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24change

[摩天信息] 硬货!武汉周大福设计图,地上117F、建筑高度648m。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20 22:01:40 | 显示全部楼层
事已至此 就只有祈祷住宅公建化了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0 22:0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昌:绿地636在此,就问你服不服
汉口:哈哈,我有周大福,妥妥滴~
汉阳:个斑马,等你们都起来了,老子四新凤凰塔该拉出来溜溜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0 22: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ukan 于 2016-6-20 22:13 编辑
songliang0502 发表于 2016-6-20 21:59
虽说武汉的交通也不宜集中一处,但是这一栋600+搭配一堆low逼的住宅,也算是商务区的思路?


这不就是我所反对的吗——武汉的商务区还在延续“遍地开花遍地low”的错误模式,还越走越远

你说他low吧,他还非硬性规定你必须建个600+,就像一个穿杀马特的还非要你硬性背个爱马仕的包,不伦不类的

在武汉,现在不搞幢600+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商务区。人家还真以为武汉赶迪拜超阿布扎比了,再来一看,600+旁边就是一圈屎黄还建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0 22: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bukan 发表于 2016-6-20 22:11
这不就是我所反对的吗——武汉的商务区还在延续“遍地开花遍地low”的错误模式,还越走越远

你说他low ...

话要反过来说,各个区都以为自己搞个600+,就敢叫商务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0 22: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真集中在一起,也就不会有第二个600+了,这样分散开来降低风险各取所需,减少恶性竞争,还是不错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0 22: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不让开发商在旁边修住宅,他建写字楼的钱从哪里来咧,哎。没有同意规划,自己瞎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0 22: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bukan 发表于 2016-6-20 19:46
因为各个区都不服气,就纵容各自为政!?你觉得堂堂一个市连底下几个区都摆不平,是区的问题还是市的问题 ...

    你忽视了一个问题,上海建国际金融中心是国家意志,写进了总理工作报告。武汉这个到今天都只是武汉市自己的行为而已,能动员的力量和执行度不可比较。至于底下各区的小心思,前面已经听到,不再赘述。武汉现在这个开发模式,就我个人粗浅的了解,还是企业行为为主,加上地方政府政绩观的推波助澜。建超高,对任何企业首先是为了盈利,要盈利在武汉这个市场上,没有成行CBD直接对接,企业必然会另起炉灶按自己的方法来,于是会搞成超高陪住宅。尽管视觉上不够震撼,但是商业上确实是可行的。
     武汉真的想做金融区,就要把建设大道上的那些各大行分行以及江汉路的几个大行营业部还有江南的几个省分行以及营运中心都集中起来,还有人行武汉分行省银监保监证监武汉市金融工作局都集中到一起,事实上谁都知道这几乎是不可能的。需要更高层面的支持,可是在可见的将来,武汉所谓CBD可能有这样的支持吗,我想你心中自有答案。
     简而言之,就是武汉没有高起点规划的CBD区域导致今天的结局,而武汉当初为什么搞了个王家墩,我想你也很清楚那时候武汉的处境,能搞成那个样子不能说不及格,只能说当时的决策者前瞻性不够。对于过去,无法改变,现在只能疏导,但疏导也有既得利益的问题,我想任何有社会经验的人都清楚,利益是需要利益交换的,市层面能不能拿出足够蛋糕补偿既得利益者是关键,现在也不是几十年前,可以用行政命令解决一切,武汉也不是上海可以靠国家意志做后盾。所以,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我也希望武汉有震撼的观感,可现实就是现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0 22:30:43 | 显示全部楼层
scorpiol 发表于 2016-6-20 19:52
我还真没这么想,我住武昌中南,从没幻想过自己家附近有一栋600+,自始至终我都觉得王家墩和汉正街未来才 ...

   其实你看看三镇就在本论坛多少次开撕就能窥见一斑这股不服周的气蕴那是相当广泛的存在。
   我个人赞同汉正街做武汉唯一CBD,可是尽管是地理中心,但是却被两江阻隔,需要至少两条跨江隧道解决交通问题,而且拆迁成本偏高,经济上看,不是个好选择。从历史文化和经济现实上,还是需要一个平衡,这个就留给决策者去思考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0 22:3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大家真心不用吵,整体看下来只是在一个地方有误解,我来梳理一下。其实并没有人对多中心有异议,就算每个区都有商务区都没事,大家还可以就近工作,上海每个区都有相对集中的写字楼群,只不过没有叫中央商务区而已,挺好的。之所以有意见是指具有武汉特色的中央商务区的套路是一个无高八高的写字楼加一堆住宅,这不叫商务区,一栋那叫商务楼,大家希望每个商务区里边还能有点400,300,几栋200点缀其中形成核心区天际线,外围建设住宅可随意,尽量公建化错落有致就非常不错了,凭心而论,现在的规划对于天际线一点帮助都没有,何况沿江是稀有资源,别的城市求之不来的,杭州钱江哪能和长江比,但是天际线依然壮观,没有因为缺少600这样的摩天而掉价。我自己就住在百步亭,二七是离我最近的商务区,我宁愿不要这栋孤零零的600杵在那里,换成高品质的400加300加四五栋200就非常满足了,到那时候还不知道是二七壮观还是636一栋杵那儿壮观,独栋超高不等于商务区,多栋写字楼积聚才算,希望每个规划为商务区的都能按商务区基本原理来建设,而且一栋楼上班排电梯也够呛吧,还不如多几栋矮点的分食人流,最主要的是不希望江景这种公共资源被豪宅群体私有。最后,我说话一向有理有据,从来没有说过一句什么武汉稀烂之类没有油盐的话,都是合理建议,老实说一味唱赞歌容不得一句异议的才是最没有贡献的,领导身边每天最不差这种人了,当然只会说稀烂,失望的也没给出好的建议还传播了负能量,至于刚才有人对我使用了IP卡不知道何居心,第一次知道还有这功能,如果论坛不能提建议那以后回复区全部都是“武汉真牛叉”“中部老大非我们莫属”之类还有意思吗,为加分而灌水,全都是泡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0 22:45:28 | 显示全部楼层
①武汉中心方案征集400米→②确定华东院方案400米→③华东院428米方案→④幕墙深化设计438米方案
①武汉绿地方案征集600米→②确定AS+GG方案600米→③AS+GG 606方案→④幕墙深化设计606米方案→⑤拔高至636米
①武汉周大福方案初步设计648米→②新世界安排职员在论坛发布消息征求意见→③深化设计方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0 22:51:42 | 显示全部楼层
lovedreamer1 发表于 2016-6-20 22:23
你忽视了一个问题,上海建国际金融中心是国家意志,写进了总理工作报告。武汉这个到今天都只是武汉市 ...

你说的都很有道理。我完全赞同你的论调。也理解你的立场和武汉的处境。

我们所有观点和看法本质上都是一致的。我跟你只有一处分歧——那就是对现状的态度。

对基于种种外因和历史遗留问题导致的武汉商务区发展现状,你的观点是事已至此,木已成舟,不可抗力,无可避免,维持现状,顺其自然,因势利导。

而我的观点是——既然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那么,尽量改变能改变的,引导能引导的,规划能规划的。而不是破罐子破摔,放任自流,反正商务区已经乱了,泛滥了,那就再多批几个,再来点600+,管它日后运营怎么样,管它天际线好不好看,就任其继续野草般疯长、自生自灭。

你可以对历史不作为,但你不能对未来不作为。

武汉任何一个区域,都有它特定的社会和人文功能、属性,并不是每一个区域都有贪大求“高”和泛中心化的潜质与必要,纯粹金融、经济目标追逐下,榜单主义召唤下的商务区扩张大跃进,很多时候并非明智之举。

巴菲特说,只有等退潮了,才知道谁在裸泳。但愿,等到我们的城市发展之路终至阶段性小结之时,我们的子孙可以欣喜得见:他们和他们的城市没有裸泳,那个时代的城市趣味,的确大可回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0 22:5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住宅,不得不说为何没人说绿地背后两大排的住宅,还有临江四栋未建的200的住宅,为何没人吐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0 22:5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周大福中心 发表于 2016-6-20 22:45
①武汉中心方案征集400米→②确定华东院方案400米→③华东院428米方案→④幕墙深化设计438米方案
①武汉绿 ...

肯定要改的{:5_1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0 23:0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汉版人才真多啊 学习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0 23:35:36 | 显示全部楼层
wisden 发表于 2016-6-20 23:24
绿地作为目前武汉的最高楼,甚至全国的高度第一,在很多坛友的心目中,那叫神圣不可侵犯,说了的,都被喷 ...

不好看,感觉有点怪怪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6 05:56 , Processed in 0.045230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