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Syphn

[经济商业] 前三季度全市煤炭行业增加值增速由负转正+寿县县情介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8 10:3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公山乡是世界豆腐发祥地,酥梨之乡,境内自然资源丰富,人文景观
八公山乡地理位置
八公山乡地理位置
荟萃,各种名特产居多。石灰石、大理石、钾长石、紫砂石、龟文石等矿藏储量丰富。淮南王墓、廉颇墓、珍珠泉、玛脑泉、丹井、四项山奶奶庙、茅仙洞等名胜古迹分布其中。 八公山乡位于寿县北郊,八公山麓,淮淝河之滨,东连淮南,西邻凤台。八公山乡水陆运输便捷,通讯设施完备,省级合阜高速公路穿越而过,千吨级东淝河船闸沟通湖河。八公山乡是世界豆腐发祥地,酥梨之乡,境内自然资源丰富,人文景观荟萃,各种名特产居多。八公山乡的石灰石、大理石、钾长石、紫砂石、龟文石等矿藏储量丰富。八公山乡淮南王墓、廉颇墓、珍珠泉、玛脑泉、丹井、四项山奶奶庙、茅仙洞等名胜古迹分布其中。[1-2]
具体介绍编辑
八公山乡政府为正科级建制单位,下设党政办、经济发展办、财政所、
八公山乡
八公山乡
农林综合站、畜牧水产站、文化广播站、水利站等内设机构。土地面积12.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3万亩,连片果园近万亩,盛产的八公山酥梨和安农水蜜桃闻名遐迩。辖5个行政村,2个社区,总人口2.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7万人。八公山乡境矿藏储量多、品位高。全乡经济发展较快,农工副业并举,综合发展。依托本地资源优势,采石、石料加工、家庭运输业比较发达。豆腐加工、水果生产也远近闻名。
八公山乡的矿泉水经专家取样验证,饮用可延年益寿,防癌治病。八公山乡不仅是淝水之战古战场,而且是世界豆腐发祥地。优越的地理环境,丰富的文化、历史资源和勤劳朴实的八公山人民,是各界仁人志仕前来观光、投资的必然选择。招商引资方面政策、土地、资金等方面提供优惠,优质服务。
农村经济编辑
粮食生产呈现恢复性增长,畜禽、水产养殖发展迅速。特种蔬菜、
八公山乡
八公山乡
中药材、林果种植逐渐成规模。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新进展,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粮食作物面积比为1:1.8,农业特色化、品牌化、标准化工程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劳务经济稳步增长。乡镇企业豆制系列产品,被评为省、市级名牌产品。“八公山酥梨”、“安农水蜜桃”等农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较快,石材协会、豆制品协会、林果协会、中药材协会等相继发展起来。[1]
民营经济编辑
八公山乡完善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措施,加大对个私经济的扶持。私营企业发展达到
八公山乡
八公山乡
32个,个体工商户356个,规模以上骨干企业4家,全乡企业产值达1.62亿,重点骨干企业对全乡经济增长拉动明显。八公山乡利用丰富的资源和区位优势,开展招商引资促“三个年”活动。新开工外来项目11个,实际引资3700万元。 政策上,乡党委政府通过以下措施抓民营企业发展:一是为民营企业发展建立绿色通道,大兴全民创业之风,营造全民创业的浓厚氛围,充分利用境内资源优势,引导群众创业致富;二是大力扶持个私经济向民营化转型,以规范化的现代企业制度,扶持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上层次,上规模,增强其市场竞争力,以促其走上民营化发展道路;三是扶优壮强促规模企业新发展,以招商引资等形式为民营企业发展注入新动力,在规模上实现新突破,增强资金实力,提高企业抗风险的能力。[1]
基础设施编辑
水利建设共投入资金32万元,完成种类水毁工程8处,兴修水利工程处,解决3个村的饮用水问题,完成瓦瓦埠湖疏竣工程,全乡电改工作全部完成,实现城乡同网同价,移民搬迁工程顺利完成,启动和改造乡村公路3条,改造公路总理程6.5公里,村村通工程顺利推进。
社会事业编辑
八公山乡社保覆盖面不断扩大,农村特困群众生活救助制度基本建立。共有413人
八公山乡
八公山乡
农村居民享受低保。人口出生率为9.6‰。计生工作在全县保持先进位次。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全部完成,中小学教育基本实现了“普九”目标。有线广播电视覆盖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稳步增长。八公山乡农民人均纯收入2005年达到2312元。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中国豆腐村大泉村被列为市级示范村。全乡生态家园建设步伐加快,农业特色旅游蓬勃兴起。[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8 10:31:57 | 显示全部楼层
豆腐历史编辑
中国是最早种植大豆的国家,也是最早利用大豆制成豆腐制品的国家。被称为世界之最的八公山豆腐,产地即在今天的寿县八公山乡。据明代著名
八公山乡
八公山乡
医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相传两千多年前,淮南王刘安都寿春(今寿县)时,与苏非、左吴等八公在北山(今八公山)上论道炼丹,以求长生不老之术,偶然制出了豆腐,一直流传至今。后来“豆腐之法,又传至各地”。在《谢绰拾遗》一书中载:“豆腐之术,三代前后未闻,此物至汉淮南王刘安,始传共术于世。”南宋理学家朱亮《豆腐诗》曰:“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苦,早知淮南术,安坐获帛布”。刘安作为西汉淮南国的一代君主不仅在寿春发明了豆腐,还主持编撰了“牢笼天地,博及古今”的宏篇巨著--《淮南子》。八公山乡的珍珠泉、玛瑙泉、大泉一带是中国豆腐制作的始源地,八公山豆腐制作已有2000多年历史了。八公山乡的山民自古就有用山泉水磨制成的豆浆饮用的习惯。
风景名胜编辑
八公山森林公园:是安徽省级森林公园,是一个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名泉古迹点缀其中,可供游览观光、休闲度假、赏光、观泉及寻古探幽的城郊型森林公园。 珍珠泉:位于著名的八公山脚下,距寿县古城仅两公里。该泉是一眼古泉,其风光之美早在《水经注》中就有详细记载:“溪水导北山泉源,下注漱石,颓隍水上,长林插天,高柯负日,出于山林精舍右,山湫寺左,道俗嬉游,多萃其下。”明代御史杨瞻赋诗赞其“清清灵脉发,闪闪瑞光浮。尘垢难污洁,珍珠不断头”。珍珠泉又是一眼趣泉。清人吴育在《珍珠泉记》中说:“泉出其下若珠,故名”;明嘉靖《寿州志》记:“每闻人声,则泉水涌,若咄之,泉弥甚。”因而中国旅游教科书中多称其为奇泉、趣泉。珍珠泉还是制作淮上名品--八公山豆腐的主要水源,李兆洛《凤台县志》说:“屑豆为腐,推珍珠泉所造为佳品。
廉颇墓:位于今八公山乡纪家郢放牛山之西南坡,俗称“颇古堆”,距寿县7.5公里,古堆高约20米,周长约300米,基有条石垒砌,背东靠山,面西平原,里许便是如带淮河远去天际,名胜美景,成为寿县八公山旅游的必经之地。现在廉颇墓的周围建成了万亩果园,冬去春来,桃李花开,梨树如银装素裹,远远望去好像是下了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桃花如霞光穿云,东风佛过,带给人们一股股醉人的芳香,游人至此既可赏自然风光又可品历史文化,可谓不虚此行。
招商成果编辑
2005年以来,寿县八公山乡把招商引资做为第一位的硬任务来抓,结合乡情多方招商。截止到2005年5月10日,全乡到位资金895万元,有两个扩建项目,一个改建项目,一个新项目正在进行建设。另有两个投资在200万元以上的项目正在洽谈。 老企业不断加大投入是该乡招商引资工作了现的新势头。八公山乡投资环境真优,服务真的到位,先期投资者心里感到踏实,不断有加大投入发展壮大的愿望。2005年,豆制品有限公司成为舒城县委、县政府十大重点招商的龙头企业,1-5月份,公司建实验室、厂房、购买设备总投入已达380万元。公司为配合不断扩大的生产线,又配套增投200万元做为流动资金。四达农药厂于2005年4月购置了3台包装机,3个反应壶,投资65万元。另外还配套增投50万元做为流动资金。八公山乡炼胶厂投入100万元转为洗煤厂。这三个老企业今年总投入已达79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入已达545万元。
新的企业也不断在八公山乡落户。美国金海集团在该乡筹建亚麻生产线,从事亚麻的种植和加工,总投资21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200万元。该企业已在寿西湖农场租地400亩,做为八公山乡亚麻生产试验区。经过八公山乡的合淮阜高速公路建设开工在即,为该乡经济腾飞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江苏一家编织公司投资200万元,生产成品布料项目,淮南客商投资350万元建设紫砂工艺瓦项目都正在洽谈中协议中。[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8 10:3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李乡 编辑
张李乡,位于安徽省寿县西南部,西临淠河,北靠淮河,东依寿六路,政府办公地址位于张李街道,交通便利,通讯快捷。全乡人口5.2万人,耕地5.3万亩,滩地、渔坡约1.6万亩,岗、湾区各占一半,系典型的农业、林业大乡。
中文名称 张李乡 行政区类别 乡 所属地区 中国·安徽 地理位置 中国·安徽 人    口 5.2万人
张李乡位于寿县西南60公里,西临淠河与霍邱县相望,东接板桥镇,南连隐贤镇,北邻迎河镇。
张李乡面积45.9平方公里,耕地5.4万亩,其中水田3.3万亩,旱地2.1万亩。全乡辖22个行政村,378个村民组,5.1万人。

张李乡是以粮油、桑、林木为主的农业大乡,通过政府不断调整农业种植面积结构,狠抓科技兴农,大力推广农业适用技术,推广旱育稀植面积近万亩,油菜育苗移栽5000多亩。农业间套种技术的推广,使农民的收入大大地提高。在狠抓科技兴农的同时,重点培养了各种示范服务基地,在毛蟹、青虾、白鲢混养基地的带动下,全乡养殖皖西白鹅数量已达10万只,也初步形成了规范的羽绒市场。速生杨基地的苗木更是远销全国各地。
2000年全乡国民生产总值达3.37亿元,
张李乡
张李乡 (3张)
其中农业总产值3374.7万元,工业总产值1.185亿元。张李乡经济发展较为迅速,到2006年底,该乡实现国民生产总值3.48亿元,农民人民纯收入2320元。
这里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全乡已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道路绿化、基础设施等基本配套。淠河从南向北流经这里,在湾区形成了地势平担的冲积平原,带来了丰富的沙石资源,也给这里带来了特有的一道风景线——河滩风光。

地理环境编辑
这里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带,气候湿润温和,
张李乡
张李乡 (3张)
日照充足,雨水充沛,四季分明。境内岗湾各半,河畈相连,河沙丰富,淡水养殖面积近6000亩,养殖条件极度佳,是农林副渔的理想之地。
人口统计编辑
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1]
总人口
42850

22500

20350
家庭户户数
11606
家庭户总人口(总)
42815
家庭户男
22473
家庭户女
20342
0-14岁(总)
11479
0-14岁男
6382
0-14岁女
5097
15-64岁(总)
27851
15-64岁男
14417
15-64岁女
13434
65岁及以上(总)
3520
65岁及以上男
1701
65岁及以上女
1819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4263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8 10:3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8 10:34:24 | 显示全部楼层
地处偏僻,既无区位优势又无交通优势的张李乡,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抓手和干部的政治生命线,群策群力,多路并举,去年全年共引进招商引资项目4个,到位资金3000多万元,取得了招商实绩全县第一的好成绩。招商引资也为该乡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到2008年6月底,张李乡已超额完成2008年全年财税征收任务。
广泛发动,让全民成为招商引资的参与人。张李乡党委、政府给外出人士寄发慰问信3000多封,介绍家乡思发展、谋发展的优惠政策和迫切心情。同时,聘请了近100名在外创业成功人士,作为招商信息员和招商顾问
河南双汇集团到张李乡开展联锁经营
河南双汇集团到张李乡开展联锁经营
河南双汇集团就是通过张李乡在外人士的推介,才到寿县开展联锁经营。该项目总投资400万元,建冷库一座,在全县25个乡镇统一建门市部,统一经营双汇食品。已在全县建联锁经营店17个。
乡党委、政府主要采取“三个一”的办法开展专业招商。
一是组建一支队伍。选调6名懂经济、善外交的同志组建招商小分队,定目标、施压力,不包村、不包点,专司招商,不留退路。
二是拿出一笔经费。不问怎么花,不管花到哪,只要有实绩,手续全,一律报批。
三是制定一套考核办法。根据外出天数,招商实绩,兑现奖惩。上海利嘉鞋业公司的董事长李西戎,就是在乡小分队人员的大力推介、积极鼓动之下,毅然决定将上海企业逐步内迁到张李。由于区位差、交通状况落后等多种因素影响,张李乡当地企业对扩大规模、加快发展普遍缺思路、没信心,有守成心理。针对这种情况,乡党委、政府积极鼓励他们走招商嫁接发展之路,借力发展。
本田米厂多年来生产规模没有增加,产品档次低,始终处于半死不活状态。通过乡党委、政府的鼓励和支持,引进生意合作伙伴、广东客商入股经营,对方注入资金400万元,重新组建粤皖米厂。改建了生产车间,新上了色选设备,企业重现生机。乡顺达羽绒厂,也正与台商洽谈合作事宜,走引资入股之路。
张李乡人员考察福建铁砂开采企业
张李乡人员考察福建铁砂开采企业
在为企业服务上,乡党委政府把解决企业需求作为工作第一职责,真正做到“三个舍得”:
一是舍得用心,真正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江阴客商王国安在张李乡从事铁砂开采,由于考察不细、手续不全,一千多万元投进去后才发现没有开采权,进退两难,骑虎难下。得知这一情况后,乡里安排专人飞赴福建,费尽周折,把另一家企业即将到期的证件全部过户过来,从而使这家公司具有了合法身
张李乡铁矿厂
张李乡铁矿厂
份,避免了损失。良好的服务赢得了对方依赖,为了表示决心,该企业把注册资金由120万提高到430万元,又投资近400万建一栋高档办公接待楼,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是舍得让利。乡有一片旧厂房,始建于上世纪九十九代初,因多种原因一直闲置着,并已成为危房,亟待维修。和客商李西戎洽谈后,乡里召开班子成员会,统一思想,最终决定,由客商投资修缮厂房,乡里不再收取租金。对方节约了投资,我方解决了维修资金问题,引进了企业,盘活了资产,一举多赢。
张李乡沙石资源丰富
张李乡沙石资源丰富
三是舍得用力。中豪公司是张李乡从浙江引进的一家铁砂开采企业。为了保护其合法权益,乡抽调专门人员,为企业协调与周边群众关系,打击非法采沙行为。在县工作组的支持下,共清理河道违章树木700多亩30多万棵,取缔非法开采船只一百余条,拘留4名非法干扰企业生产者,有效地维护了企业利益,也树立了张李乡招商引资的良好形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8 10:34:40 | 显示全部楼层
窑口乡 编辑
窑口镇濒临瓦埠湖,位于寿县城南10公里处,毗邻寿春镇,南与堰口镇、陶店回族乡接壤,东与淮南市及长丰县隔湖相望。全乡耕地面积6.5万亩,人口33981人,辖19个行政村和1个街道。203省道纵贯南北,地理条件独特,水产资源丰富,经济环境优越。在“加快发展、富民强乡、全面建设和谐窑口”目标的感召下,窑口乡利用本乡区位优势,在产业结构调整上狠下功夫,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广阔前景。
中文名 窑口乡 位    于 寿县城南10公里处 人    口 33981人 耕地面积 耕地面积6.5万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8 10:35:03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济发展编辑
发展

改革开放30年来,乡党委政府一直以强乡富民为宗旨,带领全乡人民在建设和谐新农村的大道上阔步前进,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30年来全乡经济稳步增长,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群众生活逐步迈向小康。全乡人民齐心协力,克难攻坚,完成了一个又一个壮举。移民迁建、保庄圩建设、“村村通”水泥路建设、小集镇建设等工程都是全乡历史上的伟大工程。当前,一个经济腾飞、各项事业蒸蒸日上的新星正在古城南郊冉冉升起,并将散发出绚丽的光彩。30年来的成就概述如下。[1]
农业

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增长。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30年,在“加快发展、富民强乡、全面建设和谐窑口”目标的感召下,窑口乡利用本乡区位优势,在产业结构调整上狠下功夫,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广阔前景。全乡农业以生产小麦、水稻为主,油菜、豆类及棉花等经济作物为辅。随着全乡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近年来畜牧水产养殖也在不断壮大。2007年完成工农业总产值了1.6亿元,粮食总产8.4万吨,油料总产552吨,棉花总产达140吨。水产品产量达1296吨,畜牧业总产值达1112万元,人均纯纯收入达到3000余元。
乡镇企业

通过近几年的调整、充实、提高,全乡民营经济得到持续健康地发展,抵御市场冲击能力进一步增强。截至目前,全乡个体工商户已由改革初期的十余户发展到现在的262户,创办民营企业25家(分布在寿六路民营经济长廊的有10家),其中年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企业3家,年纳税5万元的民营企业4家。全乡年均劳务输出4800余人,每年劳务总收入近亿元。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力度,抢抓机遇,筑巢引凤是乡党委政府的目标。总投资1000万元的寿县浙慈打火机有限责任公司、投资300万元的光辉皮具厂、投资6000千万元的云锦科牧养殖公司投资500万元的皖渝特种野猪场等10余家招商企业先后落户窑口,吸纳本乡富余劳力1000余人。
基础设施建设编辑
农田水利

基础设施逐步改善,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窑口乡濒临瓦埠湖沿岸,易涝受旱,农业风险历来居高不下。30年来乡党委政府审时度势,不断加快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步伐,切实提高水利工程的防洪排灌能力,连年水毁工程得到除险加固,推进了全乡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30年来共开挖贯穿全乡的主渠道约18公里,支渠全长约40公里,兴修大小沟塘540多口,可蓄水100万余立方,先后在各村共新建改建排水电站22座。近年来又投入巨资对本乡杨岗闸等大电站进行了改建扩建。受益耕地面积达6万余亩。水利设施的不断改善逐步扼制了本乡历年易涝受旱的窘境。
交通

30年前窑口乡“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落后通行条件不仅严重影响了群众的生产和生活,也制约了乡域经济的发展。为此乡党委政府改革开放30年来就一直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建设。截至目前全乡共修通村公路11条,总长约80公里。自2006年以来乡党委政府又切实加强了“村村通”水泥路工程建设,当前全乡已修通村水泥公路67.6公里,总投资达1100余万元。目前我乡水泥公路已形成以窑口街道为中心,向各村辐射,呈现出一个“层次分明、功能齐全、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公路交通成了我乡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通讯电力

30年来全乡在电力、邮政通信、电视广播等方面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可喜进步。到2007年底全乡已拥有照明等生活用变压器54台,配电容量2880KVA,排灌及企业用电等专用变压器19台,配电容量2390KVA 。已架设10千伏线路64KM,0.4千伏线路75.22KM,0.22KM线路70.4KM。全乡目前年供电量达到484万千瓦时,已实现了村村组组户户通电。
截至2007年底,全乡电话座机用户已达5400余户,袈设电话线路总长达120KM。现有ADSL用户50户,电信年营业收入98万余元。另外,在窑口境内已袈设联通、移动发射塔共10多座,开办联通、移动代理点5家。全乡群众共拥有手机12000余部。邮政部门由改革初期仅一间房屋的代办点逐步发展为如今已有总占地面积达1800平方米邮政大楼的窑口邮政所。邮政业务量逐年加大,2003年来还陆续开办了三家邮政农资连锁店,主要业务为农资配送,品种有种子、农药、化肥等,为群众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便利。30年来全乡还在各行政村共配备各种广播扩音机20台,总输出功率为1.2万KV,安装25W、12.5W、小喇叭等各式喇叭270只,广播覆盖率达到100%。随着信息业的发展,目前本乡辖区内已建有线电视接收站2个,终端用户达到500余户。2006年乡党委还为全乡各村及中小学校共计免费建了13个电视上网站点,主要用于开展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活动,目前各安装单位收视活动正常,摇控器握在手,广大党员群众足不出户可尽知天下信息。
社会事业编辑
教育

民生得到显著改善,群众生活总体上进入了小康水平。2007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2860元,是30年前的1978年的11.8倍,贫困人口下降至432人,占总人口的7.2%,全乡大部分群众跨入了小康行列。随着经济发展,窑口乡各项社会事业得到了较好发展,目前全乡适龄儿童入学率99.9%,巩固率99%,是改革开放初期的1.5倍增。
医疗

30年来全乡共向中小学投入危房改造资金400万余元,改造D类危房10000多平方米,基本消灭了D、C类危房。全乡医疗条件也得到进一步改善,新农合参保率达到75%以上。
社会保障

农村五保实现了应保尽保,病残、老弱、孤寡、特困等弱势群体得到了妥善救济救助,救助标准也在逐年提高。近年来还切实加强了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截至目前,全乡已投入资金500万元安装建设第一期饮水安全管道67.4公里,初步解决了2800户,11000人的饮水问题。
水利建设编辑
水患

完成治水宏伟工程,实现安民富民。窑口乡濒临瓦埠湖沿岸,位于安丰塘灌区末稍。全乡三面环水,湖岸线长达25公里,海拔22米以下耕地面积占全乡总耕地面积的60%以上,“水”是制约该乡发展的瓶颈,非涝即旱,是远近闻名的“老灾窝”。30年来的历史可以说是窑口乡人民连年与水患作斗争的历史。为扭转本乡因“水患”而导致发展滞后的局面,2006年初窑口乡借助国家综合治理瓦埠湖的东风,加大了治水安民工程建设力度,积极争取实施了保庄圩工程和移民迁建工程建设,改建了窑口大电站,全乡治理水患工作迈出了里程碑式一步,加快了本乡沿湖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工程

窑口保庄圩工程建设总投资约5千万元,长16.66公里,占地面积1200余亩,设计海拔高程25.99米,保护面积25平方公里,贯穿全乡沿湖十一个行政村近200个村民组。工程建设主要内容为除新筑堤坝外,还新建大型排涝站3座(自排与抽排相结合,装机总量900KW),新建排涝涵6座,灌溉涵16座,新增防汛道路17公里,新建管理设施500平方米,该工程的实施可保护全乡5200户,2.3万人口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该工程为安徽省行蓄洪区移民安置工程项目之一,也是2006年寿县十大工程之一。该项目的实施,为窑口乡的防洪灌溉和道路交通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是防洪。它的建成能将窑口乡的防洪标准提高到“50年一遇”,能防御“91年”那样的特大洪水;二是灌溉。在实施过程中,还新挖“当家塘”50余口,蓄水130万方,可增加灌溉面积近万亩;三是交通便利。保庄圩工程全面完工后,其5米宽堤顶将修建“泥结石”路面,两端直接与“寿六”路相接,将为本乡沿湖所有村的群众出行带来极大的便利。并为今后寿县瓦埠湖旅游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移民建设

窑口乡移民建工程建设最初开始于2004年8月。乡党委政府按照“迁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和相对集中的要求, 在上级业务部门指导下,前后两次申报第三批移民迁建户达到1277户,共安排了5处移民迁建点,完成土地置换550亩。该项工程争取项目资金3105.9万元,拉动民间投资3000余万元,总投资约6千多万元,目前,该工程第一批1277户已完成初步验收,达到入住条件,第二批500户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相关配套正在紧张施工中。该工程完工后既可以解决1800户低洼地区居民的防洪居住问题,同时实现了建镇聚民的目标,提升了集镇规模。
电站

窑口大电站于2006年8月开始改建扩建。总投资51万元,其中以工代赈30万元,地方配套21万元。该工程已于2007年底前全面完工,项目建成后,从根本上解决了本乡北部56村民组13000亩耕地用水难问题,每年可减轻群众抽水负担24万元,增加收入91万元。改扩建后的窑口大电站灌溉工程,建电站1座,装机2台套/150千瓦,新增灌溉面积0.12万亩,改善灌溉条件1.2万亩。
窑口乡三大治水工程的实施,是全乡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发展的结晶,它使全乡干群看到了希望,增强了生产生活的信心,更坚定了发展致富的决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8 10:3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招商引资编辑
窑口乡改革开放30年来所取得的成就,是全乡干群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牢牢把握“加快发展、富民强乡、全面建设和谐窑口”目标不懈奋斗的结果,30年的发展变化让窑口乡羽翼渐丰,正待展翅腾飞。
2006年完成工农业总产值1.6亿元,粮食总产5万吨,油料总产4700吨,棉花总产达510吨。通过近几年的调整、充实、提高,全乡民营经济得到持续健康地发展,抵御市场冲击能力进一步增强。截至目前,全乡个体工商户已发展到262户,民营企业25家(分布在寿六路民营经济长廊的有10家),其中年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企业3家,年纳税5万元的民营企业4家。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力度,抢抓机遇,筑巢引凤是乡党委政府的目标。总投资1000万元的寿县浙慈打火机有限责任公司和投资200万元的光辉皮具厂以及山东客商投资600万元的窑口玻璃钢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招商企业先后落户窑口,招商引资呈现可喜的局面。
窑口古迹编辑
窑口乡历史遗迹盛多,仅1994年10月县文物部门通过普查记录在案的就有汉代陶家古堆古墓葬,位于今陶圩村陶圩西150米处;汉代老牛岗墓群,位于今堰拐村民组;汉代张家老坟,位于今何岗村东堰村民组东约700米处;新时器时代刘家岗头遗址,位于今后岭村刘家岗头村民组境内.另外还有位于窑口乡粮台村(原齐岗村)境内,濒临陡涧河南岸,距窑口大桥约6公里的邓家渡口、真武村今真武村民组境内靠寿六路西侧的真武桃花井、马墙村(原袁楼村)聂圩村民组东侧的袁家老坟等古遗址[2]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8 10:37: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8 10:37:45 | 显示全部楼层
陶店回族乡 编辑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陶店回族乡地处安徽省寿县腹部,东濒优美的瓦埠湖,西临堰口镇,北接窑口乡,南连开荒乡,成立于1985年12月,属安徽省九个少数民族乡之一。
中文名称 陶店回族乡 行政区类别 乡 政府驻地 陶店回族乡桃园村 电话区号 0564- 面    积 32平方公里 人    口 14300人 方    言江淮官话、中原官话 著名景点 瓦埠湖 机    场 新桥国际机场 车牌代码 皖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8 10:39:08 | 显示全部楼层
乡镇简介编辑
面积32平方公里,8个行政村,14300人,其中回族人口4200人,耕地面积2.6万亩。交通便捷,堰陶水泥路横穿乡境,省道203线连接六安市最大的内湖码头,东连合淮阜高速,南距新建合肥机场40公里。通讯设施齐全,区位优势明显,地势平坦,资源丰富,民族风情独特,系旅游观光垂钓的好去处。陶店民族经济和社会发展,多年来一直受到上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各级领导经常亲临视察、指导工作。每年各级政府支持发展资金达千万元,有力促进了民族乡的快速发展。水产、胶粉、木业、建材等主导产品已具规模。[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8 10:3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寿西湖农场 编辑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寿西湖农场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安徽省寿县西门外,常年种植小麦和黄豆,这里地域非常广阔,北临淮河并引淮河水灌溉,有完善的灌溉渠体系和将近全机械化式的种植收割系统,此外还拥有小型飞机场,利用飞机喷洒农药,寿西湖农场现有耕地5.8万亩,具有完整的农业技术推广和良种繁育、加工、销售体系,旱田机械化程度达95%以上,年国民生产总值达9000万元,是全国农垦百家种子生产基地之一。 坐落在寿县的寿西湖农场,拥有麦、豆原良种繁殖基地6万亩,为全国种子项目区之一。
公司名称 寿西湖农场 总部地点 安徽省寿县西门外 年营业额 9000万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8 10:39:57 | 显示全部楼层
正阳关农场 编辑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安徽省正阳关农场是安徽农垦集团下属农场。始建于1950年2月,位于“方圆秀丽碧水间”的千年古镇—寿县正阳关镇。
中文名 正阳关农场 地    点 安徽寿县正阳关镇 始建于 1950年2月 占地面积 17.2平方公里 耕    地 15000亩
目录
1 规模
2 主要农作物
3 地理位置
规模编辑
全场占地面积17.2平方公里,耕地15000亩,精养鱼塘26.7公顷。总人口2601人,在职职工617人。农场下设种子公司、农发公司、医院、国资公司、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五个农业分场。
主要农作物编辑
场种植业以生产小麦、大豆、水稻为主,农作物年播种面积3.18万亩,复种指数达193%,每年粮豆总产量2200万斤,平均亩产小麦800斤左右,大豆400斤左右,水稻1300斤左右。有精养鱼塘200亩,年产鲜鱼等水产品35万公斤,特种水产甲鱼1.5万斤。兴建了葡萄连栋大棚。截止目前累计发展高效种植、养殖面积达1000余亩。高效农业草莓的绿色食品认证已通过审核,并领取了绿色食品证书。种子公司现有3套烘干线,日烘干能力达到45吨/天。
经济结构较为合理,产业化经营格局已经形成。今后农场以推进万亩高产示范工程、种子产业化工程、休闲观光农业工程、农贸市场开发工程、职工康居工程等五大工程为抓手,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提高,重点加强粮豆种子基地建设,扩大畜禽和水产养殖规模,发展深加工和其他副产品加工,发展生态旅游观光农业园,加强小城镇建设等。把农场建设成为农业高新技术研发和展示的创新基地、科技推广和普及的培训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和推广的辐射基地。
地理位置编辑
淮河、颖河、淠河在这里交汇,310省道纵贯全场,水陆交通方便。距历史文化名城寿县仅30公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8 17:44:58 | 显示全部楼层
寿县是个宝啊,资源这么丰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9 15: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5 22:28 , Processed in 0.044320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