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逸雪霁蓝

2024年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杭州经济城建发展综合(禁止政治人事讨论)

   关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4-9-13 17:40:44 | 显示全部楼层
       记者:前期上海大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杭州也参与了编制。您认为上海大都市圈与杭州领衔的杭州都市圈,两者将会是怎样的关系?如何互相协同合作?

       刘捷:杭州都市圈核心范围包括杭州、嘉兴、湖州、绍兴的大部分地区,面积约2.2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693.9万人,协同范围扩展到衢州、金华、宣城、黄山等两省四地。

       杭州都市圈与上海大都市圈同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存在交叠部分,核心范围的杭州、嘉兴、湖州、绍兴以及协同范围的宣城共五座城市都在上海大都市圈范围内。因此,杭州都市圈既是上海大都市圈核心功能的重要承载区,也是上海与长三角广阔腹地的重要衔接区,呈现出协同联动、共生共赢的发展态势。

       记者:杭州为何要进入上海大都市圈?

       刘捷:上海承担着加快建设“五个中心”重要使命,国家的许多重大产业、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都在上海布局,上海大都市圈也引领着全国特别是长三角各个都市圈的建设和发展。对杭州来说,只有在服务国家战略中才能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因此,我们的态度一直非常明确,就是主动接轨和服务大上海,积极对接上海大都市圈,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通过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形成错位发展、共同进步的强大动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13 17:41:57 | 显示全部楼层

讲道理的话,说说口号没啥实质影响,不用那么敏感,就是那句服务大上海有点扎眼了,接轨就接轨,服务国家战略就服务国家战略,虽然避免不了上海的影响,服务大上海是什么玩意儿,而且压根也不存在的事儿,印象里只有江苏才这么喊,被江苏人骂了这么多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13 17:43:32 | 显示全部楼层
而且都市圈可不是杭州自己就能决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13 17:59:07 | 显示全部楼层
“谷”“镇”联动 高新区(滨江)正在开拓“新天地”

       8月初,5组来自全球4个国家的顶尖设计团队走上位于之江大桥东侧的钱塘江堤,在素有滨江“西大门”之称的智慧新天地片区进行现场踏勘。他们中不乏法国包赞巴克事务所、莫非西斯建筑师事务所等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团队,也有从事本地项目经验丰富的一线设计机构。

       这些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团队和一线设计机构的城市之行目的何在?今年,高新区(滨江)重磅启动杭州江南科学城沿江片区实施性城市设计及建筑概念方案国际竞赛,目的就是要高起点规划建设杭州江南科学城,形成“三片筑核,两翼拓展”的规划结构,引领片区高质量发展。

       作为“三片”中的两大片区,零磁科学谷(智慧新天地)产业平台由零磁科学谷和智慧新天地合并而成,正为高新区(滨江)可连片开发土地最多的城市空间执笔着墨。创建数字健康小镇、建设极弱磁大科学装置、再造千亿级产业集群、扛起城市门户担当……一场有关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城市能级跃迁的“西拓记”蓄势起航。

       打开手提包,董一义拿出地图铺在会议桌上,他指着地图上钱塘江南岸的一块区域说:“看,这就是滨江‘西大门’。”作为高新区(滨江)零磁科学谷(智慧新天地)发展服务中心主任,他总是在招商或者跟企业交流时介绍“西大门”的四至——东至浦沿路,南至高新区(滨江)南界线,西至钱塘江,北至连江街,区域面积约为5.6平方千米。除了智慧新天地的原有版图,区域面积约为2平方千米的零磁科学谷也在加快建设,总面积约为7.6平方千米的零磁科学谷(智慧新天地)产业发展平台正成为高新区(滨江)的下一个千亿级产业增长极。

       千亿级产业向何处增长?智慧新天地将目标重点锁定生命健康产业。目前,智慧新天地正在积极创建滨江数字健康小镇,打造数字健康新高地。小镇坚持“BT+IT+AI”融合发展理念,重点聚焦互联网医疗、医疗大数据和医疗人工智能方向,逐步形成以智慧医疗为核心、高端医疗器械和创新药研发为特色的“1+2”产业体系。

       作为江南科学城 “三片两翼”中“三片”之一,智慧新天地还承担着科学城城市高品质开发建设的重要使命。据介绍,该区域有一线江景城市界面,将承担着江南科学城金融、高端商务和品质商业的功能。目前,经过几年的建设,城市“西大门”的框架已经拉开,并渐渐展现出“国际滨”的城市气质,从之江大桥向东望去,贝遨大厦、吉利科技集团、税友软件、光云科技、长典医药等企业总部大楼已经拉起城市天际线。高新区(滨江)“西大门”正不断探索科产城人融合的新范式。

       四家企业“打破围墙”,共建共用一个地下停车场,不但节省企业开支,还能扩大地下使用面积13500平方米,增加200个停车位,节约企业投资费用约3000万元——2020年,高新区(滨江)在全省首创相邻地块统筹开发模式,在规划开发环节,破题城市发展“停车难”。

       改革在规划开发环节迈出了第一步,但在实施过程中还面临不少难关。由于建设施工进度较快,长典医药成了跑得最快的“闯关者”之一,但是作为联合施工方之一,如何在控制联建项目安全的前提下先行通过自家项目的审批和验收却成了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

       “施工建设涉及的事项千头万绪,尤其是四企联建没有前例可循,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长典医药综合管理部经理陈静舒细数遇到的种种难关,比如,各家企业施工进度有快有慢,需要有人牵头协调;现有制度下,单家施工单位地上地下施工作为整体只赋予一个项目代码,但施工单位不同,与赋码要求相悖,遇到审批难等等。她还算过一笔账:新大楼早投用一天,光是房租一项,企业每天就能省下7000元。

       项目各个环节的审批都需要多个部门通力协作,企业之间意见不一,得有人协调。所谓关关难过关关过,高新区(滨江)零磁科学谷(智慧新天地)发展服务中心担起了企业“娘家人”、部门协调员的任务。“只要企业有困难,中心的工作人员总是在最短时间响应,从不推脱。”

       陈静舒说:“这项创新举措,大家都朝着要办好的目标使劲儿,在改革的基础上再创新,比如在项目赋码形式上采取分期赋码的形式备案,由中心联系各家企业协商解决办法。”如今,长典医药的员工们已经陆续入驻新总部,这家集药品研发、上市许可证、销售推广、药品供应链服务平台及软件开发的公司,正扎根智慧新天地,实现长足发展。而“四企联建”项目作为“分区分段验收”模式的首个应用场景,高新区(滨江)也在不断总结经验,为盛域、丁香园两企联建项目等类似项目提供解决方案。

       解题“四企联建”只是高新区(滨江)零磁科学谷(智慧新天地)发展服务中心助企服务的缩影。前不久,高新兴创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代表为该中心送来了锦旗,向中心为公司项目建设提供服务保障表示感谢。此外,中心也在不断总结破题经验,比如针对税友软件遇到的竣工验收“燃气图审”难题,中心邀请近10家部门召开现场协调会为企业解决难题,又在此经验基础上,设立项目专员,建立服务机制,解决了光云科技、长典医药的燃眉之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13 18: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答题:“谷”“镇”联动,开创“新天地”

        近日,吉利未来出行星座第三轨十星成功发射入轨,这也意味着中国商业航天企业首次面向全球用户提供低轨卫星通信服务。吉利未来出行星座是由吉利科技集团旗下商业航天企业——时空道宇建设运营,作为智慧新天地最早投用的企业总部,吉利科技集团目前已经在新材料、低空出行、摩托智造、循环经济等多个领域深入布局,年营收超过500亿元。

       如吉利科技集团一样,越来越多的企业总部,选择扎根滨江“西大门”。据统计,目前智慧新天地已经集聚泰格医药等上市企业7家,银江股份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3家,创业慧康等3个园区投用,广立微等10个产业项目加速建设。

       眼下,在杭州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高新区(滨江)高站位规划“国际零磁科学谷·杭州江南科学城”的大背景下,滨江“西大门”将如何答好加快产业集聚这道发展之题?加快“谷”“镇”联动是高新区(滨江)零磁科学谷(智慧新天地)发展服务中心给出的解题思路。

       目前,滨江数字健康小镇已经引进生物医药创新联合会(BIA)、浙大二院经血管植入器械全国重点实验室、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与产业发展研究会,搭建科研机构、医院、CRO企业、专业投资机构和政府机构等合作交流平台,初步形成“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培育”全链条创新发展态势

       随着零磁科学谷建设脚步加快,智慧新天地将发挥紧邻零磁科学谷优势,以数字健康小镇为承接地,有效承接“从0到1、从1到10”的创新策源成果,加快推进极弱磁大科学装置实现产业“沿途下蛋”高效转化。目前,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航技术团队和杭州高新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联合成立的杭州零磁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已经落地贝遨大厦

       目前,智慧新天地区块“三纵四横”的路网格局基本形成,区域内地铁4、6号线已投入使用,沿江30万平方米景观带全线开放成为企业员工、居民和游客的休闲观光打卡点。零磁科学谷内,大设施交叉平台相关施工项目正在有序推进。接下来,该中心将锚定三年行动计划目标,开展构筑生命健康产业高地攻坚行动、全面融入江南科学城攻坚行动等七大攻坚行动,将该区域打造成为绿色发展新中心、数字健康新高地、未来城市新典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13 19:35:14 | 显示全部楼层
黄果树大仙 发表于 2024-9-13 17:41
讲道理的话,说说口号没啥实质影响,不用那么敏感,就是那句服务大上海有点扎眼了,接轨就接轨,服务国家 ...

刘捷说很具体也很清楚,不存在喊口号,因为上海国 家定位“五个中心”,国 家的重大产业、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都布局上海。接轨上海,对接上海大都市圈本质是为服务最高国 家战略。只有服务国 家最高战略,才可能获得国家高定位,才可能有发展高上限。

粤港澳大湾区之所以定位高本质就因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双“15”这种级别政策国 家大湾区给了一堆,因为香港,包括其他高能级政策资源同理实质核心基础基本都在香港。同理长三角核心区必然在大上海都市圈区域,国 家最高核心政策资源必然只会布局投入上海都市圈区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13 19:54: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石决明 于 2024-9-13 20:13 编辑
黄果树大仙 发表于 2024-9-13 17:41
讲道理的话,说说口号没啥实质影响,不用那么敏感,就是那句服务大上海有点扎眼了,接轨就接轨,服务国家 ...


经济上行,可以接收上海外溢,经济下行,就可能被虹吸。不过现在也很难从国内存量经济里实现高速发展了,所以就要瞄准海外了,长三角一体化有利于提高竞争力从海外要增量,可以先从一带一路国家开始,科技发展量变引起质变的时候欧美市场也就打开了,所以科创和出海是企业未来的方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13 21: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逸雪霁蓝 于 2024-9-13 21:14 编辑
石决明 发表于 2024-9-13 19:54
经济上行,可以接收上海外溢,经济下行,就可能被虹吸。不过现在也很难从国内存量经济里实现高速发展了 ...


以你的角度展开,长三角一体化实质上就是国 家定位要你更大程度重点承担全球市场国际竞争,而不是核心只国内市场竞争。大湾区定位高具体说是因为香港核心集聚国际要素资源的全球头部真国际金融中心,因此大湾区一直承担顶层的首位国际际竞的国 家使命,所以给的高能级政策资源多且集中。

而很多人之所以总担心和认为上海虹吸,不只长三角全国都,无非认为上海到目前为止虽名义和国 家定位“国际金融中心”,但主要依托集聚国内资源,尚且不是香港那样核心集聚国际资源。所以虽然上海和长三角的区位和实际都应该是中国首位经济核心区,但实际三大核心圈里大湾区实际首位。但国 家要求上海最终要发展成香港那样,甚至是更高级别的集聚国际资源核心的真正国际金融中心。无它,上海和长三角地缘决定了必然是我国经济真正绝度核心区。

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是国 家要求长三角更大程度国际竞争,上海大都市圈是又一次质的升级,确立长三角核心区域,要求和大湾区同级别承担国际竞争责任。所以上海大都市圈范围越来越大,上海大都市圈属都市圈特例,因为要与大湾区同级别承担国际竞争责任。大上海都市圈区域国 家必然高能级政策资源同样质的升级,责权对等。所以刘捷只有服务国 家最高战略,杭州才可能有国 家高定位,发展高上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14 00:17: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最丢人的省会城市,杭州加入上海都市圈对杭州人来说比吃屎还难受吧,杭州不需要靠上海任何东西,当年的杭铁头去哪里了,我还是呆在老广吧,老广发展不太好,也挺旧的,但是老广从来不会这么憋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14 11:48:08 | 显示全部楼层
gggc浏览器 发表于 2024-9-14 00:17
最丢人的省会城市,杭州加入上海都市圈对杭州人来说比吃屎还难受吧,杭州不需要靠上海任何东西,当年的杭铁 ...

不用太当回事,不是杭州市民说的,ld说的,过几天ld去别的地方了,换个人来就不这么说了

听其言观其行,关键是能源供应全去西北了,劳动力供应只要看看哪几个省高考最血腥就知道了。制造业都会转去中原,海港没有用,上海就一帮码头工人一点能量都没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14 12: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gggc浏览器 发表于 2024-9-14 00:17
最丢人的省会城市,杭州加入上海都市圈对杭州人来说比吃屎还难受吧,杭州不需要靠上海任何东西,当年的杭铁 ...

那不是,央企在华南或者中南的分部这几年成立的也基本在老广,不在深圳,深圳是民企和外企越来越聚集了。老广不可能加入深圳或者香港都市圈做小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14 12: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shaoyene 发表于 2024-9-14 11:48
不用太当回事,不是杭州市民说的,ld说的,过几天ld去别的地方了,换个人来就不这么说了

听其言观其行 ...

这些外来ld为了升迁脸都不要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14 12:51: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2021年以后,杭州新增的大项目相当少,这两年逐渐落地的大多数都是前几年就规划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14 12:54: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山老妖怪 于 2024-9-14 13:35 编辑

服务大上海口号本身也没什么错,大方向是对的,看什么内容。   

1、上海的优势领域,受到土地城市空间局限,可以在杭州建设发展分部。比如高教,上交、复旦、同济、上财、华师、上戏等,就可以到杭州开办中外合作大学、高等级研究院、产学研结合项目等等,杭州包括市一级、区县一级都是很欢迎的。
2、上海的中小学教育优势品牌也可以同杭州一些学校合作,好像拱墅区已经有一所了。
3、上海的三甲医院可以同杭州一些医院合作。
4、上海的科研院所,可以到杭州建设分所、合作研究所。 比如国科大主要是依托上海一些中科院研究所,那么可以进一步把这些研究所吸引来杭州就近建立杭州分所,大学不准异地建分校,研究院总可以吧。
5、上海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可以与杭州临安富阳桐庐建德淳安等旅游生态资源富集区协议建立工会疗养、旅游度假、民宿文创等紧密共同体,西三县加临安可以针对性的予以免门票等鼓励措施。
6、上海的一些会展、会议,可以利用风景秀丽的杭州周边区县举办,或者参加其中一个环节。
7、“山海协作帮扶”,拿出淳安、建德、临安一些地区与上海建立紧密合作和帮扶关系,可以利用上海的资金和平台。
……

要想办法把上海优势的高教、科研、总部、国际化、医疗、高收入人口总量等优质资源利用起来,为杭州所用。而我们的一些生态优势资源,也需要扩大客源地。比如浙西的天目山脉、新安江富春江画廊,这些生态优良、风景优美的资源,是上海所缺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14 13:25:45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地图上一眼就看得出,某些人口大省虽然是平原,实际种不出东西了,不然也用不着什么闯关东
而且香港一直限制土地供应也是有道理的,不能把好田糟蹋了

最需要警惕的就是一帮酒囊饭袋把湖州嘉兴的好田地都弄去开厂,布了苏州后尘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11 06:41 , Processed in 0.056701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