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anson908

[经济论道] 2025年武汉产业经济城建新闻综合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8-14 20:05:38 | 显示全部楼层
Archerone 发表于 2025-8-14 16:06
说实话,作为高科技企业,烽火这样10时间营收才翻倍,已经不能用慢来形容,可以说非常拉胯

烽火等这样的企业,被美国列入黑名单了,你所说的杭哪几家上了黑名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8-14 21:06: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ddmao 发表于 2025-8-14 10:21
他说的直播,我觉得不是什么淘宝带货吧?淘宝带货可跟武汉没关系。他说的跟武汉有关的难道不是斗鱼吗?当年 ...

恰恰就是没玩资本,武汉的发展差点意思。都说杭州乃至整个浙江玩房地产泡沫,恰恰是这个泡沫有利可图为杭州带去了人才、资金,也使得杭州资产价格大幅度上涨,房价腰斩后杭州土拍市场依旧火热就恰好能说明这个理论。武汉的资产价格太低了,这给了其他地区用低价购入武汉优质资产把资源吸走的机会,看似低廉的人工费为企业落地提供了方便,但实质上是外地企业给低于应给的工资于本地劳动者,虹吸了这些人本应有的消费能力,消费能力进入本地城市三产循环的部分就少了,同时人也是流动的,低工资留不住人。资本少钱少就会带来内卷,内卷就会带来互相内斗、互相算计,管理和公司就上不去,但钱多大家都有蛋糕可分,会促进合作共赢。武汉也本不应该这样,武汉最好的情况应当是拿着高工资去购入其他地区的低价资产低价公司当资本的吸血鬼!武汉需要大力发展搞钱搞资本的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8-14 22:29: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chinahwd 发表于 2025-8-14 20:05
烽火等这样的企业,被美国列入黑名单了,你所说的杭哪几家上了黑名单?

这么说就自欺欺人了,亨通,中天这几家同行业企业哪家没被进入所谓实体清单?他们是怎么高速增长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8-14 22:37: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南沿海发展起步早资金积累多,主要原因是改开以后是以出口导向为主,地缘优势不是你努力下就能抹平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8-14 22:54:07 | 显示全部楼层
别把灯打开 发表于 2025-8-14 20:25
不赚钱,列入黑名单有啥用

你这根本就不懂半导体行业
房地产最快赚钱
都搞房地产多省事
搞什么芯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8-14 23:0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再重申一遍,真正硬科技一定是长周期高投入慢产出的项目,这跟我国民营资本的投资逻辑完全相反。
因此民营资本不可能孕育出硬科技,可能项目开始会有些成果,但最后一定走向造假骗钱的结局,这是民营资本的DNA决定的。
HZ的六小龙就是典型案例,不可能有例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8-14 23:03:47 | 显示全部楼层
jasonhuis4 发表于 2025-8-14 15:46
杭州的半导体只是缺一个长存这样吸引眼球的企业,其实不弱的,士兰老玩家了,浙大杭电都可以培养不少人才 ...

你真的从事过半导体行业吗?
士兰是什么落后的制程水平你懂不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8-15 00: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dmao 于 2025-8-15 00:15 编辑
Archerone 发表于 2025-8-14 22:29
这么说就自欺欺人了,亨通,中天这几家同行业企业哪家没被进入所谓实体清单?他们是怎么高速增长的?


亨通、中天早在2015年前后就通过收购海苔厂商和自建基地完成了东南亚、南美的产能布局,海缆交付量大;而烽火海外收入占比仅15%左右,且集中在亚非拉光网络项目,单合同金额小、毛利低,难以像海缆那样形成爆发式增长。亨通、中天把“电力+海洋”做成了第二增长曲线——海缆、高压电缆直接受益于海上风电抢装,2021-2023年两家来自海缆的收入年均复合增速都在40%以上;而烽火仍把七成以上资源押在传统的光纤光缆和运营商系统设备上,这块市场早已产能过剩、价格血拼。

说到这里,最根本的问题呼之欲出了,其实就是央企和民企的区别,央企扩展海外市场还是有局限性,加上内陆央企确实没有沿海市场嗅觉敏锐,决策也缓慢。也不是什么都能做。比如高压电缆这些烽火肯定不能做,要聚焦主业。烽火还要承担大量国 家任务,每年研发力度都很高。其实光迅也有这个问题。海外市场拓展和体制问题是武汉企业的大问题。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8-15 07: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bbcvscnn 发表于 2025-8-14 12:24
着你还真弄错了,杭州的半导体和新能源方面也非常强。

半导体:

没有一个能打的,与浙大冰刻技术一笑贻笑大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8-15 07:17: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别把灯打开 于 2025-8-15 07:20 编辑
ddmao 发表于 2025-8-15 00:10
亨通、中天早在2015年前后就通过收购海苔厂商和自建基地完成了东南亚、南美的产能布局,海缆交付量大; ...


另外通信行业是我们传统优势产业,起初国企主导没问题,发展几十年了,上下游也没培育出哪怕一家易中天亨通中天那样的民营企业,优势产业优势领域带动不强,其他行业就更难说了。前些年我们医药产业规划也如火如荼,今年创新药大发展,也很难看到我们的身影,能拿出来的还只是人福医药一家,也是十几年踏步不前,还被招商局收购,其他医药企业更不用谈了。国企无作为,民企太弱下,明星巨头企业难出,几十年还是这样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8-15 07:5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海上风电和海缆,第一中天和亨通做海缆远早于烽火通信,再1999年烽火通信成立的时候,那两家就在做海缆,而烽火通信只到2017年才成立海缆子公司开始进入这个领域,晚了近20年。所以规模小,做的晚。而高压电缆跟烽火通信主业无关,烽火是不可能去做的,他不可能像民企一样什么赚钱就做什么。
海缆一个是做的晚,一个是风险高央企体制限制了。海缆交付后还要负责 25 年维护期,包含备缆、备件、抢修船等等 ,民企用项目公司隔离风险,央企必须并表,考核压力大。所以不敢贸然做。还有几点是沿海民企占绝对优势的,那就是船队和码头,中天等在好多年前就打造了自己的船队,也占用了沿海的码头资源。烽火在内陆没有这个优势。这种船一条船3-6个亿,烽火作为央企决策难度很大。所以不要低估内陆的劣势。长飞不是央企,他也没有船队和码头去搞海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8-15 08:01: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总是不了解情况就开始输出情绪?对于创新药发展情况看看下面资料,网上都有:

武汉创新药已进入“爆发期”,可以用“三个全国第一、两个中部第一、一条完整产业链”来概括。
一、最新成绩单:三个“全国第一”
1.  全球首个植物源重组人血清白蛋白注射液(商品名:奥福民)——7 月 18 日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终结了我国 65 %以上依赖进口的局面。
2.  全国首款眼科基因治疗药物 NFS-01(纽福斯)——已进入国内三期临床,并被纳入国家突破性疗法。
3.  全球首个获批进入美国三期临床的“稻米造血”生物药——禾元生物重组人白蛋白同时获 FDA 同意开展国际多中心三期。
二、产业规模:两个“中部第一”
2024 年武汉生命健康产业规模突破 5000 亿元,增速 15.3 %,总量和增速均为中部第一。
国家 1 类新药获批数量最近六年累计 12 个,居中部第一、全国第六。
三、空间与链条:一条“热带雨林式”完整生态
核心载体:光谷生物城已集聚 500 余家高企、7 家本土上市公司、3 家百亿级龙头。
在研管线:一类新药近 400 个,其中 4 个已冲刺上市流程。
平台支撑:光谷内可一站式完成基因测序、药效药代、CDMO、安评等全流程,政府每年还拿出 5000 万元协同攻关资金。
资本助力:单个企业每年最高可获得 1 亿元研发奖励,禾元生物、友芝友等 2024-2025 年密集登陆科创板或港交所。
四、明星企业(部分)
禾元生物:重组人白蛋白(已上市),二期基地 2026 年达产 1200 万支。
中美华世通:WS016 获 FDA 批准直接在美国启动 III 期,国内已完成 II 期。
人福医药:重组质粒—肝细胞生长因子注射液进入上市审评。
朗来科技:10 个分子在研,其中 4 个进度全球最快,已对外授权数十亿美元。
睿健医药:帕金森新药 NouvNeu001 中美双报双批,预计 2028 年上市。
滨会生物:全球首个 II 型单纯疱疹溶瘤病毒 OH2 注射液已进临床。

光谷对新落地项目签约额一季度就达 45 亿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8-15 08: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荆淮侨)8月14日晚间,华工科技披露半年报,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6.29亿元,同比增长44.66%;实现归母净利润9.11亿元,同比增长44.87%。

其中,公司联接业务营业收入37.44亿元,同比增长124%。联接业务增长,主要源于公司对AI应用领域市场机遇的把握。半年报显示,公司400G、800G光模块在上半年实现规模交付,客户版图、交付份额进一步扩充。同时,公司产品研发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业界首发1.6T LPO、1.6T LRO产品,以及1.6T 3nm DSP方案,产品性能行业领先。并在行业首推3.2T CPO解决方案,可支撑51.2T交换机,并适配液冷散热方案,积极布局前沿技术。

在无线业务领域,4G/5G/5G-A基站应用光模块持续保持行业领先份额,布局开发低轨卫星通信模块及下一代前传光模块技术。800G ZR/ZR+ Pro相干光模块量产,在关键客户处完成测试导入。在F5G-A业务领域,25G PON OLT和ONU批量交付,并推出50G PON OLT产品,同时布局车载光模块技术开发。

公司称,正在加快推进下一代超高速光模块的研发和生产,光电子信息产业研创园一期工程将于三季度正式竣工投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8-15 08:3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都别扯犊子了。天天嘴炮。。。

武汉这不行那不行的,你们自己来创业,搞个 比肩  华为小米腾讯字节的公司来,比什么都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8-15 08:55:36 | 显示全部楼层
slickly 发表于 2025-8-15 08:30
都别扯犊子了。天天嘴炮。。。

武汉这不行那不行的,你们自己来创业,搞个 比肩  华为小米腾讯字节的公 ...

是的,这些嘴炮一天到晚犹如事后诸葛,他们牛逼,让他们自己来搞一个家牛逼的公司,天天嘴炮有鸟用,还不如踏踏实实的多干点为武汉有利的事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11-20 19:26 , Processed in 0.171819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