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4-8-26 21:46: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龙舌兰 于 2014-8-26 22:14 编辑
照片近处的红色楼,是川大的几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川大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不多,水力学一个,皮革一个,高分 ...
我才是小风子 发表于 2014-8-26 19:37 
我第一次去福士吃是为了吃台湾的鼎泰丰包子,一去就被他个性的外观和绿化吸引了,以至于去年注册高楼迷账号的时候填写的最爱建筑就填的成都来福士,我喜欢的建筑在于设计,不在于高度,所以想针对成都来福士再补充一下。
成都来福士广场立面的几何体依据建筑规范要求对周边建筑最小日照值,经精确几何日照角度计算切割而成。大悬挑、大挑洞、大跨度和各种复杂节点使得成都来福士广场的建筑难度超乎想象。凯德置地将架构最为复杂的塔3及塔4按照1:20的比例做了震台试验,利用风洞试验测试气体流动与建筑体本身的相互作用,以测试起结构薄弱环节并加以优化改进。
设计者Steven Holl针对复杂的“城市综合体”定义,将其简化成公共空间和商业空间两部分,提出“切开泡沫块”(Sliced Porosity Block)的概念:先沿基地红线拉伸出一个泡沫盒子,再根据人流动线和具体功能将这个盒子鬼斧神工般切成5座大厦,5座高层再以桥相连,而大厦之间的空隙以及大厦围成的院落都成为吸引人流的公共空间。公共空间中三座巨大的池塘来源于杜甫的诗句“三峡楼台淹日月”,它们构成了6层购物中心的天窗,并且在对角自动扶梯的切割下构成了三座“楼中楼”。建筑外墙空洞处的亭台是Steven Holl设计的历史亭、Lebbeus Woods设计的高科技亭和艾未未设计的杜甫亭。
这是全球第四座,亮相成都,体量最大,建筑难度最高,业态最丰富一座来福士。希望成都来福士广场成为成都市民除家和办公室外,最愿停留的第三空间。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