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anson908

[经济论道] 2025年武汉产业经济城建新闻综合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4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个月前,武汉获批建设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完成了“五型”国家物流枢纽布局。
国家物流枢纽分为港口型、陆港型、空港型、商贸服务型、生产服务型、陆上边境口岸型六大类。除了独属边境城市的陆上边境口岸型之外,武汉已在“十四五”期间集齐五张“枢纽王牌”。
全国省会城市,集齐五张“枢纽王牌”的独此一家。这意味着什么?简单说,武汉不再只是武汉的武汉。它成了一个重塑中国经济地理的“关键棋子”,一个链接全球资源、配置全球要素、服务全球市场的“超级接口”。
1
武汉位于中国中部,是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也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深入内陆的重要支点,距北上广深蓉等主要城市均在1000公里左右。
独特的区位优势,是武汉角逐国家物流枢纽的先天优势,也是其区别于郑州、长沙等非沿江枢纽城市的核心差异点。
郑州虽凭借“米”字形高铁网和航空港成为陆港型、空港型枢纽,长沙依托京广、沪昆高铁交会发展陆港型枢纽,但两者均缺乏长江这一低成本、大运量的“黄金水道”。
武汉港今年的第100艘次出入境船舶。通讯员胡艳 摄
武汉得天独厚的长江岸线资源,不仅使其在港口型枢纽建设上拥有不可替代性,更成为其集齐“五型”国家物流枢纽的关键支撑和起点。2020年,武汉率先获批建设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此后,从2021年到2025年,武汉乘势而上,陆续获批陆港型、空港型、商贸服务型、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成为继重庆之后,全国第二个集齐“五型”国家物流枢纽的城市。
港口型枢纽,是水上的战场。
阳逻港,长江中游的“不夜城”。巨大的桥吊挥舞着“手臂”,将一个个集装箱装上巨轮。这些货,可能是来自湖南的工程机械,也可能是来自四川的电子产品。它们从武汉出发,顺流而下,直通上海,再远销全球。武汉,成了整个长江中上游的“出海口”。
陆港型枢纽,是陆上的战场。
中欧班列(武汉)的汽笛声,是这里的背景音。一列列满载“中国制造”的钢铁长龙,从吴家山站出发,横穿亚欧大陆。车上拉的,不再是单一的衬衫袜子,而是价值更高的笔记本电脑、汽车零配件。它把武汉变成了内陆的“沿海城市”。
空港型枢纽,是天上的战场。
天河机场、花湖机场,一架架全货机起降,带来全球好物在这里集结。光谷生产的芯片、生物医药公司的试剂,通过“空中走廊”,24小时内就能抵达全球主要城市。速度,就是这里的生命线。
天河机场平均放行正常率达到90.52%。通讯员徐钊 摄
商贸服务型枢纽,是买卖的战场。
这里不只有物流,更有“商流”。汉口北,曾经的“小商品市场”,如今已是国家级商贸枢纽。跨境电商企业扎堆入驻,他们看中的,是货物从这里出发,能更快、更便宜地送到海外消费者手里。物流通了,生意自然就活了。
生产服务型枢纽,是工厂的战场。
这是最新的一张“王牌”。它瞄准的不仅是武汉的“家底”——汽车、光电子、高端制造,更是国家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战略需求。
握紧“王牌”建强枢纽,不仅是武汉乘势而为的主动抉择,更是服务国之所望的使命担当。
2
“十四五”期间,武汉还埋头干了一件事:织网。这张网,看得见,也看不见。
其目标,不仅是打通国内经济“筋络”,还要编织一张高效链接全球的物流网络,使武汉真正成为全球供应链上的重要节点。
看得见的,是硬核的场站和航线。
汉欧国际物流园拔地而起,成了中欧班列(武汉)的“超级大脑”和“货物仓库”。天河机场保税物流中心,让国际货物在这里“落地即入仓”,通关效率大大提升。光谷城市货站,把机场的“柜台”搬到了企业门口,高科技产品在家门口就能“值机、安检”。
陆地上,中欧班列(武汉)不断延伸,这支“钢铁驼队”已拥有58条稳定跨境线路,辐射欧亚40国120城。湖北生产的光电产品、机械装备、新能源汽车及配件、光伏组件等源源不断运往中亚和欧洲。这支“钢铁驼队”已超越单纯的运输通道,成为武汉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稳定国际供应链、带动“湖北造”乃至“中部造”走向世界的战略动脉。
香炉山站成为中欧(中亚)班列在武汉的第二个始发站。记者汪文汉 摄
水上,“黄金水道”持续释放能量。花山、汉南港区获批临时开放口岸,武汉港开放范围扩大至3个港区、7个泊位;开通直达日、韩、俄、越、印尼的近洋直航,推出至上海港的航线联盟。武汉港通过江海联运、近洋直航,将长江经济带与全球经济紧密相连,其内河航运枢纽的地位,在全球供应链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集散—分拨”角色。
空中,客货双枢纽架起“超级快线”。天河机场运营的客运航线超210条,形成“洲际连通、亚太畅通、国内畅达”的客运网;花湖机场累计开通货运航线104条,构建起“一日达全国、两日达周边、三日达全球”的航空货运体系。这使得武汉成为国际高端产业如芯片、生物医药等布局时必须考虑的“速度节点”。
四川的货物可经铁路至阳逻港换船抵日韩,新西兰龙虾通过空铁联运快速直达国内餐桌,湖北新能源汽车借铁海联运直发秘鲁……这些无缝衔接的“全球故事”,正是武汉枢纽网络全球性的生动体现。
从花湖机场起飞的货运航班陆续划破夜空,机身上的示意灯留下绚丽光轨。记者史伟 摄
看不见的,是智慧的“大脑”。
过去,港口、铁路、机场,各管一段,信息不通;现在,武汉正在打通这些“数据孤岛”。一个集装箱,从船上卸下,到装上火车,全程数据可视,无缝衔接。这就像给整个城市的物流系统装上了一个“智慧大脑”,让货物流转更聪明、更高效。
一家在武汉设厂的汽车企业负责人说,现在他们的零部件库存周转率提高了20%,一年省下的成本就是一笔巨款。
在武汉从事跨境电商的张先生说,以前发货要跑好几个地方,现在在枢纽内“一站式”搞定,物流成本降了三成。
数据显示:2024年,武汉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持续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物流运行效率全国领先。

3
武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向来以“通”著名。近代以来,武汉长期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的内陆城市之一,“驾乎津门,直逼沪上”。
“九省通衢”,说的是地理位置好;“九州通衢”,说的是武汉的功能强大。一字之差表明,城市后天仍需找准方法、继续努力。
武汉找准了:将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链接优势。这一转化过程,正是武汉将地理之便、城市功能与国家战略要求深度融合的关键实践。
走进武汉自贸片区政务服务中心,“外贸龙头育强”计划正在落地:一家高新技术企业仅用不到一天的时间就办结跨境电商出口备案。武汉正加快实施平台提质和“小巨人”培育行动,积极发展服务贸易、数字贸易和绿色贸易,为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注入强劲动力。
武汉经开综保区。
在武汉经开区,岚图汽车总装线上新能源车型有序下线,通过中欧班列(武汉)直发欧洲。这不仅稳住了本地产业链,更辐射带动中部地区上下游数百家企业协同出海。
转化带来了枢纽经济的蓬勃发展。
新能源汽车、北斗、低空经济等优势产业展现出强劲增长势头。一辆汽车在武汉完成总装,通过枢纽网络销往全国;一箱芯片在武汉完成封装测试,通过空港发往全球。货物在这里,不再仅仅是“路过”,而是得到了“增值”。
强大的产业基础需要高效的物流支撑,而高效的物流网络又能反哺产业升级和全球拓展,形成良性循环。
在光谷,今年上半年已开通国际近洋直航航线的花山港,让光电子、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能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融入全球产业链。
在车谷,生产服务型物流枢纽正加速建设,本地汽车品牌迎来更畅通、便捷的物流通道。纯电动重卡、氢燃料商用车等高端产品占比升至45%,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网谷,青锋作业区建设工地上,打桩机隆隆作响,2个千吨级泊位已初具雏形。一批跨境电商企业正加快入驻,看好的是“枢纽带来的不仅是物流,更是商流”。
花湖机场旁的跨境电商产业园内,来自巴基斯坦的主播阿布正在直播推销无人机。记者高喜明 摄
今年2月,《武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获批,明确了武汉“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城市性质。
展望未来,武汉的使命,是依托这“五型枢纽”构建的强大网络,不仅成为中国的“九州通衢”,更要努力成为链接全球资源、配置全球要素、服务全球市场的“世界级枢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水果湖大院 发表于 2025-9-11 10:46
平日地铁人流量还是没有400+,人变少了吗?什么原因

都9月中旬了还是这样,比上半年日均差距有点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说了这么多,湖北和武汉的地方ZF相对来说还给力的,承担了很多责任。

但是,市场行为不能都交给ZF来做来干预,这违背市场经济规律。

看了诸位大侠的热烈讨论,其实地方ZF的直接责任并不多,间接责任多。就是很多企业出走与融资关系最大,天下银行都一样,深圳的和拉萨的本质上区别不大。关键是风险投资的资本不活跃。

说去说来,就是武汉的风投跟不上。这个需要花大力气来搞,不仅是ZF出政C出,还有企业、外资、本土民资等。

都知道杭城的崛起离不开阿里,但当初的阿里濒临破产,本地从政F到民资,无人出钱。最后,靠东瀛的老孙出资入股才让阿里起死回生。当然,也创造了风投的经典案例,真实的一本万利。

但是,这成功并不是浙商创造的,是外商创造的。所以说,当初的杭城也很差,只是阿里起来后,带动带活了,于是政F也跟进,创造了小环境。

武汉目前也是一样,需要创造一个小环境、小气候。这就不仅仅是政F一家的事了。而是大家一起来创造,光抱怨无济于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水果湖大院 发表于 2025-9-11 10:46
平日地铁人流量还是没有400+,人变少了吗?什么原因

几个同量级的城市实际都降了。武汉看起来非常明显是因为
1.重庆去年底调整了系数,客流直接涨了30万,前段时间票价涨了点对冲了10万左右。
2.西安是因为市区环线开通,不过西安确实是表现较好的。
3.杭州票价优惠后客流一直在释放,50远以上7折,100元后票价直接对折,武汉执行这个票价客流可以涨50万。
4.南京暑假开通市区5号线,暑假一度在周末超过武汉,不过近期客流又与武汉差距恢复到80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 小时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ddmao 发表于 2025-9-11 10:57
这就对了,是这个项目。江城实验室的存算一体芯片项目,其实就是先进封装。300多亩分两期。

这个存算一体的芯片要是量产,是很有很大的市场前景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巴山楚仁 发表于 2025-9-11 12:00
说了这么多,湖北和武汉的地方ZF相对来说还给力的,承担了很多责任。

但是,市场行为不能都交给ZF来做来 ...

有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300亩应该是合理的,参考今年初长存拉回来的控股孙公司宏茂微武汉的高端封测基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 小时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光谷武汉 发表于 2025-9-11 09:06
东湖高新区存算储运一体化芯片产业化基地(一期)项目

首发日期:2025年08月12日

原来是掉了个小数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华工科技涨停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 小时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华工科技这波涨停说明市场对最近技术突破的认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光谷武汉 发表于 2025-9-11 01:37
是不是305 .6亩掉了个小数点,不然一期170亩二期近2900亩这么多,江城实验室和长江存储有关联吧,长江存 ...

江城实验室在XMC旁边,前段时间XMC内部工位不够都准备去江城实验室了,多的也不好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estkaka 于 2025-9-11 14:05 编辑
rexshelly 发表于 2025-9-10 18:35
先不说脑机,就说喊了几十年的核聚变,有没有前途?是不是大趋势?投不投?有多大碗吃多大饭,有些看似先 ...


这个类比不妥,脑机目前看有商用的可能性,只是商用落地的路线,盈亏平衡点,以及伦理的取舍还在摇摆。

商用核聚变纯纯骗钱的,50年前的讲法就是还要50年发展,现在的讲法依然是还要50年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WHLAKERS 发表于 2025-9-11 11:29
三个月前,武汉获批建设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完成了“五型”国家物流枢纽布局。
国家物流枢纽分为港口 ...

我早说了,地理位置就是武汉最大竞争力,没有之一。之前还有人不赞同。
芯片,教育,汽车,桥梁。。。这些也是武汉的竞争力,但是都是可以复制的,别人也可以发展起来,只要有政策,其他城市也可能追上来。
唯独地理位置,不可复制,城市不可能搬家吧。我们就是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的中间,我们就应该无限发挥这个特点的优势,做水陆空交通第一城。要想富,先修路,路修好必定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半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bestkaka 发表于 2025-9-11 14:00
江城实验室在XMC旁边,前段时间XMC内部工位不够都准备去江城实验室了,多的也不好说了。

XMC扩建工程为什么还没开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半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bestkaka 发表于 2025-9-11 14:03
这个类比不妥,脑机目前看有商用的可能性,只是商用落地的路线,盈亏平衡点,以及伦理的取舍还在摇摆。 ...

许多风投的事情也不能听专家的,类人脑、育种基因芯片、器官移植及其转基因猪,H2O变氢气,包括人脑接口,研究昂贵,市场容量极小、可重复性差、或仅限于实验室成功,对其它相关领域无推动作用,谁投谁倒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9-11 15:45 , Processed in 0.045343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