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powerzpp

[历史文化] 真正邯郸民居只存在记忆中,告诉你串城街原来是什么样的房子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1 09:5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owerzpp 于 2016-10-12 21:20 编辑

邯郸的这种民居风格,跟过去邯郸的经济地位相匹配。我一直在想,为什么近在咫尺的广府的民居大量保留的瓦顶坡顶建筑,而邯郸是略带弧线的平屋顶 (里面还是木梁)

应该是新的建筑技术兴起以后,平顶的房屋的建筑成本更低、不起脊保温,平原雨水也不多、干旱寒冷,因而被当时经济地位低于广府的串城街老百姓采纳了这种建筑

仔细研究的话,这种造价低、适合于干旱寒冷不富裕地区的民居建筑,历史应该跟窑洞一样久远,是窑洞地区向平原地区的一种过渡,当然富裕人家讲排场会改造屋顶为坡顶瓦顶。

就像后来水泥房、瓷砖房占统治地位一样。串城街的这种民居,还是占有大部分的,以50-70年代居多。既然拆不能拆,不妨将之改造美化,把所有水泥房、瓷砖房都改为统一砖墙颜色、统一风格。

慈禧行宫等颜色跟这个类似,只是官式瓦顶坡顶建筑,这样做,民居平顶、更古的古迹或庙堂坡顶,颜色一致。整体的街道风格还是能够得到和谐统一的


而且由于是改造,有些建筑年代早,有些年代晚,有些年代更晚一些,会有新旧交替的这种年代落差感,这是一个历史街道或街区不能缺失的一个特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9 21:2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老家现在还是这种“两甩袖”房屋,我们那里一直叫“甩袖”。房屋外观不一样,但是格局是一样的,就是一个倒着的“凹”字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9 23:14: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怀念儿时家里的土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5-17 01:39 , Processed in 0.073172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