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透过五组数据感受经济发展新动能
■ 工业引擎高“智”增长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连续18个月两位数增长
7月23日,工信部2025“工业母机+”百行万企产需对接活动上,华工科技发布国内首台套复杂曲面纹理激光刻蚀智能装备,能在金属、玻璃等材料的刁钻曲面上刻出0.01毫米精密纹理,适用于消费电子、汽车等多行业。
据介绍,企业打破了三维五轴激光加工机床进口依赖,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0%,全球第三。
这一成果正是武汉高技术制造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今年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增速比一季度加快1.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5.7%,连续18个月两位数增长。
从产业数据来看,在全市35个行业大类中,23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5.4%,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1.1%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24.6%。这些数据表明,武汉的工业产业结构正在不断优化,高技术制造业成为推动工业增长的关键力量。
“高技术制造业的快速发展,能提升城市在全国乃至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增强城市的经济韧性和抗风险能力。”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智库联盟秘书长秦尊文认为,武汉工业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得益于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坚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齐头并进。
■ 多元消费“新”潮涌动
家用电器零售额增长超四成
“最近进店看车和试驾体验的人很多。”7月25日,武商梦时代广场一楼的岚图汽车展厅内,一位销售顾问告诉记者,大部分人是直奔新上市的FREE+来的,不少人试驾之后当场就下订单了。
不止岚图表现亮眼,今年上半年,武汉新能源汽车销量增势喜人。
根据武汉汽车流通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武汉新能源乘用车销量12.24万辆,占乘用车销量比重达到57.30%,比去年同期增长41.44%。
从汽车到家具、家电、数码产品,武汉今年全力推进“以旧换新”,为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
数据显示,上半年,武汉家具类、家用电器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19.8%、40.5%、27.4%。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武汉消费场景和地标不断丰富,也为消费提质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比如,在零售市场,山姆会员店、京东MALL今年上半年都在武汉落下新店,为更多本地消费者带来了更有品质和活力的消费选择。
据了解,去年武汉新增的商业面积超过150万平方米,预计今年新增商业面积仍将达到约百万平方米。包括杉杉奥特莱斯、创新天地商业公园、滨江天街等在内的多个大型商业体预计都将在年内开业,共同推动武汉消费市场扩容升级,激发市民品质消费热情。
■ 厚植沃土促生长
新登记企业占比首超五成
7月25日,光谷梦回大楚数字文化产业(湖北省)有限公司内,人工智能工程师与导演团队正紧锣密鼓推进“梦回大楚”这一荆楚特色IP全面人工智能升级。
“武汉正大力发展文旅支柱产业,楚文化底蕴深厚,半个工作日企业就办完注册,让我们能快速抢抓机遇。”企业创办人靳卿感慨,要加快让楚文化活起来、走出去。
武汉心径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同样半天办结营业执照,25日,负责人何国军正在企业内协调融资事项,为下一步新建厂房做准备。
作为刚刚成立的企业,心径医疗正致力于与心脏相关的先进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武汉的心血管医学实力雄厚,政务服务效率高,这让我们可以心无旁骛攻技术、谋发展。”
来自市市场监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武汉经营主体活力迸发,新登记企业18.35万户,占新登记经营主体比重达52.94%,首次突破五成。
记者了解到,文化企业及生命科学、软件、低空经济等创新型企业均是新登记企业的热门企业。
企业快速发展并非偶然。楚商回汉、大学生“育苗”、“个转企”扩量等行动持续发力,叠加“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既为创业兴业清除障碍,更精准对接了城市发展方向。营商环境的“软优势”与产业基础的“硬实力”形成合力,让武汉经营主体加速破土、茁壮成长。
■ 文旅向“世界知名”迈进
接待游客破2亿人次
“就是冲着武汉的火热来的!”7月24日上午10时,广东茂名的游客孙大午说黄鹤楼主楼排着长队,他说,只为登上这座千古名楼感受长江文化,一览英雄的城市。
到了夜晚,“夜上黄鹤楼”盛夏避暑节清凉启幕,“江山如画”处古筝琴音袅袅,游客们品着清茶聆听茶文化讲解。“去哪儿”旅游平台的数据显示,7月以来,“夜上黄鹤楼”门票预订量同比翻番。
从3月樱花季的全城浪漫,到7月盛夏的烟火升腾,武汉持续占据全国热门旅游目的地榜单。文旅热潮的背后,是文化创意的蓬勃生长。“武汉礼物”正把城市记忆装进礼盒:会发光的“鹤舞流光”黄鹤楼冰箱贴,单品销量突破8万个,撬动超千万元销售额;“蒜鸟”系列发声毛绒玩具线下销售超15万个,成为年轻人追捧的伴手礼。
城市魅力已跨越山海。今年5月,武汉城市宣传片《武汉,江润三镇 城通九州》被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在X和Facebook两大海外平台推介。国际航线的加密、文化交流活动的常态化,让武汉从“国内热门”向“世界知名”稳步迈进。
来自统计部门的数据,今年上半年,武汉接待游客2.05亿人次,旅游收入2402.9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和16%。文旅市场活力持续释放,旅行社及相关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36.1%,休闲观光活动增长16.7%。数据增长曲线背后,是城市文化底蕴的厚积薄发,是文旅融合的创新实践。
■ 外贸朋友圈扩围
抱团出海拓展海外客户600余家
7月24日,在武汉经开综合保税区,一辆辆崭新的汽车列队整装待发,货运卡车往来穿梭。现场的机械轰鸣声、车辆发动机声与设备提示音交织,展示出经开综保区整车出口的蓬勃活力。
“今年整车业务特别红火。”武汉经开保税物流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彭志辉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上半年出口货值环比增长70%,东欧、中东、南美都是我们的新市场。”一年间,这里已出口整车2.3万台,货值突破16亿元。
与此同时,武汉中小企业正依托武汉长江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等国有平台,积极破局。武汉简一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胡保明则手握“神奇”玻璃——贴上无电辐射制冷膜后,不开空调室内降温可达15℃。“样品在中东被沙特客商当场‘抢空’。”胡保明说,依托长江国贸“出海护航”服务,公司正与沙特洽谈年内设立境外分公司。
据了解,上半年,长江国贸跨境电商产业园已举办25场与跨境电商相关的各类活动,涵盖论坛、沙龙、培训以及对接会等形式,参与人数累计达2000人次。
市商务部门称,今年上半年,我市组织4个团组赴德国等地,拓展海外客户600余家,签约订单9700万美元。
据悉,上半年,我市进出口总额2142.7亿元,同比增长22.3%,增速比一季度加快4.5个百分点,在19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中保持领先。
本组采写:长江日报记者李佳 吴曈 刘睿彻 黄丽娟 冯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