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华顿经济研究院与华东理工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联合主办、华东理工大学奥利弗·哈特合同与治理研究中心协办、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合作举办的2025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发布会暨中国经济夏季研讨会在华东理工大学召开,这是华顿经济研究院连续第十一年编制发布中国百强城市榜单。
今年的榜单上,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广州、南京、苏州、武汉、成都、重庆位居前十位,天津、宁波、青岛、无锡、济南、合肥、长沙、西安、福州、郑州居第11至第20位。杭州终于超越广州,挺进前四强;宁波进步一位,超越青岛;合肥进步一位,超越长沙;西安进步两位,超越福州、郑州。遵义、哈尔滨、榆林是位次进步最多的城市,龙岩、镇江是位次退步最多的城市。安庆新晋百强城市居第95位,莆田重返百强城市居第97位,郴州时隔七年重返百强榜单,居第100位,柳州、三明、许昌退出百强城市。
硬经济方面,北京、上海、深圳、苏州、杭州、广州、南京、宁波、无锡、武汉居前十位。百强城市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5.40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70.71%),同比增长7.7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95万亿元(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6.66%),同比增长1.40%;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27.26万亿元(占全国金融机构存款余额73.69%),同比增长5.55%;百强城市常住人口7.71亿人(占全国人口54.78%)。
软经济方面,北京、上海、杭州、广州、南京、武汉、成都、重庆、济南、西安居前十位。百强城市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044所(占全国总数的71.27%),专任教师154.27万人(占全国总数的78.59%),医院20208所(占全国总数的55.53%),医院床位444.75万张(占全国总数的58.60%),博物馆4031座(占全国总数的62.83%),公共图书馆图书藏量10.65亿册(占全国总数的72.21%),高新技术企业数(国家级)399870个(占全国总数的99.29%),百强城市共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54959.70亿元(占全国总量的87.40%),百强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平均值为44.10%,60个城市年均pm2.5浓度低于35µg/m3(二级限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