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kelebayuan

[其他] 桥汨线s213望城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4-8 17:5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横线标准太低了 怎么也要八车道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10 11: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明上河图 发表于 2024-4-8 17:53
北横线标准太低了 怎么也要八车道吧

没有必要,不是交通干线又不经过城区,沿线人口也不多。——申明我就是北横线沿线居民,是受益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11 09:5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早日开工才是王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4-12 13:49: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估计还的等几年!茶长高速还没看到动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4-25 21:40: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许广高速茶亭互通至长沙绕城高速公路项目是长沙市往西北方向的一条放射线,沿线途径开福区、望城区等县区,是长沙市与岳阳市之间的一条高速公路,路线全长约 23.19km。路线起于许广高速公路茶亭互通,往东南经望城区、开福区,止于长沙绕城高速捞刀河互通,全线按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为 120km/h,路基宽度为 34m。  主要控制点:茶亭镇、桥驿镇、青竹湖互通、捞刀河枢纽互通。  本项目主线路线全长约 23.19 km,主线段有土石方约 550 万 m,防护排水约 9 万 m,铺筑路面约 22 万 ㎡,设有特大桥、大桥约 7800m/13 座,涵洞约 17 座,隧道约 2105m/3 座,通道约 15 道。设置了互通 4 处 (其中枢纽互通 2 处),不设服务区,停车区 1 处,管理分中心 1 处,管养工区 1 处,路产基地 1 处,桥隧监控通信站 1 处。征用土地约 246hm,其中基本农田约 5hm,原有建设用地约 58hm,中青路改造约 5.64 公里。  本项目设置一处桥驿连接线,连接线与桥驿互通 A 匝道相交后,往南与垃圾专用道相连,往北下穿本项目主线后,设置一座上跨京广铁路、沙河的桥梁,利用规划 S324 走廊带,与现状黄桥大道相交。全长 2.24km,采用二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速度 60km/h,路基段宽度为 12m,双向两车道,为预留远期连接线拓宽空间,桥梁段宽度采用 17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22 20:28: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4月份,官方发布《G9907浏阳沙市至宁乡(长沙北横高速)BHSJ01标段、BHSJ02标段勘察设计招标》,这次招标分为两个标段:    第一标段 沙市枢纽互通至黑麋峰隧道西侧出口,约45公里。 第二标段 黑麋峰隧道西侧出口至鱼形山枢纽互通,约48公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22 20:33: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1.起点——沙市互通。现在公布的说法是在浏阳沙市镇西南开始布线。根据地形地貌,个人认为在赤马湖以南,沙市镇西北接上平汝高速,也存在可能性。因为这一线,可以避开更多基本耕地和房屋拆迁。北横高速在沙市镇共用平汝高速“沙市收费站”进出。  2.线路沿着丘陵向西,在路口镇西南,设置“路口收费站”,交汇省道S206。大概距离起点15、16公里。线路再向西延伸4、5公里后,枢纽交汇新修筑的南北大动脉京港澳扩容工程,设置互通。周边车辆可从路口镇收费站上下北横高速、京港澳高速。  3.线路向西,交汇现有京港澳高速,西跨国道107,在34公里左右的S324附近设置“安沙西”互通收费站。方便107国道、现有老京港澳G4及该段S324车流,包括西侧的南北向——北山大道车辆就近进出高速。  4.线路从黑麋峰森林公园南边,避开自然保护区,沿着S324附近穿越山脉和谷地,进入望城区。跨越沙河后,在桥驿镇北丘陵地带,展线约50公里的位置,与茶亭至长沙绕城高速的新高速交汇,设置枢纽互通,并新建共用“桥驿镇、黑麋峰”收费站出入。方便芙蓉北大道、黄桥大道及周边车辆进出高速。  5.线路折向西北,展线58公里左右在湘江东岸窑坡、铜官镇西南交汇G0421许广高速,并设置枢纽互通。附近车辆,通过北边一点的许广高速“铜官收费站”上下高速。  6.线路新建湘江大桥,在铜官窑以南跨过湘江,到靖港镇,于S101雷锋北大道附近,靖港段S324以南,约69公里的位置,设置“靖港收费站”,方便靖港、千龙湖及周边车流出入北横高速。  7.线路从千龙湖北侧进入丘陵,折向西南布线,进宁乡市双江口镇。在长常北高速“宁乡北收费站”附近,北横高速82公里左右位置,设置枢纽互通。附近车辆通过长常北线高速“宁乡北收费站”上下高速。当然,若条件许可,也可在双江口镇与长沙北横线干线公路交汇处,新设置1处“双江口收费站”互通更好。  8.终点—鱼形山互通。线路继续向西南,约93公里后,在益阳衡龙桥镇鱼形山互通接通宁韶高速,且连接长益高速,周边车辆可以从长益高速沧水铺镇“新益阳收费站”上下高速。  由此,G9907长沙北横高速(沙市互通-鱼形山互通),收费互通和枢纽互通共设置8处,连通8条高速,新设置的落地互通收费站可以有4-5处,其中可与茶亭到长沙绕城高速共新设一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22 20:34: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网上查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3 08:02:50 | 显示全部楼层
kelebayuan 发表于 2024-5-22 20:33
1.起点——沙市互通。现在公布的说法是在浏阳沙市镇西南开始布线。根据地形地貌,个人认为在赤马湖以南,沙 ...

与许广高速交汇的地方应该在铜官收费站以北而不在以南,应该是位于铜官东边。湘江大桥确实在铜官窑以南,但不在靠着铜官窑以南的太丰垸子,而在铜官誓港和重建地中间的原汽渡附近,桥的位置位于铜官偏北方向,因此北横线与许广高速交汇处必不在铜官西南而在铜官东边梅花岭附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3 21: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鱼儿思水 于 2024-5-23 22:10 编辑
saint-yong 发表于 2024-5-23 08:02
与许广高速交汇的地方应该在铜官收费站以北而不在以南,应该是位于铜官东边。湘江大桥确实在铜官窑以南, ...


那如果按你这种说法,就是说与许广高速交汇处不在铜官西南而在铜官东边梅花岭附近,那由桥驿镇北过来有些说不通。关键是从梅花岭交汇后又到铜官南过湘江,那这种走法怎么可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3 22: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kelebayuan 发表于 2024-5-22 20:33
1.起点——沙市互通。现在公布的说法是在浏阳沙市镇西南开始布线。根据地形地貌,个人认为在赤马湖以南,沙 ...

你这个人认为真的只能是你认为, 有很多地方不对,一,什么S324是什么线?二,铜官西南怎么可能与许广交汇?许广经过铜官都是从老镇的北边过的。

不过有几点可以肯定:
1、没有与茶亭至捞刀河新路共线;
2、是从黑麋峰南还是北不肯定,只是不可能从景区直过;真正人北过山工程量会小很多。


用了这么多功(点赞),还是画一个图吧。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24 17:07: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324 是北横线中清路北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7 08:0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鱼儿思水 发表于 2024-5-23 21:18
那如果按你这种说法,就是说与许广高速交汇处不在铜官西南而在铜官东边梅花岭附近,那由桥驿镇北过来有 ...

不是铜官南边过河,而是在铜官北边的铜靖渡口附近过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27 19:28: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saint-yong 发表于 2024-5-27 08:02
不是铜官南边过河,而是在铜官北边的铜靖渡口附近过河

不知道这个过洪家州的桥是高速桥还是市政道路!要不就建设两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31 12:47: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随着地铁1号线北延线一期工程即将投入运营,该线路将向北延伸至金盆丘。为加强我区河东片区与地铁1号线北延线一期的公交接驳,我局经实地踏勘后,已向市交通运输局递交请示,申请新增两条接驳线路(湾田国际至金霞地铁站、嘉宇北部湾至金盆丘地铁站),并调整两条公交线路(W176、W178)以更好地接驳金盆丘地铁站。目前,市局已批复W176、W178的调整并已落实到位,新增接驳线路待上级部门批复后开通运营。鉴于已有相关公交线路规划,社区巴士的开通目前不在考虑之中。  此外,长沙地铁1号线北延线二期工程、4号线延长线即将启动建设,预计线路将分别延伸至我区丁字客运站及望城汽车站。根据上述地铁线路工程和香炉洲大桥的建设,我局将对全区公交线路进行优化调整,同时收集区内相关公交出行需求,整理汇总研究后,结合实际情况(公交站场、出行需求、道路通行条件等)逐步规划并落实公交线网,以进一步完善我区公交网络。对于涉及跨区线路,我局将收集相关建议意见,汇总研究后呈报上级部门,争取支持以开通或调整相关线路,为市民出行提供便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3 09:04 , Processed in 0.043818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