽然看起来有点乱,但是干净卫生错落有致,当然日本的会更好一些

这种**引导的改造,总觉得跟原有部分结合的不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2 20:44:38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中式建筑好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13 12:04:10 | 显示全部楼层
nick89910 发表于 2019-1-4 14:53
又见城池好贴 东梓关这样的村子不可多得 主要还得看当地村民能不能接受这样的新理念 不然都是白搭

是的,人的因素是最关键的。但人也是受环境影响的,好的人居环境,多少会影响人的行为举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13 13:0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杭州无名氏 发表于 2019-1-4 21:56
杭州老城区的城市更新希望受点启发吧,再不济去学学福州的改造

杭州老城区的更新,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或者说,踩的点子有点不太准。

改开后的各地粗暴的旧城改造,因为一句以讹传讹的“美丽的西湖,破烂的城市”,杭州可谓最积极了,生生把古都、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肌理和建筑风貌差不多拆了个精光。使得杭州永远失去了“保老城、建新城”,“名湖+古都+新城”的完全可以媲美世界名城的格局。

然后是90年代末开始的“旧包新”+“新加坡”,对老公房进行平改坡和外立面刷新。在当时算是领风气之先,但这种因陋就简涂脂抹粉的惯性,却一直延续了下来,即使后发城市比如福州等已经有了全新的材料和操作。我们一如既往涂料大法,只是从灰色变土黄而已。

然后是在拆除了太多优秀建筑后,幡然醒悟,说50年的历史建筑,应保尽保,都不能拆,就有点矫枉过正的感觉。那么雍容端方的老城站拆了,那么美轮美奂的荐桥洋行拆了,城西那么多学府气息浓厚的老校园拆了,不伦不类的浙江展览馆却保下来了,保也就算了,至少改造下,结果除了把中庭变成室内,整个更铁板一块更蠢笨外,没有任何对接当下更遑论化腐朽为神奇的出新。

整体的历史文化名城风貌不存,再说说剩下的几个历史街区的更新。河坊街、南宋御街,都算早的,做得也过得去;大兜路、小河直街、拱宸桥西,也是有机更新理念的实践,在业界和公众都挺受肯定。但最珍贵最稀缺的湖滨历史街区,却交由银泰这样不靠谱的开发商和波士顿这样山寨的设计方去操作,完全做坏了。剩下的地块零敲碎打,一拖再拖,失去了整体更新为类似太古里这样的机会。原本应该是最顶级的湖光山色映照、人文底蕴加持、繁华商业闪耀的城市门厅就这样平庸乃至蒙羞下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13 13: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wu_lou 发表于 2019-1-7 16:18
东梓关的那杭派民居,真华而不实,为了外表而牺牲内在, 1、如果进去楼里看过,3楼 就一阁楼, 压根不能住 ...

没觉得华而不实,恐怕是你言过其实了。
首先,东梓关的新民居是很质朴的,用的都是最传统最常见的材料,造型也只是传统的简约化而已。
阁楼本来就不是常规起居尺度,不然就不叫阁楼了。之前农民自建房3层、4层、5层的造上去,那才叫华而不实。这个2层半是很收敛的设计,回归实用尺度。
开窗朝南面的,都比较大,侧面和北面比较小,这也符合气候实际。
乡村的室外景观环境,能做到这样清新简朴,已经够好的了。当然,现在新种的树还没长开,整体还缺点恰到好处的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13 13:33:51 | 显示全部楼层
acaoacao 发表于 2019-1-8 10:47
还是径山、长乐那边的农村感觉最好
日本农村也是类似的,虽然看起来有点乱,但是干净卫生错落有致,当然 ...

我个人也挺喜欢径山长乐一带的自建房,可谓经济和审美基本匹配的产物。
但更多的个人自发建房,按现有的素质,那就是五色琉璃瓦+七彩瓷砖+糖葫芦顶,而zf统一的新农村,又呆板无趣至极。
所以,现阶段学院派介入乡村实践,还是有其积极意义的,虽然有时有点不接地气,但比之俗气和匠气,还是要好多了,至少是审美的引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6 21:25 , Processed in 0.060821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