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20378|回复: 58

[江城资讯] 2016年10月20日武汉新闻汇总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0-20 06:45: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光谷大道高架“牵手”高新大道
武汉“2.5环”画圆在即


    本报讯(记者张驰 通讯员马岚)昨天,武汉晚报记者从施工方中冶南方获悉,随着最后一车沥青摊铺完毕,喻家山北路至高新大道的高架基本完工,将与建设中的高新大道高架实现对接。这也意味着武汉市的“2.5环”即将实现画圆。

    此次完工的路段,属于光谷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该工程于去年2月正式启动,施工部分全长7公里,其中北起于喻家山北路,对接东湖隧道,南至三环线,并通过一座全互通立交与三环线连接。此前,从喻家山北路至珞喻东路的高架部分,已在去年年底通车,并对接东湖隧道。随着此次珞喻东路至高新大道间的高架完工,从东湖隧道驶出的车辆,将能直抵高新大道。

    武汉晚报记者昨天上午在现场看到,施工人员正在对高架桥进行最后的沥青摊铺工作。一位项目负责人介绍,他们接下来还将对高架实施划线、绿化等附属施工,预计本月底即可完工。另外,该负责人还透露,明年前春节前,光谷大道与珞喻东湖相交的虹景立交还将新增一条上桥匝道,从光谷广场方向驶来,前往东湖隧道的车辆,将能直接驶上高架,避免左转带来的拥堵。

    目前,与光谷大道高架对接的高新大道正在紧张施工,待其中的五角塘立交完工后,两座高架间就将正式“牵手”。届时,武汉市二环线将在现有基础上,通过东湖隧道、高新大道高架、雄楚大道高架,组成一个“2.5环”,这也将有效缓解水果湖隧道、光谷广场等地的拥堵。

评分

4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0 07:4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科技型企业税收优惠额年增20%以上

昨日,长江日报记者从市国税局获悉,鼓励企业进行研发投入的税前加计扣除政策,在我市简化为一键轻松减税。目前全市涉及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企业达到819户,年均研发费用扣除额增幅超过20%;近三年扣除的研发费金额分别达到77.24亿元、88.52亿元和114.44亿元,呈逐年增长趋势。

  一键轻松减税,是把原来企业需要报送的项目计划书、研究开发费预算、合同协议、成果报告等十多项资料进行网络化操作,即使项目跨年,也不需要重复报送。这一网络化操作基于武汉国税联合地税、科技部门开发“武汉市企业研究开发项目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集申报鉴定、智能分析、需求分析等功能于一体,纳税人只需在外网登录系统页面(http://www.hbwhrd.org/),注册后就可上传申报资料,由系统自动归集到所辖税务部门备案,备案成功即可自动享受优惠。若有争议,系统也将直接传递到科技部门鉴定,整个过程无需企业参与。

  市国税局负责人认为,随着系统的不断完善,武汉涉及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企业数量、扣除的研发费金额还将继续上升,不仅大企业享受了便捷,小企业特别是初创期企业也能得到实惠。

  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部经理秦丽介绍,最多的年份公司有103个创新项目同时开展,为了享受研发投入的税前加计扣除政策,仅准备相关资料就用了近一个月时间,2名会计人员专门跑税务局和科技局,“来来回回折腾得够呛”。但武汉市企业研究开发项目信息管理系统上线后只用上传资料就坐等备案,好几个跨年项目也不用重复上传。据悉,高德红外去年仅此一项税收优惠,给公司减免860万元。

  研发费用一年十来万元的公司,也享受了优惠。湖北益健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财务经理陶彩霞说,自己公司规模小,一年研发费用不如大科技公司,原来看到办理过程复杂就放弃了。但通过网上申报,陶彩霞的公司减免税款32.77万元。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是指企业在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中发生的研发费用,可以按照实际发生额的150%在计算所得税时提前扣除。比如一家企业年总收入1000万元,总成本费用500万元,其中开发某项新技术发生研发费用200万元,在不考虑任何其他因素的情况下,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应纳所得税为(1000-500-200×50%)×25%=100万元,其中200×50%为享受优惠政策在税前加计扣除的金额,仅此一项就较不享受这一政策少缴企业所得税25万元。

  记者获悉,这一系统还将继续升级,增加辅助账工具软件,更加方便和规范企业填报。目前,辅助账工具软件已测试成功,即将进入正式运行阶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0 07:50: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头条 | 光谷借“外脑”谋划三大产业发展 原创 2016-10-19 中国光谷 中国光谷 10月19日,来自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14位专家和相关政府部门负责人相聚光谷,为武汉市“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建设”出谋划策。    为筹备市第十三次党代会,谋划推进新一轮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武汉市近期组织开展一批重大课题调研。  其中“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建设”课题,由东湖高新区牵头负责“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信息技术产业集群”、“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生命健康产业集群”课题,东湖高新区和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牵头负责“超前布局未来产业”课题。    与会专家结合国际产业发展前沿、武汉的发展优势等方面,为武汉市未来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邮科院总工程师 余少华    要打造世界性的产业,必须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引领世界前沿,对接国家重大需求。一般而言,国家级的产业规模在1000亿元,而世界级的产业规模必须达到10000亿元,形成20-30万人的生产规模。光谷下一步需要重点引进智力、人才,要有世界级的眼光和投入。  武汉光谷量子技术公司总经理 王肇中    建议把光电子芯片产业作为主攻方向。现在,该产业还没有出现全球霸主地位的公司,希望在光谷建立光电子芯片基地,有潜力做到世界影响力。发展光电子芯片还会撬动很多产业的发展,如无人驾驶技术的核心就是芯片技术。目前国内产业技术落后国际先进水平15年左右,但是并非不可赶超,需要加大投入、花时间做研究。  上海敦智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大卫    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信息技术产业集群,可以选择光通信、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地球空间信息和智能终端产业。在打造产业集群中,必须有更高的开放合作态度和方式,吸纳国外好的企业和技术来武汉一起打造,更多地融入到全球合作的框架中,而且必须关注前沿的发展。  中科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副主任 叶茂    未来产业的发展不能仅限于现在的产业,更要关注知识产权密集产业和军民融合产业。“未来产业”提出后,相应的一系列配套政策、指导意见都要落地,涉及到立项、资金、基金的扶持。构建未来产业应该以工程和科技为引领,希望能创新体制机制,搭建产业平台,高效引进世界级顶尖团队和科学家,加强多方合作。  武汉光电工业技术研究院院长 刘谦    对于未来产业,建议发展超分辨技术产业化,可以应用于生命科学、光存储和微量加工与技术领域等;发展海陆空一体化全光网;发展脑信息人工智能。对于光电子信息,建议发展新型光显示产业,例如柔性显示OLED。对于生命科学,建议发展高端医疗器械集群。  华为武研所国际合作处处长 凌黎    建议多关注软件、互联网,在软件领域加强投入。中国光谷的形象已经打造起来了,尤其是硬件方面基础雄厚,今后可以致力于引进、支持软件人才,在互联网、云计算等领域进一步突破。比如打造本地软件服务的龙头企业,在导航技术、智能交通网络等方面加大投入,加强科教与产业的合作。  武汉大学教授 章红平    我们即将全面迎来智能化时代,建议推动北斗导航与惯导技术的融合,致力于自动化驾驶的研发、应用与推广;建议关注雷达传感器、激光扫描领域,推动智能化应用。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夏历    产业化的布局反过来对技术层面研究有很大的帮助。在打造全球影响力产业集群方面,高校可以从学校和国家实验室建设层面,从学科和国际前沿发展技术方面提供一些资料和研究。  人福医药集团医药研究院院长 沈洁    建议以龙头企业牵头建立创新平台,开展抗癌、生物仿制药等领域的研究,在专业领域开展产业布局;充分发挥专业产业基金作用,在全球开展产业链布局;在培养领军企业的同时,也应有意识培养一批有创新能力的小巨人企业;政府还可以跟企业联合在全球招募产业领军人才,帮助人才快速实现产品产业化。  华大基因医学总监 杨昀    基因检测是未来产业,而且有一些新的方向可以做,中国人口基数大,发展基因检测有天然优势,有潜力打造成为全球产业。  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余龙江    设置项目和产业,要结合社会发展需求,不一定是有基础的产业才发展,有发展需求的产业也可以打造,而且要有一流的人才来组建一流的产业,建立“管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生命健康产业集群,合成生物学与生物制造、精准医学与健康管理、高端医疗器械等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武汉大学药学院教授丁虹     要用技术发展引领人的需求,建议政府在重大技术突破上承担责任,建立实体的机构平台,组织、培养一批热爱科学的人才团队潜心专注于前沿性的科研工作。除了着力制造业,也要关注服务业,选取前沿突破领域。    武汉理工大学首席教授麦立强    抢占世界制高点的核心点是材料,纳米融合技术的可以实现与常规材料不同性能的优势,未来可以与纳米技术跟光电子、能源、环境、医药结合,抢占世界制高点。未来无人驾驶是一个趋势,但是能源问题要解决,应研究开发安全性电池、关注低温电池的研发与应用,做到行业协调、国际协调。  天马微电子公司研发部部长李五洲    未来很看好集成电路产业,目前武汉这个产业链上很多企业,但是没有很好地串起来,每年上百亿元的采购在外地,希望有一个平台把集成电路产业链上的企业串联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0 07:57: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光谷青桐汇首次“进京赶考” 新华网2016年10月20日 07:35:02       湖北日报讯 (记者李墨、通讯员周星)17日,创世云端等来自武汉光谷青桐汇的13个创业项目,首次“进京赶考”,并在路演结束后收到投资人的57张邀约函。       东湖高新区科创局负责人介绍,这是第32期光谷青桐汇,在北京的形式为Demo Day,即没有观摩观众,只有创业者和投资者零距离交流。       这13个项目涵盖生物制药、芯片工程、SAAS服务、社交以及智能硬件等众多领域。每个项目用5分钟路演、5分钟与投资人互动交流。牛投网、青创伯乐投资、臻云资本、诺瓦资本、中国风投等20余家投资机构、近30名投资人前来物色投资项目。       谈到此次路演,融恩金融创始合伙人宋海旭表示,一线城市的项目更看重商业模式,此次青桐汇带来的创业项目,则在技术创新和产品方面表现优异。其中一些项目虽然偏早期,但在技术上很有竞争性。       光谷青桐汇作为武汉重要的创投融资平台,此前已成功举办31期,路演项目超过140个,推介项目逾500个,参与的投资机构达100多家,60余项目获得融资,融资金额超过16亿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0 08: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建三局登中国建筑业 竞争力200强企业榜首

长江日报讯(记者张晟 通讯员程超)记者昨日从中建三局获悉,日前从中国建筑业协会传来喜讯,中建三局目前跻身中国建筑业竞争力200强企业榜首。

据了解,中国建筑业协会今年将扩大评选范围至200强后,对评价办法又进行了优化调整。最终入选的企业,其资产负债率、经济增加值等反映企业经营效率的指标更受关注,同时加大了考评企业安全质量、科技创新、诚信评价、社会责任等指标权重,使评选结果更加全面客观反映企业综合实力。

中建三局综合实力多年排名中建系统工程局第一名,今年首次达到世界500强企业标准,前三季度国内施工产值突破1000亿元,荣膺湖北企业百强第二名。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0 09:0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人今年赴俄旅游消费200亿 成第八大客源地城市

发布时间:2016-10-20 07:37:35  来源:楚天金报

楚天金报讯(记者戴辉 通讯员杨勇)武汉游客正成为金砖国家旅游业主要客源地。携程昨日发布的《2016俄罗斯旅游报告》显示,今年中国游客赴俄罗斯带去200亿元的消费,国内赴俄罗斯旅游十大客源地中,武汉排名第八。

统计显示,上海、北京、哈尔滨、广州、深圳、成都、杭州、武汉、长春、南京是国内俄罗斯旅游的十大客源地。中西部成都、武汉成为赴俄罗斯旅游增长最快的市场。莫斯科、圣彼得堡、海参崴、伊尔库茨克、新西伯利亚是最受武汉游客偏爱的目的地。

一首《贝加尔湖畔》让贝加尔湖成为中国情侣的旅游胜地,甚至有不少武汉文艺青年花上几天时间,乘坐从北京到莫斯科的绿皮车入境。“贝加尔湖8日6晚跟团游环湖火车+奥利洪岛+伊尔库茨克市区游玩”等产品,价格在5000元左右,在网上人气很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0 09:05: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局牛逼11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0 09:06: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从此又多了一家世界五百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0 09: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孙中山规划大武汉 首提修建过江隧道

2016-10-20 07:23:29 来源: 南方都市报(深圳)


辛亥革命博物馆展厅内的壁雕《共和之基》局部图。

10月9日,“孙中山文化高铁行”来到武汉,当天下午交流团来到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辛亥革命博物馆参观。孙中山先生对武汉“厚爱有加”,除了打算将中华民国定都在武汉,更是规划了“大武汉”未来的发展,以及武汉在全国铁路系统中的特殊地位。2008年武汉过江隧道通车,成为长江上的第一条过江隧道,其实早在百年前孙中山在规划大武汉中就提到了修建过江隧道,甚至有不少武汉市民提议将隧道命名为“中山隧”,以纪念孙中山。

走访  复原“孙中山赴檀香山”场景

辛亥革命博物馆,是武汉市为纪念辛亥革命武昌首义100周年而兴建的一座专题博物馆,总建筑面积22142m2,位于武汉市武昌区阅马场首义广场南侧,北邻彭刘杨路,南抵张之洞路,东邻楚善街,西靠体育街,是首义文化区的核心建筑。倘若在制高点俯瞰,便会发现辛亥革命博物馆与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红楼)、孙中山铜像、黄兴拜将台纪念碑、烈士祠牌坊等同处一条轴线。

尽管辛亥革命博物馆地处武昌繁华地带,但它独特的外形设计,在诸多建筑中有着绝佳辨识度———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和现代建筑特色,高台大屋顶的架构,彰显中国建筑“双坡屋顶”和飞檐翘角的特质,几何形外观和“楚国红”色调,寓意敢为人先的首义精神。如果从高处俯瞰,辛亥革命博物馆呈V字造型,寓意胜利和武汉的腾飞。辛亥革命博物馆分为地下一层和地上三层,设有1个序厅、5个基本陈列展厅和1个多功能展厅,展示了辛亥革命历史文物428件(套),历史照片694张,以及重大历史事件复原场景27处,艺术品12处,多媒体20处。

走进序厅,巨幅壁雕《共和之基》让每一位参观者倍感震撼,这也是国内最大壁雕,按博物馆的格局呈“V”字形走向,分为起义背景、武昌首义、创建共和三部分,涵盖“同盟会的成立”、“黄花岗起义”、“保路运动”和“武昌起义”等元素,其中表现武昌首义的雕塑部分,起义的士兵队伍从浅浮雕到高浮雕,一幅幅场景仿若从壁雕中“跳脱”出来,当年革命志士们的疾步声和枪声也仿佛回荡在脑海中。

在展厅内,南都记者还看到“孙中山赴檀香山”复原场景,这是根据孙中山自述“十三岁随母往夏威夷岛,始见轮舟之奇,沧海之阔,自是有慕西学之心,穷天地之想”,以真人比例还原的场景。孙中山曾侄孙孙必胜向交流团介绍,1878年,年仅13岁的孙中山随母从香港前往夏威夷檀香山,开始求学、行医,继而开创革命事业的历程。在“孙中山赴檀香山”历史事件复原场景中,少年孙中山气宇轩昂地站在轮船上,凝神远眺大海,母亲端坐在一旁,以声光电的形式模拟出海浪声及波光粼粼,栩栩再现当年场景。

陆皓东后人发起文物捐赠

交流团在参观辛亥革命博物馆时,恰逢博物馆正在为次日的“2016年辛亥革命实物捐赠仪式”及“2016年辛亥革命实物捐赠特展”活动作准备,并遇到近代民主革命家、“为民主革命牺牲的第一人”陆皓东的曾外孙———广东省收藏家协会主席陈少湘。陈少湘告诉记者,2012年在广东省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发起倡议,将与辛亥革命相关的文(实)物捐赠给位于武汉的辛亥革命博物馆,此后每年10月10日,广东省收藏家协会与辛亥革命博物馆都会举行一场捐赠仪式和特展,前四次已经向博物馆捐赠了600件辛亥革命文(实)物。而今年10月10日,协会将再捐赠138件文(实)物。陈少湘表示,作为陆皓东的后人发起这项活动,将辛亥革命文物捐到革命发生之地武汉,格外有意义。此外,将收藏家收藏的辛亥革命文(实)物捐给博物馆有两个好处:这些具有重要历史研究价值的文(实)物可以得到更好的保护;在博物馆展出,可以起到更好的社会教育意义。

辛亥革命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双十捐赠日”活动自2012年起至今连续举办了五届,已成功地打响了“双十捐赠日”品牌,今年捐赠的辛亥革命实物有清末及民国时期的文献、钱币、明信片、票证、火花、纪念瓷和名人墨宝等。其中文献和火花是今年捐赠的亮点,其中不乏与孙中山先生相关的,如民国孙中山像“中华民国军旗”火花、1912年新中国图书局印行的《黎副总统书牍》、1912年英国埃德温·丁格尔著《中国革命记:191-1912》(英文版)、1912年英国约翰·濮兰德著《中国最近的事变和现在的政策》(英文版)等。

讲述  武昌起义推迟两次终打响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近代史研究专家杨天石表示,辛亥革命前夕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激化,革命党人不断发动武装起义。为取得外国的支持,以维护其统治,清政府将广东、四川、湖北、湖南等地的商办铁路收为国有,再卖给外国。由此在全国掀起了大规模的“保路运动”,保路运动渐入高潮,成为了武昌起义的先声。

1911年初,文学社和共进会两个革命团体,在湖北新军中发展革命力量,准备起义。趁着清政府调遣湖北新军入川镇压起义,湖北防御力量减弱之际,当年9月24日,两个革命团体在武昌一间小黑屋内秘密召开会议,决定10月6日发动起义。但因准备未足,加上同盟会的重要领导人黄兴、宋教仁等未能赶到武汉,起义指挥部决定将起义时间推迟至10月16日,湘鄂两省同时发起。

1911年10月9日,孙武等人在汉口俄租界配制炸弹时不慎引起爆炸。俄国巡捕闻声而至,搜去革命党人名册、起义文告、旗帜等,起义秘密泄露。获得消息的湖广总督瑞澄,下令关闭四城,四处搜捕革命党人。危急之下,革命党决定立即于10月9日晚12时发动起义。但武昌戒备森严,各标营革命党人无法取得联络,当晚的计划再次落空。

革命的枪声两次未能按时响起,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坐不住了。他们自行联络,约定以枪声为号,于1911年10月10日晚发动起义。当晚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当晚整个武昌即被起义军掌控,汉阳、汉口的革命党人闻风而动,分别于1911年10月11日夜、1911年10月12日光复汉阳和汉口。起义军掌控武汉三镇后,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武汉市民夹道欢迎孙中山

1912年4月1日,孙中山正式辞去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大总统之职。八天后,他应黎元洪的邀请,从上海乘船抵达武汉。抵达武昌文昌门后,孙中山一行转乘马车经长街(今解放路)直达“中华民国鄂军都督府”(今阅马场-红楼)。此时,沿街两旁彩旗招展,万人空巷,教导团、毕血会、陆军学堂、报界俱进会与市民都聚集在长街两旁,夹道欢迎这位蜚声国内外的革命伟人。4月10日早上,孙中山在阅马场发表演说:“革命是从破坏中求建设,武、阳、夏三镇宜连成一片。汉口为商业区,汉阳为工业区,武昌为政治文化区。应在江上建筑大楼,或凿隧道,联络武汉。”早在百年前孙中山便主张修建过江隧道、跨江大桥来连通武汉三镇。

中山市孙中山研究会主任郭昉凌讲述道,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对武汉这个“首义之都”可谓情缘笃深,在其论著《建国方略》中,曾提出要在武汉建长江大桥、过江隧道,要融三镇为一市,并为其未来的发展勾画了美好蓝图,把武汉建成国际大都市,如今孙中山提出的这些构想都一一实现。

曾提出“一都四京(五大镇)”

1912年,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次年来到武汉就谈到了中华民国建都的问题,当时全国上下关于定都之事众说纷纭,有的主张定在北京,有的说设在南京,有的又想迁到武昌,还有主张定都上海的,而孙中山的首选地便是武昌。郭昉凌表示,定都武昌也有孙中山对当时时局的分析——— 北京,“日俄逼近满蒙,很不安定”,要想保证安全,非迁都南方不可;就南方而论,“上海孤峙海隅,租界环立,四面受敌,很不可靠”;南京、武昌之间是不错的选择,其中武汉“枢轴总揽水陆交通,西连巴蜀滇黔,北控秦晋伊洛”,“武昌真是天下根本重地”,由此可见孙中山心目中中华民国定都首选地是武昌。

曾担任过孙中山政治顾问的宫崎滔天在日记中记录过,早在1897年,孙中山就开始设想未来定都及大都城建设,孙中山曾在与他的一次谈话中明确提出“一都四京(五大镇)”之说,其中武汉为“都”,重庆为“西京”、江宁为“东京”、广州为“南京”、顺天为“北京”。

统筹:南都记者 严铧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刘贤沛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0 09: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babyfacemimi 发表于 2016-10-20 09:06
武汉从此又多了一家世界五百强?

是达到了500强标准,相当于495位,但是应该不会单独排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0 09:29:23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等中西部城市流动人口大涨 有望成经济新增长极

2016年10月20日 09:21

人口流动是区域经济的风向标。过去以打工为主的我国人口流动,现今出现了在东部等地大城市落户的迁徙特征。

据国家卫生计生委19日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6》,我国流动人口呈现持续增长态势:从1982年的1154万人,到2015年的2.47亿人,34年间翻了逾21倍。预计至2030年,我国流动人口规模的持续增长态势将不会改变,2020年、2025年、2030年流动人口总量将分别增至2.82亿、3.07亿和3.27亿人左右。

每6人中1人是流动人口

2.47亿的人口规模意味着什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院长段成荣告诉记者,这在我国总人口中占比18%,意味着每6人中1人是流动人口。如果考虑到流动人口的主要构成是劳动力人口,而与总劳动力人口去计算占比,则这一数字将超过30%。

也因此,这一规模群体的流动、迁徙、落户选择,不仅引人关注,也牵涉到国家的人口政策和城镇化发展,无论对流出或流入地,都将在多方面产生影响。

《报告》预测,“十三五”时期,我国流动人口将继续向沿江、沿海、沿主要交通线地区聚集,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人口将继续增长。

“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一直到上一次(2010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得出的总的结论是人口流动出来之后,去往沿海大城市集中,这一趋势在过去的30多年中很稳定、也很持续。从今天来看,向东部和东部城市集中的趋势仍没有在根本上发生改变。”段成荣说,随着如中部崛起、西部开发等国家一系列的均衡地区发展战略实施的深入,向中西部分散的人口流动应该也会逐渐展现。因此,中西部城市也要做好迎接更多流动人口到来的准备。

《报告》印证了段成荣的说法。在城市流动人口规模排名中,重庆、成都、武汉、西安、长沙、合肥、郑州等内陆省会城市的排位在显著上升,显示了其对流动人口的吸纳在大幅上涨。可以预测,依托省会城市的多个中西部城市群将崛起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极。

诉求呈现多元化

从近年的数据来看,人口流动出现了一些特点,如流动人口主力构成已不单以青壮年农民工为主,“家庭化”趋势明显。

卫计委监测数据显示,2014年,在现居住地平均居住时间超过3年的流动人口,占比超过55%。超过50%的流动人口有意愿在现居住地长期居留。而为照顾晚辈和养老,老人流动在流动人口总量中占比为7.2%。

“家庭化”的另一伴生物是新生代流动人口占比的持续提高,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在总流动人口中的占比从2013年的48.8%提高至2015年的51.1%。


“如何让这些人(流动人口)有效分布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如何跟国家的经济布局、生态布局有机结合,是我们今后要做的文章,既是全社会需要关注的,也是要纳入国家计划的。”国家卫计委流动人口司司长王谦对记者说,过去,人口流动主要是农民工的流动,现在,大学生的流动,城-城的人口流动等都成为新变化,流动人口的诉求也呈现多元化。过去制定的政策更多针对个人,那时流动人口的需求主要在社保、就业上,而现在,这部分群体对子女教育、健康、住房的需求都在增加。

《报告》也称,一方面,新生代流动人口在子女教育、公共卫生服务等方面的需求将远高于老一代。另一方面,老年流动人口对养老、医疗等方面的需求都是巨大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0 09:3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前三季度湖北省电商交易额逼近万亿大关 位居中部第一

湖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2016-10-20 07:52:00  来源:湖北日报

省商务厅10月19日公布,今年1至9月,全省电子商务交易额达9800亿元,同比增长24.6%,位居中部第一。其中,线上零售交易额超过1000亿元,同比增长2.4%。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我省传统企业触网数量比去年同期约增加了40%,部分企业成为行业龙头。如安琪酵母连续三年增幅超过100%,今年线上销售额预计突破2亿元;良品铺子、爱帝服饰等一批企业电商交易增长迅猛。

阿里巴巴、京东等十大电商巨头均来鄂设立分支机构,本土电商也快速崛起。斗鱼、卷皮网、盛天网络、宁美国度成为湖北互联网“四小龙”。其中,斗鱼已成为国内第一直播平台,卷皮网月活跃用户达千万级,入围国内一线电商。

卓尔集团打造的“卓尔购”上线不到一年,交易额已突破360亿元,成为中国互联网批发第一品牌。

省商务厅电商处相关人士表示,我省已制定《“十三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根据规划,将策划落地一批电商项目,打造中部电商中心,其中重大项目20多个,总投资达500亿元。到2020年,全省电商交易额力争达到2.7万亿元,线上零售交易额达到2000亿元,年增幅在20%以上。(雷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0 09:40:41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好像各大媒体竞相正面报道我汉,形势一片大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0 09:41:56 | 显示全部楼层
伯纳乌的云 发表于 2016-10-20 09:22
是达到了500强标准,相当于495位,但是应该不会单独排名

中建的子公司,肯定不会单独列入五百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0 09:43:56 | 显示全部楼层
zhangshuang2082 发表于 2016-10-20 09:40
现在好像各大媒体竞相正面报道我汉,形势一片大好。

宣传力度还是有点小,反而觉得郑州出镜率比我汉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4 14:52 , Processed in 0.046631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