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0-11-17 10:0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楚之游侠 于 2020-11-17 10:15 编辑
光谷中心城根本不用担心,以东湖高新的财力和招商引资水平,完成规划建设绰绰有余。
中法生态城建设的最大保障则是项目的高规格,项目落户以来,中法两国均给予高度重视,多次举行高层会谈。目前,中方已建立了国家、省、市、区四级协调机制。法国外交部、生态能源可持续发展部与湖北省、武汉市人民ZF共同组建生态城战略委员会。经过和法方数次会商,制订完成了《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规划和实施路线图》。
现在正积极引入法国开发署(AFD)和法资企业,全域推进生态治理、市政基础设施、还建房和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同步推进产业项目建设,实质性全域开发建设态势基本形成。
至于长江新城,现阶段集中资源建设起步区,资金来源主要分成三块,一是ZF与社会资本合作,二是ZF债券筹集,三是土地出让收益。
根据市府文件,长江新城起步区内的土地,由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储备出让的,扣除市财政计提8%部分后,市级财政和长江新城平分收益;由长江建投集团作为承接主体储备的,收益全归长江新城。
万事开头难,起步阶段正是最花钱的时候,按初步估算需要的投入是天量。现在资金上确实有些捉襟见肘,但随着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引入,未来资金来源还会有第四部分,即新增税收形成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按市府文件,长江新城起步区内市区两级所得部分,市级财政通过年终结算,将相应财力拨付给长江新城。后续等产业逐步成型后,这第四部分将成为主要建设资金来源,形成良性循环。
说白了,更多是长江新城自力更生,今年顶多因为疫情额外有中央财政支持,并不会给市府造成多大压力。
而空港国际商务会展新城,毕竟是有以前的临空新城开发建设为基础,本身底子就在那里,现在按照省市领导部署,升格加码后,天河空铁枢纽和新会展中心肯定会有上级鼎力支持,按足球比赛作比喻的话,这就是组织进攻时,人家都在给你做球,只用自己把握临门一脚机会就行。天时、地利、人和齐备,想不出有什么项目不顺利推进的理由了。
而且区域规划你不能鼓励看待,还得从全局着眼。
空港国际会展新城放在整个武汉的大格局下,很清晰就能看到,这是东联长江新城,西接临空港开发区的关键区域。空港国际会展新城的开发建设和其他区域规划是共存共荣的关系。
现阶段黄陂区的三城五区,除了空港国际会展新城外,诸如武汉航空城,武汉国际贸易城、前川新城、临空现代产业园(中日产业园)、华夏幸福现代产业园、轨道交通装配产业基地、甘露山文旅城等,也完全是在配合武汉北部市域开发战略的大局。
三城五区布局顺利实施,从临空港开发区到长江新城,整个武汉北部的新城区就将在发展上形成联动的强大势能,完全被盘活啦。
现在省市领导下的这步棋非常有眼光,很关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