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4-6-25 12:48:48
|
显示全部楼层
留住记忆 就留住了美好
全国仅存的皇庙遗址万寿宫在修、百年老字号鞋店“亨升久”在修、普光寺在修、圆通寺在修……时下,行走在太原老城区,一批沉寂多年的老建筑、老房子开始有了动静,太原府城古建筑迎来首次大规模修缮。
城市的形成是历史的积累和沉淀,城市的记忆需要传承。2011年,太原进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列。什么是太原鲜明的文化符号?老城、老街、老屋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们是城市活的记忆。
上海浦东,出延安路隧道左边有一块绿地,绿地旁有一座陈氏故居,墙壁上方群雕的是三国演义故事,下方是法式图案、墙上的瓷砖是英国的。在寸土寸金的浦东,这一建筑不仅被保存下来,因其的存在,门前的马路还拐了一个弯儿。
留住记忆,正是需要这种让“拆”字在历史建筑前低头的坚守和定力。有文化,城市才有底气。从某种程度上说,留下一栋古建筑比建设一座摩天大楼更可贵。
在9平方公里的太原府城,存有许多明清和民国古建筑,几十年来,大多作为民居使用。由于年代久远,房屋老旧,设施不便,有些已经成了危房。有2500年建城史的古老太原要有代表历史资格的实物主体。去年以来,太原市加大府城文庙、崇善寺片区,天主教堂片区,五一路片区,钟楼街片区等四大片区的保护力度,原址修缮、修旧如旧。一批经受了烟熏火燎和风雨侵蚀的古建、民居正走向重生。它们的荣光也将不再是挂在墙上的一块牌匾,而是有尊严地活着。
留住记忆,就是要让掩藏在混乱建筑中的历史文化遗存重现珍贵的文化和商业价值,使历史文化名城的盛名有神亦有形。
需要保护的不仅是古建筑、古民居,工业遗址同样是城市记忆的一部分。近年来,随着污染企业出城,项目向园区集中,许多与太原相携走过几十年的老厂房、老建筑完成了其历史使命。在国内外许多城市,曾经的工厂变成了公园、艺术中心、博物馆、住宅、写字楼,成为城市肌体新的组成部分。太原虽起步晚,但思路已理清。如明确近40个工业遗产保护项目,其中太化工业遗址将被打造成工业文化创意园,使之成为城市富有活力的新名片。
城市的记忆需要具象表达,城市的表情也不能只是宽马路、高楼房。当人们穿行在城市,不经意间,那些阅尽沧桑、仍骄傲地活着的实物扑入眼帘,过去的故事仿佛回响在耳边,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留住记忆,就留住了美好。为了这一份美好,在城市化的浪潮中,不迷失,不急躁,甚至多留一些白,也是好的。
杨彧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