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了!成功了!” 2016年9月17日晚20时08分,雀跃的欢呼声打破了贵阳市中心河滨公园片区夜晚的宁静,回荡在恒丰·贵阳中心项目施工现场的上空。贵州分公司恒丰·贵阳中心项目部60多名管理人员和几百名农民工一起见证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在持续浇注72个小时后,设计厚度4米、钢筋用量多达900吨、基坑的最大垂直高度12.3米——恒丰·贵阳中心项目1#塔楼筏基7500立方米的混凝土一次性整体成功浇注。“这是中建四局一公司超高层施工史上又一个里程碑,标志着恒丰·贵阳中心项目施工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贵州分公司副经理曾明如是评价,“72个小时顺利完成整体7500立方米混凝土的浇注是我们预期的一个最理想的结果,同时也突破了一公司施工史上一次性连续整体浇注混凝土的最高纪录。” 时间回到9月14日晚20时08分,贵州分公司副经理曾明发出指示:“1#塔楼筏板混凝土的浇筑时间紧,任务重。工程部、技术部、安全机电部、物资部安排人员全部积极做好各方面应对工作,综合办做好后勤保障。今年中秋节,我们全体总动员”。 随着曾明总一声令下,现场顿时沸腾起来。看到轰鸣的机械、往来穿梭的混凝土运输车、忙碌有序的施工人员,建设方恒丰伟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领导由衷的赞叹:“有中建四局这支实力雄厚的队伍,相信我们一定能将恒丰贵阳中心建成国际一流的高品质城市综合体!” 施工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随着时间的流逝,黑夜开始笼罩大地,密密麻麻的钢筋被混凝土一点一点地覆盖,项目会议室变成了临时“作战指挥部”,施工、技术、材料、物资等各部门通力合作,认真研究施工方案,做好施工准备,根据现场情况及时做出调整,合理配备人员、机械等资源,精心部署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为1#塔楼筏板混凝土浇筑打好“后方保卫战”。 项目执行经理袁静和项目总工叶国昌两人12小时为一班,轮流带班,各部门主管分别做好人员安排,12个小时,24个小时,36个小时……汗水浸透了衣衫,血丝布满了双眼,时断时续的沥沥细雨丝毫没有影响项目部每个员工的奋战激情。“这是一场攻坚战,只要没有到最后,我们就不能有丝毫松懈。”项目执行经理袁静坚定地说。 项目部地处贵阳市中心,白天交通拥堵频繁,进出施工现场仅一条临时通道,为了保证场内外交通的畅通,项目部安全员、市政混凝土公司人员临时充当交通指挥员,对进场大门周边和场内路线交通作实时汇报,一旦出现路线交通堵塞,立马汇报项目部,及时作出路线调整。 1#塔楼设计结构总高379米,1#塔楼占地面积2700平方米,结构基础形式采用筏板基础,筏基宽度52米。筏板面标高变化多,钢筋绑扎分上中下三部分,钢筋用量多达900吨。混凝土厚度达4米,电梯井部位基坑的最大垂直高度为12.3米,只有通过面层钢筋开洞﹑导管下料才能控制住混凝土的离析,同时施工现场场地狭小,若不合理交叉布置混凝土输送泵,就不能有效解决机械设备工作面不足的困难。同时,1#塔楼筏基混凝土采用了和易性好、强度高、符合规范标准的C40P10高性能混凝土,浇注完成后将产生大量的水化热,对后期混凝土养护和防抗裂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作为第一次涉足30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的贵州分公司而言,每前进一步都是对自己的一次挑战。 据项目总工叶国昌介绍,为确保施工的顺利完成,项目部此前特别邀请了贵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曹建新,贵州省建材科研设计院教授王勇,贵州省检测院博士方东、贵州省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专家、贵州省工程勘察设计协会副理事长莫安儒,贵州中建建筑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地基所所长詹黔花等几位专家到施工现场指导工作。多次组织召开专家研讨分析会,并与市政混凝土公司紧密配合,通过试验试配、数据分析、模拟演习,反复验证1#楼筏板基础混凝土施工方案,确定混凝土最优化配合比设计及运输、入模、浇捣、温度监控、养护等重点控制环节的相应措施。 …… 72个小时后,恒丰·贵阳中心项目1#楼筏基筏基混凝土全部浇注完毕。 如果说恒丰·贵阳中心项目在72小时完成7500立方米的混凝土一次性整体浇注是一个奇迹,那么我们相信还有更多多奇迹等着他们去创造。 据悉,9月26日,恒丰·贵阳中心1#楼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总结大会在项目现场举行。贵州恒丰伟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广州珠江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中建四局一公司、市政混凝土公司四家单位出席,并在会上逐一对此次圆满浇筑成功作出总结。(文:余尚、岳巍、龙骄/图:岳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