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yangyiping2053

[江城资讯] 2020年8月8日至9日武汉新闻汇总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8-9 18:4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杭高铁到上海最快,有战略性应该重点考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9 18:43:13 | 显示全部楼层
cccs 发表于 2020-8-9 18:05
那个是中央网信办负责的,属中G中Y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不是工信部

哦哦,了解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9 19: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FTTF 发表于 2020-8-9 17:38
有一种很强烈的预感,综合性科学中心遇到了阻力。获批的几个从来没有这么大动静,至今某决策部门毫无松口。

想多了,科学院刚刚搞定,应该快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9 19:20: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scorpion555 发表于 2020-8-9 19:13
想多了,科学院刚刚搞定,应该快了

不是科学院审批好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9 19:30:20 | 显示全部楼层
FTTF 发表于 2020-8-9 19:20
不是科学院审批好吧

还是概率比较大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9 19:42:12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期”青睐武汉 民企看好湖北!

“知名民企湖北行”实地行活动,将于8月11日至12日在武汉举行,活动以“心手相连、助力湖北”为主题,全国知名民营企业家将齐聚武汉,为湖北疫后重振建言献策、加油助力。二季度开始,不少在汉民营企业,看准武汉疫后重振新机遇,纷纷扩产,“二期现象”成为武汉重振的高频词汇。

这两天(5号),一款号称“全球最高端LCD平板”在全球上市,它是世界首款120Hz incell产品,也是全球首批硬件低蓝光LCD平板显示屏。这款产品的显示屏,由武汉华星光电制造。

武汉华星光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治福:“我们集成了一个华星自主研发的低蓝光技术,可以把有害的蓝光降低到现有水平的50%以下。”

目前,武汉华星光电t4项目二期、三期产线正在建设,投资额从350亿元增至385亿元。待全部产线调试完成,年产值预计可达300亿元。

武汉华星光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治福:“T4的二期和三期我们已经开始进行设备的搬入,预计从明年开始二期会投入量产。未来我们在中小尺寸面板会提供包括更窄的边框,甚至在笔电上可以提供给360Hz以上的快速(响应)的视觉体验。”

投资的追加并非个例,武汉本土企业长江电气,受疫情影响丢掉了不少订单,但却始终看好武汉。前段时间,光谷专门召开民企座谈会,ZF各部门帮助企业找堵点、出对策,这让参会的长江电气董事长王新城更加坚定信心。目前,他们追加投资1.2亿元的二期数字化工厂,正加紧建设中,11月就能完工投产。

长江电气董事长王新城:“国家启动了新基建的建设,我们这个产品就是新基建里面比较重要的能源管理系统,每个基站建设大概2万6的产品,这个量非常大,对企业发展机遇非常多。我感觉我们企业在光谷这一块宝地上,未来企业发展更有信心。”

追加投资的底气,正是来自于湖北营商环境的优化,ZF“店小二”般的服务。今年,迈瑞医疗投资28亿元,建设武汉研究院项目。企业人员虽然没有一位在武汉,但从拿地到开工仅用了26天,这是光谷迄今审批最快的项目。现在,迈瑞医疗决定追加投资,在武汉研究院基础上再建生产基地,总投资从28亿元增加到45亿元。

迈瑞医疗集团公共关系部经理刘嘉文:“ZF效率很高,坚定了我们在武汉继续投资生产的信心,所以我们又同时决定马上再拿第二块地建设我们的生产基地。“

目前,武汉正在建设中的“二期”,还有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二期;小米、金山(武汉)总部二期;日资企业东普雷(武汉)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疫情期间追加投资2亿元,工厂二期也已开工;武汉天马,投资145亿元建设的二期项目,年内有望投产。

还有一大批“二期”甚至“N期”的投资意向,还正在向武汉涌入。8月11日至12日,“知名民企湖北行”即将展开,一大批知名民营企业家将带着资金与项目来到武汉,“力撑”湖北疫后重振。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在新能源、智能制造、互联网+方面,加大在湖北的投资,为湖北落实六稳六保工作、重振经济 、实现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全国工商联知名企业委员会轮值主席、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我们将加大在湖北的投资,新建一批节约环保的大型生猪养殖基地。”

复星国际董事长郭广昌:“我们也将进一步加大在湖北武汉的投资,尤其加大在大健康领域的投入。”

传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冠巨:“我们十分愿意加大对湖北的投资力度,加强建设智能物流基础设施。”

360集团董事长周鸿祎:“湖北是我的家乡,湖北也是投资的热土、兴业的宝地,湖北发展潜力很大,我对湖北发展充满信心。”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雷军:“我带领小米、金山和顺为,将会加大投资力度,积极参与湖北疫后重整和经济发展。”

楚商联合会会长 泰康保险集团董事长陈东升:“我们泰康保险集团和全体楚商,全力做好就业、投资、带货,一定和家乡人民战斗在一起,同舟共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9 19:45:16 | 显示全部楼层
免票首个双休日,武汉多个A级景区预约满额

长江网8月9日讯(记者叶飞艳)全省A级旅游景区免门票预约游玩的首个双休日,武汉多处景点人气爆棚,武汉海昌极地海洋公园、杜莎夫人蜡像馆等景区入园游客迅速达到峰值。

武汉海昌极地海洋公园免费首个双休日,园区游客增长迅速,整体游客量同期环比增长1倍以上。8日13时,达到园区最大承载量的50%。9日上午10时30分,当日预约达武汉海昌极地海洋公园最大游客承载量的50%。根据限流要求,请游客择日预约,并按预约日错峰出行。

园区工作人员提醒,为保障游客游玩安全与出行体验,请勿未预约就到达园区,未预约游客不能入园。请游客一定提前通过ZF官方预约通道,预约出行,错峰游玩。

8月8日晚,凤娃古寨夜影秀活动现场人流爆满,一场包含星空露营、舞美演艺、篝火晚会、泼水节、焰火秀等活动的夜晚狂欢在这里上演。截至20时,景区已入园游客近9000人,即将接近景区单日最大承载量的50%(10000人),且此时仍有游客陆续前来游玩。为确保游客出行安全,凤娃古寨景区当即发布旅游红色预警,提醒正前往景区的游客调整行程安排。

同时,凤娃古寨景区启动应急预案,同步启用4个应急出园通道,有序引导出园游客。园内加大安保人员,加强巡查频次和疏导。

武汉杜莎夫馆9日上午10时发布公告,当天预约人数已达当日承载量的50%,请游客选择其他时段出行。据介绍,武汉杜莎夫人蜡像馆暂行每日人员限流为平日1800人/天,周末及节假日1950人/天。景区特别提醒,仅凭身份证无预约不能验证入馆,天气炎热,为了游客更好的游览体验,请在官方平台预约后再出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9 19:4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地理标志换标到今年底,武汉企业请加快申请

长江网8月9日讯(记者刘睿彻 通讯员林治国)
9日长江网记者获悉,我省公布了获准使用新版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的135家企业。换标工作持续到今年底,提醒武汉拥有地理标志商标或产品的企业勿错过换标时间。

地理标志是知识产权的重要内容,也是一种产地标志。有助于土特产实现从卖特产到创品牌。如法国香槟区的香槟、中国武汉的洪山菜薹都属于地理标志。世贸组织成员均需对地理标志进行保护。包括房县花菇、孝感米酒在内,目前湖北有13项地理标志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保护名录。

据悉,多年以来,我国来自不同部门的多种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并存使用,不利于消费者对地理标志的识别,也增加了部分生产者的运营成本,加大了地理标志监管执法的难度。今年4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启动了地理标志换标工作,发布了统一的地理标志专用标志。

查阅发现,本次我省公布的首批135家获准使用新版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的企业中尚无武汉企业。记者从省知识产权局商标和地理标志处了解到,企业申请换标并不分先后,后续还会公布下一批获准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企业名单。提醒还没有申请的原地理标志使用企业加快进度。

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要求,原相关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过渡期至2020年12月31日。在2020年12月31日前生产的使用原标志的产品可以继续在市场流通。

这意味着,新版专用标志将于年底前全部更换完成,旧的专用标志可以使用至今年年底,之后不得继续使用。

原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的合法使用企业申请换标,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上按流程进行,提交完整的材料。地理标志保护数据管理系统核验通过后,将生成专用标志下载口令,供使用人下载使用。

近年来,我省地理标志发展迅猛,获批保护的地理标志产品居全国第二,注册地理标志商标位列全国第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9 20:07: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科院支持创建武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长江科学城势在必行

 7月16日,中国科学院与湖北省人民ZF在汉签署新一轮科技合作协议。双方表示,以湖北省建设武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综合性国家产业创新中心为重点,开展广范围、多形式、深层次的全面科技合作,积极向国家有关部门申请建设武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国家科技领域竞争的重要平台

  据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国家科技领域竞争的重要平台,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平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有助于汇聚世界一流科学家,突破一批重大科学难题和前沿科技瓶颈,显著提升中国基础研究水平,强化原始创新能力。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离不开硬核科学技术,中国科学院作为我国智力资源最为集中的最高学术机构,充分发挥智力资源优势,将为创建武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提供有力支持。

  建设中科院东湖科学中心,包括抗病毒疫苗药物研发中心等

  中科院表示,双方将共建一批重大园区和平台。中科院介绍,将在光谷·科学岛布局建设中科院东湖科学中心,包括作物表型组学研究(神农)设施、中科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中科院地下空间工程科学创新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大学武汉学院等创新单元和抗病毒疫苗药物研发中心、云湖平台-湖泊复合生态研究模拟器等创新平台。

记者从武汉市科技局了解到,中科院东湖科学中心建成后,将在作物基因表型组学、精密原子与精密分子、岩土力学、生物安全和湖泊生态学等科研领域产出一批世界领先的重大创新成果;在种子快速培育、定位导航授时、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芯片研发等应用领域产出一批解决国家发展“卡脖子”难题的核心关键技术;在种业、精密测量、现代计算、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回收利用和生物安全疫苗药物等产业领域培育和带动一批百亿战略新兴产业集群。打造高端科技资源的聚集区,发挥示范、引领和聚集作用,支撑武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建设,建成辐射中部地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创新示范区,成为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重要支点。

  加快建设小洪山科学城,共同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据悉,中科院还将加快建设小洪山科学城,持续推进中科院武汉病毒所郑店园区、中科院水生所梁子湖武汉现代生态渔业研发基地、中科院武汉植物园光谷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等高水平研发基地(园区)建设。

 中科院表示,将支持湖北省在相关领域加快建设湖北实验室,争创国家实验室,与湖北省共同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中国已经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三个,包括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2020年3月,国家明确深圳成为我国第四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并不意味着集中在一个地方,但总规划面积都在100平方公里范围。

而目前,已知的光谷科学岛约为12平方公里,小洪山科学城不到0.5平方公里。还有约88平方公里的规划空间。照此推测,要支撑武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申报,长江科学城是必要的。很多网友认为选择光谷,就没有长江新城的事儿了,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9 20: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FTTF 发表于 2020-8-9 19:20
不是科学院审批好吧

这个计划本来就是科学院主导的,科学院的态度很关键,科学院是建设者与实施者,但科学院是事业单位,主管行政部门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科技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9 20:43:34 | 显示全部楼层
2018年,FGW这么说:
近年来,我委支持武汉市建成了强磁场装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生物安全高等级实验室,正在建设精密重力测量研究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从武汉市拥有的设施数量和学科相关性上看,尚未在一个相对集中的区域形成设施集群效应,与组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下一步,建议武汉市着眼于培育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对标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地域集聚、学科关联的特征,推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形成集群效应。待条件成熟时,我委、科技部将按照GWY相关部署,对武汉市布局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予以积极研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9 20:55:22 | 显示全部楼层
rickSmith 发表于 2020-8-9 20:07
中科院支持创建武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长江科学城势在必行

 7月16日,中国科学院与湖北省人民ZF在汉签 ...

虽然100平方公里说法说的过去,但是这种纯纯的自媒体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9 21:07:26 | 显示全部楼层
scorpion555 发表于 2020-8-9 20:43
2018年,FGW这么说:
近年来,我委支持武汉市建成了强磁场装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生物安全高等级实验 ...

这就是典型的双标,深圳集中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9 21: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飞行的坚果 发表于 2020-8-9 19:08
唉……还有五年不到,看能猖狂多久

哪还有五年?2022就换jie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9 21: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长江大桥 于 2020-8-9 21:27 编辑
牛骨头000 发表于 2020-8-9 21:07
这就是典型的双标,深圳集中吗?


中科院在光明区旁边东莞集中建设中国散裂中子源、南方光源、松山湖实验室等一批重大基础科学装置,下注很重,仅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就是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为牵头,东莞市、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共建总体规划1200亩,首期投资经费50亿元,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将依托散裂中子源做一些最先进的材料研究,开发一些新材料。而南方光源则可以和散列中子源共享结合。下一步,阿秒光源也很可能落户东莞。这几大科学装置组成的集群确实厉害,已经超过南京,西安等,只是单批给东莞不太合适,还是批给深圳,也做给香港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5-14 22:20 , Processed in 0.051632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