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anson908

[经济论道] 武汉汽车品牌信息汇总(信息更新帖) -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4-11 16: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Wjs柏 发表于 2024-4-11 16:03
这外观简直太丑了,真是一言难尽

外观完全不像电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11 17:39: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rapidish2k 发表于 2024-4-11 13:23
这车外观有点像已经停产了好几年的长城欧拉iQ

本田的油车平台改的    是不是纯电平台看看车头长度就知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11 21:39: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Wjs柏 发表于 2024-4-11 16:03
这外观简直太丑了,真是一言难尽

原型车看起来很好看,怎么量产出来成这个鬼样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11 22:2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新能源汽车城”竞赛背后的民企力量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11日09:09 来源: 《中国新闻》报
4月,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小米汽车工厂非常繁忙,千余辆各种颜色的汽车整齐地排在厂区停车场,等待发往全国。然而,就在三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空地,如今一座设计年产15万辆的汽车工厂已经开始加足马力,完成网络上不断传来的订单。

近期,全国各地陆续公布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量,深圳首次登顶,上海、西安分列二三位,这是三年来“新能源汽车第一城”第三度易主。近日,小米汽车的问世,再次搅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一池春水”,这也意味着,北京这座北方汽车重镇,开始在“新能源汽车城”的竞赛中发力。

而在这场竞赛背后,民营企业成为中国城市向“新”前行的重要动力。



4月3日,小米SU7汽车运抵小米汽车交付中心(上海九淦店)。当日,中国28座城市的小米汽车交付中心同步开启首批小米SU7汽车交付。 中新社记者 殷立勤 摄

城市与企业共同奔赴

新年伊始,新能源汽车不断成为舆论关注焦点。今年的中国**工作报告中,5次提到汽车,其中3次提到新能源汽车。近日,全国各地公布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量,“新能源汽车第一城”的称号归属深圳。

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的新能源汽车产量为944.3万辆,其中,深圳新能源汽车产量超过178万辆,荣登全国第一,增幅达104.2%;上海(128.68万辆)与西安(98.38万辆)分列二三位。

最近三年,“新能源汽车第一城”之争,基本在上述三座城市之间展开。从2021年上海的遥遥领先,到2022年西安的异军突起,再到2023年深圳的弯道超车。对此,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中国新闻》报采访时表示,“新能源第一城”频频易主,说明各个城市正在激烈争夺产业热点,这事关拉动产业链、有效税收以及就业问题等。

龙头企业和产业链基础,是各个城市比拼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关键力量。

例如,深圳崛起靠的是2023年入围世界500强的中国民营企业比亚迪,这家头部企业拉动囊括整车、动力电池、电机电控、充电基础设施、汽车后市场等整条产业链;上海的优势是拥有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产能贡献,以及背靠整个长三角地区汽车产业链生态;而西安通过提前布局新能源产业,成为比亚迪、吉利等大批民营车企的生产基地。

与此同时,新能源企业三强城市还在继续发力。根据2023年8月发布的《深圳市加快打造“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到2025年,深圳市的新能源汽车产量将超200万辆,汽车产业工业产值达到万亿元规模。

上海市“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上海市的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超过120万辆,产业规模突破3500亿元人民币,占全市汽车制造业产值35%以上。

2023年西安市**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汽车产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发力点。为了弥补在供应端的不足,西安在鄠邑区投建了一个建筑面积达11万平方米的新能源电子产业基地。

崔东树指出,无论是美国底特律,还是德国斯图加特,汽车城的概念是建立汽车版块的核心产业链,而在我国,以上海为代表的华东汽车产业链具有明显优势,“设想一下,将上海、浙江、江苏以及安徽打造成为一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城市群,将是怎样一番景象。”

追赶者发力 潜力十足

“没有北京支持,小米三年内不可能完成造车。”3月28日晚,在小米汽车SU7上市发布会,雷军表示,北京这片沃土孕育了小米汽车。

近年来,身为北方汽车重镇,北京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发力不足。如今,全力打造小米汽车,也成为北京驶入新能源快车道的重要动作。

但是,北京面临的对手不只是新能源三强,合肥、常州、广州、重庆、柳州等城市呈现追赶之势。

其中,合肥市坐拥包括民营车企蔚来在内的6家整车生产基地,集聚上下游企业500多家,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量74万辆。2023年,汽车产业被安徽省确立为首位产业,合肥则提出打造“新能源汽车之都”,力争新能源汽车产量在2024年突破120万辆,到2025年攀升至300万辆。

九三学社北京市委会经济委员会委员、BC研究院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廖博认为,刚刚晋升为“万亿之城”的常州以及有着“东方底特律”之称的重庆,势头同样不可小觑。

公开资料显示,2023年,常州的新能源汽车产量为68万辆,增幅达100%。成绩的背后,离不开比亚迪和理想工厂的加持。另据常州市**信息显示,如果把动力电池产业链拆解为32个主要环节,常州聚集了其中31个,产业链完整程度接近97%。

在赛力斯问界等产品的带动下,2023年,重庆的新能源汽车产量达50.03万辆。重庆提出,做大做强做优三大万亿级产业集群,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被排在第一的位置。

在崔东树看来,城市的容量决定发展潜力,上海与深圳由于土地面积相对较狭小,产业布局受到一定的约束,无法形成规模化发展,从而选择高端化发展。而西安、合肥、重庆等地拥有更广阔的发挥空间。

民企抓机遇 深度参与全产业链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带动性强,发挥着工业经济稳增长的“压舱石”作用。新能源汽车不仅是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我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

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民营企业深度参与支柱产业发展,将充分发挥民营经济的生力军作用。根据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发布“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共有9家汽车制造业民营企业入榜。

此外,在智能驾驶产业链中,华为、地平线、大疆、毫末等头部企业均为民营企业。涉及激光雷达、智能转向、高精度地图的民营企业供应商也在快速发展。

廖博表示,除了前沿技术研发,在产业链拓展、吸纳就业等方面民营企业同样优势显著。他以比亚迪收购易安财险为例,购买汽车必须购买保险,“新能源汽车一哥”此举通过延展产业链上下游,提升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服务能力。

近年来,随着国产新能源汽车加速“出海”,其销量持续攀升。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新能源汽车出口量为120.3万辆,同比增长77.6%。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显示,2024年1至2月出口新能源车28.5万辆,同比增长11%;其中乘用车占比达97%。

新能源汽车出口不仅是单一产品销售,随之而来的是配件、电池、电机以及充电桩等相关产品和服务。每一次跨国交易实际上都在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国际化进程。与此同时,中国民营企业抓住机遇,从产品出口迈向建立本土化汽车供应链,更大力度地参与全球汽车产业链、把握全球汽车市场发展红利。(完)(《中国新闻》报作者 谭雨果 报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12 08:44:23 | 显示全部楼层
神龙公司LD班子成员调整


神龙汽车有限公司近日召开干部大会。东风公司、副总经理,神龙公司董事长张祖同出席会议。神龙公司LD班子成员,各职能部门、工厂、子公司负责人参加会议。


东风公司DW组织部部长郑红艺宣布关于神龙公司LD班子成员调整决定:陈彬不再兼任神龙汽车有限公司DWSJ职务;周巍不再担任神龙汽车有限公司DW副SJ、DS委员、工会ZX职务,另有任用;宋汉明任神龙汽车有限公司DWSJ、JWSJ、工会ZX候选人;推荐陈珂、李旸任神龙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相关职务任免,按有关规定办理。

张祖同表示,神龙公司新的LD班子,要抓住机遇,直面挑战,肩负起事业发展的使命。要强化ZZ担当,发挥好LD班子整体功能,高质量推动神龙公司新战略落实落地;要坚定信心,顶压前行,不折不扣实现年度经营目标;要从严从实抓好巡视整改,扎实推进D风LZ建设,着力锻造堪当重任的干部人才队伍。

会上,陈彬、周巍、宋汉明、陈珂、李旸分别作表态发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12 08:46:36 | 显示全部楼层
产能出租、车型出口,神龙汽车发展新模式逐渐落地


神龙汽车正在探索产能出租和扩大出口的新路径。4月1日,在东风雪铁龙2024款凡尔赛C5 X上市发布会后,一位神龙汽车内部人士向记者表示:“神龙汽车将代工生产东风旗下自主品牌的电动车,按计划很可能是东风eπ和东风纳米品牌的电动车型。”

这是盘活神龙汽车资产的一种新尝试。2023年10月,东风公司旗下上市公司东风集团股份(HK:00498)与神龙公司签订《资产转让协议》,双方同意以人民币17.14亿元对价收购/出售神龙公司位于中国武汉和襄阳的特定土地使用权、建筑物和构筑物。同日,东风集团股份还与神龙公司达成租赁安排,东风集团股份将目标资产出租给神龙公司。

对于此次战略调整,东风集团股份表示,一方面是支持神龙公司开拓发展新模式、激发经营新活力,利用体系优势帮助其积极融入东风的新能源事业版图,推动神龙公司按下新能源转型“加速键”;另一方面,也是基于东风集团整体战略规划及业务需要,充分利用神龙公司全球标杆工厂的优势资源和现有产能,发挥集团制造资源的协同效应,加速推进东风乘用车新能源“跃迁行动”的布棋落子。

彼时,外界对于东风公司“利用体系优势帮助其积极融入东风的新能源事业版图”这一提法,尚不清楚其具体含义。此后,随着东风公司与神龙汽车的各项合作开始落地,外界才得以了解东风公司的真正目的。

2023年11月,东风乘用车与神龙汽车举行首款车型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字仪式,宣告了东风公司将利用神龙汽车闲置产能生产新能源车型的计划。神龙汽车表示,本次战略签约既是东风公司支持神龙汽车新能源事业发展的具体落地,也是神龙汽车实施战略转型融入东风大自主事业的开局之作。

今年3月,湖北神龙汽车新能源整车新车型及“三电”零部件产业园项目,出现在成都市2024年一季度招商引智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活动上。该项目将对位于成都经开区内整车生产基地进行改造升级,转型发展新能源汽车,首期导入东风汽车自主开发的新能源车型3款,并利用现有土地建设新能源“三电”零部件产业园。这些都是神龙汽车融入东风新能源事业版图的举措。

实际上,早在2022年3月,Stellantis集团(神龙汽车法方股东)在“Dare Forward 2030”战略规划中就曾提出“将在中国市场规划轻资产商业模式以降低固定成本”,战略中对于神龙汽车的安排是,从2022年开始,神龙工厂向第三方开放,Stellantis集团仅负责管理标致品牌的销售,东风集团管理雪铁龙品牌的销售。这在东风公司内部称为“两室一厅”模式。

但这一计划当时并没有得到东风公司的认可。2023年6月,神龙汽车开始变革营销方式,将标致与雪铁龙销售网络融合,意味着神龙汽车股东双方放弃了原来计划中的“两室一厅”模式。但去年10月的战略调整宣告,双方在神龙汽车闲置资产利用方面达成了一致意见。

在提振销售方面,神龙汽车则在尝试扩大出口销量。对于神龙汽车战略调整一事,东风公司曾表示,未来将在稳定神龙公司国内销量和规模的基础上,与Stellantis集团共同支持神龙公司以“神龙造·全球销”为战略方向,借助双方股东的全球资源、品牌效应,扩大整车和零部件的出口业务。

神龙汽车几项新规划的出口项目已全面启动。同时,神龙公司成立了国际事业部,构建国际化人才队伍,打造面向全球的汽车企业。公开销量数据显示,2022年,神龙公司出口总量达到3.7万辆,同比增长180%。2023年,神龙汽车进一步拓展了多个出口目的国市场,但关于2023年出口销量,神龙汽车尚未对外披露数据。

2023年,神龙汽车累计销售新车8.03万辆,同比下滑35.81%,未能延续从2021年开始的销量回升势头。2024年,神龙汽车的销量目标为10万辆,出口或成为其关键增长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12 09:00:32 | 显示全部楼层
神龙的销售就是每一步都踏错,当别人都关注车辆保值的时候他动不动就打折,几年新车就跌个30%,当现在大家都在价格战抢市场打得狗血淋头的时候,他又搞什么保值回购,多少年不降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12 09: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拍照片2024 发表于 2024-4-12 08:46
产能出租、车型出口,神龙汽车发展新模式逐渐落地

神龙代工风神,日产云峰代工岚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12 11:0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经开区首次举办全国性动力电池论坛


4月10日,2024中国动力电池智能装备创新技术应用论坛在武汉经开区举行,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头部企业代表、行业专家等500余名嘉宾齐聚中国车谷,共话动力电池产业创新。

这是武汉经开区首次举办全国性动力电池行业专业技术论坛。东风公司、武汉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兰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欣旺达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研发机构与会,围绕动力电池技术发展趋势、新材料应用、智能制造、应用场景、电池生产工艺方案、关键技术难点等进行深入交流。

动力电池,被称作“新能源汽车的心脏”,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上的重要一环。作为“武襄十随”国家级汽车产业集群的核心承载区,武汉经开区瞄准纯电、混动、氢能三大技术方向,积极抢占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主动权。目前,武汉经开区聚集中创新航、绿动氢能、理工氢电、众宇动力、雄韬氢雄等动力电池、氢能头部企业,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动力电池产业创新生态。

湖北省汽车行业协会副秘书长、东风商用车技术中心总工程师任卫群认为,以湖北为代表的中部汽车产业具备完整产业链集群优势,在汽车加速电动化转型背景下,未来将有更多的整车搭载新能源动力电池。“当前,武汉经开区加速布局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汽车产业优势会进一步凸显。”

“在动力电池产业链中,磷矿是核心资源。”武汉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科服公司总经理王少培分析,湖北省是磷矿资源大省,拥有发展动力电池产业先天优势,有利于武汉经开区汽车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武汉先进院将积极发挥新型研发机构优势,锚定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布局高性能电池材料研发与技术攻关,打造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技术体系,为武汉经开区打造车谷产业创新大走廊创造新势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12 11: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东风公司实现“像搭积木一样造车”


像搭积木一样造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东风公司正掀起一场设计、制造革命。

由东风公司研发总院研发的新一代专属新能源汽车平台——量子架构,实现了像搭积木一样精妙组合汽车零部件。





去年4月,东风公司在第七届科技创新周开幕式上发布“量子架构”科技品牌。东风量子架构,搭载国内首创的服务化电子电气架构,覆盖车端、云端、生态端,能够实现软硬解耦、快速迭代。

东风公司研发总院乘用车平台中心总监叶晓明介绍,量子架构基于模块化架构开发理念,将汽车划分为多个独立模块,每个模块都有特定规格、功能和接口。架构之下可衍生出不同平台,平台则决定了车型的级别、性能,也决定了零部件的规格和组合模式。

“有了平台,动力、车身、电控系统等各部分就能像搭积木一样自由组合,为用户量身定制出不同的新车型。”叶晓明说,东风公司已打造出量子架构1号平台、2号平台、3号平台。比如:最新上市的东风eπ007便来自量子架构2号平台;国民纯电专业品牌东风纳米则采用量子架构3号平台。




量子,是物理量最小的单位,还代表了东风研发人追求极致的科研态度。源于量子架构的eπ007,风阻系数仅为0.209,在同级车型中稳居第一阵营。

为了实现这个第一,东风研发人融合造型流线美学和低风阻性能设计关键技术,通过超1000轮的仿真优化,100个小时以上的风洞试验,以0.209的风阻值获得了“低风阻汽车”权威认证,树立了整车气动性能新标杆。

叶晓明介绍,得益于东风量子架构,东风公司新能源车型的开发周期可以大幅缩短到18个月甚至12个月,架构零部件的通用化率提升20%以上,车型可靠性也大幅提升。


践行“新质生产力”发展,加速推动科技成果向品牌化、商品化转化。目前,东风公司基于量子架构已完成产品布局,计划打造近20款车型矩阵,服务旗下众多品牌,产销规模将超百万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12 20:58:18 | 显示全部楼层
敢战能胜 誓夺“国家队”位与势


2023年8月,公司实施东风乘用车新能源“跃迁行动”,成立东风乘用车销售有限公司和东风乘用车制造总部,一体化管理“东风”品牌下的东风风神、东风eπ、东风纳米三大产品系列品牌的营销、制造工作。这是公司发布“十四五”“东方风起”计划和科技创新“跃迁行动”之后,加快实施“转型升级三年行动”,顺应汽车行业新能源快速发展的重要布局。

8个月过去,改革成效初显,今年一季度,东风纳米01、东风奕派eπ007上市,eπ008全场景体验万里长测发车,东风风神L7全球首发,公司自主乘用车产品竞争力大幅提升。东风乘用车销售有限公司充分激发全员敢战能胜、勇争第一的精神,推动东风乘用车(东风风神、东风eπ、东风纳米)1-3月销售4.4万辆,同比增长79.8%。

“我们要像钢板一样紧密团结,力出一孔,以打胜仗为目标,坚定不移做强做大‘东风’自主品牌。”东风公司副总经理、东风乘用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昊说。





构建“三纵三横”组织体系 全面赋能营销

新能源时代车企之间的竞争,也是组织效率之争。灵活的体制机制、充足的资源投入、强大的体系能力,都是决定竞争胜负的关键。

2023年8月成立后,东风乘用车销售有限公司仅用4个月的时间,构建了“三纵三横”的组织架构。“三纵”即东风风神、东风奕派、东风纳米三个品牌营销事业部;“三横”即营销支持部、东风卓联、DQ相关部门三个后端支持单元。组织架构的构建和完善,有利于集聚资源、高效协同,为事业发展开好局起好步打下良好基础。

营销集中,形成合力,形成协同效应,为营销效率提升提供有力支撑。“三纵”结构聚焦营销前端,如用户关系管理、市场开拓、用户运营等,以市场一线为主战场,进行销售管理和渠道网络管理,形成决策闭环。

在“三横”结构中,营销支持部为支撑三个品牌营销事业部高效运行而生,重点聚焦市场支持、渠道支持、服务支持三大功能,为三个品牌的前端营销做好“统筹、协同、支持、赋能”。

东风卓联是东风乘用车销售有限公司的营销铁军、“桥头堡”,要在关键核心市场起到标杆作用,取得优秀业绩,树立全网对品牌的信心;也是营销“护卫队”和“试验田”,在局部网络需要支援时及时补位,并不断拓展新的营销理念,探索和实践新的营销方法,向全国经销商推广。

DQ相关部门作为企业重要的党群阵地,要强化ZZ引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及组织保障、纪律保障,确保企业高效稳定运行。

目前,东风乘用车销售有限公司已经初步构建起三个品牌的营销服务中台,逐步实现营销资源统一管控,媒介资源集中采购,车展统一形象管理。

2023年底,结合三个品牌的需求,东风乘用车销售有限公司与相关媒体进行统签统付的采集,这比各品牌单签单付成本降低45%左右,极大改善了成本效益。供应商资源管理、各类上市发布会、A级车展等,同样采用统一规划、集中统筹等方式,不断提升运营效率、降低成本。

健康、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渠道网络,是东风乘用车的核心竞争力。

东风乘用车销售有限公司制定三个品牌渠道协同发展战略,通过建立科学渠道发展模型和协同管理机制,形成规模效应和竞争合力。东风奕派和东风纳米锁定各自核心市场,已各自建成专营店超过200家。东风风神积极启动渠道焕新,正以全新形象为客户提供高质量服务。

今年3月,东风乘用车销售有限公司在2024年商务大会上发布了支持经销商伙伴快速做大做强的“龙腾万里”计划。“龙腾”,聚焦做强,以3年为一个周期,从经销商的成长和专营店主营业务两个维度,建立长效的专营店能力提升机制;“万里”,聚焦做大,建立完善的经销商成长路径和稳定的投资人体系,从一个品牌到三个品牌,从一个店到多个店,都有相应的政策和支持,帮助经销商拓展渠道和市场。

截至2024年3月底,东风乘用车销售有限公司渠道总店达865家,投资人495个,主力投资人和核心投资人占比在逐步扩大。

将售后服务作为提升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的重要环节,东风乘用车销售有限公司正积极构建服务网络系统、服务保障协同和数字平台协同体系,为三个品牌的客户最大化提供服务保障和便利。

记者了解到,2024年,东风风神将进一步提升用户满意度,并采取五大服务承诺、主动关怀以及服务IP打造等创新措施,努力为用户提供“C位服务”。东风奕派将围绕用户需求,打造“便捷、高效、温暖”的高品质服务,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实现持续、健康发展。东风纳米将坚守“服务焕新,打造无忧服务体验”的理念,全面升级服务网络、提升服务能力,并利用数字化技术,实现服务与营销的无缝衔接,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



差异化定位协同发展 做强做优做大“东风”品牌

一体化管理后,东风风神、东风eπ、东风纳米三大产品系列品牌合力发展,以差异化的业务分工、用户人群和市场定位,共同承接东风品牌理念,同时保持差异化定位协同发展,全面覆盖主流市场,在各赛道发力,共同做强做优做大“东风”品牌。

“2024年是最佳的机会窗口。所有品牌都在向上跃迁,我们三个品牌必须坚持以强化品牌为核心,构建品牌护城河。强化品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陈昊说。

2024年初,东风风神焕新品牌定位——“智慧悦享”主流汽车品牌,将聚焦主流成熟市场,从传统燃油车向新能源方向转型,其品牌标语更新为“智享驾趣,自在风神”。市场区间既包含燃油,也包含插混和纯电,覆盖8万元-30万元的主流市场。

东风奕派定位主流科技电动品牌,覆盖15万元-30万元区间,正面争夺合资主流市场,同时也与传统燃油车市场相互竞争。

东风纳米定位国民纯电专业品牌,聚焦经济型新能源市场,车辆价格覆盖8万元-15万元区间。

这三个品牌有明显差异,又相互补充,整合起来,共同覆盖主流乘用车市场,这是集团“4+2”规划下对三个品牌的定位,三大品牌未来将成为东风销量担当。

品牌焕新后,东风风神品牌以电动化技术为核心,推动品牌焕新战略,锐化“智享驾趣 自在风神”的品牌形象,力求为消费者呈现一个充满科技魅力和愉悦驾驶体验的品牌新形象。

东风奕派已明确规划未来三年的品牌建设路径图,将加速消费者对品牌从认知到认同的跨越。2024年,东风奕派将从品牌线、产品线、社交线、用户线、区域线五线并进,围绕品牌建设,开展22项关键行动。

东风纳米处在行业最“卷”的小型车市场,头部集中效应明显。2024年,东风纳米将与流量平台开展战略合作,全面释放品牌价值,深化国民对品牌的认知度。

品牌与产品相互赋能,互为依托。2024年是东风乘用车的产品大年:一季度,东风纳米01、东风风神皓瀚荣耀版、东风奕派eπ007先后上市,东风马赫电混PHREV技术首搭车型东风风神L7首发亮相。接下来,东风奕派还将推出全新中大型SUV eπ008,形成“双车矩阵”;东风纳米01将推出相应的改装车型;东风风神L7上市,三大品牌新能源产品矩阵将更加丰富,推动市场竞争力持续提升。未来三年,聚焦造型、新能源化、智能化3大客户核心需求,东风风神、东风奕派、东风纳米三个品牌将加速投放11款新品。

抢抓新能源市场机遇,东风乘用车销售有限公司将“品牌之战”作为重要战役,确保各品牌都有大动作、大投入,并充分运用改装车、联名款等产品事件创造流量,助力品牌影响力提升


建强营销体系能力 誓夺“国家队”位与势

东风乘用车销售有限公司成立后,三个品牌营销集中,实现“资源整合 力出一孔”,做到资源一体化、责任一体化、职能一体化,决策效率更高。

成立8个月来,东风乘用车销售有限公司一方面梳理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将“敢战能胜”作为其企业文化精神,带领营销将士树立共同的价值观,用文化和制度构建一支强大的营销铁军。敢战,就是要有挑战高目标的勇气和决心;能胜,就是要有达成目标策略的能力和方法。

企业发展,关键在人。东风乘用车销售有限公司以“先内后外”“相马”与“赛马”等方式,在内部开展多轮人岗匹配,为事业发展奠定干部人才基础。同时,以市场化、一体化为原则,以价值创造为导向,薪酬向关键领域、骨干人才倾斜,完成了新的职等绩效体系建设、薪酬绩效职等切换。

在至为关键的营销体系能力打造上,东风乘用车销售有限公司着重明确统一的业务逻辑,让全体营销将士充分认识到目标的刚性,并为达成目标制定合理计划。该公司管理团队用近三个月的时间,将每个品牌的目标分解到月、周、天,分解到各区域、车型、资源分配方式以及预算管控等方面,确保全员业务逻辑一致。

东风乘用车销售有限公司还成立了若干专业的决策委员会,协助建立整个营销体系的业务逻辑。如传播委员会,每个双月对三个品牌的市场传播计划进行审核和决策,找出问题,明确下一个双月的目标,选择最优的传播渠道;商务政策委员会决定销售政策,制定商务计划;渠道管理委员会对三个品牌重要渠道战略进行审议决定,保障决策科学性、合规性。

目前,东风乘用车销售有限公司已形成以双月为主的营销周期,面对市场变化、客户需求变化,快速决策、快速响应,确保所有人员对目标、策略、资源、预算都有准确的理解,集中最优资源、最优兵力,抢抓新能源发展窗口期。

东风乘用车销售有限公司管理层认为,营销处于汽车行业价值链的末端,营销领域的竞争没有“护城河”,随着业务的发展,组织体系和团队建设必须不断迭代优化更新。

随着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东风乘用车销售有限公司正加速前行,不断实现“产品跃迁”“品牌跃迁”“价值跃迁”。2024年是东风乘用车销售有限公司独立运营的第一年,该公司第一次DDH即将召开,当前,全员正全力以赴冲刺销售目标,力争当好东风乘用车新能源跃迁行动主力军,誓夺“国家队”的位与势,为跻身国内自主乘用车行业第一阵营而奋斗。

“把‘敢战能胜’作为核心价值观,我们已经做好准备,胆大心细、快速行动,用一场一场的小胜利,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打出一个光明的未来。”陈昊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12 21:0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杨青周治平会见鞍钢集团董事长谭成旭


4月10日,东风公司董事长杨青,东风公司总经理周治平在公司总部会见来访的鞍钢集团董事长谭成旭一行。双方表示,要搭建全方位、多层面、立体式对话交流平台,促进上下游产业链的深入合作,携手实现高质量发展。





会前,公司副总经理陈昊陪同鞍钢集团来访客人参观了公司研发总院、猛士科技,来访客人试乘试驾了猛士917。座谈会上,东风公司和鞍钢集团相关负责人分别介绍了各自企业概况、未来发展战略、新产品新技术情况,交流讨论了希望加强合作的事项。


杨青表示,在汽车行业发生革命性变化之际,东风公司正在全力转型升级,已全面完成新能源品牌、平台、商品、核心技术资源的战略布局,今年将向年产销百万辆新能源汽车发起第一次冲击。公司正在深化改革,推动实现集聚发展,希望与鞍钢集团加强总部层面的合作,推动钢材集采等工作顺利落地。双方团队要加强沟通交流,在高强度钢应用、低碳发展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


谭成旭对东风公司实现一季度开门红表示祝贺。他表示,鞍钢集团是新中国第一个恢复建设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和最早建成的钢铁生产基地,被誉为“共和国钢铁工业的长子”。鞍钢集团一直致力于为东风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希望进一步深化合作共赢,在新产品、新技术应用方面加强交流,在钢厂、零部件企业、主机厂三方合作方面加强沟通,创新商业模式,实现多方共赢。

据了解,鞍钢集团是ZY直接管理的国有大型企业,在中国东北、西南、东南、华南等地有九大生产基地,拥有普钢、特钢、不锈钢和钒钛等完整系列产品,汽车用钢、造船海工用钢等系列产品国内领先。鞍钢集团与东风公司合作已有20多年,产品覆盖公司主要整车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12 21:04: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昱欣晟实现一季度开门红!


欣旺达东风宜昌动力电池生产基地,7条生产线正开足马力赶订单。




“一季度产值达5亿元,订单已排到了今年底。” 湖北东昱欣晟新能源有限公司运营管理部长张俊介绍,投产7个多月来,该公司已累计向客户交付330万只电芯。


湖北东昱欣晟新能源有限公司项目由东风集团、东风鸿泰、欣旺达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集动力电芯、模组、Pack和电池系统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其中一期项目年产能为20GWh。


走进101电芯车间,沿着700米长的参观通道一路向前。智能化的生产线上,机器人来回穿梭着运送生产材料,身穿防尘服的工人们熟练地操作设备。搅拌、涂布、辊压……经过一道道工序,电芯产品鱼贯而出。

目前,东昱欣晟生产的166Ah和212Ah两款短刀电芯产品大受市场欢迎。“我们的电池产品具有更安全、更耐用、充电更快的特点,5层安全设计体系,拥有超过100万公里的使用寿命,10分钟可充到80%SOC。” 张俊说。



先进的技术和工艺优势,使其产品赢得了市场青睐。

这里还是一座绿色智能工厂。“目前,所有的设备都实现了在线监控、在线数据判断,实现全周期生产的可视化、自动化、智能化。” 张俊介绍。

“今年,我们将紧抓产线数字化、智能化,同时实施技改项目,提升设备性能,打造极致成本工厂,全力冲刺年产值40-50亿元。” 东昱欣晟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田东成说。


奋战二季度  ,打赢上半年,加油!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12 21: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追风者!eπ008车队跨越20城,行程10000+公里


“派生无限 乐享生活”,4月12日,东风奕派eπ008全场景体验万里长测迎来“品质长征”的最后一站——恩施。截至目前,eπ008横跨20城,行驶里程超10000公里,以卓越的产品力征服各种考验。

从地图上看,en008万里长测车队跨越了两广丘陵、大湾区、河套平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等地理大阶梯,在4月9日翻过“六盘山”到达长征三军会师点,4月10日到达山城重庆。历史上,六盘山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翻越的最后一座大山,是“从胜利走向胜利”的起点。en008车队也在本周加快了长测进程、加速了走向市场的脚步。




穿行藏地秘境

eπ008的高通过性,高稳定性,强舒适性,再配合智能驾驶辅助多场景覆盖,全路况无压力。





上六盘山跨黄河水

eπ008稳定的操控性、油电混合超长续航里程,配上智能化的加持,带来舒适的驾乘体验。




参与万里长测试乘试驾的研发工程师及用户,综合测评了新车的各项性能,一起来听听他们怎么说~


无忧出发、轻松到达




长测一路走来,eπ008在短短的20多天中经历了风霜雪雨、沙尘高原、海拔从50米-6000米的往复。从昆明到香格里拉、从拉萨到可可西里、从西宁到银川,在一座城市到另一座城市的旅程中,eπ008中途不加一升油、不充一度电,可以实现无忧出发、轻松到达!eπ008就是为解决家庭用户所有舒适痛点、同时营造舒适爽点而生,它的亮相并不是我们的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

——eπ008车型负责人 黎睿




各项性能表现亮眼



经历了10多天的高原考验,eπ008的各项性能表现都很亮眼。行驶在5000米+的高海拔地区,eπ008依然动力强劲,国道上超车轻轻松松;发动机的无感介入表现优秀,颠簸起伏路面的减震也很舒适;后排娱乐屏+19扬全景声的配置,让我在后排休息时能够体验到影院级观影体验。万里长测路上虽然辛苦,但无论是开车还是后排乘坐,eπ008都能给到我们极致的照顾和关怀

——整车性能集成工程师 陈浠迪




匠心与诚意满满



eπ008稳健的操控,充沛的动力,“悬浮”的减震,增程器丝滑的介入,无不彰显着整车的高级感;“贯穿式”滑动console,“原厂”小桌板,后排娱乐屏等一项项同级唯一的配置,无不体现着设计研发的匠心与诚意。eπ008作为同级最大真6座SUV,也是奕派最新的集大成之作,可谓实至名归!

——平台及整车产品定义工程师 庹特



满足用户实际需求




经过几天的驾乘,eπ008这款聚焦家庭用户的中大型SUV车型,让我切身感受到了宽敞的乘坐和储物空间、柔软厚实的座椅、丰富的娱乐体验、柔和的动态隔振,以及其对路噪风噪的隔绝、对发动机和电机工作音的控制等方面的优异性。相信eπ008能够真正满足用户实际需求,带来舒适的用车体验。

——商品性评价及竞争力分析工程师 黄雯娟




极其适合家庭出游




eπ008车内温度的精细化控制,让驾乘人员在寒冷的高原上亦可感受到车内温暖如春;灵敏的导航预警,在U形弯的川藏公路上提前预知路况以确保驾驶安全;软硬适度的悬架,在青藏公路冻土带的沉降路段也不颠簸;精准轻便的转向控制,不间歇转向时亦不觉疲惫。eπ008是一款极其适合家庭出游的新车型,在雪域高原上也拥有完美的功能性能表现。

——整车功能设计工程师 闻涛




性价比超高




eπ008在高速省道、沙石路面、长坡急弯等多路况的驾驶操控性非常好。对于想换电车又想出远门的人,eπ008是高性价比、最优选择的SUV之一:REV款满油满电可跑1100多公里,无里程充电焦虑;全车长5米多,设有6个座位,二孩家庭出行再无困扰;ICA车道跟随功能非常实用,跑高速既省劲又增加了安全性。

——人力资源管理专家 尚祥林






明天,eπ008万里长测车队将回到武汉,本次长测之旅也将画上圆满的句号。后续,研发工程师们将基于万里长测的真实数据、真实场景,进一步优化驾乘体验,助力eπ008高质量上市,为客户创造快乐汽车生活。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13 15:59:28 | 显示全部楼层
车行结冰路轮胎不打滑,蔡甸“小巨人”企业玩转“小黑盒”年产值过亿


开车途中遇结冰路段,扭动旋钮至雪地模式,轮胎自动放气降低胎压,增加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车辆行驶至正常路面,模式调到公路模式,轮胎充气,胎压恢复正常。


蔡甸经济开发区东湖高新创智基地产业园一家名为军缔悍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中小企业,其自主研发的一款“小黑盒”,让车辆在行驶途中随时检测调节轮胎气压,很好地解决了冰雪天气车轮打滑的痛点。


军缔悍隆公司成立于2004年,是一家主要从事汽车轮胎ZY充放气系统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已累计获得专利80余项。企业年产值过亿元。


在企业生产车间,一台台方形小黑盒,整齐堆放在一起,等待着出厂前的最后检测。只见工作人员,捧起一台小黑盒放在工作台上,将4根软管嵌入小黑盒上的插孔处,扭动小黑盒旁一个控制面板,当控制面板上的旋转按钮指针指向公路、冰雪、松软等模式时,工作台上方的精密压力表指针转动到不同的数值。


“通过模式化预置胎压,可根据不同路面选择相应胎压值,路面模式选择后,自行对轮胎进行充放气。”公司副总经理徐智杰举例说,遇见结冰路面,驾驶员可在行驶途中操作控制面板,让车胎气压适当降低,从而提高附着力,保证汽车具有良好的制动性,避免轮胎打滑。


当前,市场上不少中高档汽车同样设置有雪地行驶模式,与轮胎中央充放气系统有何不同。徐智杰解释,普通中高档汽车多是通过电子系统调整车辆行驶参数,提供平稳、柔和的扭矩输出,减少轮胎在雪地打滑的风险,“两个系统原理不同,相互独立,可同时装配在一辆车上,共同提高车辆稳定性。”


从起初的仅可实现基础的充放气功能,到现在汽车根据地貌自动进行充放气,军缔悍隆公司自2008年开始研发中央充放气系统产品已更新到第四代。


模式化预置胎压,让轮胎始终保持在最佳运行状态,意味着需要大量数据支撑。徐智杰记得,公司成立起初的5年时间里,为掌握不同路况的胎压数据,北至漠河雪乡,南至海南三亚,从西藏高原到东海之滨,技术人员几乎跑了个遍,“测试车,一年至少跑3万公里。5年间,跑坏了4台车辆。现与多家整车厂合作,每天有上百辆测试车在路上”。


目前,军缔悍隆公司生产的轮胎ZY充放气系统已运用在工程车、物流运输、沙漠运输车等特种车辆,并成功进入高端越野车市场。该企业正积极开拓乘用车市场。


“目前,我们正在研发全自动感应调节系统,适应无人驾驶发展趋势。未来,系统可自动感应路况,对胎压进行调节。”徐智杰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5-13 10:23 , Processed in 0.067883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