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帖最后由 ddmao 于 2025-11-2 09:36 编辑
对于搞服务业的区来说,土地面积是不重要的,一栋楼就可以产生大量的税收和楼宇经济。这是一种高度密集的经济模式。而开发区不同,因为需要土地搞产业园和落地高新技术产业。一个长江存储就需要给他和产业链留一万亩。按照某些总是扯土地面积的人的逻辑,是要把长江存储放进400米高楼里吗?
上海金虹桥国际中心税收突破100亿元,超过很多中小城市一年的财政收入,可以说是一栋楼富过一座城。像这样的“百亿楼”,上海已有三栋。楼宇经济被誉为“垂直的金融街”“立体的工业园”,甚至是“城市的印钞机”。“一栋楼就是一个产业链”“一幢楼宇就是一个园区”。反观武汉的有些城区,明明是发展服务业的地方,根本不是土地限制了发展,楼宇空置率还处在高位,如果王家墩开发完毕,楼宇经济面积将会翻倍。问题是你有那么多高质量的公司总部填进去吗?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有的人总是把两种不同类型的区域哪拿来比,我也反复表达过,各自找对标城区或者开发区才是合适的。光谷已经干翻了杭州高新区,不弱于杭州最强的余杭区,一直压制最强的成都高新区。我觉得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已经开始向一线城市的最强开发区追进。希望大家都有一个向上挑战的目标,这样武汉才能更进一步,而不是总是窝里互啄。 |
评分
-
2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