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0-11-16 19:24: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romano320 于 2020-11-16 20:02 编辑
虹桥机场
第一阶段 1993-2002起步发展 临空经济园区由传统工业园区起步
1993年,上海在长宁区虹桥机场东侧建立“市西工业园区”,园区占地面积2.74平方公里,开启了临空园区开发建设的帷幕,1996年更名为上海虹桥临空经济园区。
第二阶段 2003-2010转型拓展临空商务区与临空经济园区“双核心”发展
2003年明确“园林式、高科技、总部型”临空园区定位,临空经济园区拟转型升级,2007年,园区土地性质由原工业、科研用地转性为商办、办公楼宇综合用地,外环线以西留作虹桥机场备用地的部分被纳入园区,园区面积扩大到5.14平方公里。
2005年3月上 海 市 政 府因上海申博成功(2002年),提出于虹桥机场西侧发展综合交通枢纽的构想。
2008年上海市市 委 市 政 府做出开发大虹桥的战略决策,2009年成立虹桥商务区管委会,商务区规划总用地面积86.6平方公里,主要包括虹桥枢纽东部及北部区域,商务区核心区位于虹桥枢纽西侧,用地面积3.7平方公里。虹桥枢纽东西两翼形成“双核心”发展结构:西翼为枢纽核心商务区,商务型办公中心,东翼为临空经济园区,总部型办公中心。
2009年底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建成,上海虹桥站是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铁路客运枢纽。
第三阶段 2011-2016快速发展 “大交通”“大会展”带动“大商务”发展
2011年12月-2014年9月,建成国家会展中心(上海),虹桥商务区借助其大力发展会展经济。
2016年3月,虹桥商务区核心区重大项目(入驻企业)签约,企业入驻面积15.5万平方米。截止2016年底,虹桥临空经济园区已集聚了信息服务业和现代物流业两大产业,入驻企业达1000余家。
2016年12月,国 家 发 改 委、民航局批准设立上海虹桥临空经济示范区,规模在原虹桥临空经济园区基础上扩大至13.89平方公里(含机场运营作业区7.15平方公里)。示范区兼具国际航空枢纽、全球航空企业总部基地、高端临空服务业集聚区、全国公务机运营基地、低碳绿色发展区等五大功能定位。
第四阶段 2017至今 融合发展 虹桥商务区扩容,虹桥临空经济示范区与商务区融合发展
2017年,虹桥商务区核心区基本建成,总开发体量为550万平方米。
2018年,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作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建筑单体和会展综合体,承办2018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2019年11月上海 市 政 府决定虹桥商务区将扩容至151.4平方公里,虹桥临空经济示范区被整体纳入。
扩容后的虹桥商务区包含核心区、西虹桥、南虹桥、北虹桥、东虹桥以及机场六大片区;核心区承担高端商务与交通枢纽,西虹桥承载贸易会展,南虹桥重点提升公共服务,北虹桥引领创新创业,东虹桥服务航空商务,机场片区以机场功能为主,本次扩容的规划拓展区则主要承接虹桥商务区外溢。
截至2019年底,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已完成2个机场航站、3条地铁线路、N条高铁、高速公路和公交站线的交通布局,虹桥枢纽日均旅客超过110万人次,全年旅客总量超过4亿人次;商务区吸引了包括罗氏、壳牌、阿里巴巴、中国电信等世界五百强企业在内共超过3000户企业入驻;2020年虹桥商务区就业规模预计达到60-70万人。转身即世界,大虹桥不仅是上海的大虹桥,更是服务长三角的“世界中心”。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