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anson908

[江城资讯] 2020年8月21日(周五)武汉新闻汇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8-21 14: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sopor929 发表于 2020-8-21 13:47
最近考虑买车,看了蛮久的本田各个车型,最终选择了其他品牌,日系车除了比较省油好开外,其他优点很少

买菜车,好开省油足矣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21 14:26: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头发好长 发表于 2020-8-21 14:11
看上游川水來勢洶洶,重慶江邊好像淹了不少。三峽入庫流量超過歷史極限。我們這邊江灘公園都開放了,應該沒 ...

武汉段的水位离警戒水位都还有1m富余,三峡也把洪峰削掉了,影响不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21 14:45: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湖高新区领导拜访中国科学院
2020-08-21 11:19创新光谷
为加快推动《中国科学院湖北省人民ZF科技合作协议书》落实落地,推进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核心承载区建设,助力武汉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8月18日上午,东湖高新区管委会夏亚民副主任率科技创新局、投资促进局等部门,与湖北省科技厅、武汉市科技局和以及中科院武汉分院主要领导一起,专程赴中国科学院拜访张亚平副院长,并与中科院科技促进发展局、条件保障与财务局等部门领导座谈,对接中科院重大平台项目。

省科技厅王炜厅长首先对中科院在湖北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疫后重振等方面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强调湖北省、武汉市高度重视与中科院的合作,认为疫后重振离不开科技创新,特别是中科院系统重大创新平台、项目和人才的支持。

王厅长表示,下一步将积极落实院省合作协议,支持协议中成熟的重大平台项目先行启动建设,并要求省市科技部门要做好重大平台的跟踪对接和落地服务。武汉分院袁志明院长和市科技局盛继亮局长也表示支持对院省协议中成熟的重大平台启动建设。

夏亚民副主任希望,中科院在更高层面支持高新区建设,结合武汉市和高新区实际,落地一些与产业发展关联紧密的重大创新平台和项目,并建立新的合作机制进行推进。

中科院表示高度重视与湖北省、武汉市及东湖高新区的合作,下一步将认真落实院省合作协议,并将根据地方ZF需求,梳理提出中科院重大创新平台及企业合作清单,并采取会商对接机制,支持推动项目落地。

会后,院省双方表示将就中科院重大创新平台后续谋划建设工作继续沟通,加强合作。

(责任编辑:创魔方  来源:创新光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21 14:57:16 | 显示全部楼层
武研所研发,武汉生产,一条龙服务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21 14:59:4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次公示,事关武汉至宜昌高铁发布时间:2020年08月21日13:26 来源: [url=]荆楚网微信[/url]

8月19日,《新建武汉至宜昌高速铁路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在沿线各市ZF网站正式发布。
根据公示内容:新建武汉至宜昌高速铁路位于湖北省境内,沿线经武汉、孝感、天门、荆门至宜昌,是沿江高铁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正线全长308.525km,其中新建线路291.133km、利用既有汉宜线17.392km,设计时速350公里。
全线拟设汉口、汉川东、天门北、京山南、钟祥南、荆门西、当阳西、宜昌北等8个车站。
汉宜高铁第一次环评公示内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武九铁路客运专线湖北有限责任公司委托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和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承担“新建武汉至宜昌高速铁路工程”的环评工作。按《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要求,现公示该项目评价工作的相关信息,征求广大公众对建设项目的意见与建议:
一、建设项目的名称及概况
项目名称:新建武汉至宜昌高速铁路
工程概况:新建武汉至宜昌高速铁路位于湖北省境内,沿线经武汉、孝感、天门、荆门至宜昌,是沿江高铁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程内容包括:1、正线长308.525km,其中新建线路291.133km、利用既有汉宜线17.392km。2、含武汉枢纽、荆门地区、宜昌地区配套工程。
铁路等级为高速铁路,正线数目为双线,速度目标值为350km/h。
二、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武九铁路客运专线湖北有限责任公司
联系人:王工
电 话:027-51127854
地 址:武汉市江夏区龙湾大厦18楼
三、承担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名称和联系方式
环评单位: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武汉至荆门(含)段)
联系人:石工
电 话:027-51184457
地 址:武汉市武昌区杨园和平大道745号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荆门(不含)至宜昌段)
联系人:王工
联系方式:010-52696534
邮 箱:ztzxhbs@163.com
地 址:北京市丰台区广安路15号中铁设计大厦
四、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和主要工作内容
1、评价单位接受委托,进行前期现场踏勘和搜集资料,并研究相关法律法规,对工程建设方案进行初步分析,确定评价工作思路和评价工作重点,同时进行第一次信息公开;
2、在进一步现场踏勘和搜集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工程分析、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污染防治措施分析与评价,编制报告书征求意见稿,进行第二次公示,广泛征求项目建设区域公众对本项目及环评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最终编制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书提交环保管理部门审查。
五、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
1、征求意见范围:项目附近可能受到环境影响的个人或团体。
2、公众意见表:见附件。
六、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
公众可通过邮件、电话、信件或填写公众意见表等方式向建设单位或环评单位反馈意见。
七、公示时间
本次公示时间为即日起十个工作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21 15: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光甘老师课题组做的这个双光束直写,速度还是不太够,估计不能取代ASML的产品,以后应该是面向小规模生产的的集成电路,如军用逻辑IC,MEMS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21 15: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hw12321 发表于 2020-8-21 11:54
本田现在正在走上自我作死的道路上,真怕他把自己的牌子给搞臭了。一个中保研,一个懂车帝的实车对撞。

你不懂车就不要在这里胡说八道,轰打居然也有人黑?自燃大众来的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21 15: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自燃大肿的宣传洗脑和公关是出了名的肯投入,在这方面只有西边那个地方跟它有一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21 15:4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市政府与中国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深化公共卫生应急服务体系建设合作
2020-08-21 12:31 来源: 长江网


  长江网8月21日讯(记者王雪)8月21日,市政府与中国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武汉市委副书记、市长周先旺,中国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王江出席签约仪式。
  根据协议,中国银行将充分调动境内外综合金融资源,为武汉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全球化、个性化、特色化金融服务。双方将在城市建设提档升级、公共卫生应急服务体系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双向对外开放、金融创新发展及社会民生服务等领域深化对接,开展多层次、多领域、全方位金融合作,推动武汉做大做强“光芯屏端网云智”产业集群、智慧城市建设提档升级及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并围绕落实“六稳、六保”工作要求,精准对接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融资需求,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双方还将建立定期交流机制,推动相关合作事项落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21 15:53:03 | 显示全部楼层
以战时速度研发“杀手锏”,武汉造新冠疫苗或年底上市帮助“摘口罩”发布时间:2020年08月21日15:31 来源: 楚天都市报看楚天

楚天都市报8月21日讯(记者胡长幸 刘敏 通讯员王玲)“作为疫苗研发的国家队成员,我们一直都憋着一口气,心里想着的都是如何做出安全有效的新冠灭活疫苗出来,研发流程全部严格走完的同时,速度还要快。”
近日,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以下简称武汉生物所)所长段凯接受楚天都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该所以战时速度研发的抗疫“杀手锏”,在全球率先进入临床试验阶段,Ⅰ/Ⅱ期试验阶段性揭盲结果显示:疫苗接种后安全性好,无一例严重不良反应,不同程序、不同剂量接种后疫苗组接种者均产生高滴度抗体,目前Ⅲ期临床正在推进中。
武生所检验图片
彻底摘口罩的日子,会越来越近。武汉生物所团队表示,武汉制造的新冠灭活疫苗,有望今年12月底上市,为国内乃至全球的防疫增加最安全有效的科技武器。
从开启研发到获批临床只用了98天
新冠疫情袭来,武汉为全球示范“封控模式”。另一方面,为了向健康人群提供疫苗这个最佳的防疫武器,武汉生物所也展示了“战时速度”。
段凯回忆,接到上级部门下达的疫苗研发任务后,武汉生物所科研团队夜以继日进行攻关。他给记者列了一组从研发准备、研发立项到临床试验阶段的任务时间表:
1月份,联合武汉病毒研究所成功分离疫苗毒株,共同开展毒种库建库工作,并于2月28日成功建立三级毒种库。
2月份,获得纯化抗原,开始在多种试验动物身上开展疫苗免疫原性研究,随后完成工艺建立和质量标准确定。
3月份,按照申请临床试验的要求,历史20天完成三批合格疫苗样品的制备任务。
4月12日,新冠灭活疫苗获得全球首个临床试验批件,Ⅰ/Ⅱ期临床试验启动。
6月16日,新冠病毒灭活疫苗Ⅰ/Ⅱ期临床试验阶段性揭盲会举行;23日,III期临床试验宣布启动。
7月1日,新冠疫苗研发实验室和生产车间综合体落成,该车间设计年产能为1亿剂次。
在全球疫苗研发过程中,中国在灭活疫苗技术上实现了“领跑”。
段凯
段凯透露,在拿到全球首个新冠病毒灭活疫苗临床试验批件之前,武汉生物所进行了98天的昼夜奋战,在研发流程不减的情况下,运用“三班倒”连轴转的模式,研发团队每天16个小时高强度工作,将平时的研发速度提高了8倍,而目的只有一个:和病毒传播速度赛跑,希望早日做出健康人群的抗疫“杀手锏”。
Ⅰ、Ⅱ期临床试验抗体阳转率达100%
灭活疫苗,为什么被称为健康人群的抗疫“杀手锏”?
段凯介绍,此次获批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灭活疫苗,是一种通过物理或者化学等方法杀死病毒,但仍保留了病毒引起人体免疫应答活性的一种疫苗。
好比是双方打仗,守城方就是人体的免疫系统,攻城方是病毒。灭活疫苗就是我们机体免疫系统进行的一次演习,等到真的病毒攻打进来时,人体的免疫系统就能打一场“有准备之战”。
病毒灭活就是用物理或者化学方式,使病毒失去感染力,保留免疫原性,使其基因传递失去活性,进入人体后不能增值。疫苗就是把灭活的病毒注入人体,让免疫系统认识它的结构,再次遇到活病毒入侵后,免疫系统能及时识别并消灭活病毒。武汉生物所首席科学家申硕告诉记者,在新冠灭活疫苗启动Ⅲ期临床试验时,科研团队非常振奋,尽管时间很短,任务很紧急,但是验证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动物试验和I/II期临床试验环节,一个都没有省掉,而且效果完全达到了预期目标。
申硕
例如,临床前研究中,科研团队在小鼠、大鼠、豚鼠、恒河猴等实验动物分别做了过敏、急毒、长毒的安全性观测,同时也在这些试验动物体内做了主动免疫攻毒保护和被动免疫攻毒保护等一系列试验。试验结果证明疫苗是安全的,也是有效的。
申硕透露,在疫苗有效性方面,新冠病毒灭活疫苗Ⅰ/Ⅱ期试验结果显示,按照两针间隔28天程序接种两剂后中和抗体阳转率达100%,没有一例有严重不良反应。
穿上“泡泡服”跟病毒“零距离”接触
而这所有发生的这一切,并不是偶然。
疫情发生之初,武汉生物所和中科院武汉病毒所合作分离筛选疫苗毒株、建立三级毒种库的工作,在全球范围内起步最早,这为后期研发打下了坚实基础。
新冠疫苗选用的技术路线,正好是武汉生物所积累了丰富研发经验的灭活疫苗路线,在预防流感、手足口病、脊髓灰质炎等传染病中均有广泛应用。段凯说,这也是2003年“非典”疫苗研发的技术路线,具有工艺成熟、标准可控等特点。
此外,国家药监局启动了一系列特殊审批机制,兄弟单位、ZF部门随时给予帮助,使好多工作流程从“串联”变成“并联”式,也让研发时间尽可能地缩短。
另外,整个科研团队统筹研究项目进度,科学规划实验安排,充分利用时间,提早启动耗时较长的研究项目。
科研人员跟病毒打交道,需要冒极大的风险。但团队成员不计个人得失,加班加点,只想着早一点研制出新冠病毒防控战疫决胜的武器——新冠灭活疫苗。
1月25日大年初一,病毒性疫苗研究一室卢佳,接到任务后,立马连夜从安徽老家自驾5个小时赶回武汉。她穿上防护用“泡泡服”,进入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全身心投入到疫苗研发中所有涉及活体病毒的检定项目。
“还有许多同事也跟卢佳的经历类似,逆行返汉,他们钻进实验室里,尽量少进食、喝水、上厕所,厚厚的防护服会在脸上压出一道道红印子,汗水会湿透全身。每天与病毒‘零距离’接触,这里是别人看不见的‘最前线’。” 申硕说,他们是真正的抗疫先遣军。
而从1月20日至今,段凯身先士卒,始终忙碌在抗疫最前线,在实验室、生产车间、采浆站……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
“新冠灭活疫苗是创新性产品。武汉生物所的科研团队佳绩频传,先后攻克疫苗株筛选、毒种库建立、抗体制备鉴定、检测方法建立、生产工艺研究、配方筛选等一系列研发生产和质控技术。”段凯介绍,临床前采用的技术方法,有一半都是全新的。
新冠疫苗有望今年12月底上市
面对新冠病毒,戴口罩被动防御,不如打疫苗主动防御,老百姓希望早日摘掉口罩。
回应人们的关切,段凯告诉记者:尽管与病毒赛跑,疫苗研发和试验的时间被提速到极致,但是按照相关规定,必须经过临床Ⅰ、Ⅱ、Ⅲ期试验。目前已经进入最后一个阶段——Ⅲ期临床试验,完成Ⅲ期临床试验就可以进入最后审批流程,最快今年底、明年初可以上市。
作为承接国家科技部“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的研制”重大项目的团队带头人,段凯说,没有什么比疫苗早日完成临床研究、早日投入使用、让人们彻底摘掉口罩更开心的事情了。
那么,新冠肺炎患者康复后,出现中和抗体下降的现象,甚至降到了测不出的水平,这是代表免疫力已经消失?
段凯解释,所有因病毒感染和打疫苗产生的抗体水平随着时间都会逐步下降,但不代表患者会失去免疫力,特别是免疫细胞对病毒仍然有记忆,一旦再次有病毒感染,人体免疫系统会很快产生相应抗体对病毒进行清除。在预防策略上,也可以通过加强免疫的方式,让免疫力更强、更持久。
据介绍,武汉生物所母公司国药集团中国生物,生产了中国80%的儿童一生下来要打的免疫规划疫苗。武汉生物所作为国家免疫规划类疫苗生产供应的重要基地之一,上半年除了加速研发灭活病毒疫苗,还完成了疫情防控、生产保障等作任务,百白破、A群流脑、乙脑减毒等5个国家一类疫苗的常规产能,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
“下半年,新冠灭活疫苗将继续推进Ⅲ期临床试验,生产车间也要尽快做好规模化投产准备,还有计划中的5到7种新疫苗科研等工作,都在齐头并进地执行中。”段凯强调,全年的中心任务,仍然是担当国家队责任,为实现新冠肺炎“可诊、可治、可防”提供强有力支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21 15:57:40 | 显示全部楼层
武铁打造“铁路+旅游”服务链让旅客畅游湖北发布时间:2020年08月21日15:56 来源: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武汉8月21日电 (孟立 徐金波)记者21日从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铁”)获悉,“与爱同行、惠游湖北”A级旅游景区免费游活动开启后,湖北旅游市场逐步升温,铁路部门根据旅客需求,按照“一日一图”动态调整运能,通过增加热门线路列车、开展精细服务等助力旅客畅游湖北。
湖北旅游市场逐步升温,铁路客流量增加。武铁供图
目前,武铁每日开行始发旅客列车270列,始发列车开行趟数恢复到六成以上。8月8日以来,武铁管内各站共发送旅客482万人次,与上月环比增长32%。其中汉口、武汉、武昌三大车站共发送旅客183万人次,环比增长43%。
为满足旅客乘车需求,武铁客运部门根据旅客网上订票、旅游团体乘车需求等掌握客流变化,制定“一日一图”方案,每天动态规划列车运行图,采取增开列车、动车组重联等措施提升旅游景区方向运能,为湖北省“免费游”助力。
其中,宜昌车务段主动走访当地旅游局、汽运集团、旅游景点和旅行社,协助开行宜昌、恩施等火车站往返景区的直通大巴,在各站点设置预约服务热线和双微二维码,实时接收游客咨询、服务预约和团体票业务办理。十堰车务段协调公交部门在武当山西站与武当山景区之间开行免费接驳车,让乘客快速通达武当山景区。
武铁各客运站推出个性化服务,满足不同旅客群体需求。武铁供图
为提升旅客出行体验,武铁各客运站推出个性化服务,满足不同旅客群体需求。汉口站为团体旅客设置大巴接驳、专门候车区,确保旅客畅行无忧;武汉站与孝感北等站联动,开展电话预约、微博预约、现场求助等“一对一”重点旅客帮扶;襄阳车站提供温馨服务接力卡,集旅客问询解答、重点旅客帮扶、应急药箱、电子客票引导、列车到发信息查询等多功能于一体;武汉客运段推出“夕阳红”守护、“儿童管家”等特色服务,为老年和儿童旅客提供协助乘降、指引换乘和送水、订送餐等服务。
为保障旅客安全出行,武铁各客运站结合常态化疫情防控,加强车站和列车公共场所的通风、消毒、人员防护和卫生保洁。武汉铁路部门提醒广大旅客,暑期高温多雨等因素可能对列车开行和旅客出行带来影响,请广大旅客及时关注车站和铁路12306网站公告;旅行途中加强个人健康卫生防护,正确佩戴口罩,配合做好测温等防控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21 15:58:06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楼迷不是什么大网站,但信息量很丰富,尤其是武汉版。很多自媒体、公众号从这里获得信息然后广为发布,制造个人热点。

所以,关于行政区域调整的信息最好少发或者少讨论。一则没有官宣,二则容易造成地域矛盾形成网友之间的撕裂。这两天就已经很明显了,有东湖社区那种省内各地网友互撕的苗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21 15:59: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宝武与太钢集团实施联合重组:打造亿吨级钢铁集团发布时间:2020年08月21日15:30 来源: 新华网

上海8月21日电(记者李荣)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宝武)与山西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西国资运营公司)21日签署无偿划转协议,山西国资运营公司将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钢集团)51%股权无偿划转给中国宝武。

据介绍,此次重组是促进我国钢铁行业健康发展、深入推进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加快产能过剩行业兼并重组的重要举措。
中国宝武战略规划明确提出,要以“成为全球钢铁业引领者”为愿景,努力打造“亿吨宝武”。此次与太钢集团的联合重组,将实现“亿吨宝武”的规划目标,同时增强中国宝武在不锈钢领域的综合竞争力。联合重组也将带动太钢集团实现跨越式发展,壮大山西省国有经济,助推山西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进钢铁及相关产业聚集发展,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中国宝武由原宝钢集团有限公司和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联合重组而成,于2016年12月1日揭牌成立,是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企业。2019年,中国宝武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实现钢产量9546万吨,营业总收入5522亿元,利润总额345.3亿元。
太钢集团是集铁矿采掘和钢铁生产、加工、配送、贸易为一体的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也是全球不锈钢行业领军企业,具备年产1294万吨钢(其中450万吨不锈钢)的生产能力,可生产不锈钢、碳钢和复合板材三大系列产品。太钢集团2019年资产总额1284.7亿元,实现粗钢产量1086万吨,营业收入797亿元,利润总额35.13亿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21 16:04:52 | 显示全部楼层
rickSmith 发表于 2020-8-21 15:59
中国宝武与太钢集团实施联合重组:打造亿吨级钢铁集团发布时间:2020年08月21日15:30 来源: 新华网

上 ...

难怪今天太钢股票停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21 16:20: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rickSmith 发表于 2020-8-21 15:59
中国宝武与太钢集团实施联合重组:打造亿吨级钢铁集团发布时间:2020年08月21日15:30 来源: 新华网

上 ...

现在看来,武钢集团就是一个样板,一个国家带头整合钢铁行业的试金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5-15 00:03 , Processed in 0.049063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