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4-8-12 18: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算力江湖,浙江很拼
算力每投入1元,或将带动3-4元的GDP增长……2024年,算力建设风起云涌,凭借其强劲的带动力,成为全国基建新“顶流”。
刚刚过去的7月,成都、北京、郑州、银川等地的多个算力中心相继宣布动工。工信部也于近日发文,提出加快建设5G、算力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今年以来,上海、安徽等地在政策端、产业链、财政补贴、超算中心建设等多维度抢滩算力建设,北京、成渝、粤港澳则相继提出加速建设数据中心、新增算力平台的规划。
算力基建扩容潮下,浙江也很拼,近期的一波算力“上新”引人关注——
七月底,杭州图灵小镇新增的1500P算力部署到位,合计算力已达2300P。不久前,杭州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三期项目上线,算上已于今年5月完成算力资源扩容的宁波人工智能超算中心,以及目前仍在持续扩容的杭州智算中心,“上新”力度不可谓不大。
“P”也叫每秒浮点运算次数,是衡量计超级计算机处理能力的标准,数值越高,计算能力越强。目前,全国多数智算中心大都采用了高标准建设,100P算力是“起步目标”,该算力大约相当于5万台高性能电脑。根据中国信通院中国算力指数白皮书(2023)显示,浙江算力产业分布指数位居全国第五。
扩建公共算力资源池,正成为新趋势。所谓公共算力资源池,就像一个共享的“超级计算机”一样,通常是将大量的计算资源集中管理,任何有需求的企业都可以来“租用”一部分计算能力来完成计算与推理训练任务。
以往,许多企业会根据自身算力需求,建立规模不大的自用算力中心。这种模式不仅会导致资源利用率低,还会带来高额的运维成本。杭州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运营方工作人员介绍,在大模型高速发展的当下,如果企业要单独建设一个算力达240P的机房,成本或达上亿级。
公共算力资源池持续扩容,为科创企业日益增长大模型训练需求解决了后顾之忧。“有了普惠的公共算力平台,中小企业就可以甩开成本包袱,专注于优化算法、改进数据预处理流程或探索新的模型结构等工作上。”
智能算力,是能更“聪明”的处理语义、图像、音视频等更为复杂的数据集的算力。相较于通用算力适用于数据储存、运算及软件运行等普通场景的需求,大模型时代AI技术的迅猛发展、数据量的爆炸性增长,都要求计算资源能够更高效地处理复杂的智能任务。
算力如何扩容?目前各算力中心采取的主要方式是增加AI算力卡这类硬件资源。作为承载和执行人工智能计算任务的主要硬件工具,AI算力卡数量越多、单卡计算能力越强,计算集群的性能就越高。
像图灵小镇本次AIGC智算中心扩容,便从此前配备的464张AI算力卡新增至720张AI算力卡,智算服务器也从此前的58台增至90台,总算力增至2300P,扩容近3倍。此外,宁波人工智能超算中心(二期)全面完成200P智算算力资源扩容后,整体算力规模也达到300P智算算力。
近日,杭州市人民政 府办公厅印发《支持人工智能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每年“算力券”总额提升至2.5亿元,用于支持企业购买符合杭州市规划布局的智算中心以及纳入算力撮合的合作伙伴所供给的智能算力。
据了解,2023年全年,浙江全省算力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总体规模居全国前列。产业链方面,浙江在算力硬件、软件、服务、人工智能算法、算据服务等全产业链上均有布局,并在云算力、服务器等细分领域具有优势。
浙江持续拓展算力产业版图,如何发力?目前浙江已确立了一个“小目标”:到2027年,浙江要基本建成计算创新、产业集聚、算力能力、算力生态“四大高地”。下一步,为推进浙江在算力产业能级、关键技术、算力集群多方面提升,浙江计划在“软”、“硬”两方面发力。在计算硬件方面,推动算力芯片、高端存储器、网络通信设备等环节的技术攻关;计算软件方面则在操作系统、数据库等方面落实好相关支持政策。


图灵小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