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义阳府邸

[经济商业] 淮南古国——寿县100个景点大收集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5-9-5 16:51:01 | 显示全部楼层
82.寿阳烟雨编辑
风雨潇潇,烟雾茫茫,当你登上城楼,或立
寿阳烟雨
寿阳烟雨
足八公山巅,那古城倩影如蓬莱仙境,似海市蜃楼。明傅君锡《寿阳烟雨》诗赞叹曰:“几回凭眺难收拾,仿佛王维画里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5 16:51:14 | 显示全部楼层
83.西湖晚照编辑
“湖畔湖明淑气融,流光荡漾水天空。影拖岸柳连波绿,晴醉汀花逐浪
西湖晚照
西湖晚照
红。两两渔舟催晚景,声声牧笛送春风。行歌人向长堤出,远岫参差淡霭中。”这是清人周方升写的《西湖晚照》诗。这里所说的西湖,是指寿县城西门外的寿西湖,《水经注》中称为尉升湖。湖周五十里,古与淮河、淝河连为一体。今日虽已不见当年茫茫湖水,但夕阳西下彩霞满天之际,徒步登上西门城头,那长河落日,金色湖波,足使你陶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5 16:51:26 | 显示全部楼层
84.东津晓月编辑
东津古渡在城东门外的淝水上,有石桥一座,这里
东京晓月
东京晓月
除了是淝水之战要津而闻名遐迩外,还是东淝河通往淮河的咽喉,是南北水路的枢纽。古往今来商贾船只多聚于此。晓月当空,水天一色,石桥、扁舟、渔水、波光组成一幅良辰美景,骚人墨客以一睹为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5 16:51:39 | 显示全部楼层
85.紫金迭翠编辑
八公山东北侧有一峻峰名紫金山。明嘉靖《寿州志》载:“紫金山
紫金迭翠
紫金迭翠
在州东北十里,古传山有黄金色,故名”。又传淮南王刘安与八公埋金在山,山民常在丛莽间拈得,所以此山叫紫金山。
紫金山从八公仙境中脱颖而出,单独成为寿阳一景,不是没有道理的。她那婀娜婷立的英姿、青翠欲滴的山色,激发了多少游人的雅兴。让我们欣赏一首清人《紫金迭翠》诗吧!
层峦绕郭列云屏,几曲参差对晚汀。晴有两痕留石色,日随岚气变山形。一条微界飞流白,万木都归积霭青。延瞩待寻轩豁处,闸皋重葺画诗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5 16:51:56 | 显示全部楼层
86.珍珠涌泉编辑
出城北门两公里的凤凰山脚下,有一方用石块砌成的池子,清澈
珍珠涌泉
珍珠涌泉
见底,泉水汩汩,这就是名扬四方的珍珠泉。池正北面有刻着“珍珠泉”三字的石碑,两旁有“珠泉洗尽贪污气,碧水长流正气风”的对联。
据载八公山有二十四泉,以珍珠泉为最佳。珍珠泉,亦名咄泉,因其涌珠串串,咄咄有声而得名。《玉平寰宇记》称:“若人至其旁,大叫则大涌,小叫则小涌;若咄之,涌弥甚。”这绝世奇观,曾博得多少游人的惊叹。阳光下,一池清泉,五光十色,串串涌珠,光彩夺目。泉水甘洌爽口,既是沏茶的上品,又是八公山豆腐得天独厚的专用水。由于泉水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现已办起八公山矿泉饮料厂,生产出大批优质饮料,博得消费者好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5 16:52:30 | 显示全部楼层
87.“淮王丹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5 16:52:48 | 显示全部楼层
88.涌泉书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5 16:53:53 | 显示全部楼层
89.梨乡雪海

出寿县北门,一路走来,八公山山峰起伏叠嶂,山、泉、河、林浑然一体,情趣无穷。

    很早以前,八公山人便开始栽植果树,现在又栽满了改良后的八公山酥梨。这里特殊的土壤,小气候,生长出的酥梨,果品品质高,平均单果重达到219.8克,且大小适中,果型美观,可食率达74.8%,总含糖量达11.34%,有机酸含量达0.09%,粮酸比126:1。八公山酥梨皮薄、瓤脆、无渣、多汁、味甜可口,还具有止渴、清凉、祛暑、消热、化痰、润肺、止咳消喘等多项功能,这是其他地区梨果所不能比拟的。

     阳春三月,夭夭桃红,仙风浩荡的八公山成了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人间四月芳菲盛开花开成海,万亩梨花染白山乡的黎明,梨花玉洁冰清的佳姿丽影,引来万千过往客商长久立足赞叹。一年一度的“梨花赏呤节”,已成为现代人提升精神层次和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当你站在开满梨花的廉颇墓上登高望远,千古淮水波光潋滟,茅仙古洞道光遥映,身边梨花带雨,正抒发着游人怀古的幽思。

     金秋十月,硕硕梨黄,走进梨乡,迎接您的是一张张灿烂的笑脸和坠弯枝的大酥梨,精明的果农小心地从梨树上摘下梨,套上网,装进印有商标的五颜六色的箱子里,公路是一车车的酥梨和忙碌的人群,公路两旁一个个大花布伞下,塑有各种形状的酥梨堆的高高的,梨园里,许多游人在忘情的品尝着梨润的舒爽,沉浸在生态旅游的快乐之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5 16:54:32 | 显示全部楼层
90.楚文化纪念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5 16:55:09 | 显示全部楼层
91.春申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5 16:56:28 | 显示全部楼层
92.柏文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5 16:58:30 | 显示全部楼层
93.袁术帝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5 16:59:51 | 显示全部楼层
94. 袁术墓
也有称为袁术孤堆的,时间一长,以讹传讹,叫“严氏孤堆”,墓现场的保护碑上写的也是严氏孤堆,这使得很多人不知道这里埋葬的是什么人。

    据《长丰县志》记载:“袁术孤堆位于小孤堆乡蔡圩村阎家小集,俗称袁氏孤堆。面积为南北52X53米=2756平方米,高7.5米。墓表长满荆棘,脚小葬有许多近代小坟包。其西1公里为瓦埠湖畔。是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场观察,墓表种植了很多树,树龄不长,但是墓表没有荆棘,有一条小路通向墓顶。墓脚下有一些坟包,但是和李三孤堆比起来,就太少了。另外孤堆乡下辖10个村民委员会,有蔡圩,却找不到什么阎家小集。

    袁术(?-199),三国时曾称霸一方的诸侯。曹操不认可袁术为英雄,称他为枭雄,也够不上。袁术,是袁绍堂弟,兄弟二人不和,远交近攻,被陈寿耻笑。袁术没多大能耐,也没有足够的资本,却想当皇帝。要知道,董卓虽然废立皇帝,却也没敢称帝。当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时候,孙权劝其称帝,他也不肯。袁术,居然称帝,那不是找死吗?当了没几天皇帝的袁术,架子倒先摆起来了,公卿、后宫都置备起来,骄奢淫逸,百姓苦不堪言。百姓苦就算了,你还不把军队给招待好,谁还帮你啊?不久,袁术先后被吕布、曹操打败,只好投奔属下。这个袁术一直没有自己的地盘,每次战败都是投奔这个或那个,这次他是众叛亲离,连部下都不肯收留他了。袁术这才意识到大事不好,连忙把皇位让给袁绍。按理说,皇帝位子又不是你一人私有财产,你说让就让了。可他那堂兄袁绍水平也有限,居然接受了。袁术准备投靠侄儿,路上饿了,问厨子,有蜂王浆吗?没有,这都啥时候了,逃难呢?大哥,还要蜂王浆?要知道1000多年后的西太后逃难时都没 说要吃蜂王浆。袁术一听,没有蜂王浆,那来点蜂蜜吧。蜂蜜也没有,跟您说了吧,现在就剩下点麦屑,有啥吃啥,就凑乎吧。您还点上菜了?袁术一听,我好歹也是个皇帝啊,怎么连口吃的都混不上了,也太窝囊了,于是吐血而死。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为吃不着东西而气死的皇帝,大概是唯一的一个。袁术死在距寿春八十里的江亭,寿春就是现在的安徽寿县,至于江亭,准确位置不清楚。

    网上的资料说这里是袁术的衣冠冢,我认为这个说法不可信。袁术死时很潦倒,基本上是树倒猢狲散,随便埋葬了就算了,那还有忠勇的随从埋葬衣冠来纪念他啊。再说衣冠冢一般是没有尸体,埋葬衣冠来纪念,或者是名气太大,很多地方都想纪念,所以除了一处墓葬是真的,其他都是衣冠冢了。袁术,这两个可能都不存在。据报纸报道说,当地居民称袁术墓是他的部下用手捧土埋葬的。我初步测算,这需要200多万人次,这个可能性大吗?网上说考古学家已经证实这里是袁术墓,我还是不大相信。难道是发掘了墓葬?因为当地人都不知道这是谁的墓,如果考古发掘了,那就不至于如此默默无闻。再说,现在的学者为商业服务,只要领导告诉他你要证明这个是袁术墓,可以带动经济发展,他一定会证明出来的。

    其实,我对这个土堆是袁术墓都有怀疑,古墓巨大的封土,是因为修建了庞大的地下宫殿,取出来的土无处堆放,才形成大的封土堆,袁术,突然暴死,墓里是不会有地下建筑的。明皇陵也没有地下建筑,巨大的封土是朱元璋当皇帝后才逐渐形成的,袁术,会有人管他的封土吗?三国乱世,自顾不暇,谁会管这个事?随便说一句,(明)《成化中都志》没有记载寿州有袁术墓。那么这个袁术墓是什么时候在史料中有记载的呢?没有《寿州志》,也就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我第一次来寻找,不但找错了,而且还很自信地批评了别人,态度太不严谨了。我是怎么犯了错误的呢?因为地图上大多把袁术墓的地址标错了。根据2007年版的《安徽省地图册》,把严氏孤堆标在距离杨公镇东南大约几百米的位置,而《中国高速公路及城乡公路网地图集》一书,则把严氏孤堆标示在杨公镇正西方约1公里处。而上次去寻找严氏孤堆是,我手里没有《长丰县志》,地图还是2004年版的《安徽省地图册》,上面没有蔡圩村,这些都导致了我的错误。最重要的原因是安徽这一带叫孤堆的地名太多了。我第一次寻找时,问当地人大孤堆在什么地方,最后在当地人的指引下就找到了孤堆集。当地人经常说大孤堆、小孤堆,大孤堆指的是孤堆集,杨公镇下的一个村,小孤堆指的是孤堆回族乡,有的地图也标为小孤堆回族乡,其实这是错误的。标准的行政单位 名称就是孤堆回族乡。所以当我问大孤堆时,就找到了孤堆集。

    《中国名胜词典》,对袁术墓的介绍说“在长丰县水家湖镇西北28公里、杨公庙镇西南3公里。本地人俗称古墓为孤堆,故又称‘袁术孤堆’。”这里采用的交叉定位的方式,却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墓到底在何处。而且这一方式被大多数网站、书籍抄袭,很多网站都是采用这个说法。实际上,袁术墓位于水湖镇正西略偏北约22公里,杨公镇正西略偏南约4公里。《中国名胜词典》说墓高约15米,底径约30米。与《长丰县志》记载不同,现场观察,县志记载应该是准确的。

    资料上说的水家湖镇、杨公庙镇,都是错误的称呼。当地只有水湖镇、杨公镇。我问过当地人,当地人说杨公庙就是杨公镇,水家湖就是水湖镇 。根据中国行政区划网提供的资料,这两个镇自1949年以来从未改过名字。书籍应该用正确的行政单位名称,免得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PS:根据《长丰县志》,水家湖与水湖两名在当地通用,实指一地。行政上都以水湖镇为名字,但是长丰县火车站的名字是水家湖车站。不过既然正式的名称是水湖镇就不应该在正式的文献资料上再用水家湖这个名字,会对不了解情况的外地人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同时杨公镇曾有杨公庙,但是此庙很久以前就不存在了,也不应该再用这个名字,很容易引起错误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5 17:00:53 | 显示全部楼层
95.寿县三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5 17:05:30 | 显示全部楼层
96.护城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10 06:37 , Processed in 0.042197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