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Times

[扬州印象] 扬州古巷游--谨以此帖纪念扬州建成2500年(持续更新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4 21:07:49 | 显示全部楼层
而谢馥春其历史可追溯到清道光10年(1830),曾被国家商务部授予“中华老字号”称号,名列“全国 300家重点保护品牌”,并于1915年荣获巴拿马万博会大奖。谢馥春制作的香粉以形似鸭蛋而闻名于世,采取天然原料,经鲜花熏染,冰麝定香工艺精制而成;具有轻、红、白、香之特点,为清廷贡粉,百姓冠称“宫粉”。使用后脸上皮肤白里泛红、红白相映、既有美容颜貌、又有去除斑痣,清除皱纹的功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4 21: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参府街对面就是得胜桥,相传明代,在街的东段有一座无名的小石旱桥,常遇春将军从淮东凯旋途经此桥,为颂扬战功将此桥命名为“得胜桥”,在这里,至今流传着“骑马得胜到辕门”的说法。
老巷里刀铺林立,店家前店后厂,有的直接在店铺中磨刀,一时间火星四射。儿时经常路过这里,一样的条石地面,一样的刀剪老店,而今不一样的是路过时的心情。现在平时基本走不到这里,生活工作都不在了老城区,没有事情,几乎一年都不会走到这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4 21: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4 21: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扬州三把刀”——切菜刀、剃头刀、修脚刀。这“三把刀”是在全国出名的扬州厨师、理发师和修脚师的代名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4 21: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4 21: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4 21: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扬州人最好吃个早茶,“早上皮包水!”这皮包水最好的地方当然是得胜桥富春茶社。听老一辈的人讲,富春的创始人陈霭亭本来只是一位挑花担叫卖于扬州巷陌的小商贩。光绪十一年,陈霭亭在得胜桥的扬州串殿巷内租赁了房屋10余间,创设了富春花局。扬州文化学者韦明铧说,富春,是扬州的醒目徽号,是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典范,历经百年的发展,富春成了扬州的传奇,也成为了近代扬州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4 21: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扬州料理的经典之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4 21: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4 21: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走过富春茶社,穿过几条小巷来到了一座山门前。旧时,扬州也有一座关侯庙,是扬州人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集会祭祀关公的会所,系山西盐商于明代嘉靖年间所建。山西人因以关羽是忠义化身,道德榜样,视之为山西人闯荡江湖的保护神,故当时皆以山西人为祭祀关公活动的倡导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僧人梁玉主持重修该庙,并增祀刘备、张飞像,更庙名为“三义阁”。至今,仍有汉白玉雕刻的“古三义阁”横额嵌于门头之上,说的就是这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4 21: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城区的人们的生活其实算是慢生活,你看,连墙头的喵星人也慵懒的晒晒太阳,打打哈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4 21: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4 21: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湾子街走了一小步,在一个三叉口往东走就是石牌楼。提起“石牌楼七号”,诸多老扬州知道,这是“汉庐”所在,也就是著名浅刻名家黄汉侯先生的故居。其实,石牌楼七号是一座复合式大院,里面不只住过黄汉侯先生,也曾住过“冶春后社”的中坚人物、扬州著名书画硕儒陈含光先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4 21: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4 21: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17 23:02 , Processed in 0.047088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