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anson908

[经济论道] 2025年武汉产业经济城建新闻综合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前天 12: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RISTIANCO 发表于 2025-11-2 10:58
问题是,这个网友比较的是光谷,没有提武昌。
光谷看着GDP高,但其实各项配套真的比较一般。
尤其是教 ...

光谷和另外两个开发区相比算是条件最好的,因为三环内有大量土地,另外两个基本上都在三环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前天 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ddmao 发表于 2025-11-2 11:22
芯片厂有严格的选址条件,电老虎,需要高容量电力供应和扩展能力。需要可以扩展的大片土地,需要大量的水, ...

芯片厂其实就是一个多层水处理工厂,服务于顶层的光刻设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前天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比历年武汉各区土地出让表,光谷的土地供应数量相比其他两个开发区还真没优势。光谷的优势从来不是什么土地,而是全国第三的人才集聚区。无论是华为还是小米在那里建设大规模研发中心,最重要的考量就是这个。华为的全国光能力中心,海思光电子都放在武汉,看重的恰恰是邮科院这么多年已经建立了相当程度产业链和人才库,他是来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的。710所为什么从宜昌搬到光谷来,也是聚集效应。7个所聚集在了一起,环环相扣。这些又培育出一个国 家实验室,带动更多高层次人才和科研平台聚集。这叫良性循环。如果时至今日还有人把他归结于土地更多,那就是没搞清楚产业发展的规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前天 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RISTIANCO 发表于 2025-11-2 10:58
问题是,这个网友比较的是光谷,没有提武昌。
光谷看着GDP高,但其实各项配套真的比较一般。
尤其是教 ...

光谷是工作区,赚钱搞产业的,生活方面差一些;
市中心是生活区,工作方面比光谷弱一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前天 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除了710所,605所也在光谷建立了相当规模的特种飞行器研发中心,中核集团的核动力运行研究所,国电的高压所(中国电力研究院武汉分院),中科院东湖科学中心等等,都在新建新园区并扩大规模。各种类型的研发机构高度聚集催生了人才密集,这才是光谷不同于其他区域的最大特点。小米万人研发中心一旦成规模,又为其他同类型企业设立研发中心创造条件,离职出门右转又有其他职位,所以oppo等也紧随而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前天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ddmao 发表于 2025-11-2 12:37
除了710所,605所也在光谷建立了相当规模的特种飞行器研发中心,中核集团的核动力运行研究所,国电的高压所 ...

我记得你之前说光谷都是靠自己发展,没有得到省市的支持,也没有从别的地方进行企业机构搬迁,但是今天你举例的710,605,高压所,特种飞行器,还有中核什么的…好像也不是你之前说的样子。当然我无意卷入你们之间的市内纷争,搞这玩意格局太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前天 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long420922 发表于 2025-11-2 12:24
光谷是工作区,赚钱搞产业的,生活方面差一些;
市中心是生活区,工作方面比光谷弱一些;

并不是。
论总部经济,市区远强于光谷。央企国企的总部或者湖北、武汉公司基本都在市区。省市两府也都在市区。旅游资源也基本都集中在市区。规划的几个CBD也都在市区。市区的写字楼体量也远远大于光谷。纳税亿元写字楼也多。
只不过市区这两年产业转型缓慢,新兴产业基本都在光谷。
而且,在光谷居住生活的人也很多,可以看看光谷几个小学初中每个年级有多少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前天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惟臻 发表于 2025-11-2 13:25
我记得你之前说光谷都是靠自己发展,没有得到省市的支持,也没有从别的地方进行企业机构搬迁,但是今天你 ...

落户的前提是光谷的科教人才资源。
以及深厚的技术基础,这些只能靠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前天 13: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acug601603 发表于 2025-11-2 11:51
老城区要自我革命,近亲繁殖,躺平摆烂,必须改,特别是提拔任人唯亲。

就你说的这几项,自我革命可能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前天 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年11月2日武汉机场楚天情微博数据


进港航班                     262


出港航班                     269


合计                            531

—————————————————


11月1日(周六),武汉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客运量(含换乘)为455.56万乘次,其中客流前五名依次为:2号线江汉路站、2号线汉口火车站、1号线黄浦路站、2号线街道口站、6号线江汉路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前天 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dmao 于 2025-11-2 14:50 编辑
惟臻 发表于 2025-11-2 13:25
我记得你之前说光谷都是靠自己发展,没有得到省市的支持,也没有从别的地方进行企业机构搬迁,但是今天你 ...


高压所,核动力所等不都是原有的吗?只是搬迁扩大了规模,710所搬到武汉是省市安排的吗?人家都是央企去哪里都是自己决定的,7字头的六个所都在附近,搬到一起聚集形成合力,科研不就是要聚集吗?。605主体搬去了珠海,走出荆门是必然。光谷这一部分不就是因为人才富集才吸引过来的?这不是靠自己是靠了谁?除了这些这一大圈里还有中化集团的中国种子生命科学中心,国药集团的生物制品研究所,中国移动长江研究院等等。电信,联通等布局了10000多p的智算中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前天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巴山楚仁 发表于 2025-11-2 14:18
2025年11月2日武汉机场楚天情微博数据

周六地铁客流这么高,感觉很少见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前天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ddmao 发表于 2025-11-2 14:39
高压所,核动力所等不都是原有的吗?只是搬迁扩大了规模,710所搬到武汉是省市安排的吗?人家都是央企 ...

既然扯的这么干净,那就不要说省市支持了别的区,没有支持光谷。哪个企业是省市一纸文件搬过来的。所以省市不支持光谷也就是伪命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前天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3月30日,总部位于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由核动力运行研究所等四家单位共同组建,属国有控股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专注核动力在役检查、设备维修、运行仿真及核电软件开发,在浙江、福建等地设有分支机构,拥有压力容器设计等多项特种设备资质 。
公司由核动力运行研究所、秦山核电公司、武汉元一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共同投资组建,融入了发起单位在核动力技术服务领域的原有优势资产、市场以及管理运作优势,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核动力运行技术服务专业化公司。 公司主要从事核动力在役检查技术开发与技术服务,核动力蒸汽发生器等关键设备设计、研究与技术服务,核动力维修,核动力运行仿真技术核产品开发,核电工程软件开发,核动力其他技术支持与技术服务。
公司在核动力技术服务领域的综合实力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拥有世界一流的技术装备和配套设施,规范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公司员工实践经验丰富,具有国内目前所有大型核设施和部分国外核电站的技术服务经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前天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惟臻 发表于 2025-11-2 15:06
既然扯的这么干净,那就不要说省市支持了别的区,没有支持光谷。哪个企业是省市一纸文件搬过来的。所以省 ...

谁说了省市支持别的区?不支持光谷?从头到尾只是光谷是个普通开发区没啥省属,市属企业难道不是事实?只是四副之一不是事实?烟草不是靠省里强推合并关停搬到武汉的?东风总部不是鱼头强留的?这些和那些央企研究所在光谷是一码事?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11-4 14:53 , Processed in 0.042000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